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章

    “能够选在这种时候跟我们成为敌人的,原本就是准备把我们当成肉咬上一口的。只不过,我不想给他们这个机会。明日,该进宫谢恩了。”

    第22章

    温家立场

    梁紫玉似懂非懂,这段时间的折腾,已经让她身心俱疲。

    娘家人不停出来搞事,她一度下决心赴死。

    “之前父亲和夫君虽然位高权重,却从来不会轻慢别人,更不会以权谋私,跟朝中大臣的相处,也都是君子之交。如今他们尸骨未寒,这些人就如此迫不及待要落井下石么?”梁紫玉没有办法理解。

    崔安如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就给了她解释。

    “嫂子,你亲娘生前做过什么对不起余氏的事情么?她不是照样抢走了你父亲,在你亲娘死了之后,又生怕你过得好,只有把你踩下去,才能彰显她全部的胜利。”

    梁紫玉了然于心,却觉得这些人不配。

    崔安如点头:“白眼狼的事,就不要用人的标准来衡量了。没有人规定白眼狼会马上遭到报应,毕竟我们大夏目前的形势,允许白眼狼的存在。”

    梁紫玉有些茫然,崔安如的思路,她有点跟不上。

    看出来她的表情,崔安如说道:“毕竟坐在龙椅上的那位,自己就是最大的白眼狼。从轻发落一个,他就心安理得一分。”

    梁紫玉吓了一跳,最近崔安如真是什么都敢说。

    她尽量压低声音,还要清楚表达。

    “以后这样的话,烂在心里就行了,小心隔墙有耳。”

    崔安如点头,挂着和暖的笑容。

    大门外的余氏受不住这口气,加上百姓们的观望实在是如同凌迟。

    “走,回去告诉老爷,他的好女儿有了诰命之后,已经瞧不上娘家了。”

    “夫人,这几个人呢?”

    下人指了指被捆着过来那几个。

    “得罪了护国将军夫人和安国郡主,给梁家惹了这么大的祸,我们还能用得起?发卖了,越贱越好。”

    余氏没有顾念任何旧情,头也不回地离开。

    至于余氏归家之后,怎么添油加醋地跟梁大人告状,都跟国公府无关。

    翌日早朝,梁大人状告梁紫玉不顾人伦,不孝至极,公然辱骂长辈,并且要跟娘家断绝关系的言行,已经在挑战孝道底线。

    结果有看不惯的御史直接站出来弹劾,说梁大人内宅不修,宠妾灭妻,多年都没有悔改,并且变本加厉。

    不少之前敬重镇国公的大臣都站出来痛斥——

    女子出嫁从夫,护国将军夫人乃是诰命之身,他们梁家竟然妄图插手国公府之事,实在是人心不足,愚昧至极。

    梁大人脸色通红,最终被皇上申斥一顿,罚俸半年才算结束。

    林志远在那里听着,原本在等待机会声援梁大人,他不需要管对错,只要能给镇国公府添麻烦就行,结果梁大人过于不中用,只好沉默是金。

    至于崔安如的郡主之位,他也没敢质问。

    一直到散朝,他才堵住了这些天一直都在躲着他的舅兄温继礼。

    “丞相大人如此匆忙,是躲着下官么?”

    林志远一句话,果然牵绊住了温继礼的脚步。

    温继礼回过身,一脸无奈。

    “舅兄,你真忍心什么都不管了?知音在家都要哭得昏过去了。”

    走到跟前,林志远马上换了一副口气。

    温继礼看了他半天,目光从严肃最后变成无奈。

    林志远也没有在意他的凝视,反正这件事温家不出面,林家肯定要没有面子了。

    崔安如完全没有给他们留任何商谈的余地。

    “她做出这样的事,还能成为正妻,而且是侯爵夫人,已经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哭几天又怎么了?”

    温继礼有些失望,同时也有些痛心。

    林志远已经做好了听这些说教的准备,所以并没有退缩。

    “舅兄说的是,不过事情已经发生了,现在不是总结经验的时候,知音可是你看着长大的,舅兄忍心让她一辈子背着污名生活么?”

    温继礼果然动容,同时又重重地叹息。

    “父亲已经说过了,他的外孙女豁出名节都要嫁的人,若是将来对她不好,我们不会放过他。”

    有了他这句话,林志远心里一下就稳了。

    果然跟夫人说的一样,岳父和舅兄从来没有放弃他们。

    眼前的生气和失望,都会过去。

    “舅兄,只怕过几日婚事,没有人会去赴宴……到时候,皇上赐下的这桩婚事如果凄凉收场,那就是我们对不起皇恩了……”

    林志远的意思,已经过于明显。

    温继礼背着手沉吟了一会,终于再次妥协:“行了,这件事你不用操心了,那日我会亲自过去。至于父亲,岁数大了,就看他自己了。”

    林志远忙说道:“能让当朝丞相亲自送嫁,已经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荣耀,足矣,足矣。”

    温继礼反而不着急走了,而是耐心地交代了一句:“这两日一定要冷静,无论安国郡主那边怎么样,都不要接招。”

    提到这里,林志远还有话说。

    “舅兄,这个崔安如被封为郡主,将来对我们没有什么好处,为何在朝堂上舅兄没有提起?”

    温继礼停下脚步,再次打量了自己这个实在扶不起来的妹夫。

    “太后娘娘直接下的懿旨,你让我们建议皇上收回成命,跟逼着皇上给太后脸色有区别么?更何况镇国公父子这些年的战功,别说是郡主了,就是让皇上收个义女直接封公主都绰绰有余。”

    林志远虽然不服气,不过舅兄说的一定是真的。

    “如今她带着对萧让和知音的仇恨,地位越高,将来就会对知音越有威胁,舅兄,我的担心并不多余。”

    温继礼却说了一句:“该让的礼数我们让了,她已经跟萧让和离,将来若是真的继续纠缠,我和父亲也不会坐视不理。”

    第23章

    皇室婆媳

    林志远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心情都不一样了。

    “是是是,有你们在,我和夫人都放心。岳父的身子应该大好了吧?”

    温继礼面色也缓和下来,继续往前走。

    “之前两次发病,幸亏都刚好有医仙出手,不然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

    “传说这位医仙神龙见首不见尾,就连太后娘娘寻觅了多年,想要帮翊王殿下看病,都一直没有寻到,竟然会主动现身帮岳父治病,足见岳父吉人自有天相。”

    林志远的态度也轻松了很多。

    “并不是医仙亲自出面,只是有人送来了他配制好的药丸。不过这样已经十分难得,一年前父亲最后一次发病,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再犯过。”

    温继礼帮忙纠正了一下,不过眼里的荣幸和自豪,还是掩盖不住。

    “毕竟岳父是当朝太师,虽然如今不怎么上朝,毕竟门生众多,影响力颇大。只不过那个镇国公活着的时候似乎就跟岳父很少走动,就连舅兄这个同龄人都很少接触,还真是孤傲得很。”

    林志远适当地挑拨了一下。

    温继礼赶紧提醒:“镇国公那种军功盖世的人,若是同我与父亲走得太近,对他对温家都不是什么好事,妹夫,如今他人都不在了,这些话以后不要说了。”

    原本已经平静下来的心情,又突然乱糟糟的。

    温继礼这些年对这个妹夫就不是很满意,若不是当年妹妹死活要嫁,他怎么都不会同意。

    “安如今日特来谢恩,多谢太后娘娘照拂……”

    凤栖宫,崔安如和梁紫玉穿戴整齐,规矩行礼。

    太后娘娘笑容慈祥,让他们赶紧起身。

    “昨日的事情,哀家已经听说了,也是他们有福气,传个懿旨竟然都能帮忙做件好事。”

    “臣妇出身不高,娘家的行径让太后娘娘见笑了……”

    梁紫玉还是有些紧张,毕竟梁家的事不管是谁摊上都不会觉得光彩。

    “这不是你的错,不用自责。实在是有些人好日子过够了,就想着怎么恶心别人。镇国公的家眷,还能听他们摆布?”

    太后娘娘的态度始终和缓。

    他们才说了一会话,有宫人过来传话,说是皇后娘娘听闻安国郡主和将军夫人来了,想着也要见一面。

    “那就让她过来吧……”

    太后娘娘直接打断,没让宫人把后面传召的意思表达完整。

    “是……”

    宫人在把皇后的意思补充完整和听太后的话之间,选择了后者。

    “梁氏,劳烦你在外厅帮哀家迎一迎皇后,就说哀家在里面同安如说话。”

    梁紫玉也知道,这是有些不能让自己听的话要交代。

    “这是臣妇的荣幸。”

    梁紫玉出去之后,太后娘娘再也难掩高兴。

    “安如,你上次给琛儿的药方,真的管用,这两日他虽然偶然还有疼痛,不过程度真的轻了不少,而且晚上睡了好觉……”

    “这也是因为太后和王爷愿意相信臣女……若是换了旁人,听臣女说是医仙传人的时候,都要经过多番考验,最后熬出来的药还要反复试毒和稀释才敢服用。”

    太后娘娘对于她的通透最是欣赏,虽然年轻,很多道理却已经不用点拨。

    “哀家可以放心地把人交给你了,不过为了你的清誉,不能总是让你进宫给他诊病,今日哀家已经让他在城中一处酒楼等你,你们见面之后,自己想办法约定以后要用什么方式见面看诊。”

    太后娘娘觉得用一个郡主之位换取自己孙子的健康,十足的占了便宜。

    李皇后过来的时候,收敛了自己的心情,让人看不出来悲喜。

    “臣妇崔梁氏,见过皇后娘娘。”

    “起来吧。”

    李皇后打量了一下,发现眼前这个并不是崔安如,而且太后娘娘也不在。

    “多谢皇后娘娘。”

    “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梁紫玉毕恭毕敬地回答:“太后她老人家让臣妇先在这里迎娘娘一下……”

    “倒是委屈将军夫人做些宫人的事了,毕竟安国郡主刚刚和离,太后多安慰几句也是应该的。虽然镇国公世子战死,好歹没有背叛,而且这是军人的荣耀,对吧将军夫人?”

    李皇后的话,让梁紫玉一阵心寒。

    若是旁人说了,只怕她已经冲上去骂人了。

    “皇后来了……”

    太后娘娘刚好从里面走出来,不痛不痒地问了一句。

    “听闻安国郡主和将军夫人都在,儿媳自然要来看看,毕竟儿媳对林家姑娘的一句夸赞,给安国郡主带来不少麻烦。”

    李皇后的话,已经带着刺了。

    崔安如从容地先给她行礼,之后根本就不接这个话,而是安静地坐在自己该坐的位置。

    李皇后一拳打在棉花上,有些难受。

    太后娘娘自然不愿意给她台阶,是她自己不得体。

    “听闻安国郡主对本宫夸赞林家嫡女的事,似乎耿耿于怀。”

    李皇后并没有及时收招,而是笑里藏刀。

    太后娘娘同样没有阻止,反而往后靠了靠。

    “娘娘说笑了,林家嫡女边关建功,确实是女子典范。”

    “既然如此,郡主何必为难皇上刚刚赐婚又下旨和离?唉,为君者出尔反尔,会让天下人怎么想?”

    李皇后摇了摇头,那个表情似乎只是在聊家常,其中的申斥之意,却很明显。

    “臣女不会因为敬佩林知音以女子之身保家卫国,就无视她和安南侯侮辱家父和兄长,乃至整个镇国公府。臣女自知有罪,却不敢退缩。若是皇后娘娘怪罪,臣女愿领罚。”

    太后娘娘选择在这个时候轻轻往前探了探身子。

    “安如,皇后并非质问,而是心疼你太过莽撞,想必提起这个话,就是要教你当时那种情况,如果是她的话会怎么做,对吧皇后?”

    “母后,儿媳只是……”

    皇后娘娘一时情急,没想到太后娘娘如此帮着崔安如。

    崔安如也顺势虚心求教:“请皇后娘娘指点……”

    第24章

    喜欢记仇

    李皇后尽量在控制自己的表情,她身旁的宫人也没有办法在太后娘娘跟前随便插嘴。

    太后娘娘悠闲地端起茶杯,又往后靠了过去,惬意自然。

    崔安如更是诚恳地看着李皇后,一副求知若渴的模样。

    “如果是本宫,自然会等到新妇进门,之后再找机会同皇上秉明,皇上一向倚重镇国公,只不过因为安南侯的军功,不得不答应赐婚,你应该理解皇上。”

    李皇后冠冕堂皇的话,完全高高在上。

    崔安如直接跪在地上,一副认真接受的样子。

    “皇后娘娘恕罪,臣女当时想着皇上一定不是本意,如果什么都不做,让他亲眼看着为国捐躯的父兄留下的家人要被他新晋封的功臣侮辱对待,该有多痛苦,臣女想帮皇上分忧。”

    “如今听到皇后娘娘一席话,臣女还是错了,应该让皇上忍一忍的……”

    太后娘娘斜睨着李皇后的表情,就差笑出声来了。

    李皇后在恼羞成怒的下一秒将将稳住了仪态,开弓没有回头箭,她想为难一个人,这个人自然得接招。

    “你到底是年轻,就没有想过,功臣遗孤被新贵那样对待,反而要进宫请罪,给皇上增加了更多负担吗?”

    崔安如谦恭地点头:“臣女原本是想自己承担下来,只不过刚好发现那个林知音已经怀孕,加上萧家老太夫人一直叫嚣让臣女有本事进宫,笃定皇上知道一切也会帮着他们,臣女这才一时情急,直接进宫……”

    崔安如的话,说了一半就不说了。

    不过,这个比完整的更加让李皇后难受。

    后面的话,光是脑补都已经知道了。

    李皇后看着崔安如那个恭敬的样子,想着这个死丫头,规规矩矩的说着冲撞自己的话,偏偏自己还没有办法。

    “唉,本宫也知道这样确实委屈了你,不过你想过没有,如今镇国公和世子都不在了,你们对谁都是这样不留情面,很容易树敌,到时候不是给小世子增加阻力么?”

    梁紫玉一愣,这个问题刚好是自己之前跟崔安如沟通过的。

    “让皇后娘娘费心了,臣女倒是觉得,有皇上和太后娘娘在,不会任由那些人欺辱镇国公府的人。”

    她故意没有提李皇后,意思已经很明显。

    只不过她态度好,表情又格外真诚。

    “另外,这些天臣女不留情面的人,不成为臣女的敌人,就要成为霸凌臣女的人,作为崔家的女儿,臣女宁愿选择勇敢反抗。”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