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路的那头,走过来一个熟悉的身影。顾钧成停步不前,看着那人走近,一直走到他面前,停住。
两人面对面站着,彼此对视。
“回来了?”顾钧成看着她问。
她淡淡皱起了眉,“嗯。”
“我没有酒味了。”他闻了闻自己,“谢谢你的醒酒汤。”
林清屏脸色沉着,“我没煮醒酒汤。”
顾钧成微微一笑,“那也谢谢你。”
“没事我回家了。”林清屏欲从他身边走过。
他拉住了她胳膊,然后马上又放开了,“我回学校了,这周会再次离开首都。”
“嗯。”林清屏还是淡淡的。
他停顿了许久,才缓缓道,“如果你真的那小孩儿好……”
“不用你管了!”林清屏打断了他的话,“我的事,我自己知道,你管好你自己就行了!记得一定要多喝酒,每天喝两斤!”
顾钧成失笑。
“我回去了。”林清屏踩着脚下的落叶,头也不回地回家了。
顾钧成这一走,又是许久没有消息。
转眼就到了年底,寒假至,离春节也不远了。
在这段日子里,发生了许多事情。
钟晓晓的丈夫来闹过,去过学校,但没有讨到好,学校有保卫科,有学生处,报了警,还向妇联寻求帮助,钟晓晓丈夫家暴的那些证据和之前的报警记录全都甩了出来,引起了学校的公愤。
在学校闹不成,钟晓晓丈夫终于找到了林清屏的家,要来家里闹,但何前程他们几个都在,自然讨不到半点便宜。
钟晓晓提出离婚,她丈夫自然不愿意,林清屏便帮她找了律师,直接起诉法院,也许第一次不能成功离掉,但不怕,再来第二次就是了,如今有何前程他们在,也不怕钟晓晓被欺负了去。
再者,就是杜根。
梅丽已经正式解雇杜根,但是没有亏待他,该他得的报酬,没少他一分。
“还行,他自己也预料到了这个结局,走得很痛快,应该会另起炉灶,现在经济正是腾飞的时候,我们那一片工厂建了一家又一家,杜根不会就这样回农村的。”梅丽回来跟林清屏说。
是的,杜根目前回农村去了,尽管这婚离得再如何不情愿,老家还有个人在待产,他得先回去陪着等他儿子出生。
顾有莲对于这一切,已经无动于衷了,也许是将一切深埋心里,也许,是真的把过往忘记,但都不重要了,母女俩已经开始新的生活,而且,过得很不错。
最重要是小麦,并没有父母离婚离婚的伤心感,反而开朗了不少。
林清屏要办的两件大事,一件是她的蛋糕店,一件是和武天娇合伙的美妆护肤公司,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公司慢了一点,但蛋糕店已经在新年那天正式开业,开张即宾客爆满。
林清屏的计划,并非只开这一家,她要开成连锁,这只是起步,先运营好这一家,等何前程和程厂长他们全都对她要的运营模式熟练起来,再让他们分开单干。
武天娇老说她,好像急着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在一个月做完似的,整个人忙成陀螺。
她的确是想在最短的时间里,把一切都安排好,待所有的工作稳定下来,她自然有别的安排,所以,她寒假都是连轴转的,没有一刻休息。
眼看到年关,赵大姐和她商量年货的事,要在她放假之前帮林清屏把年货备齐,“顾团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我和你先买齐了,我才放心回家过年。”
林清屏却笑了笑,“他?不会回来的。”
“啊?”赵大姐惊讶了,“过年也不回来?”
连志远都被吸引过来了。
“嗯。”林清屏道,“所以,不用准备年货了。”
他不会回来过年的事,她早知道了,武天娇早早就和她说了。
第371章
我们任重道远
林清屏在志远的眼睛里,看到了失望。
她捏了捏志远的脸。
不得不说,志远被她养得越来越好了,脸上胖嘟嘟地有了肉,不在乡下林子里到处窜,皮肤也白皙起来,整个唇红齿白,开始像瓷娃娃了。
捏起来很舒服,她忍不住又捏了两下。
“妈——”志远无奈又可怜地看着她,“我都二年级了。”
“二年级也是我儿子!”林清屏哼道,“收拾收拾,准备一下,我们今年换个地方过年。”
赵大姐这才恍然大悟,“你们要回老家过年啊?”
林清屏笑笑,“没有,去一个……天气暖和的地方。”
赵大姐和志远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
第二天,林清屏把首都的人和事都落实清楚了。
顾有莲不打算回老家,就和小麦在首都。
“我写信把爹娘叫来一起,我也再享受回当女儿的感觉,首都这两年变化挺大,带着二老再四处逛逛。”其实,顾有莲是想着,现在她条件好了,完全养得起二老了,想把二老接到首都来养老,弟弟如今也不可能回老家,二老在老家没什么人可依靠,还待着干什么呢?
林清屏就不太放心钟晓晓,怕她再被骚扰。
顾有莲却想得妥妥的了,“瓶子,你只管去,就让晓晓来我家住,有个什么事儿,我喊一声,何大哥他们就会过来的。”
林清屏很诧异,“何大哥他们也不打算回家过年吗?”
“对。”钟晓晓笑着说,“何大哥他们说,想体验一下首都过年的气氛。”
钟晓晓也基本全程参与蛋糕店的从无到有,跟何前程他们几个现在很熟悉,知道他们的打算,是想趁着春节这段时间休息,好好在首都转转,也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可以置的,总不能一直住在林清屏妹妹的房子里,哪怕是付了租金的。
如此,林清屏就放心了,领着志远回家收拾行李。
志远见她带着的衣服全是夏天的,很是好奇,“妈,天冷呢,不带棉袄吗?”
“不用带,你到了就知道了。”林清屏笑道。
志远近几年的记忆全在首都,春夏秋冬分别是什么气候,印象深的也是首都,去哪里会是穿短袖的地方?看着他妈一脸神秘,他百思不得其解。
他们先坐的火车,坐了很久很久,志远都睡了两个晚上,火车再一次停靠的时候,林清屏才告诉他,到了。
这一路上,志远就是边坐车边脱衣服过来的,最开始穿的棉袄,现在已经只穿着一件毛线衣了,等一下火车,毛线衣都穿不住,脱得只剩一件里衣。
“妈,这是哪里?可真暖和。”志远脸上洋溢着喜悦,他喜欢暖和的天气。
他刚问完,林清屏还来不及回答,就听见有人大喊,“嫂子!这边!”
志远看过去,发现一个熟悉的人:小田叔叔。
“小田叔叔!你怎么来了?你是来接我们的吗?”志远很久没见小田了,但还认得,不但认得人,还认得小田肩膀上的肩章,小田叔叔不再是从前的小战士了。
小田一把举起朝他跑过来的志远,也是很开心,把他放下来时,还在他屁股上拍了一巴掌,“你小子,越来越重了!”
志远嘿嘿一笑,“我长大了!”
林清屏笑着走近,小田赶紧把她的行李都接过来,“嫂子,走,我们现在就去坐船。”
“好。”林清屏笑着答应。
“还要坐船吗?”志远从来没坐过大船,新奇得很,“比公园的船大多了吧?”
他坐船的记忆就在公园游湖时坐的船啦!
“那是当然,我们可是在大海上航行。”小田笑道。
海风带着潮湿的咸味吹扑打在脸上,志远一上甲板就高兴得又蹦又跳。
小田含着笑的目光从志远身上收回,落到身边同样含笑的林清屏脸上时,躲闪着,有几分不安,“嫂子,顾团不在岛上,出任务去了。”
林清屏点点头,“好。”
小田看着林清屏不动声色的脸,也不知道她心里到底是怎么想,只低声道,“嫂子,有些话不方便说,但是,我们……任重道远。”
林清屏从几十年后重生回来的,不是懵懂无知的少女,怎么不知道他们穿上这身衣服的意义?脸上顿现肃穆,“小田,我懂。你们就是海岸线,是防卫墙,是……人民的脊梁!”
“嫂子……”阳光照在甲板上,小田脸上几分动容,眼里折射出晶亮的光泽,是激动,是感动,也是激昂澎湃的壮志。
船,在蔚蓝色的大海上前行,蓝天如碧,阳光金灿灿的,在海的波光里起伏闪耀,整个世界都像镀着一层金,天地前所未有的宽阔。
良久,小田才低声说,“所以,嫂子,顾师他……”
嗯,是顾师了?
她应该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吧?
小田这架势,是要替顾钧成说情?
“小田,你看那是什么?”林清屏打断了他的话,指着不远处的海面。
“妈!快看!好大的鱼!它飞起来了!”志远在甲板上激动不已。
小田看向海面,“是海豚。”
林清屏当然知道是海豚。
海豚优雅地跃出水面,清越的叫声和志远的欢呼声混合在一起,碧海蓝天都金光闪闪,实在太美了。
“小田。”林清屏眯着眼,抵挡明晃晃的太阳光,“这海这么美,我们的国家这么美,我当然懂。”
“妈,你快来。”
林清屏说完,走到了志远身边,和他一起看海豚,一起任海水溅到脸上,一起哈哈大笑。
在经历一段金光闪闪的快乐航行之后,来到一座岛上。
小田把他们带上岛,径直把他们带到家属区。
在一排两层小平房前停了下来,“嫂子,就是这里了,顾师不在家,我带你进去。”
这里就是顾钧成的住所了,就在一楼。
左右邻居已经住了人,用木栅栏把屋子前面围起来了,里面还种了菜,院子里晾了衣服。
顾钧成住这间没有栅栏,小田直接进去了,屋子也没锁门,一推就进了。
林清屏想想也是,他们这儿哪里还需要锁门啊!
第372章
顾爸知道我们来吗
小田把他俩带进屋里,“嫂子,你和志远先休息一下,我去给你们打饭来。”
林清屏有片刻的怔忪。
这一刻,似曾相识。
“怎么了?嫂子?还有什么需要吗?”小田见她神情不对,问她。
林清屏回神,笑笑,“没有,谢谢你小田,你去忙吧,我自己做点吃的就行。”
小田有点尴尬,“不麻烦的,嫂子,顾师这里……什么都没有。”
好吧,林清屏也看出来了,这屋子里的东西,极简到了极致,一张床,一张桌,一张椅子,一个放衣服的柜子,就什么都没有了。
她如今来这里,和志远只有一个人有椅子坐,另一人得坐床上!
林清屏看向志远,志远从下火车到现在,一直都处于兴奋状态,现在,站在这个几乎空荡荡的屋子里,还是高兴得不行。
她不由问道,“到你顾爸这里来,你就这么高兴?”
志远的笑容马上收敛了,“妈……”
林清屏哼了哼,“等下吃饱饭跟我一起开始干活?”
“干……干什么活儿?”志远看了一圈儿,也不知道这空空的地方有啥活可干。
等小田给他们把饭送来,林清屏便一边吃饭一边问小田七七八八的问题,还找他借一些工具,以及罗列出一个单子,要买哪些东西。
其实,她自己坐船出去买也不是不可以,但,这里是部队,她初来,不懂这里的纪律,还是让小田安排比较好。
小田浏览了一遍,点头道,“嫂子,放心,你们吃完饭先睡个午觉,我下午就把东西送来,这些容易得的。”
林清屏他们在火车上确实休息得不好,吃过饭以后,想睡觉,发现这个屋子里连洗澡的地方都没有,厨房的水池边放着一个牙刷杯一把牙刷,当然还有牙膏和毛巾。
就这样,也睡不下去啊!
林清屏索性不睡了,从包里拿出本子来,在上面写写画画的。
下午,小田就把她要的东西送来了:木头、做木工用的工具、漆,刷漆的工具、炉子、水壶等等。
还有几个小战士一起,放在院子里,一大堆。
小田的意思,林清屏如果要做什么,就留下这几个小战士帮忙。
林清屏当然没接受,怕耽误他们正事,客气地把小田和小战士们送走以后,就和志远开始忙活了。
她要打一些家具。
之前在首都建立第一个家的时候,家里这些活儿都是顾钧成干的,其实,她不是不行,只是,那时候的顾钧成,怎么会让她干这些力气活儿?
但她这个人,什么没做过?
上辈子开饭馆,从小有盈利到一无所有,再东山再起,为了节省装修费,她自己粉刷、自己装修,除了请水电师父,其它事都是她亲力亲为的。
这个空荡荡的屋子,如今还需要很多东西来填满,她来不及,先紧着重要的做了。
在她忙活的时候,小田又带着人来送了一趟东西,这次送来一架床、两个柜子和一个方桌,甚至送来了洗漱用品、煤、铁锅、碗筷盘子,还有两条鱼、一些蔬菜,两条鱼是连盆子一起端来的。
小田还是很细心的,有这几样家具,林清屏的工作量忽然减少了许多。
这屋子是八十年代单位房子典型的结构,一个很小的厅,两间屋子,一间厨房,好在还是有洗手间,不用去公共厕所。
厨房倒是很大。
林清屏便开始忙活,先要打一张沙发的架子。
但她这也有好几十年没干过这活了,效率着实低,又怕做坏了浪费木材,效率就更加低。
一直到晚上,还没什么太多进展,倒是志远跟在她身后帮她抬木板
左右邻居发现了她,在偷偷打量她,但在她想友好打招呼的时候,人家又退回去了。
林清屏只好笑笑,放下工具,回屋准备做晚饭。
其实,还是可以去食堂吃的,但脸盆里养的那两条鲜活的鱼,让她很想自己动手做。
这个岛四面环海,海鲜倒是比肉更易得,这两条鱼都是石斑鱼,小田放脸盆里一起端来的,想来是海水养着。
空炉子得生火。
下午刨木板的刨花儿正好做引火柴,点燃后扔进炉子里,再把煤架上去,一会儿煤就烧红了。
林清屏便架上锅,先在锅里煮上饭,把志远叫进来洗葱剥蒜子洗菜,她自己把两条鱼收拾了,准备简单地清蒸。
小田送来的蔬菜里居然还有辣椒,她便将辣椒蒜子切成沫儿,还做了个生辣椒蒜泥蘸水,炒了个绿叶蔬菜,她娘俩吃已经差不多了。
小田送来的方桌,她用作餐桌,就放在厨房里,厨房够大,刚刚好,只是有点热,还得添个风扇才行。
她一边吃饭一边想,清蒸的鱼蘸着生辣椒蒜泥,不知道多开胃多好吃!
志远见她这样吃挺新鲜,也跟着蘸辣椒,这贪吃的小家伙,是不惧一切美食的,竟也不觉得辣,吃得胃口大开满头大汗,连吃三碗饭。
“你别撑坏了!”林清屏说他。
“我知道呢!”他把最后一粒饭也给扒干净了。
两条鱼,娘俩吃了个底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