第19章
顺便喊了孙援朝一声:“援朝,走,工商局那边需要支援。”供销社里挤满人,陈家旺踮起脚,往里面看了一眼,对许青山说:“青山,这里人也太多,人们这么有钱吗?”
许青山没有回答,他看向陈书宁,问道:“书宁这怎么办?咱们挤进去吗?”
陈书宁摸着兜里的手绢,缓缓摇头。她看了看王娜和马兰芝,又看了看许青山。
“人太多,挤进去不安全,我怕有小偷。要不我们先去粮站?你们不是要买粮食吗?”
许青山低头看着王娜和马兰芝,问道:“要不我们先去粮站?”
王娜无所谓,她到镇上就是为买粮食。
马兰芝思索片刻,说:“我们就先去粮站,估计我们回来人能少点。”
年底小偷确实多。马兰芝身上装的钱多,她怕遭贼惦记。
陈家旺大手一指:“走那边,穿过那条小巷子,再走一段路就是粮站。”
郭君山望着这条不起眼的小巷,皱起眉头,要不是有线人举报,谁能想到这么个破地方,居然是黑市?
“公安同志,麻烦你们在巷子口等着,我们去另外一个入口,一会听到哨子响,你们就往里面冲。”
第45章
陈书宁买碎布头
窄窄的小巷,从外面看毫不起眼。陈书宁走进去之后,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这里比供销社都热闹。
陈家旺看着这些小摊,摸着后脑勺说:“不对呀!这里很挺安静,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摊位。”
“哇!兰芝,这是不是她们说的黑市啊?”王娜一脸兴奋,她没有来过黑市。
马兰芝好奇的打量着四周,柔声说:“应该是吧!我也没见过,还挺新鲜的。”
许青山压低声音说:“大家把钱拿好,人太多不安全。”
“哎,兄弟,烟丝要吗?”
“卖布!新花色,的确良劳动布……”
“新打的玉米,便宜了,便宜了。”
陈书宁以为有多便宜呢,上去一打听!价格比粮站贵一毛,不过人家不要粮票,也不算宰人。布料比供销社贵一毛,但是不要布票。
陈书宁脑子一转,问道:“同志,我要是有布票,能不能便宜点?”
小商贩说:“能啊!你要是有布票,一米的价格,我比供销社低一毛,你看怎么样?”
“不怎么样,在供销社买布,我还能跟她们要布头呢!你这算下来,我吃不少亏。”
陈书宁精明着呢!她嘴巴会说,哄起人来一套一套的,供销社的女同志,就吃她这套。
小商贩不服气,指着一旁的包袱说:“同志,看到没有?布头我有的是。”
陈书宁拐弯抹角的要布头,见小商贩连底都露了,心里得意。
陈书宁说:“比供销社便宜三毛,还要送我布头,这样我才买呢!”
听到这个价格,马兰芝人都麻了,书宁真敢还价。
“那不能卖啊!我赚不了那么多,赔钱。”小商贩急眼了,哪有这么还价的?
“同志,你要诚心想要,再给我加点。”
陈书宁蹲下去,把包袱打开,说道:“也不是不能给你加点钱!嗯……我先挑挑布头。”
别看布头不起眼,里面真有块大的,拼拼凑凑,能做不少东西。
陈书宁真相中这一包袱布头了,她问:“要是让你把这包布头都送我,你肯定不乐意。我出三毛钱,你卖给我。
整块布,你按我说的那个价格走,你看行不行?算下来你不亏。”
便宜的布料五毛一米,普通布料一块钱左右。呢绒、丝绸那些布料贵,但陈书宁不买。
小商贩皱着眉头说:“同志,要不你光买布头吧!真没这么卖布的。”
小商贩以为他这一退,陈书宁会给他加钱。
万万没有想到陈书宁说:“行!三毛,我买这些布头,我这就给你拿钱。”
“哎,不行!没有这么买东西的。”小商贩大呼上当,他买卖好,跟这些布头有关系,他家的布头可没有那么零碎。
这一大包,林林总总加起来,少说也有一两米。里头还有好面料,算下来,小商贩心疼。
陈书宁把那包布头扔给陈家旺,从兜里掏出三毛钱,塞到小商贩怀里。
“一回生二回熟,下次我多带几个人过来,照顾你生意。”
便宜她占了,好话就得多说几句。这个道理陈书宁懂。
“同志,你这长相一看就是做大买卖的,做生意得讲诚信,说好的事不能反悔。”
小商贩让陈书宁一说,也有点不好意思。
“那我也太亏了。同志,你可的想着给我介绍几个……”
“快跑!工商局的人来了,跑啊——”
“快撤,工商局抓人了。”
“嘟嘟——嘟——”
哨声响起,狭窄的巷子里乱了套。小商贩慌了神,蹲在地上手忙脚乱收拾着东西。
“不许动,都留在原地!”工商局的同志冲进来,扯着嗓子喊。
许青山拽了陈书宁一把,把她拉到墙角。场面太乱,不躲着点,很容易被撞到。
王娜紧张的说:“怎么办?怎么办啊?要不我们也跑吧!”
许青山淡定的说:“慌什么?我们是路过,没有投机倒把。”
马兰芝拉住王娜,安慰道:“别怕,咱们什么都没有拿,光着手呢!工商局不会抓我们。”
王娜指着陈家旺说:“陈家旺同志背着包袱,会不会被他们误会?”
“哥,你把布头给我,我拿着。”
陈书宁刚接过包袱,身后就出现一位穿制服的男人。
“同志,你背的什么?投机倒把是吧?跟我们回去一趟。”
陈书宁也不怯,转过身去,将包袱打开,解释道:“就是布头,谁投机倒把卖布头啊?”
工商局的同志一愣,对啊!谁家投机倒把卖布头啊?
“同志,她们是陈家村的村民,不会投机倒把,让她们走吧!”郭君山突然冒出来,对工商局的同志解释道。
这个声音从陈书宁的头顶冒出来,吓她一激灵,她有些恼怒。但郭君山在帮她,她又不能发火,憋着气,嘴巴鼓鼓的,像只刚出锅的肉包子。
工商局的同志笑了,说:“奥,走吧!”
陈书宁转身对郭君山说:“谢谢你。”
郭君山看她那气鼓鼓的样子,心想:我帮她解围,她怎么不开心?都说气包子,陈书宁生了气,真跟包子似的。
陈家旺热情的对郭君山说:“郭君山同志,谢谢你啊!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了。”
郭君山在工作,没有时间跟他们寒暄,摆手说:“快走吧!下次注意,遇到投机倒把的人,要向工商局举报。”
陈家旺讪讪的说:“我们就是路过,刚好遇到。我们就不打扰你工作了。”
“君山,人都控制住了。那边有条小路,跑了几个人,已经有人追上去了。”孙援朝从巷子外走进来。
看到陈书宁,他很意外:“陈书宁同志,你怎么在这?”
陈书宁瞥了他一眼,低声说:“路过。”说完,往巷子外走去。
孙援朝看着陈书宁的背影,问道:“她怎么了?君山,你惹她了?”
郭君山平静的说:“不知道。我看见她的时候,她就这样,气鼓鼓的跟个包子一样。”
工商局的同志好奇的问:“这谁呀?”
孙援朝见郭君山没反应,主动解释道:“奥!那个谁,邮局老陈他闺女。放心吧,她不干投机倒把的事。”
“看出来了,谁投机倒把,弄包破布头啊?”
陈书宁气鼓鼓往前走,许青山推着车猛追:“书宁,你怎么生气了?”
陈书宁吐了口气说:“不是跟你们生气,刚刚被郭君山吓到了。他走路没有声音,突然在我头顶上说话。
给我吓一哆嗦。哼,要不是看他帮我们解围,我一定好好教育他一顿。”
许青山以为出事了,原来就这事啊!没想到,陈书宁还有胆小的一面,他以为她天不怕地不怕呢!
“他不是故意的,别生气了。马兰芝和王娜,让你吓一跳。”许青山的语气很柔和,脸上还带着笑。
陈书宁没有注意到,闻言往后看去,见马兰芝和王娜怯怯的,不好意思的说:“对不起啊!吓到你们了。我不是因为你们生气,你们不要误会。”
马兰芝受宠若惊,陈书宁的声有点吓人,她没想到,陈书宁居然会主动道歉。
王娜大大咧咧的说:“兰芝,我就说书宁不是针对咱们。以她的脾气,要是对我们有意见,早急眼了。有仇,她当场就报。”
马兰芝无奈扶额,王娜是不是傻?哪有当面讲究人的?
第46章
陈书宁供销社大采购
陈书宁毫不介意,她喜欢王娜这种直来直去的性格。
“王娜,没想到你还挺了解我。哈哈……我确实是有仇当场就报。”陈书意脸上有了笑容。
马兰芝松了口气,她不想惹麻烦,尤其对方是陈书宁。
陈书宁不好意思的说:“你们不用怕我,我讲道理,不会无缘无故发火。”
马兰芝挤出一个笑容,有些尴尬的说:“王娜说话直,书宁你不生气就好。”
她跟陈书宁刚开始接触,就这么一会儿,不会交心。
马兰芝的想法,陈书宁能看出来,可她不介意,她不在意别人的目光和想法。
陈书宁指着前头的粮站说:“走吧!前面就是粮站。”
陈书宁回来时,郭君山这边在收尾。看到郭君山那张面无表情的脸,笑容立刻凝固在陈书宁脸上。
郭君山注意到她,微微皱眉:为什么看见我就不笑了?我没有惹她啊!
陈家旺还是那么热情:“郭君山同志,你好!忙完了?”
郭君山微微颔首,平静的说:“嗯。你们干什么去?买粮食啊?”
“本来是去供销社买点东西,那边人太多,我们就过来买粮食。”陈家旺大大咧咧的说。
“赶紧去吧!预报下午会下雪,买完东西赶紧回家。”话是对着陈家旺说的,目光却落在陈书宁身上。
看着陈书宁气呼呼的瞪了他一眼,郭君山一头雾水:这是生的哪门子气?嘴巴都能挂油葫芦了。
郭君山没有时间研究陈书宁为什么生气,公安局还有一大堆事要干。
陈书宁回到供销社时,里面的人少了一半,营业员依旧很忙。他率先走进去,甜甜的说:“姐姐们好呀!今天这么忙,累坏了吧?”
“呦,书宁过来啦?今天要点什么?”
“是书宁啊!新到的布料,你过来看看。这次有花布呢!”
“书宁,上次给你的糖好吃不?姐姐这还有,一会儿给你拿。”
陈书宁经常过来买东西,她爸就在邮局上班,也经常帮村里人捎东西。供销社的同志都认识陈书宁。
陈书宁说:“不急,我慢慢挑,我先买调料。”
赵姐热情的说:“书宁,你要什么调料,我给你拿。”
“赵姐,我要买盐和香油。”
陈书宁嗓声甜,赵姐就喜欢她的嗓音,对着陈书宁直乐。她手脚麻利,拿出塑料袋,抬头问:“要几斤啊?粗盐还是细盐?”
陈书宁想了想说:“细盐一斤就够,粗盐要三斤,家里腌菜用的多。香油拿一瓶。”
赵姐快速装完,递到陈书宁手里,热情的问:“酱油、醋不来点?”
“赵姐,我没带瓶子。”陈书宁有些不好意思,着急出门,瓶子的事忘的干净。
赵姐从柜台底下掏出两个塑料瓶,说:“我有,你先带回去。等你爸上班,让他给我送过来就行。”
陈书宁脆生生应下来:“哎,谢谢赵姐。”
马兰芝和王娜凑过来,指着咸菜说:“同志,我们要咸菜。”
赵姐给陈书宁打满醋和酱油,转过头来问:“你们跟书宁一起来的?”
王娜笑着说:“是,我们也叫你赵姐行吗?”
“当然行啦!要哪种?还是每样都来点儿?”赵姐拿起夹子,抬头说:“这是酱菜,味道好。”
王娜低头说:“要这个,这个,这个也来一点。够了,谢谢赵姐。”
王娜和马兰芝来自工人家庭,年纪不大就下乡了,她们不会腌咸菜,干脆直接买现成的。
“李姐,你说的花布在哪啊?”
王娜买咸菜的功夫
,陈书宁跑到旁边看布料。
李姐抬手指着角落里的布料说:“在这呢!书宁你快过来看,早上刚到,我还没来得及打开呢!
这个花色多好看,就适合你这样年轻的女同志穿。还有这个……”
陈书宁挑了一会儿,指着其中一匹花布说:“李姐,我想要这个花色,做成衬衫肯定好看,你帮我裁一块呗!”
李姐将花布放到桌子上,拿起剪刀说:“给你裁多少?”
“嗯……够做两件衬衫就行。”
陈书宁早就想要件衬衫,穿在外套里面,露出领子,精神又好看。天气暖和时,直接穿也好看。
她想好了,要做两件衬衫的布料,回去找王娜和马兰芝帮她裁剪,做好送给季雪一件。
陈书宁翻着布料,对李姐说:“姐,这个布料,还有那个藏蓝色的布料,给我裁点。这两种布料要的多。”
陈书宁心里默默盘算着:爷爷、爸爸、大哥、二哥,是四个人,我、奶奶、妈妈、大嫂是四个人,要买不少布料呢!”
李姐把花布裁好,走过来笑着问:“这两种布料,书宁你要多少?”
“我要做四件男士外套,再做四件女士外套。李姐,我该要多少布料?”
李姐抽出布匹,热情的说:“我给你算吧!你家没有胖人,做衣服省布料。哈哈哈……”
“嘿嘿……确实没有胖人,姐你看着剪,我带了三张布票,应该够吧?”
“你把布票给我。书宁你等着,等我剪完,去后头给你拿布头。”
李姐压低声音:“有几块大点的布头,我特意给你留着呢!”
陈书宁高兴的说:“真的?谢谢姐姐。”
一声声姐姐,喊的李姐心里发甜。笑吟吟的说:“跟姐还客气啊?你先去挑别的,我这你不用管。”
陈书宁扫了一下,说道:“李姐,你先忙着,我再转转。”
赵姐那边排起队,她瞥了一眼陈书宁,高声喊道:“书宁你先挑,一会儿姐不忙了给你装。”
陈书宁脆生生的应了:“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