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武俊江最熟悉的,是总和他一块值班的孙安丰。陈灵芝:“听说营里有个靳姓将官,是你娘家人?”
靳梅英:“论起来是我侄儿。”
血缘太远,靳华清入营,主要托的也不是武俊江的关系。
祝明月不动声色,将一切记在心上,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很可能因为一桩亲事改变。
离开的时候,一行人气氛尚算不错。
孙夫人忽然回头,祝明月身体微微右倾,挡住身后的宁婵。
孙夫人收回目光,柿子挑软的捏,陈灵芝身份太稳不好动,将目标对准祝明月。“祝娘子,是段将军表姐?”
祝明月笑意盈盈,“是啊!”
其他人齐齐进入吃瓜看戏的状态,论家族权势是孙家大,但祝明月也不是好惹的。
忽然想起来,这位除了是孙安丰的母亲,还是孙安瑞的亲娘,和范成明段晓棠不共戴天。
孙夫人:“祝娘子至今待字闺中,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今儿大家都在,帮你想想法子。”
这话十分不客气,陈灵芝欲要开口,被祝明月阻止。
祝明月:“家乡风俗,盛行晚婚。”
孙夫人:“多晚?”
祝明月:“三十岁之前,能把终身大事完成,都算早。”
孙夫人语带怅然,“在长安可不成,拖到那般年纪,再是模样鲜艳,也只能为人续弦。”
祝明月:“这有什么,夫君是现成的,儿女也是现成的。”
孙夫人:“若是儿女调皮如何?”
祝明月:“管他们作甚,没得操心!我曾请教过一位高僧,他活百岁的秘诀为何?”
宁老夫人:“长寿秘诀是什么,老身也想听听。”
祝明月压下唇角,“莫管闲事!”
陈灵芝笑的格外夸张,“还真是,我得想想,怎么长命百岁。”
孙家的家事是一笔糊涂账,两卫的女眷,没谁想去主持公道。
但火烧到祝明月身上,确实是池鱼之殃。三人的态度清晰,那些目的明确的相亲宴,从来托词不至。
孙夫人踢到一块铁板,只能尴尬笑道:“祝娘子年轻,想得浅了!”
祝明月貌似恭顺道:“你说是就是。”
上香参佛队伍前后相距越来越远。
靳梅英低声道:“那些话你怎么想出来的!”听得可是太畅快了。
祝明月:“有感而发。”
孙文宴再是权势滔天,也仅限于江南一地。长安的孙家家眷,说是荣养,也是变相的人质。
孙文宴在扬州,鞭长莫及难以教育子嗣,长安的孙家人又能反过来影响他多少。
中间夹杂着孙安瑞之事,她们之间再如何都做不到友善相处。
得罪了,就得罪了!
孙夫人若是给好脸,祝明月才要怀疑她别有居心呢。
元波若智挽上孙夫人的胳膊,亲密道:“前头有一株梅花,开的正好,我们去看看。”
杜松的妻子蒋营秋同样说道:“这株老梅花,三十多年了,在长安城内颇具声名。”
孙安瑞虽不是杜松手下人抓的,到底是右武卫干的。
孙文宴都“不计前嫌”把三子塞进来,全当没生过来讨债的次子。
儿子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可妇道人家又能说什么。
孙夫人非得找个人怨恨的话,不如去洛阳杨胤的挫骨扬灰地,找上百八十个和尚道士,咒他下十八层地狱不得超生。
时下又有几人会去反思,儿女犯错,是父母的原因呢。
宁老夫人扶住膝盖,“老身有些累了,歇一歇!”就不去前头看梅花了。
宁老夫人暗觉元波若智走了一招臭棋,就算要拉关系,也不该把孙夫人和右武卫的人请到同一场合。
没看右武卫的家眷联谊,从来没请过孙家人吗?除非孙安丰日后娶亲,独成一家。
宁婵示意身后的仆婢拿上来一个垫子,垫在亭子里木椅上。扶着宁老夫人的胳膊,“叔祖母,你坐。”
有人带头,其他不愿意往前凑的,顺势留下来,多是右武卫的家眷。
众人说些闲话,宁婵对养生话题不感兴趣。转头四顾,发觉另一条路口走过来一行人,打头的是一位颇为英俊的郎君。
祝明月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唇角挑起一抹笑,有意思。
第791章
放风筝啦
祝明月并不爱管闲事,只是有点八卦。
靳梅英:“好像是千牛卫的人。”
陈灵芝:“难怪了!”
孟章的新妻子梁丹彤瞥一眼远处相处的情景,“这是……”
众人默契不提,相亲局。
祝明月简直想扶额哀叹一声,为什么总找寺庙清净地相亲。
靳梅英:“娘子过身不到半年,这就出来了。”
梁丹彤撇嘴,“一年都守不过去!”
靳梅英说起一些妇道人家的话题,“男人花心的紧,三妻四妾尚不知足,总惦记着更新鲜的。”
她要哪天一蹬腿走了,都不指望武俊江守身如玉,只要对她的孩子好就行。
祝明月笑道:“哪能说花心,分明是专一。不管多大年纪,只喜欢年轻漂亮的。”
女人则不同,帅的、高的、有财的、有内涵的……统统都喜欢。
活体实验品——林婉婉。
靳梅英憋不住笑道:“祝娘子说的对。”差点竖起大拇指。
于阳煦,鳏夫一个。千牛备身,相貌英俊,官职尚可,故而在婚嫁市场上,颇具竞争力。
同时也是符四娘的堂舅,其他关系就不大好说了。
祝明月单从他的表情上看,无法断定到底愿意还是不愿意。
只是没想到人群最后还吊着一个熟人。
王宝琼现在的状态,确实很像被“吊着”。
李君璠同僚家的女眷,约她来上香,她就真来了。没想到“偶遇”于阳煦,这才明白,人家是拿她做挡箭牌。
一个外地人刚到长安,哪能弄清楚其中弯弯绕绕的关系。
偏偏王宝琼因为林婉婉一时戏言,专门仔细研究过。
林婉婉说人塌房了,但王宝琼又不知道塌在何处。知道不是良缘,偏又不好说。
瞧见祝明月在远处,顾不得失礼,忙不迭告罪,说遇见邻居,去打个招呼,待会就一道回去了。
遛之为上。
祝明月好心“收留”王宝琼,介绍道:“这是东阳郡公李家三郎的娘子,本家姓王。李家三郎在千牛卫任职。”
众人一看王宝琼奔过来时,简直是一副身在修罗场,见着救星的表情,有一丝兴趣。
靳梅英问道:“王娘子,刚刚怎么回事?”
王宝琼有一肚子的嘈要吐,话到嘴边只能变成,“说都是千牛卫的人,但我年前才从涿郡来长安,哪认识人。一通介绍下来,脑子都糊涂了。见着祝姐姐,可算松口气。”
适时露出新嫁娘的娇羞,实际孩子都一岁多了。
陈灵芝先以为王宝琼是年前才嫁到长安,思及那时李家家主李君玘逝世不到半年,她应该是李君璠在地方任官时娶的妻子。
休息够了,正事也办妥了。
一行人起身,缓缓走出山门归家。
王宝琼和祝明月挤在同一辆马车,长叹一声,“唉!”
祝明月:“怎么了?”
王宝琼:“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
这会想起来,根本分辨不清,到底是男方还是女方主动偶遇,亦或者双方都有意。
知道于阳煦有问题,但不知道问题在哪儿。
李君璠自认从林婉婉嘴里掏不出真相,但徐昭然以前和于阳煦走得近,近来邀请去喝酒聚会,徐昭然都以白秀然即将生产为由推脱。
但旁人邀请,却未必拒绝得那么绝对,可见是主动疏远。
徐昭然夫妻和林婉婉关系多近,说不定知道点什么。李君璠有样学样,大概没有表现得格外明显,王宝琼还是被卷进去了。
王宝琼头痛道:“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做?”
祝明月:“我从来认为,不做媒不做保不做中,好三代。”本来就是一个镶边角色,忧愁作甚。
王宝琼想通自己的定位,放下心来,“也是。”
祝明月回家向林婉婉转述,“宁婵小妹妹,又想找你玩。”
林婉婉摸摸脸,自恋道:“我就是招人喜欢。”
手指着院墙边上,“看,我徒弟孝敬我的芍药,好看吧!”
祝明月望着几个还没开放的花骨朵,感慨道:“这时节,想找盆快开花的芍药也不容易。”
话音一转,“不过,确定是孝敬给你的?”
林婉婉硬着嘴回答:“我不也能饱眼福么!”
等赵璎珞回来,林婉婉又显摆一回,“看,若昭送来的芍药。”
戚兰娘一无所知,“什么颜色的?”
林婉婉:“猜一下呗,璎珞你先来。”
赵璎珞:“我不猜,你们猜吧!”
林婉婉摇头晃脑道:“赤橙黄绿青蓝紫,祝总,你猜是什么色?”
祝明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林婉婉很快找到机会,挑了一个最近的休沐日,邀请一群大朋友小朋友,以及小徒弟们去乐游原放风筝。
社畜最讨厌休息日团建,但工作日不是有工作么。
林婉婉很是批评一番杜乔柳恪一番,“拿个风筝架子,糊上一张白纸,算哪门子诚意。”
柳三郎指着白纸道:“林姐姐,你看,风筝上有字。”
趁东风,轻振翅,九重天。
林婉婉挑眉,振翅,你们倒是买个白板的燕子风筝啊。
比如杜若昭手上的燕子风筝,双眉上挑,两眼炯炯有神,还有一对尖利的剪刀尾巴,比真实的燕子更活泼可爱。
一看就是一只——上好肥燕。
林婉婉挥一挥手,“你们自己玩吧!”转头去找自己的小伙伴。
梁林芳在远处招手,“林姐姐,我们在这儿呢。”
林婉婉带上小徒弟们跑过去,“林芳、小婵,这是我的小徒弟们。”
朱淑顺等人乖顺道:“姐姐好。”各论各的。
梁林芳奇道:“林姐姐,你真的收徒弟啦!”
林婉婉伸出五根手指,笑道:“对啊,五个呦。走,我们去放风筝。”
宁婵手上拿了一个蝉形风筝,梁林芳则是双鱼风筝,看起来精致无比。
几个徒弟手上有拿长尾鲶鱼、蜻蜓、莲花风筝……两市上买的大路货。
但以林婉婉的眼光来看,都称得上艺术品。
林婉婉一副山大王样式,招呼一群小的,“放起来,放起来!”
阳光明媚,微风拂面,放飞风筝同时也是放飞心情。
第792章
行军路线
林婉婉许多年不曾放过风筝,手中握着线筒有些不知所措,“怎么放呢?”
谢静徽:“师父你还念叨两年,居然不会放?”
林婉婉理直气壮,“我十来年没放过了!”
后来每每想起,不是季节不合适,就是没时间。
杜若昭捂住额头,她们几个也才十几岁。
朱淑顺:“师父,你放一些线出来,我把风筝带远一点。”
有了提醒,林婉婉就想起来,“然后我再跑起来,对不对?”
朱淑顺点头,“师父说的对!”
林婉婉把蝴蝶风筝交给朱淑顺,“来吧!”
师徒两人向着相反的方向行进,朱淑顺估摸距离差不多,“师父,往前跑吧!”
林婉婉:“行!”握着线筒背身顺着风向跑起来。
身后一股若有若无的力道牵扯,蝴蝶风筝乘风而起。
林婉婉转头兴奋道:“飞起来啦,飞起来啦!”
谢静徽:“师父,握紧点,别把线筒丢了!”
一行人的风筝次第飞起来,梁林芳指着天上道:“你们看,好多风筝呀!”
可比在自家院子里放风筝,有趣多了!
宁婵:“比比谁飞得高!”
梁林芳没有那般强的好胜心,“要飞你飞。”
一群人放飞自己的风筝,顺道聚在一起,指指点点天上各色风筝。
杜若昭少见多怪,“那个风筝还会飘花瓣!”
姚南星:“那是送饭风筝。”
杜若昭:“送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