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章

    余氏顺着说下去:“姐姐死了之后,我也是认真教导过她,当年就怕她不懂规矩会得罪了国公府,可是她存心要离开梁家,索性这两年国公爷和世子不怎么在家,才没有让人挑出来她的错处,如今正是需要娘家帮衬的时候,怎么就闹出这种事?”

    梁大人也是越听越生气。

    “逆女,这些年真是白养她这么大,我哪一点对不住她?”

    “老爷不清楚么,从我进门那天开始,姐姐就看不起我,这份轻视,自然也耳濡目染被紫玉学了去……”

    梁大人的表情越发难看。

    “昨日说好了回来商量一下国公府将来该怎么办,她失约还没有任何解释,今日你不过是派人上门去请,她又联合那个和离的小姑闹出这么一出,是真的把我这个亲生父亲的脸扔在地上踩了。”

    “罢了,终究是我这个继母没有威信,纵然得到所有人认可,在她眼里还是没有办法取代亲娘,连累的老爷都被她记恨。”

    在挑拨梁大人和梁紫玉的关系上,余氏这么多年从未失手。

    “我倒是要看看,这个不孝女到底有多大的本事。”

    梁大人气呼呼地往外走,余氏也装模作样地一边劝,一边跟着。

    大门口处,聚集起来的百姓看到他们出来,都在等着看戏。

    看清楚横幅上的内容,余氏再怎么有心理准备,也忍受不了。

    这么明晃晃的“余氏不要脸”五个字,就跟着这群不成事的狗奴才招摇过市这么久,她还有什么面子?

    梁大人更加在意将军夫人跟梁家断绝关系那一条,真是反了天了。

    “你们什么情况?”

    梁大人还想保持威严。

    带头那个仆妇跪倒在地,话都已经说不利索:“回大人的……的话……奴婢……奴婢……”

    “不如咱家给梁大人解释……”

    传旨的内官态度平和地冲着梁大人说道。

    “这位是?”

    梁大人至今官职不高,故而没有什么机会见到太后近侍。

    “咱家只不过是太后娘娘身边服侍的奴才而已,今日去国公府传太后懿旨,刚好看到这群刁奴正在欺辱将军夫人和安国郡主。想着梁大人未必相信,故而同来做个人证。”

    内官的话,让梁大人原本还想算账的心直接死了。

    “不知公公驾临,有失远迎,本官——”

    “梁大人不必多礼,咱家说过了,只是传太后懿旨顺路做个人证,并不是来梁府找麻烦。”

    余氏有些不甘心地问道:“公公方才说安国郡主……”

    内官终于带上了一丝冷笑:“太后娘娘册封了镇国公之女崔安如为安国郡主,并有言在先,若是有人觉得国公父子不在,就能欺负郡主,宫里自然会帮郡主做主。”

    看着梁大人和余氏惊慌的表情,内官提高了声音提醒道:“贵府这几个下人对着郡主大呼小叫,污言秽语辱骂郡主身边侍女,还对将军夫人出言不逊,咱家都已经看到了。至于要不要上门道歉,你们自己斟酌吧!”

    梁大人和余氏两个人相顾无言,崔安如竟然封了郡主?还有太后撑腰?

    半晌,梁大人才反应过来。

    “夫人,事到如今,只能是你去道歉了。”

    第20章

    同罪两罚

    余氏看着那几个下人,只想让他们马上死。

    “还是你们劳苦功高啊,没有把事情办成,还要劳动我亲自去帮你们道歉。”

    她的嘴角压着狠毒,让人看着都觉得害怕。

    几个下人更是知道她的手段,心里已经在做最坏的打算。

    “还不快把牌子摘下来,丢人现眼。”

    太后的人走了没有多久,皇上那边传旨的人也到了镇国公府。

    “参见将军夫人,安国郡主。”

    太后册封的事,宫里自然是最先传遍了。

    “吴公公,有礼了……”

    梁紫玉赶紧还礼。

    “老奴奉命传旨,需要江氏母女同去。”吴公公很是客气地说道。

    被崔安如救下来的江氏这两日一直都在怀疑她活在一个虚幻的世界之中,原本那个处处看她不顺眼,看自己的女儿更不顺眼的婆母,还有那个从军归来却要另娶他人的丈夫,突然从她的生活之中被抠出去了。

    “这是自然,要让他们自己亲眼所见,那种烂心烂肺的男人该有什么下场。”梁紫玉说了个痛快。

    吴公公没有搭话,只是笑了笑,对局促不安的江氏母女做了个请的手势。

    “别怕,错的从来不是你,昂头挺胸。”

    崔安如只有这一句鼓励,说多了也没有必要。

    江氏带着女儿给崔安如跪下,诚恳地磕了几个头,才跟着吴公公离开。

    皇上已经查明,江氏的丈夫是萧让初入军营时麾下的兵士,只不过一直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没有得到重用,却也很幸运地存活到最后,跟随胜利大军归来之后,已经飘飘然,没有先回家,而是去找了丧夫的青梅竹马。

    这样的经历,跟崔安如何其相似。

    只不过萧让军功卓著,又已经封侯成为典型,林知音本人也算是在边关立下功劳。

    而这个兵士,想要用这样的身份复制萧让的挡箭牌,确实太难,而且那个青梅竹马,也没有给战场做出任何贡献,更何况江氏还有个将近十岁的女儿。

    这样的小人物,原本用不到皇上亲自定夺。

    只不过他们遇到了崔安如,经过翊王殿下的手,又推到了太后娘娘跟前。

    那个兵士被逐出军籍,并处以杖责,青梅竹马直接被没入贱籍,发卖青楼,不得赎身。

    江氏和女儿拿着所有的家产顺利和离,并且被赶来的父兄接走。

    同样的行为,只因为地位不同,贡献不同,处罚结果也是截然不同。

    吴公公宣读圣旨之后,还特意去了一趟安南侯府,说是皇上给萧让带话,让他持身中正,也要约束下属,并且告知了圣旨的内容,崔安如加封郡主的事,也没有遗漏,之后没有多留就直接离去。

    “让儿,吴公公这是何意?”杨氏总觉得事情不太简单。

    “皇上在施恩,是让我记住,我的事有他兜着,不然我已经像是那个兵士一样一无所有了。”

    萧让心情复杂,这几日除了在埋怨崔安如,他也疲于应对林家的监督和温家的冷眼。

    至于朝中那些一心敬佩镇国公父子的大臣,更是不想跟他说话。

    只怕他们费心筹备的婚礼,能来的人寥寥无几。

    “听闻那个女子是安如那日进宫路上顺手救下来的。”杨氏在一边提醒了一句。

    老太夫人却轻蔑地说了一句:“跟她沾上边的,准没有好事,幸亏当初让儿没有跟他洞房就去了边关,不然就要跟镇国公父子一样躺在棺材里面回来了。她天生孤寡,一定能克死所有身边人。”

    崔安如没有留下任何嫁妆,逼着他们归还了两年的花销,还停了自己的名贵药材供应,桩桩件件都让她肉疼。

    若是诅咒有用,崔安如在老太夫人这里一定死得五花八门。

    杨氏叹了口气:“终究是缘分一场,母亲,知音马上就要过门了,肚子里已经有了我们萧家的骨肉,母亲的身子比两年前好多了,能看到四世同堂,何必想那些不开心的。”

    老太夫人却不依不饶:“是她自己不珍惜,我倒是要看看她离开让儿,又没有了父兄这样的依仗,将来还能怎么样。”

    “太后下旨封的郡主,也只是做做样子而已,不是义女又不是干亲,没有上皇室玉牒的郡主,能威风到哪里去?说不定,就因为她这个郡主的头衔,将来小世子的爵位都可以收回了。”

    萧让没有接话,他心中对崔安如还是充满了怨气。

    凭他如今的地位,凭什么不能坐享齐人之福?崔安如那个高高在上的样子,实在是让人厌烦。

    郡主,呵,那又能怎么样?

    镇国公府。

    江氏临走之前,还是带着父兄来跪谢了崔安如和梁紫玉。

    “若不是郡主搭救,老汉已经见不到自己的女儿了,想不到当年一时糊涂,差点送了女儿的命……”

    江父是个淳朴的庄稼汉,不善表达。

    “并不是我一个努力,你们能这么快赶到,恐怕也是有人快马加鞭把他们接来,救你女儿的药,护你女儿的恩,帮你女儿的情,都该记在那个人头上才是。”

    崔安如看到江氏父子的时候,就知道一定是陆景琛做的。

    江父却说道:“郡主果然聪慧,不过那个人说过,无论什么人问起,只说这都是郡主的安排,无端扯入一个男人来,只怕会污了郡主的清誉。那人不需要感谢,更不需要名声。”

    崔安如没有再强调,尊重翊王的意愿。

    江家人千恩万谢,这才踏上归家的路途。

    梁紫玉感慨地说道:“只恨那个萧让有军功在身,又刚刚封侯,不然也要让他扒一层皮才是。”

    崔安如始终清醒。

    “嫂子,皇上已经在提醒我,雷霆雨露,皆是天恩,同样的罪行,什么后果,都要取决于他的态度。”

    梁紫玉看着无比认真的崔安如,知道将来这一路注定不好走,不免有些心疼,又觉得自己空有诰命,没有手段,只怕会扯小姑的后腿。

    丹青走了进来,她这才回过神。

    “夫人,姑娘,梁夫人来了……”

    第21章

    树敌太多

    “是跪在大门口么?”

    崔安如并不意外,只是想问问。

    丹青摇了摇头:“不是,嬉皮笑脸的,还带了不少东西。”

    崔安如看了看梁紫玉的表情。

    “嫂子,她是来给你道歉的,你自己处理吧。”

    梁紫玉想了想,对丹青说道:“让她带着东西滚吧,我已经跟梁家断绝关系了,不用她假惺惺的。”

    崔安如提醒了一句:“嫂子,先让她道了歉,再让她滚也不迟。”

    “对啊,我差点把这个忘了。”

    梁紫玉提起梁家人,还是在气头上。

    她起身,走了几步,还是回过头来。

    “我怕发挥不好。”

    这些年,她虽然对梁家人没有什么感情,可是为了国公府的名声,她还是细心应对。

    已经养成习惯的顺从,在突然爆发之后,有些无所适从。

    “嫂子,你就想想这个女人当初想要用她的女儿取代你嫁给我哥,那样就没有琅儿了。”

    崔安如一句,瞬间点燃了梁紫玉的怒火。

    “对,这个……贱人……”

    说到最后,梁紫玉已经开始咬牙了。

    “再想想她进门之后,怎么蛊惑你父亲疏远你母亲,这些年又是怎么挑拨离间。”

    崔安如是懂得加码的,很快就让梁紫玉心中埋藏的恨意被激发。

    “嫂子,我还要提醒你一句,哪怕你父亲愿意相信你一次,都不会有今日。”

    梁紫玉何尝不懂,对于自己的父亲,她宁可当成已经死了。

    “你父亲没来,断绝关系的话不当着他的面,就不奏效,所以先别说了。”

    崔安如又提醒了一句,之后就不说话了。

    余氏带着家丁和侍女在门口等了半天,对着门口的侍卫脸都要笑僵了,都没见里面有什么动静。

    这两日镇国公府门前总有热闹,百姓们习惯性的就聚拢在一起。

    余氏觉得自己脸上的笑容已经挂不住了,脸都酸了,可算是看到大门打开了。

    “郡——”

    她本想跟崔安如套近乎,结果发现出来的人是自己平日里最看不起的梁紫玉。

    “梁夫人,下人没有使唤动我,你这是亲自兴师问罪了?带了这么多人,是想强闯我们镇国公府么?”梁紫玉在想通之后,顾虑也就少了。

    余氏愣了一下,想不到下人的传言是真的,梁紫玉是真的要跟梁家决裂。

    在大门口当着这么多人的跟前,这样下自己的面子,莫不是疯了?

    “紫玉,母亲是来给郡主道歉的,我知道你是在生气下人不懂事,害的郡主连同你也误会了,都怪这几个黑心肝的下人,猪油蒙了心了,竟然敢那样说话,我已经给他们灌了药,以后再也不能胡言乱语了。”

    说完,她命人把像是死鱼一样的几个人拖了过来。

    梁紫玉定睛一看,果然是之前那几个耀武扬威的。

    “郡主也在吧?不如我们里面说吧?”余氏觉得自己已经足够诚恳了。

    “你是谁母亲?”

    梁紫玉冰冰凉凉的一句话,让余氏眉头不自觉地一皱。

    她心说老娘当然不想当你的母亲,你早就该跟你那个亲娘一起死。

    “紫玉,不管怎么样,我也是你继母,也是从小抚养你长大,你何必因为几个下人,跟长辈为难?你们让我来道歉,我不是已经来了么?不让我进门,又是何道理?”

    余氏的路数很老,这些年也就只有梁大人才吃她那一套。

    “余氏,你不是继室填房,而是妾室扶正,你哪来的资格让我称呼你一声母亲?至于说的抚养我,指的是把持着我母亲的嫁妆克扣我的吃穿却放纵你自己的儿女么?”

    梁紫玉逼着自己支棱起来。

    之前有镇国公,有世子爷在,凭着这两个人的威名,就能把那些图谋不轨的人压下去。

    如今只有她这个孀妇,要保护好儿子和小姑,对任何人软弱都只会让他们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余氏蒙了,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梁紫玉,只能哭哭啼啼起来:“紫玉,你这样说,不是陷你父亲于不义么?姐姐的嫁妆,是他放在我手里的,你的吃穿用度也是遵照他的意思,避免浪费,养成你勤俭持家的习惯!这都是为你好啊!”

    “若不是你名声在外,又怎么会得到镇国公府的垂青,成了世子夫人?况且你成亲之后,你母亲的嫁妆不是交还给你了么?”

    梁紫玉才不上她的当,只冷笑一声:“镇国公府求娶我,是我母亲生前跟婆母有旧,你还想用自己的女儿取代我!至于嫁妆,更是因为夫君帮忙讨要,你们才不情不愿归还。”

    “这些日子,你们打着亲家的旗号,却在打探国公府有多少私产,你们能不能住进来并且接管国公府的一切,指责我把小姑接回来,甚至用我儿要挟,要我拿着婆家的一切孝顺给他!这不都是你出的好谋算吗?若不是听说安如加封郡主,你会来道歉?”

    余氏被一顿抢白,面子和里子都没了。

    崔安如走出来的时候,她还以为是自己的幻觉。

    “嫂子,消消气,你如今诰命加身,她一个打秋风的,赶走就是,何必伤神。”

    余氏回过味来,原来真的是崔安如出来了。

    “郡主,我们真的是来道歉的,诚心诚意。”

    崔安如嘲讽的笑了笑:“没有当街扇你耳光,让你家老爷重返白身,已经是我嫂子念旧情,你还大言不惭上来就称呼我嫂子姓名,暗戳戳又用孝道压她,你算个什么东西?”

    梁紫玉没有再废话,直接命人关上大门。

    “回去告诉梁大人,我没有她这种父亲,滚。”

    都说完了,她才后知后觉问了一句:“安如,如今镇国公府失去了顶梁柱,我们这两日一直都在树敌,接下来的路会不会更难?”

    崔安如看着天,表情安定。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