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拿出筷子挑起吃上一口,在这冬日里头别提多熨帖了。孩子们吃得欢,大人也不例外,温老都添了一回面才算完事。
众人吃饱喝足,裴雪正在收拾碗筷,孩子们则刚要动身去厂子给温教授收拾东西的时候,就听外头大门一声响动,是有人开了门。
小青稞最是好动,跑出去一看,当即就乐滋滋的,“爹,你回来啦!”
裴雪在洗碗的手都顿了顿,知道江临川今天要回来,不过没想到他回来的这么快,省城运输对平时来的车都是下午三点左右到的,她还以为今天也是这个点呢。
几个孩子见状,也纷纷迎了上去,帮拿包的帮拿包,叫爹的叫爹,场面好不热闹。
不多时,裴雪身前多了一个身影,男人的身材高大,就算蹲在她跟前也显得她格外娇小。
裴雪一边洗碗一边问他:“回来啦?吃过饭了没有?”
江临川摇头:“还没,媳妇给我下碗面吧。”
外头传来小青稞的声音:“爹,面面好吃,今天中午我们吃的就是面,吃的可饱了。”
“妹妹,快走了。”
“哦哦,好,哥哥等我。”
男人的低笑声传来:“媳妇儿今天做的就是面?”
“可不,刚好,簸箕里剩了点切好的面片,我去给你做了。”
江临川莞尔:“谢谢媳妇儿。”
他靠得太近,口里呼出的热气喷薄在她的耳朵处,裴雪闻言耳朵一下子就红了,忙甩开他的手站起身。
“我去给你下面条,你先收拾一下,一会就能吃了。”
江临川含笑看着她忙碌的背影,心里突然涌起一阵满足感,她做饭最是拿捏的准,又怎么可能是因为抻多了面条呢,只怕是故意给他留的。
这边裴雪一边烧火也在一边想,早知道江临川回来这么早刚刚她就顺道把他的那份面条也下了,这会儿也不用重新烧开水了。
孩子们活的面条本来就刚好够吃的分量,她想着万一江临川出来等车的时候国营饭店刚好不开门那就没得吃,这才重新活了面抻了面条出来,不想今儿江临川回来的这样早。
边想着这些,她就开口说起了下午的事情。
“孩子们去给温老收拾衣裳了,晚点你吃完去肥皂厂一趟,帮温老把东西搬过来,还住那间屋子,前两天我都收拾好了。”
“好”
“还有,今晚上我要做熏肉,家里缺点儿材料,你下午领着孩子们上县里一趟吧。”
江临川纳闷:“要用什么材料?公社没有吗?我领他们去公社一趟就行了吧?”
“答应子优给他做米粉吃了,温老说吃米饭要配卤牛肉,刚好也临近过年了,你去县里黑市看看有没有牛肉卖的。
对了,昨天大队分了不少肉和粮食,你也顺道拿点儿去给张姨和石磊,该买的东西也一站买齐了,省的后头还要往县里跑。”
听她早就安排的明明白白,又考虑到了小张的母亲和石磊那边,江临川也不再问什么,当下笑着点了头:“好。”
第393章
肠粉
傍晚下班,裴雪回去的时候家里要买的材料就都买齐了,就连温教授点名要的牛肉也都有。
这倒是让裴雪很意外,毕竟这年头牲口还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牛这种还能耕种的牲口更是如此。
就南长山公社这个范畴而言,现在也只有他们红旗大队有两台东方红拖拉机,这其中一台是两年前添置的,一台是今年才添置的,别的大队,那牛是顶顶重要的牲口。
看出她的意外,江临川解释道:“这不是上黑市买的,是肉联厂买的。”
“肉联厂?”
“对,说是不小心摔死的。”
听见夫妻二人的对话,那边正打量牛肉的温教授突然哼了一声:“什么摔死的,我看就是有些人为了分上点肉故意把牛赶出来的,这冰天雪地的,外头又没有草,谁还会放牛不成?”
裴雪心神一紧,这才想起来一件事儿,是了,这年头的耕牛不能乱杀,除了正常老死之外就是意外死的才能杀。
眼看着临近年关,估摸着还真有那些比较穷的大队为了吃上肉这样干,毕竟冬天里就连喂牛都是用的晒干的红薯藤红薯叶什么的,又哪里需要出门呢。
另一边,孩子们已经纷纷对这个话题起了兴趣。
“温爷爷,为什么有人会把牛赶出来?”
“温爷爷,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冬天不用放牛吗?”
温教授摸了摸几个孩子的脑袋笑道:“是啊,冬天不用放牛,你们几个孩子都知道的事情,那大人们能不知道吗?”
小青稞恍然大悟:“那这些人故意的,就是为了摔死牛。”
“可不嘛,为了分上点儿肉不择手段了这都。”
“温爷爷,您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温爷爷,我也好奇……”
听见孩子们的询问,温教授想了想这才道:“这个原因啊,其实是因为以前爷爷看见过,以前在我们那个大队啊……”
温教授说的是以前在惠水大队大家过年没分到钱没分到肉,那些社员们想吃肉所以故意把牛赶出来,后来那一次惠水大队的人确实也吃到肉了,但是第二年惠水大队的秋收直接就赶不上进度,烂了一部分在地里的事情。
孩子们听完都一脸可惜和愤怒,“那些人太坏了!”
“就是,牲口是公家的东西,怎么能这样呢?”
温教授摇了摇头:“人都吃不饱的时候,是不讲道德的,他们只管先填饱了自己的肚子。”
裴雪和江临川对视一眼,倒是没有阻止温教授的话,这些话虽然并不太适合教育这样大的孩子,但确实也是现实。
裴雪从不介意孩子们知道一些课本之外的东西,包括她自己平时的育儿也并不是都按着传统来,只要她觉得孩子们应该懂的道,她都会跟他们说或者以身作则给他们做示范。
见着孩子们又缠着温教授问起了什么事道德,裴雪摇摇头,把手里放着肠衣的搪瓷盆递给江临川去洗,自己又忙去调料准备腌制熏肉和熏肠。
熏肠的料并不难调制,放点儿盐,醋,花椒粉,香油,姜等调料腌制,其中馅料分成两份,一份多加点儿辣椒面,一份不加辣椒面,到时候不辣的可以给孩子们吃。
至于肉馅,三分肥七分瘦的比例为最佳。
把肉馅和料拌匀后小心灌入清洗好的肠衣里头,灌满之后再在合适的地方挤一挤再扭几圈,这样就算不用绳子绑也不会让里面的肉馅粘连。
均匀的分段好肉肠之后拿出针给每一节肉肠上扎一扎排出里面的气体,然后就可以放进过锅里头煮了,因为煮的时间也需要比较长,所以裴雪没有立刻煮,而是在做完了晚饭之后才开始煮。
等他们吃完晚饭,肉肠也差不多煮熟了,这时候把肉肠捞起来,放在屋子里原本架好的木啊架上,还要等晾晒上个两天左右才能开始熏制。
不过饶是如此,这些动作也都是看的几个孩子眼花缭乱的,纷纷拿着小本子记录,“娘做熏肠的第一个步骤是……”
……
第二日一早,江临川操练完几个孩子就识趣的去把放在灶台上泡着的米拿去大队公用的石磨上磨成了米浆,所以裴雪起来的时候直接就拿着蒸屉开始蒸米粉了。
米粉并不难做,把研磨好的米浆过滤过后就直接舀一勺子到蒸屉上面,不用太多,薄薄一层足矣。
平均两分钟就能蒸熟一屉的米粉,把粉挑出来之后再重新加米浆进去,周而复始,最后再把粉整齐的码好用刀切成合适的大小也就可以了。
因为米粉已经是熟的,所以吃的时候也很简单,直接拿去拌酱吃可以,等水开了直接放进去煮开两分钟就能捞起来吃也可以,还可以等米粉冷了炒着吃。
不过趁着蒸屉还没洗,裴雪倒是没寻思做别的,直接就在蒸屉里打了鸡蛋加上肉沫什么的,卷成一份份的肠粉给大家当早餐。
因着怕肠粉冷了不好吃,今儿裴雪没让孩子们有睡回笼觉的机会,直接就去把孩子们叫了过来,就连最小的小青稞也不例外。
几个孩子都没什么起床气,尤其是见着那淋着酱汁香喷喷的肠粉之后更是没有半点怨言,都乖乖的去洗手洗脸过来吃饭。
一边吃,孩子们一边直呼好吃。
“娘,娘,这个肠粉太好吃啦!”
“娘,做这个麻不麻烦呀,明天还可以吃吗?”
就连温教授一边吃着肠粉也一边感叹:“倒是没想到你还会这手艺,以前我在花城的时候也吃过这肠粉,那边人喜欢放点儿虾米进去,吃起来更鲜一点。”
裴雪笑:“这东西没什么技术含量,就是大家不爱费功夫又没材料做罢了,等到老百姓们都能平平常常吃得起大米的时候,米粉自然也就南北都有了。”
这年头米粉之所以还没有被北方人知晓,大部分原因还是因为粮食产量不充足,基础温饱都解决不了,谁又想着去用大米琢磨肠粉?
在他们D省这个不产大米的省份更是如此,大米价格本就高昂,大家就算买了也是蒸米饭吃,少有人会拿来这么做。
若是裴雪是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又没有经过后世的熏陶,只怕也不会想到用这种花样去做吃食。
第394章
过年
闻言,温教授摇了摇头:“现在温饱问题都没法子解决,还想要去让老百姓都能平平常常吃得起大米,难!”
裴雪但笑不语,夏国也就这些年难一些,再过几年经济发展起来,会好上很多很多。
再过些年,等那位伟大的院士爷爷推行杂交水稻育种设想之后,夏国的粮食方面的压力会大大减轻,到时候所有人都能吃上白米饭并不是梦。
几人借着今天的肠粉满足了口腹之欲又聊了些话题,等到了点儿裴雪才去肥皂厂上班。
飞雪肥皂厂过年当然也放年假,不过假期不多,也就放个三天,所以虽然临近年关,但大家也都是要上班的。
不过跟那些省级县级单位比起来,飞雪肥皂厂的年假能有三天已经很不错了,因为这年头的国有工厂一般也才放假两天。
另外,别的单位加夜班的费用都是两毛钱,但飞雪肥皂厂的价格能给到五毛钱。
总之,相比于这个年代大部分的国有工厂,飞雪肥皂厂可以说是绝对的良心企业了。
因为加班费高食堂伙食又好,大部分人都巴不得不放假天天加班,尤其是那些从隔壁大队过来上班的更是这么觉得。
算起来他们一个人在飞雪肥皂厂工作一年的收入,再算上飞雪肥皂厂给发的节礼,竟然比一家子人在自己大队老老实实下地挣工分要强。
这样的消息一传出去,十里八乡的社员们就更想要进飞雪肥皂厂上班了,工资高待遇好离家近,大家谁不想去?
各队的社员们都卯足了劲儿去跟自个大队的书记诉苦,各队的书记那边又反映到江猛那边,这可把江猛都愁得不行,当然,这是后话了。
……
2月15这一天,家里头煮好的肉肠已经完全控干了水分,裴雪在院子一角搭了一个长凳,上头放上一块木板,就准备开始熏肉肠和腌制好的腊肉了。
先把肉肠和腊肉放在木板上,然后在上头盖个板,长凳下面就开始点上新鲜的侧柏树叶,控制着不能出现明火,纯粹是靠烟熏就行。
因着还要去上班,所以裴雪在弄完之后就把看守熏肉这任务交给了目前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的江临川,自己则是拍拍屁股上班去了。
有裴雪的交代,加上江临川是个一丝不苟又极为认真的男人,可想而知,这一次的熏肉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熏出来的肉肠带着侧柏叶子的清香,色泽金黄色亮,看着都很有食欲。
因为这个,裴雪戏称日后的饭都给江临川做,江临川竟然也没反驳,只笑呵呵地应下了。
当然,说也只是说说而已,因为江临川的假期并不多长,江临川大年初二就要走了,所以裴雪把自己的假期调成了除夕,还有春节和初二这三天。
因为初二的时候江临川去县里头看石磊等人顺道回省城,她也要顺道去再把自行车骑回来。
今年过年因为有江临川这个当父亲的参与,孩子们显然兴致高了许多,今天拉着江临川做这个,明天拉着江临川做那个。
就连去供销社买了小鞭儿、呲花、窜天猴、麻雷子这些小鞭炮什么的也要带着江临川,这让裴雪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
可以说,除了在早上刮着刺骨寒风里被操练的时候孩子们有点儿不高兴,别的情况都是乐意的。
年三十,裴雪和江临川领着孩子们先把分出来的一份菜和饺子送去了老宅那边,这才回了自家开始吃年夜饭。
如今大队里头通了电,但电视机也还是没有,所以家里头少不得要开收音机听里头的故事,裴雪还答应了孩子们初一那天领着他们去公社看电影。
孩子们高高兴兴吃了饺子睡觉,第二天早上穿上自己最喜欢的新衣裳新鞋子,从裴雪和江临川还有温教授这些长辈手里喜滋滋的接过了红包这才喊着要出去拜年。
按来说,D省是儒学之乡,过年这种时候见到长辈都是要跪下磕头的,后世的时候裴雪曾经在新闻上看到过,就是那些人就连走在路上见到男性长辈都要跪下磕头。
好在这会儿,这种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习俗不用遵守,不然裴雪都不想让孩子们出去。
虽说是祖辈流传下来的习俗,但这种见一个长辈不管什么场合都要跪下来磕一个的习俗已经可以称得上是陋习了。
孩子们欢欢喜喜拜了年回来,口袋里头都塞着不少的红包或是瓜子花生啥的,这两天随着大队里日子越过越好,孩子们去拜年也开始有人给红包了。
尤其是裴雪家的孩子,大家就要更客气一些,有些人家的家长给自家孩子就一分钱,却能给裴雪家几个孩子一人两分钱。
所以对于来拜年的孩子裴雪也不小气,来的孩子们每一个都给两分钱,也算是还回去了,总不能让人家白亏着。
至于说为什么她不直接给个五分钱一两毛钱,那当然是因为她这个当厂长的人有太多孩子来拜年了,基本上红旗大队的孩子们都会去江猛家,江建华家,以及她家走一趟。
要真是所有孩子都给个一两毛钱的红包,这么多孩子发下去,那也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让人看见了也容易惹出麻烦。
上午拜完年,裴雪也跟江临川拿着孝敬给老江头和郑婆子的粮食还有钱过去,中午吃完饭之后他们也就领着孩子们上公社去玩儿去了。
这年头电影资源不如后世这么多,就算是过年,也只有两个片子可选,一部是《天山的红花》,一部是《平原游击队》,这两部电影还是元旦的时候刚解禁的。
最终孩子们一致都选择了看《天山的红花》这一部电影,电影票两毛钱一张,孩子们不用裴雪给钱就纷纷掏出了自己还没捂热的压岁钱去交费,直看得收费的中年妇女目瞪口呆。
她在电影院干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见着这么大点的孩子收到这么多压岁钱的。
第395章
电影
裴雪本是不想进电影院的,这年头的电影就是一个小小的幕布后头放个放映机,黑白的看着没啥看头。
不过想到自打来了这里这些年也没看过电影,就当是体验时代的特色也不是不行,所以她直接扭头问身边的江临川,“二哥,要去看看吗?”
江临川:“你想看吗?”
“我都行啊,看你。”
江临川本来想说不去的,不过想到战友们都说以前追媳妇的时候都是跟着她们一起去看电影,去看文工团那边的表演,说是女孩子就喜欢这些。
他转头牵住她的手:“看啊!”
听见这话,那边的小青稞已经欢呼了起来:“噢噢噢,太好了,爹娘也陪我们看电影咯!”
见着自己小闺女欢呼的样子,又想到一会进了电影院自个媳妇儿还要照顾这些熊孩子,江临川突然又不乐意了。
“我想看《平原游击队》,不跟你们看一个场。”
小青稞:“嘎?”
“爹,为什么啊!我们一起看《天山的红花》不好吗?这样我们就能一起出来啦!”
江临川一脸正色:“我更喜欢这一部《平原游击队》,所以你们去看你们喜欢的吧。”
小青稞挠了挠脑袋回身看向哥哥们:“三哥四哥,子优哥哥,要不然我们今天跟爹一起看《平原游击队》,明天再来看《天山的红花》吧?爹明天就要回去了呢。”
还没等江子玦江子琅说话呢,就又听江临川道:“行了,票都买了,不要紧的,你们那部电影要开场了,快去看吧,你们出来得早的话可以等一下我和你娘。”
正在此时,售票员那边还真说要检票了。
裴雪一下“噗嗤”笑了出来,当她没看见这人的坏水呢?明明是自己不想跟孩子们一起看,非要说得这么大义凛然。
不过想到自己确实也没单独和他约过会,当即她也对着几个孩子们道:“好啦!你们几个去看吧,想看《平原游击队》的话明天再来看就好,买好的票不能浪费了。”
有裴雪发话,孩子们当然也就不纠结犹豫了,当下都点了头。
“娘,那你们要是出来的早记得要等我们哦。”
裴雪点头:“当然会等你们,行了,快进去吧,这些瓜子壳什么的不能丢里面啊,记得娘跟你们说过的话。”
“知道啦娘,爱护卫生人人有责,我们都记着呢。”
看着孩子们检了票进去,裴雪这才扭头跟身边的男人相视一笑,一笑之间,二人均是明白了对方的心意。
江临川上前买了两张《平原游击队》的电影票,又买了点儿煮花生,这才拉着裴雪的手站到一旁等着。
这年头的电影时间并不长,而且电影院两部片子几乎是前后脚播放的,没等几分钟另一个场次的人也出来了,轮到裴雪他们进场。
这年头的电影院就是一个小小的教室大小,是阶梯式的,可能因为买的晚,裴雪和江临川的位置在挺靠后的。
前头的座位上都坐满了人,后头的人倒是空荡荡的。裴雪看了一眼就明白了为啥,坐到他们这么后面的,看屏幕上的字幕已经有点儿不清晰了,她这还不算近视呢,怪不得后头的座位都没人买。
好在裴雪和江临川的来意都不是为了看电影,而是为了约会,不然那可真够愁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