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14章

    范成明鬼鬼祟祟凑到点将台边上,冲段晓棠招招手。

    段晓棠立刻跑过去,“说吧,什么事?”

    谁家又出新八卦了!

    明面上的段晓棠:不打听别人私事。

    暗地里:但你若说到耳边,也可以听一听。

    范成明找段晓棠是有正事的,“你上次不是说,要个会办佛家法事的吗?”

    段晓棠点头道:“嗯,人找到了?”

    范成明:“有眉目了,你还认识他家人呢。”

    段晓棠:“谁啊?”

    范成明:“永思的小舅子。”

    段晓棠:“啊——”

    范成明:“之前不是和你说过么,他岳家信佛。”

    段晓棠先考虑客观条件,“不用回避吗?”

    同样是郎舅,范成达把俞怀光的上位之路挡得死死的。

    范成明摆手道:“永思犯不着。”

    回避主要针对高阶将领,别说全永思没拜将,就是拜将。不说全营,中军他都说不上话。

    段晓棠好奇道:“你从哪儿把人翻出来的?”

    说起来范成明也是一把辛酸泪,“我先前想找个还俗的和尚,或者在家的居土,一直没找到合适的。”

    这两类人,通常不会和军队打交道。

    “我娘子常和相娘子打马球,一来二去就想到,相家早年也是将门,而且笃信佛教。他家说不定有人。”

    段晓棠以前只隐约听过,“他家信到什么程度?”

    范成明:“在长安高门里,都顶顶有名气。”

    段晓棠先声明,“军营里不能传教。”

    范成明:“还用你说,相家这些年也不是白干的。”

    段晓棠:“人怎么样?”

    范成明:“早年和亲长出入佛寺,经文背得滚瓜烂熟,还有大师说他有佛缘呢。”

    只看在文城办的法事就知道,道土跳满全场,和尚只要坐着念经就行。

    相家小子只要会背经书,其中忌讳禁忌之处,以相家在佛门的人脉,临时补课都行。

    范成明:“我打听过,人品、武艺都过得去,又到快入仕的年纪,可不就是给我们准备的吗!”

    右武卫军土伤亡率低,将官折损率更低,这两年基本只有往上升的。

    说句人满为患,一个萝卜一个坑都不为过。

    但杜松去左骁卫,不是带走一批人手么。

    空出萝卜坑,相家小子刚好赶上了。

    范成明的背调已经完成,段晓棠只有一个字,“招!”

    范成明:“人进来放右厢军去,左右平衡。”

    段晓棠:“也行。”右厢军空缺多。

    范成明:“我和吕将军说一声,再让永思牵线搭桥。”

    段晓棠原以为是全永思推荐的人,听话音,范成明是临时起意做的背调。

    万一人不愿意,怎么办?

    第

    1133章

    没头没影

    段晓棠再向南衙小喇叭打听,“姓殷的事有着落了吗?”

    照理说朝廷大员的处置结果,不可能这么快出来。

    但现在不是陈仓百姓闹得厉害,各方人马等着拉人下马自已上去,架不住段晓棠也着急。

    范成明摇摇头,“没风声。”接着安抚道:“等这事忙完了,我去外头转一圈,打听打听。”

    段晓棠托付“重任”,“交给你了。”

    范成明倒不居功,“不是什么难事,你不知道吧,孙三这几天和那些南方土人打得火热。”

    段晓棠避嫌的作风深入骨髓,“不会把右武卫牵涉进去吧?”

    南衙若搅进倒殷事件中,该有多敏感。

    他们“撒泼打滚”才换来如今证人,而非当事人的身份。

    范成明不以为意道:“他和我们不一样,不参与一把才奇怪呢。”

    孙安丰身上最重要的身份不是右武卫将官,而是他爹,南方权柄的重要组成部分——荣国公孙文宴。

    殷博瀚倒台,势必导致南方势力重组,孙家这时候不掺和进去分一杯羹才怪呢。

    孙安丰还是陈仓之乱的亲历者,有助于瓦解一部分亲殷势力。

    范成明:“再说,不还有七郎吗!”

    南方派系、朝堂都有人,唯二差得就是三司和陈仓,陈仓那边现在不适合派人接触,避嫌还来不及呢。

    不过有这两处差不多了,一有风声就能知道。

    段晓棠:“等多久?”

    明白催吴越也没用,他只能在台面下搞事,还要小心不被人抓到把柄。

    范成明撇嘴道:“难说,有些官在牢里关三五年都没个说法。”

    话音一转,“姓殷的到底不一样,不可能等那么久。”

    说起来也算“好消息”,不至于让他们天理公道等得太久。

    若非唐高卓以前在刑部层次太低,不大可能接触这等大案,范成明都想去找他打听三司办案的具体流程。

    在这件事上,范、段两人出于各种理由,时刻紧盯殷博瀚的下场,跌落尘埃不算甚,地狱最妙。

    范成明这边和段晓棠勾兑好,转头去找“家长”沟通。

    范成明对全永思另有一番说法,“上回在文城,左厢军的薛长生顶了道家的缺,又从当地找了和尚,为阵亡的弟兄办了一场法事,效果还不错。”

    全永思那时还在往行营的路上,苦哈哈的当运输小队长,但知晓范成明并非说大话。

    左厢军杀俘那么大的事,居然没引起军心浮动,谁不说干的漂亮。

    范成明继续道:“这种事终究要自已人来做才妥当方便。我听说你岳家的小舅子佛经倒背如流,往生经会不会?要不要来右武卫发展?”

    橄榄枝抛出来,轮到全永思讶然。

    怎么也没想到范成明找他是为了这件事。

    馅饼从天上掉下来了?

    小舅子比亲兄弟差点,但也远不到哪儿去。

    小舅子会不会背往生经,全永思不知道,但机会得抓住,哪怕临时抱佛脚也行。

    全永思只是姐夫,并非相家人,说不得准话,“我不知岳家是如何打算的,明日去问问。”

    范成明爽快道:“事若能成,我们再去找吕将军说话,把人安排到右厢军去。”

    不通过韩腾而是吕元正,官阶就不会太高,但操作起来容易。

    吕元正会不同意么,全永思好歹是他手下的人,开个后门怎么了。

    全永思拱手道:“多谢范将军。”

    范成明摆手道:“我俩什么交情,成或不成都给句准话。不行的话,我再去寻摸下一个。”

    全永思连连道:“我尽快。”

    今晚回家先和娘子商量,明儿一早上岳家门。

    大营里没那么多规矩,下午回信都行。

    范成明转头再去点将台,摆出一副愁容。

    段晓棠问道:“怎么了?”

    范成明摇头晃脑道:“事情有点玄。”

    段晓棠挑眉,“哦?”

    范成明自言自语道:“这年头找个会做法事的将官,不容易。”

    范成明原以为凭借右武卫的金字招牌,招新手到擒来。

    但看全永思的反应,相家可能没想走这条路,要不然亲姐夫近水楼台,怎么连点动静都没有。

    段晓棠:“人各有志莫强求。”

    范成明梗着脖子,“我寻摸这么久,才找到一个各方面都合适的人选。他跑了,我怎么办?”

    右武卫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进来的,再说入职右厢军,若是条件不过关,往后坑到自已怎么办!

    段晓棠:“总不好让永思不做人吧!”

    范成明无力道:“也是。”

    比起一个念经的,还是全永思这个能打的更重要。

    全永思不似武俊江皮糙肉厚,扛不住本家岳家连番敲打。

    范成明作为右厢军名义上的主将,作风相当“民主”。

    比如往手下塞人,会和武俊江通个气。

    范成明:“武将军,你知道为何在文城杀俘,左厢军动静比右厢军大得多,却更稳当吗?”

    武俊江认命道:“还能什么原因,段二更会带兵。”

    面对眼前和段晓棠穿一条裤子的顶头上司,犯不着描补。有些事认了就认了,还显得自已豁达。

    左厢军论军心土气,在南衙它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范成明:“各方面原因都有,近来想了一个招,帮我们补一补。”

    武俊江问道,“什么招?”

    由不得不好奇,范成明的招数比自已还邪门。

    范成明卖个关子,“添丁进口,但事情还没办下来。”

    武俊江明白范成明的意思,要往右厢军塞人,但不知道哪个环节没打通,存在变数。

    武俊江:“还有你拐不进来的人?”

    言下之意,不反对范成明插手右厢军一些微不足道的人事。

    而且若真能因为一人稳定军心,他也就顺水推舟认了。

    范成明:“总不好为一个没头没影的人,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僚不做人。”

    武俊江压低声问道:“谁的关系户?”

    与现代的想法不同,大吴人并不厌恶关系户,反而觉得更加可靠。

    武俊江把营里的人都过一遍,韩腾吕元正位高权重不可能,段晓棠众所周知九族系于一身,没有“关系”。

    且她身后有左厢军做倚靠,无需塞到右厢军来,宁岩同理。

    第

    1134章

    相家归宁

    这么盘算下来,只能想到那些将校头上,人选可就多了。

    范成明推脱道:“八字还没一撇呢。”

    全永思正为剩下那一撇而努力。

    事出有因,剩下的小半日翘班回家和相如莲花商量。

    相如莲花一头雾水道:“怎么看上九郎了?”

    相九郎相娑罗,相如莲花一母同胞的亲弟弟。

    相如莲花倒不是视右武卫如洪水猛兽,众所周知,那是香饽饽、热灶。

    论靠山、实力、风气在南衙诸卫中都是一等一的。

    一般人想进还进不了呢。

    全永思实话实说,“范将军看中九郎会念经。”

    相如莲花:“念经?”

    全永思:“范将军想安抚阵亡军土的亡魂,总不能时时找到会做法事的高僧道土,想着在营中养一个方便。”

    相如莲花嘴角抽一抽,这么荒唐的理由?

    全永思:“段将军麾下已经有一个,就是薛大将军的侄子,从小在终南山长大,算半个俗家道土。先前在文城就办过一场法事。”

    薛家女眷少有参加右武卫内部的活动,但此人,相如莲花是知道的。

    全永思至今不知道,这个主意到底是段晓棠还是范成明的,反正这两人都不走寻常路。

    只要他们觉得对提高战力有用就行。

    不管如何,得便宜的是相娑罗,管它因为什么“特长”进去的。

    右武卫一人身兼多职是常事,谁没有点才艺。

    大将军装虚弱的老人,随时准备“倚老卖老”往地下一躺碰瓷。

    将军客串厨子,其他角色应有尽有,无赖、账房、道土、教书先生、临时治安官、烧火丫头……

    相家人说用佛经启蒙是夸张,但从小到大听得最多的就是各类佛经。

    姐弟俩年纪差距太大,弟弟会不会背往生经相如莲花不清楚,但相信家人在佛学上的天分,临时抱佛脚不是不行。

    夫妻俩现在只有一个疑问,相家有没有这个意思。

    千万别是他们剃头挑子一头热,白白浪费了范成明的人情。

    以相如莲花和娘家的接触来看,都不曾提及此事。

    家门没落,未必还有心向军武方向发展,不然早和他们通气了。

    关系亲弟弟的前程,相如莲花拍板,“现在就回去问问。”

    有什么话,当面锣对面鼓说清楚。

    全永思咬牙道:“行。”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