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顾盼儿没有任何意见,她的基本诉求只是有一个稳定的原料基地而已。祝明月在里头玩多少花活,赚多少钱,都与她无关。
一文钱不出,解决了天大的疑难,谢还来不及呢。
顾盼儿这会知道里头在写什么了,说道:“不光那些白身文人,我爹他们也常开文会。山花烂漫既是野趣,亦是风流。”
大有可为。
尤其以她们的种植规模,必然成群连片,是何等壮观的场面。
比只能对着一株梅花,大发诗兴强多了!
第
1131章
花草种类
顾碧青等人写的是花想容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类鲜花。
朱淑顺等人同理,花草入药,比人中黄、紫河车更让人容易接受。
大多数花草都有人工种植的经验,唯独需要计算用量。
一些一年到头用不上几两的,写上去也是白瞎。
顾盼儿主持大局,按照祝明月的设想,说道:“按照花季,春夏秋冬分别罗列,有毒的标识出来。”
“碧青、小迎,你们若是不清楚,写下后交给林娘子审核。”
顾碧青、冯小迎齐声道:“是。”
林婉婉挠挠头,“冬天,梅花啊!”
顾碧青等人不明就里,不知林婉婉的感慨从何而来。
顾盼儿:“冬日选择不多,茶花、堇菜花、银莲花、金露梅都可在冬季开花,但植株较矮,不及梅树高大有香气。”
林婉婉:“大多不在我们的需求范围内。”
单纯用来装饰总觉得不划算。
顾盼儿看出她的疑虑,说道:“梅花花瓣可用于制作粥和汤饼,果实亦可酿酒。”物尽其用。
林婉婉来了兴趣,“好吃吗?”
顾盼儿:“附庸风雅而已。”
林婉婉大失所望。
制作胭脂水粉用到的花瓣不计其数,行家如顾盼儿,原料向来随心,和厨师做菜的“适量”异曲同工。
但花想容向外销售大宗货物,每一种商品的配方,原材料、比例就此固定下来。
冯小迎按照平日的印象,慢吞吞地在纸上写下常用的材料。
有些东西她甚至不大清楚,能否在长安周边种植。
顾盼儿走到她身后,手指在桃花一项后轻点一下,“注明绛桃、美人桃。”
林婉婉:“二者有何区别?”
顾盼儿:“花色一深红,一粉红。”
如果有条件,当然要指定品种,颜色达到统一。
顾盼儿:“若论颜色,还有一种日月桃,可开红白两色花。为桃中珍品,种苗极为难得。”
不适合大面积种植,也不方便他们收集花瓣。
林婉婉顺杆子爬,“若论美味呢?”
顾盼儿:“吃桃喜欢软的还是硬的?”
林婉婉:“硬一点的。”
顾盼儿:“昆仑桃。”
林婉婉冲冯小迎扬一扬下巴,“添上。”
顾盼儿:“若是大项,尽量将具体的品种写上。”
冯小迎勉强道:“是。”
她哪里又认得许多花。
林婉婉将手搭在顾盼儿肩上,“这儿交给你了,我去前头看诊。”
顾盼儿挥一挥手,毫不留恋道:“去吧!”
林婉婉火急火燎把自已叫来,不就是想她接手吗。
顾盼儿见几人各自默写,显而易见是个巨大的工程量。
最后筛筛选选挑挑拣拣,不知有多少能落地生根。
顾盼儿坐了一会,起身去隔壁一间屋子,里头坐了十几个小娘子。
管事的工头是高凤金。
这一间全是做绒花和通草花。
绒花易上手却难精,通草花对技术要求更高,许多人倒在第一道门槛——刀功上。
小娘子们通常三至四人为一组,绑线、68刷绒、68上铜丝、68勾条、68搓绒条、68打尖和缠花,流水线做工。
这只能代表她们技艺合格,达不到出彩的程度。
流水线能应付的,只能是一些普通货色。且还是顾盼儿和高凤金先将样式和配色整理好,照抄做工。
手巧和手拙的分界线就在此处,同样的材料样式,有的人做出来栩栩如生,有的人做出来满是匠气。
手笨一点的做流水线大路货,技术要求不高但产量大。
手巧的做高级货,从头到尾精雕细琢,一天下来,做不了两三支。
但可想而知,这样的绒花一经上市,该有多受欢迎。
顾碧青的构想是,绒花通草花是新事物,连成熟的手艺人没几个。
这一两个月先备货、培训员工,等到年前时,统一上市。
趁着过年的东风,定能一炮打响。
顾盼儿:“凤金,我看看这几日的成品。”
高凤金起身应道:“顾娘子,库房搬到隔壁去了,请随我来。”
两人一起去隔壁库房。
顾盼儿:“我看看这几日出的上等品。”
普通货色,看了也没用。
高凤金从腰间取出一把钥匙,打开墙角的高大木柜。
木柜隔层之间紧密,两侧每隔三寸左右,便打上一根木条,再放上托盘。
托盘内盛装的便是各种上等品。
其中一张托盘底部铺着黑色的绒布,里头静静地躺着三支绽放着无尽风华的红梅绒花发钗。
每一朵梅花,都以绒花之姿,巧夺天工,红艳如火,却又温婉含蓄。
花瓣层层叠叠,细腻柔软,触感间似乎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
顾盼儿:“等到冬日,梅花开放后,采些回来熏一熏。”
假花有真香,谁不赞一句出神入化。
高凤金脆声应道:“是。”
手艺是个人的,但管理技巧是相通的。
何春梅母女俩虽不在一处工作,但工作内容大体相同,都是技术主管。
何春梅传授女儿诀窍,技艺先看天赋,再看努力。
她们的职责是在其中划一条线,让人将后天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除了授艺,更重要的是品控。
无论织毛衣还是做绒花,都是按件计钱。品控划下道道来,想挣钱的人自然会努力提高技艺。
所以高凤金定下来的一等品,连顾盼儿都没话说。
只是相比绒花,通草花的数量还是太少了。
绒花的组成部分是绒条,更适合做一些花型小的物品,论做大花,通草更有优势。
顾盼儿:“接下来多用通草做些牡丹花,深红浅红皆可。贵人们最喜欢这样的富贵花。”
高凤金的眼睛亮晶晶的,“是。”
贵人喜欢=销路好=工钱多。
花草大户花想容和济生堂,费了一天时间,只整理出个大概。
林婉婉回家把东西一交,“盼儿仔细,带毒的都标识出来了。”
祝明月:“产量和用地呢?”
林婉婉为难道:“这么冷门的知识点,谁知道呢。”
人们顶多关注一株桃树一年能结多少桃,谁会关心它开多少花。
第
1132章
人选有了
顾盼儿以前做胭脂,计量的办法不是几棵树的花,亦或几斤。而是篮、瓮、盒等。
林婉婉:“盼儿明天去城中几处花圃拜访,会将详细的数据报上来。”
戚、赵两人将几处产业的情况报来。
戚兰娘:“四野庄鲜花的种植量、需求量都不大,珍玉说若要种花,可以挪些蜂箱过去。”
祝明月:“这是应该的。”
那么多鲜花种在那儿,不采蜜都要心疼。
以前9.9元包邮的蜂蜜,现在是名副其实的奢侈品。
戚兰娘:“杏花村主要是鲜花酒,桂花、菊花、茉莉、牡丹、桃花等等。”
“罗掌柜说,常有客人问他,有没有杏花酒。”
店名与商品要表里相符。
林婉婉一脸迷糊道:“当真有杏花酒?”
戚兰娘笑道:“罗掌柜听都没听过,更别提酿。”
以世人对各种作物的开发程度而言,杏花没有制酒之方流传于世。
要么无法制酒,要么极其难喝。
连五毒和羊羔都能拿来制酒,杏花都不能占一席之地,可想而知处境有多尴尬。
林婉婉:“有点想试试。”
不是好奇酒味,而是想探索其过程。
祝明月冷言道:“要酿你自已酿。”
戚兰娘继续道:“恒荣祥的经营范围,与鲜花打交道少。”
“王管事倒是有些想法。”
祝明月:“什么想法?”
戚兰娘:“染料,茜草、红花、姜黄、栀子、蓼蓝……”
祝明月唯一熟悉的,只有栀子花。转头问林婉婉:“怎么样?”
林婉婉:“全是染红黄蓝的大色。要种就种染紫色的。”
思路打开,胆子放大。
祝明月:“哪些?”
林婉婉:“紫草。”
祝明月:“草是紫色的?”也能算一种特殊的装饰植物。
林婉婉:“草是绿的,利用的是它的根。”
祝明月下定决心,“就当道旁野草吧!”
恒荣祥用不完,还能往外销售。
赵璎珞走访的是近处的几家店铺,“春风得意楼和步步糕少有直接用花入菜,多是用鲜花酱。”
“因前一阵国子监拘那夷中毒之事,长安百姓吃花忌讳颇多。常用的是桂花、黄花。姜掌柜说前一阵上的清炒南瓜花,广受食客好评。”
段晓棠幽幽道:“请称呼它的大名黄花菜。”
林婉婉:“这几个倒都是黄的。”
桂花常见,不必特意种植。
祝明月:“让他去找珍玉商量。”
祝明月计划在度假山庄做鲜花宴,等花开得成气候,少说要三五年。
长安人民早就把国子监那档子事抛诸脑后。
实在不放心,就放到客人眼皮底下去做呗。
或者让客人自已去采花……这条划掉,万一采了不该采的花怎么办。
祝明月转头对林婉婉道:“所以重点仍是你手下那两家,再给两天时间,计划清楚哦。”
威胁道:“过时不候。”
林婉婉立下军令状,“放心,绝对没有问题。”
明儿就去催顾盼儿,死命地催。
段晓棠怀揣着即将拥有一大片花花草草的美好心情,正式复工。
诸将官皆是一片萎靡之色,全凭职业操守,才将工作推进下去。
能玩,谁喜欢上班呀!
连复训的军土,好吃好喝养了些日子,跑起步来都不如往日英姿飒爽。
全靠毅力坚持下来。
刘耿文站在跑步的队伍旁边,喊道:“看看你们的样子,火头营背着锅都比你们跑得快!”
军土不服气,小声和旁边人嘟囔,“他们丢下锅,我们连背影都瞧不着。”
在右武卫,跑不过火头营,才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