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前两天那个姓刘的之前他讲了一个地方,认错了一个字儿,他就胡乱念了右边那半边。本来他念什么是没人能听得懂的,那些方块字在别人眼里没什么太大区别。
可是,这一次刘知青竟然被人指出错误来了。
还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
他们都说他写错了。
刘知青被他们一提醒,也发现了自己的错误。
但他没有羞愧的意思,反而觉得很恼怒。
这些人是什么时候学会的,他比谁都要清楚。
毕竟在他眼里,这些村民都朽木不可雕,可在慕宁那边,这些人竟然就突然间会学习了,也识字儿了。
慕宁这才教了多久,这些人就能够指出他的错来。
要是再教下去,说不定就要把他给赶下台。
刘知青那个恼就不用说了。
另外一位跟他碰到了一样的情况。
两人的文化水平半斤八两。
来到这里天天下地干活,别说认字了,没有提笔忘字,那都是优秀的。
更何况他们的文化水平也就那样,说不上太好,也就是帮人家扫扫盲。
这次丢了那么大的脸,两位知青都恨上了慕宁。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慕宁算是背刺了他们一刀。
大家都是当老师的,跟他们保持步调一致,那不就不会有那么多错了。
现在好了,每一次他们去讲课,村民们就会拿他们跟慕宁做对比,比来比去都说他们比不上慕宁。
慕宁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在给大家分享快乐的同时,还让他们认识了很多的字儿。
可那两位知青别说教育方法了,让他们在台上站着也跟在台下自己嘟囔似的,讲话都听不清楚,别说教人家什么东西了。
之前没有对比还好,村民们也没多少兴趣,可现在一对比起来,那不好意思了,这两位老师,他们已经从内心否定了。
有些好事者甚至找上了慕建平,让他给这两位知青安排点别的工作,别再浪费他们的学习时间了。
慕宁跟这两位知青排班,不是每天都教他们。
但大家每天都想认字,每次想认个字吧,看着那两个知青嘟嘟囔囔就跟念紧箍咒似的,他们认字的心思就全都没了。
有些人本来认识这个字,看到那两位知青就气不打一处来,有时候本来认识,突然间就又不认识了。
现在大家已经尝到了有文化的好处,那自然是想要多多益善。
此刻在他们眼里,这两位知青就跟敌人没区别。
他们就是他们学习路上的拦路虎!
学生们敌对他们,那两位老师更是心情一点都不好,教的就更不用心了。
这样循环下去,情况就变得越来越糟糕。
他们不从自身找原因,反而一起恨起了慕宁。
要不是慕宁自己突然间做出了改变,那他们的生活还是会像原来那样,赚不到几个工分,至少不会让人冷眼相向,甚至动不动就横眉竖眼。
他们两个人都是男人,而且是壮实的男人,但是面对一群来这里学习的妇女,那也是不敢动手的。
两个知青不敢在外面骂,就在知青点上骂,他们总觉得一起来这里下乡的同胞们会理解他们。
但大家都不吱声。
大队长的女儿他们为什么要惹呢?大家又不是闲的没事干了。
在这种村子里,大队长的权力可比一堆人强多了。
即便他没有表面上对他们做出反感的举动,暗地里给安排个不痛快的活,累的要死,赚不到几个工分也够他们受的了。
都下乡这么长时间了,该想开的都想开了,该圆滑的也圆滑了,真不知道这两个之前在跟谁闹别扭呢。
大家一不吱声,这两个人就变成了唱独角戏的小丑。
他们两个人没有得到其他人的附和,脸色更是铁青。
顾子言淡淡的看了他们一眼:“慕宁是大队长的女儿,而且她现在工作做得很好,你们要是非要跟她作对的话,最后吃亏的是你们自己。”
第1373章
年代白月光(19)
村子里没有多少新闻,慕宁成为了扫盲班的老师,而且把人教的很好的事,就变成了一个很大的新闻了。
本来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很贫困的地区,读书学的人是很高尚的事儿,慕宁能够让一群没有基础的人认识很多的字,已经算是很有本事了。
顾子言看人也会辩证的看,虽然慕宁之前对他做出很多非常难以理解的举动,但至少慕宁现在不打扰他了,也不害人了,那么他就没必要非要纠缠着过去的事不放。
跟别人相比,顾子言本来家境就复杂,来到农村以后,他也面临着比别人更严峻的挑战。
他是一定要在这里坚持下去的,毕竟回去以后他的日子也不会太平。
知青们本来就是跟村民们不同的另外一类人。
不努力融入,还要跟这个地方的原住民吵架,顾子言甚至怀疑这两个人的脑袋是不是被谁给踢了。
正常人都做不出这种事来。
但他没想过,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心胸狭隘的人。
他们自己不进步,也不想让别人进步,把自己给落下。
慕宁的这两位同事就全都是这样的人。
之前多好啊,大家都相安无事的,慕宁非要表现,这下子好了,把他们逼到了泥里去,两个人即便听了顾子言的劝告,还是没往心里去。
他们虽然不能够对慕宁怎么样,但是不跟她说话,冷着她还是能做到的。
不敢惹慕宁,不代表他们不敢惹顾子言。
“顾子言,你这就开始帮慕宁说话了,之前慕宁缠着你的时候,也没见你这么积极,你现在是不是发现人家的好了,打算跟人家谈对象了?”
“那你可真是飞黄腾达了,大队长的女儿,你们两个人要是成了的话,说不定回城证明也给你开了,你就可以回去当你的城里人了。哎哟,你这个算盘打的,我们可真没想到啊。”
那两个人阴阳怪气的样子,看上去很是丑陋。
顾子言却没有放在心上。
几个女知青有点坐不住了。
知青点上就这些人,顾子言是男性里面最优秀的一个。
他相貌好,能力强,干活也很吃苦,而且谈吐也斯文,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都是这些女生的如意郎君。
他们只不过是不敢表白,所以才一直以来对顾子言表示出了不远不近的距离。
但是,他要是跟慕宁谈恋爱了,那她们不就彻底没戏了吗?
“顾子言,你真要跟慕宁谈恋爱啊,我听说慕宁的脾气不是很好呢,之前也有跟她相亲的,但是都被她给气跑了,她这样的人,你要是跟她结婚了,在婚姻中肯定要承担很多责任的。”
有个女知青试图用善意的语言打消顾子言的念头。
她觉得自己说的都不是谎话,都是从村里传出来的。
慕宁之前的名声可能一点都不好。
她的名声好起来,还要追溯到她开始当老师以后。
毕竟之前人家不尊重她,也是有情可原的。
自己没有真本事,得不到别人的尊重,那不是很自然的事。
现在就不一样了,慕宁已经变成了全村人的老师,教识字比什么都重要。
从这个角度来说,就是这个女知青的话有挑拨的嫌疑。
但是她也顾不上别的了,那如果诋毁慕宁,能让顾子言放弃那个念头,她一定会去做的。
顾子言那么好的人,要是为了慕宁扎根农村的话,那也太过于可怕了吧。
“在背后议论别人不是一个好习惯,我跟慕宁没有谈恋爱,希望你们不要多想。”
顾子言说完之后,几个女知青都松了一口气。
随后他们就不说什么了。
既然慕宁没跟她们心目中的未来丈夫在一起,那她做什么都跟她们没关系。
只要影响不到她们,别的都可以不计较。
女知青们熄火了,另外两个慕宁的同事还没熄火呢。
但是这两个人能忍受得了那些妇女对他们的吵闹,还不离开岗位,足够证明其实他们的脾气没有太差。
首先他们是很能忍的,毕竟为了偷懒,被人骂了都宁愿一直干着这个活,那不就说明很懒惰吗?
而且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讲,他们顾及到这份工作,就不会对慕宁怎么样。
所以他们只能在背地里说说慕宁的坏话,表面上就是对她不理不睬罢了。
可没人规定对慕宁不理不睬要扣工分。
慕宁能猜出这两位同事的心理活动,但是跟她有什么关系呢?她只想做好自己的份内事。
他们要是教书教不好被人骂,那不是活该吗?
毕竟慕宁已经给他们两个人打样了,她也没说不让他们两个人偷师,如果他们能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知识传播下去,慕宁还乐见其成呢。
可惜这两个人根本就不上道,这些天还越发的消极怠工起来。
慕宁观察了他们两天,发现这俩人还真是一坨烂泥,一点危机感都没有。
是不是真觉得除了他们,别人就没法干这个工作了。
慕宁私下里就找她老爹说起了这件事。
“这两位知青的态度实在是堪忧,你说我已经表现的这么积极了,他们没有危机感也就算了,还在背地里嚼我的舌根子,也就是我不计较,否则我一定要打上门去。爸,要不然你还是换两个人来吧,他们两个人站在那里,什么都不干,浪费这些时间干什么?”
“大家现在学习热情很高涨,每次在我的课堂上那一个个精神抖擞的,一到他们两个人的课堂上就好像被谁下了催眠药似的,一个比一个困,学习劲头都没了。”
慕建平最近对自己闺女的态度还是挺好的,慕宁干正事了,他能不高兴吗?
作为父亲,他为整个大队考虑,但也疼爱自己的孩子。
慕宁没有胡来,反而通过自己的努力教全村人认字,甚至获得了全村人的赞扬,在慕建平眼里,这就是好事,应该被大大表扬的好事。
而慕宁提醒他的事,他也放在了心上。
他皱起了眉头:“那两个人在背后说你的坏话了?”
第1374章
年代白月光(20)
慕宁表示无所谓:“那肯定啊,你寻思寻思,你干的工作那么好,别人不想跟你学,还嫉妒你,不说我的坏话还能怎么样?不过他们不敢对我怎么样的,谁让你是大队长呢?”
“我觉得吧,要不然您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这两个人的态度纠正过来,要是纠正不过来,咱们就换人呗。”
慕建平原本其实也没对扫盲班付出多大的耐心。
他是大队长,最了解村里人的脾气,这些人就属于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干个活都把他们的精力夺去了,别说学习了。
可是慕宁这些天的教学成果,他也是看在眼里的。
不说别人了,就他老婆和他两个儿媳妇,每天学习的积极性,连他都觉得害怕。
他老婆现在还专门找他要了笔和纸,每天要不然在院子里划字,要不然就用他写过的废纸练字。
怎么说呢,他没有预料到相处了几十年的老婆,都生养了好几个孩子了,突然间变成了一个爱学习的同志。
但是在他看来,学习是有好处的。
他之前也是想让自己的妻子识字,可是妻子太忙了,照顾那么多的孩子,还要管着全家,忙都忙不过来,更别说去识字了。
现在慕宁给找到了一条路,大家一边听故事一边把字给记了,真是一件好事儿。
要不是因为慕宁是他闺女,慕建平都恨不得给她写个奖状了。
现在村里人都在努力向上走,慕建平还打算去公社那边申请一个优秀大队呢。
纵眼望去,哪有大队像他们大队那样,家家户户都在识字,这种事儿那可是大好事儿,他就该报上去。
可是慕宁提的问题也不能不关注。
大家的积极性那么高,那两位知青竟然还在放羊,慕建平也是有点恼火了。
之前他选择扫盲班的老师时,那两个小伙子表现的比谁都要积极,话里话外都是要好好的干这份工作,一定要干出个名堂来。
这才过了多久,他们就开始撂挑子了。
真要是浪费这份工作的话,慕建平不可能让他们继续在那里干站着。
就是因为这两个懒货,村里的优秀大队没了,慕建平指定要削他们。
“行,你放心吧,我先观察两天,这两个人要是不合适,那就不让他们干了。”慕建平思索了片刻,就对慕宁说道。
慕宁笑着点头,就提醒着:“爸,那你可得好好观察,一定得把他们日常的行为举止记个表,到时候他们要是赖账,你就具体到时间跟他们对质。”
“而且你可别专横独行,让人抓着小辫子。你要是真不想让他们干了,咱们直接就让那些扫盲班的学生们一起投票,要是学生们觉得那两个老师干不成,给他们把工作弄下来,那两位知青也不好说什么。”
慕建平用惊异的目光看着自己闺女。
他原本也是想让这些学生们投票的。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尤其是关系到全村人的利益,慕建平更不敢随意自己拿主意。
就前两天那个记分员的工作,慕建平都说了要整个大队投票了,还有人试图来他这边走关系。
这就看出来了,公平还是很重要的。
要是他自己立身不正,后面的人还不知道怎么嘀咕他呢。
慕建平可不想让这种事发生。
不过自己闺女比他小几十岁,能想到这一点,慕建平还是很欣慰的。
他露出了一个微笑:“行,这事你就不用管了,我一定给你办的妥妥的。”
慕建平都答应下来了,慕宁就知道问题不大了。
那两位工作伙伴,慕宁给他们机会了,自己不把握住,那可不能怪她。
慕宁这些天日子还算是过得不错。
怎么说呢,之前没把她当老师看,大家还能够天天喊着四丫头四丫头,动不动跟她唠个嗑。
现在慕宁给他们传播了知识,让他们从一个睁眼瞎变成了认识好多字儿的人,慕宁在他们的心中地位就不同了。
要不是刘秀英不收礼,他家得多出好多鸡蛋来。
现在慕宁走在路上,也是有不少人跟她打招呼。
人家一口一个慕老师,那可真是诚心诚意叫的。
别人敢叫,慕宁就敢应。
她快要走回家了,突然间从路边窜出个人影,拦住了她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