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3章

    转而提起,“后头的工坊落成了,李师傅那里有草帘子,可以挂在棚外头遮挡灰尘。明天早上兰娘璎珞,你两带上的杜嫂子和其他新人来这边开工,慢慢做些豆芽、豆腐、凉粉等压秤量大的东西,其他精巧些的还是在家里做。”

    “豆芽照着往常两倍发,豆腐三倍,不用怕做多,卖不完收拾的办法很多。”

    戚兰娘没有异议,“如果在这边开工,原料货物一多,晚上无人值守恐怕不安全。”以前每天的货都是从家里现拉过来的。

    “是呀!”祝明月点点头,“我们五个人每天轮流过来两个在作坊睡觉。”

    赵璎珞即使心里不是滋味也只能答应,并不想大家分开,但两边都要顾着,不得不如此。

    次日清晨,钱掌柜带着一个伙计挑着箩筐跟在春风得意楼的采购车辆背后,内心得意洋洋。

    没想到吧,我会突袭,跟在春风得意楼后头也不怕食材被搞鬼。

    赵璎珞负责给春风得意楼配货,戚兰娘接待新大户。“钱掌柜,你今天拿哪些?”

    钱掌柜:“彩色豆腐一种颜色各一板,粉丝十斤,豆腐皮十斤,豆芽一筐,皮蛋五十个。”看来长新楼在这几样菜上有新突破。

    第133章

    乌有公子

    戚兰娘装好货正算账,钱掌柜眼睁睁看着赵璎珞将货品种类规格数量分别写在两张纸上,春风得意楼的伙计看过无误签上名字后就走了。

    内心愤愤不平,凭什么人家可以挂账,自已就要付现?

    同时也明白这着实是无理取闹,毕竟人家两是同一个东家,左手倒右手的事。

    戚兰娘将钱掌柜送走,本想找祝明月说说好消息,她们有第一家酒楼来订货了。

    恍然想起祝明月和段晓棠这会还在家里做腐竹豆皮,若是叫钱掌柜知道,竞争对手的东家和大厨亲手给长新楼准备食材,说出去能吹三天。

    赵璎珞斗志满满地在内间将过去一个月春风得意楼的食材账目重新核对一遍,准确地说春风得意楼三月只营业三天,还是开业活动那三天。但架不住一直在装修、招工、试菜,零零总总加起来也不少。

    既然收账不只要自已有空,还要对方有空。偏偏两家一个卖菜一个卖饭,刚好错峰。

    到下午时,赵璎珞估摸着酒楼的客流量稍微少些的时候,“兰娘,陪我去春风得意楼收账?”

    戚兰娘犹豫,“婉婉,你一个人能行么?”

    林婉婉想想这时间段零散的客人,不算多能应付,“可以。”自从医馆开业,算是把她彻底栓住,哪里也去不了。

    姜掌柜和陈账房一见赵璎珞过来,心下一苦。刚到手的小钱钱还没有捂热乎就要飞走了。

    两家不仅同一个东家,还共用一个大厨,段晓棠早上在家里点豆腐,完事了再到酒楼后厨发光发热。

    既是如此,少了推诿扯皮,两边爽快地结算总数。赵璎珞特意叫上戚兰娘过来,不是为了算账,而是为了推钱回去。

    在等待春风得意楼拿钱出来这段时间,戚兰娘和赵璎珞跑到大堂里找段晓棠。

    客流少了,段晓棠也能从烤鸭炉边脱身出来透口气,脱下围裙又是一个英俊的郎君。

    赵璎珞学着段晓棠的姿势抱着手问道:“你在看这些诗?”

    段晓棠伸出手随手指了一首,歪着头问:“怎么样?”

    虽然在家里祝明月和林婉婉经常吐槽春风得意楼墙上的诗没有一首能入眼的,但赵璎珞实话实话,“我写不出来。”

    戚兰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认得常用字。但此时的诗不说诘屈聱牙,但常用典故显得学识非凡,又岂是一般人能看明白的。“认得字,却连意思都未必明白。”

    段晓棠微微点头,“应该写的平易近人些。”别难为学渣,

    搜典寻章想出来的典故,知者少,不知者难以懂的其中奥妙。要不说白居易厉害呢。

    段晓棠:“你们过来作甚?”赏诗,找我聊天都不像呀。

    戚兰娘:“今天是和酒楼结算的日子。”

    段晓棠:“用不用我送你们回去?”

    赵璎珞摸摸后腰上的鞭子,心底有了底气,看到段晓棠眼下微微青黑,“不用,我两能推回去。你自已待会到明月屋里眯一会儿。”

    戚兰娘赵璎珞回去点数铜钱,徒留段晓棠站在原地,手指轻轻往眼下一抹,黑眼圈很重么?

    铜镜清晰度无法保证,明明每天都有六七小时的睡眠,还有黑眼圈么?

    偶有食客过来品诗,旁边一位宝蓝袍子的郎君忽然开口,“你能看懂么?”

    “你和我说话?”段晓棠左看右看墙边只有二人,“老实说看不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字都认得却实在感受不到其中真意,憋着劲也做不出的理解。

    略通文采却学的不深,年轻的郎君寻根究底,“你是春风得意楼的人?”

    他在楼上看见段晓棠不是任何一张桌子或者雅间站出来的,是直接从后头出现的,刚刚站在一起的两位女郎也一样。显然在酒楼中行动自由不受限制。

    加之看段晓棠衣料不上不下,猜测她在这里的身份是什么,东家、掌柜、还是护卫?

    “我是厨子,”段晓棠仔细打量跟前这人,相貌清秀,只嘴唇略有些薄,“欢迎光临,客人,饭菜味道如何?”表情语气无一不是场面上的客套。

    “厨子?”舌头险些打结。这个答案显然出乎蓝袍郎君的设想,但两人离得近,确实能闻到段晓棠身上的烟火气息。“以你的身手不该做一个厨子!”

    “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段晓棠眼神转为警觉,“郎君,怎么知道我身手如何?”会武这件事眼前之人不应该知道。况且看他的外形姿态都不是浸淫武道之人,不可能照面看穿他人的底细。

    “胜业坊、惊马,”蓝袍郎君提示关键信息,“你救了我。”当时风吹开帷帽纱帘,他的确看到段晓棠的脸。

    听闻这段前情,段晓棠放下戒备,“不是什么大事,不用放在心上。”隐约想起当时马上年轻人似乎也穿的蓝衣。

    蓝袍郎君拱手,“在下姓乌名友,家中行七。你救我性命,合该报答才是。”

    段晓棠挺想问问乌友家中是不是有个兄弟叫子虚,“乌七郎,施恩不图报,方才不叫人为难。”她受不了被救助人找上门来的煽情场面。

    乌友想到那天救人后离开,世有千般人,或许她就是如此呢。“不知该如何称呼?”

    “段晓棠。”

    乌友没没想到轻易问出来,瞧见她身上的男装,斟酌一番,“段郎君。”

    段晓棠不欲多客套,“那你吃好喝好,我先去后头忙了。”走出两步恍然想起那天穿的女装出门。

    倒退回来,和乌友面对面,脸上强挤出一个笑容。“乌公子,能麻烦你一件事么?”

    乌友:“不必说麻烦。”

    “我那天和姐妹打赌输了,易装出门。”段晓棠组织语言,“这件事请你千万不要告诉其他人,不然我会很丢脸。”

    乌友上上下下打量一番,看模样像是信了。一个男人被强打扮成女人推出门,的确有些丢脸。“我会烂在肚子里,对外不提一字。”

    段晓棠微微提起嘴角,“多谢。”逃跑似的奔回后厨。

    第134章

    酒楼采购(2)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长新楼上了和春风得意楼一样食材做的新菜,瞒不过邻居。

    陈掌柜不经意提起,“贵店的新菜听说评价很是不错。”

    钱掌柜:“哪里哪里,都是客人给面子。”

    陈掌柜凑近,“老钱,我们这么多年交情,能不能漏漏风你那些食材在哪里进的。”

    长新楼向来豪奢,以原材料珍贵出名,若是从前陈掌柜定然不会对长新楼的进货渠道起意,实在是太贵买不起,越关心越显得自家落魄。

    但同样使用新食材的春风得意的定价并不高,想见食材成本也不会高到那里去。当然换到长新楼去,一把豆芽在鸡汤里洗个澡,平白要比在春风得意楼贵重几分。

    姜永嘉外出带着伙计取回订制的食盒,正打两人面前经过。

    钱掌柜两手一摊,“姜掌柜过来了,你不如问问他。”

    陈掌柜怒目而视,这祸水东引的手段是不是太低级了,谁会将自家的商业机密和盘托出。

    姜永嘉瞧见两人,拱手招呼,“钱掌柜陈掌柜,忙呢。”

    “不忙不忙,”钱掌柜接话,“老陈找我打听你家食材哪里进的。”

    陈掌柜恨不得把钱掌柜的嘴缝起来,虽说无商不奸,但撬春风得意楼墙角哪能放到台面上说。“姜兄,我绝无此意。”

    本想顺着钱掌柜的话风,跟着喊句“老姜”拉近关系,但大家都是开酒楼的,能不知道老姜是做什么的吗。那是拍在汤里,烧在料汁里调味,最后还被人特地挑出来嫌弃的东西。

    只能称一句姜兄了。

    “嗨,你我是什么关系,又不是大事。”姜永嘉哪能不知道钱掌柜故意揶揄,长新楼的新菜打哪来的。“我店里的货都是在胜业坊的五谷豆坊拿的,你到坊门口打听打听就知道,不然我叫个伙计带你过去?”

    陈掌柜难以置信,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这两奸商要害我。

    急忙忙说了句:“店里还有事,我先回去忙。”

    看着陈掌柜落荒而逃的背影,钱掌柜意味深长,“以为你骗他呢。”

    姜永嘉装模作样叹口气,“这年头,说真话没人信。”

    钱掌柜:“你就这么说出去?”

    姜永嘉无奈,“总不能拂了上头的意。”

    听到这句话,钱掌柜明白五谷豆坊拿春风得意楼做样本有四五分真,无非路子野了些,成本高了些。

    看看五谷豆坊的门脸,再看看春风得意楼的门脸,差距.

    姜永嘉就差在脑袋上写着:快来问我进货渠道,也没几个同行敢凑上去,谁知道会不会是陷阱。

    连钱掌柜亦有此忧虑,不敢多上新菜,只能集中在几个菜品上,无非担心哪天被五谷豆坊掐住脖子断了货源。

    陈掌柜认定姜永嘉和钱掌柜合伙哄人,却耐不住好奇心,带着两伙计去胜业坊瞧瞧情况。

    进了坊门,提上一万分小心,估量着姓姜的姓钱的该不会在这里埋伏自已吧。

    顺着道路走到尽头,很快摸到五谷豆坊门口。看着路过的客人询价买菜没有异常,摊位上的的确是春风得意楼的食材。

    姜永嘉竟然没说假话!

    假装寻常客人细细问过每样食材,陈掌柜大手一挥,“每样都来点。”才知道豆芽多便宜,一文钱能买大半篮,长新楼号称是豆中精华,兑点鸡汤就敢卖出天价。

    有春风得意楼和长新楼珠玉在前,还能不知道怎么收拾吗。

    戚兰娘留心多问一句,“郎君,你是自家食用还是开酒楼食肆待客?”

    陈掌柜:“有区别?”

    戚兰娘轻声细语,“酒楼食肆不似自家,用量大。若是一次买多些,我们有批发价。”

    陈掌柜知道刚刚戚兰娘介绍的是对散客的零售价格,“批发价又是多少?”

    戚兰娘将批发价一一道出,陈掌柜心底默默算着,是要便宜不少。

    戚兰娘:“贵店叫什么名字?”

    陈掌柜:“味尚居。”

    戚兰娘低头附和,“听说过,东市数一数二的大酒楼,最是味美价宜。”就在春风得意楼对面。

    陈掌柜:“嗯嗯。”

    应对酒楼采购戚兰娘有经验,“今天拿些回去试试,若是合适,派人来采买即可。若是哪天哪样需要的量大,叫人来提前打个招呼就行,给你把货留出来。”

    陈掌柜刚摸到店,也不敢大肆订货,戚兰娘的考虑极合心意。带着两个伙计抱着大框小篮回去。

    叫钱掌柜瞧见,“呦,买回来了?”

    陈掌柜微微点头,“嗯。”

    钱掌柜:“见着五谷豆坊的东家没?”被吓一跳的感觉如何。

    “我见他东家作甚?”陈掌柜不解,现在只是试试水,又不是长期订货,一个伙计就能接待了。

    钱掌柜推心置腹,“老陈,你我相交多年,劝你一句,先见见五谷豆坊的东家再决定买不买他家的食材。”

    陈掌柜弄不懂钱掌柜意思,“五谷豆坊的东家有问题?”或者更严重的食材有问题。

    钱掌柜笑而不语,“你不如去对面问问姜掌柜。”

    陈掌柜:“你们打什么哑谜?”姜永嘉透露进货渠道,钱掌柜全程看好戏的模样。

    钱掌柜:“你见见就知道了。”

    第二天早上,陈掌柜亲自带人去五谷豆坊,恰好和春风得意楼长新楼的人撞在一起,酒楼采购的时间都差不多。

    陈掌柜和钱掌柜的发现差不多,春风得意楼挂账,长新楼却要付现,显见前者的关系更亲近些。

    难道是姜永嘉吃里扒外,透露酒楼机密给五谷豆坊拉客吃回扣?

    某日陈掌柜偷偷将姜永嘉拉到角落,“姜兄老实说,我这一单你从五谷豆坊拿了多少?”

    陈掌柜原意是故意吓吓人,岂料姜永嘉立刻否认,“没有这回事。”哪怕捕风捉影传出去,他也没法在东市立足。

    “钱掌柜没和你说么?”陈掌柜能这么问,肯定不知内情。

    陈掌柜:“钱掌柜还有干系在里头?”

    姜永嘉怕他继续猜下去就成了自已和钱掌柜一起吃回扣,“春风得意楼和五谷豆坊都是祝娘子的产业。”从东家荷包里摸钱,嫌命长么?

    第135章

    灶台外流

    陈掌柜目瞪口呆,“同一个东家!”

    “嗯,”姜永嘉总不会承认春风得意楼在祝明月眼里和后娘养的差不多,包装一下说法,“春风得意楼开起来一大原因,就是为祝娘子推广五谷豆坊的食材创立的。”

    “这是为了用上一块浮雕建通天塔呀!”陈掌柜同样想到春风得意楼的光鲜和五谷豆坊的天差地别。

    转而想到当初春风得意楼将华天楼取而代之时,可是连大部分炉具都卖了,新食材新菜谱,会不会连炉具也是新的。

    味尚居可没有长新楼的顾虑,本就是走的物美价廉的路线,五谷豆坊的食材两样都匹配得上,当然是买买买。一举超过长新楼成为五谷豆坊第二大主顾。

    世上所有的秘密的一旦超过三个人知道就不算秘密了,十字路口四家大酒楼三家集体上新菜,唯留宝隆和一枝独秀鹤立鸡群。

    一家酒楼立足的根本是饭菜,所谓的平康坊红娘子西市胡姬都不过是锦上添花。客人一进店问五香豆干有没有,米线有没有,松花蛋有没有……

    孙掌柜风中凌乱,我到底错过了什么?

    明里暗里给三掌柜许下无数空口的好处,窥得一丝踪迹,马不停蹄地跑到胜业坊去看货。

    姜永嘉出门见陈钱二位掌柜站在味尚居门口,“二位忙呢?”

    钱掌柜招招手示意过来,“刚刚孙掌柜去五谷豆坊了。”他和陈掌柜正是在门口等着看孙掌柜归来的模样。

    我们都破防了,你怎能安然无恙,这口裹着蜜糖的毒药吃是不吃?

    姜永嘉看穿二人看热闹的打算,无情戳破真相,“我刚和祝娘子议完事出来。”

    也就是说祝明月此时在春风得意楼而非五谷豆坊,孙掌柜上哪知道真相去。

    钱掌柜陈掌柜顿时兴致缺缺,回自家酒楼守店了。

    姜永嘉返身回去向祝明月报告这一好消息。

    祝明月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并不觉得这算得上一个完整的好消息。

    五谷豆坊未曾做过大规模宣传,除了开业三天打折,其他时候甚至可以称得上佛系,直钩钓鱼愿者上钩。

    但现在推进的进度太快了,产能未必跟得上。幸好出于种种顾虑,如长新楼等未曾全额订货。否则只供应四家大酒楼,就会让初创的五谷豆坊疲于奔命,何谈其他闻风而来的酒楼食肆。

    “我下午去作坊,有事去那里找我。”

    祝明月回到胜业坊的五谷豆坊时,果然没有和孙掌柜撞上,进铺子看暂时没有客人,立刻交待:“兰娘璎珞,我们现在有四个工人,再招四个,分成早中两班。现在的班次是早班,中班从清晨到打烊。后头的工坊全天开工。”

    戚兰娘:“加工全部挪到作坊来吗?”

    “对,”祝明月点点头,“所有员工都要签契书。”中心只有一条,保护商业机密,不能将配方和流程透露出去。

    戚兰娘:“杜嫂子冯娘子是熟手,可以让她俩各领一班。”

    “你看着办。”祝明月只看结果。

    戚兰娘等人在长安殊无根基,一下子增加一倍人手找出这么多人来并非易事。“我待会去找杜嫂子冯娘子,让她们荐几个人来。”之前另两个人也是她们推荐来的。

    祝明月知道裙带关系尾大不掉自古有之,但这是最简便的办法,“外头招两个,让她们荐两个,人打散了编班。如果荐过来的人出问题她们跟着吃挂落。”以后根基牢固了,肯定还要不断往里掺沙子的。

    戚兰娘点点头,“我明白。”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