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冷潇说:“太子其实没有想要夺帝权,他只是争取太子该有的尊严,自从我回来之后,皇上因他独宠我的事,一直在朝政上刁难他,使得他抱负不得舒展,使得他行事多有掣肘,这也是没法子的,但太子绝对不是大逆不道之人。”“老臣知道殿下的心思,也支持,如今大魏确实存在许多问题,皇上行事过于保守,信奉无为而治,可当今大魏,是需要打破一些东西,才能继续繁荣发展的。”
他站起来,对着冷潇拜下,“太子妃放心,老臣必定带领闵家对殿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冷潇严肃地道:“鞠躬尽瘁就好,死而后已不必,命很珍贵,闵家那么多人的命,不能押在这上头。”
闵相鼻头一酸,“你不必考虑这个,如无太子殿下,我们闵家的人还在边城受苦,这辈子怕是也不能踏上京城的土地,既死过一次,也就不怕死了。”
“不,和生命做比较,一切都是轻的,犯不上。”
闵相说:“太子妃放心,老臣会步步小心,太子妃也是,尽可能低调。”
“我知道的。”冷潇点头承诺。
闵相看着她,不禁是热泪盈眶,“你真的懂事很多了,也比往日大胆……”
关于冷镇桓的事,他是真想问,但是看着她的脸却是问不出口,这对任何一个做子女的,都是一种很大的心理创伤,她当时被逼到什么地步,才会下这个手啊?
倒是冷潇看出了他想问的事,干脆自己说开了,“关于冷府的事,您有想知道的都可以问,我没有什么心理负担,我一点都不后悔这么做。”
闵相心痛她,摇摇头,“不必问,那都是过去的事,你没有做错,他确实罪大恶极,死不足惜。”
顿了顿,他咬牙切齿地道:“闵家获罪的时候,老臣每一日都在心头诅咒他,诅咒他死无葬身之地,你手刃了他,便是为闵家报仇,闵家上下都会记得你的恩。”
“不要记我的恩,我当时不是为了闵家。”
“为了谁都好,都是帮闵家报仇了。”
斯年在外头拍门,“娘,怎么把门关起来了?不让太姥爷用膳了么?”
冷潇都笑了,去把门拉开,“太姥爷都知道啊?谁告诉你的?”
“朱嬷嬷啊,朱嬷嬷说叫外太祖父太见外了,叫太姥爷亲切。”斯年晃着脑袋进来,一副大人的模样,“太姥爷,我都叫人上膳了,很快就能吃,您等一会儿啊。”
闵相见他这副模样,心都要柔化了,牵着他与天恩的手过去,才想起方才竟是忘记问这孩子的事了。
冷潇便介绍道:“他叫天恩,是我收养的义子,如今和斯年一同拜了无道先生为老师。”
“哦,好,无道先生才学渊博,你们一定要好好跟她学。”闵相笑着说。
他看向天恩,见这孩子眉目清秀,洁净无瑕,可见也是个好苗子,有他陪着皇孙长大,也是好事。
他对两个孩子说:“太姥爷着急入宫,不曾给你们带礼物,等下回皇上开恩让我过来的时候,再给你们带。”
第539章
她是真想去一趟的
斯年奶声奶气的说:“太姥爷,我会去跟皇祖父说,让您多些进宫用膳的。”
太姥爷一看就知道是喜欢吃宫里的膳食,看他眼眶都红了,就盼着吃膳呢。
“好孩子。”闵相回头看了冷潇一眼,感慨地说:“皇孙真的很懂事,你有福气。”
冷潇牵着两个孩子的手,道:“他懂事,天恩也懂事。”
“是,都懂事。”闵相从她护着天恩的态度就知道她是真心拿这孩子当亲生儿子的。
吃过膳,闵相才依依不舍地走了。
他是真想多待一会儿啊,心里还有好多话要说,但他知道不能久留,今日能在东宫用一顿饭,已经很知足。
冷潇今晚想了很多事,看到外祖父的谨慎小心,想必是皇上与他说话的时候,有了一些提示。
她忽然就明白了皇上为什么立刻就愿意给闵相平反冤情。
闵相一家回京,她就再不是脱缰的野马,必须要受控了。
她这边有什么不听话的,随便拿闵家的人开刀就好,闵家这么多人,还能挑不出半点错吗?
而南宫翼天护着她,只要她这边乖乖的,太子自然就乖乖听话。
权力,讲究的是拿捏,皇帝通过拿捏闵家来控制她,再通共控制她来钳制太子。
真是一环扣一环啊。
她往后做任何事,真必须要三思后行了。
闵家是必须要回来的,纵然自己有了软肋,但同时也有了亲族,南宫翼天势力也助长了。
其实就算不为别的,就为了能让他一展抱负,也是要抗争的。
皇帝忌惮阿翼,就算旁人没察觉,阿翼肯定能感觉到,所以他才会迅速扩张自己。
当然可以选择做一个听话的太子,唯唯诺诺,皇上吩咐什么差事照着办就是。
但这样又有什么意思呢?外祖父也说了,皇帝信奉的是无为之治,如今天下看似太平,可实则弊端横生,需要施行新政才能确保大魏的长治久安。
兵来将挡吧,多想无益。
第二天一早,齐白杏和洪凌凌过来请安,冷潇按照以往一样,和她们在正厅里说了一会儿的话。
她故意显得有些心不在焉,被洪凌凌问起的时候,她才透露一两句,说是因为昨天见了外祖父,知道他们在边城受的苦,所以心里很是难受。
齐白杏如今与那筱侧妃是有来往的,筱侧妃定时来收消息,如今没什么消息可以透露出去,便说些心路历程好让齐白杏交差。
这条线,需要放得长久些才咬得稳。
见过她们之后,冷潇便出宫去了镇国王府。
她如今随便可以出宫去,是因为老王爷的病还需要她去照顾,皇帝和太后都不会过问太多。
但是,冷潇出了宫就发现有人尾随着她,以往出宫是没有的,可见外祖父回来之后,皇帝是真小心了许多。
她去了王府,在王府待了半天,和老王爷夫妇用了一顿饭,闲聊着,老两口平日里除了战将军之外,也没个解闷的人陪伴在侧,所以特别稀罕她。
她是真想去一趟闵家的,其实晚上她偷走出宫,是能避开宫中禁军的耳目。
第540章
永远回不去了
但是,深夜到闵家去,会把他们吓坏的,闵家这么多人,难保就不会有几个嘴上关不住的,把她深夜去的事说了出去。
所以,她只得拜托老王爷,让他介绍几个名医到闵家去给外祖母治病。
老王爷缠绵病榻多年,有不少名医来给他看过病,这方面的资源人脉他是有的,眼下也只能拜托他。
老王爷知道她的难处,嫁入皇家便是皇家的人,和寻常百姓不一样,没有恩典是不能随便回娘家的。
就算她如今可以在外头走动,可娘家的门却始终不好进啊。
这是前朝就定下来的规矩,放着外戚壮大。
“你放心吧,本王会安排的。”老王爷还是挺欣慰的,“本以为你性子虎,会不管不顾地回去看看你外祖母,却没想到你还耐得下性子。”
冷潇失笑,“在您眼里,我是这么冲动的人吗?”
“听闻了一些你之前的事,不能说冲动,但也有不管不顾的时候,例如东宫里迎人的事,你就守得挺稳的。”
“那怎么一样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嘛。”这就是她的底线。
“嗯,底线是要守住的,你放心吧,本王一会儿便找人去请大夫,先给你外祖母治着,等过几日太子回来了,你就可以和太子一同回去看看,再由你亲自给祖母看病。”
冷潇站起来,福身拜下致谢。
老王妃一把拉住她的手,“礼多人也怪,往后不必如此,你这是要和我们生分吗?”
冷潇眉目一暖,握住了老王妃的手,她的手枯瘦得很,但是却很有力量,让她觉得很是心安。
闵府。
闵相昨天回来之后,便先叫了家族亲人过来,坐下来吃茶,还有些族亲在近日也会陆续抵达京城,有些话是要先交代的。
他道:“经此一劫,我们闵家要吸取教训,往后在京城的一言一行皆要严格约束,不要有任何的把柄落在别人的手中。”
他取出一份家规条约,“这是我在回京路上写下的约制条文,你们都传阅一下,从今往后,闵家子弟要刻苦勤勉,博取功名,官复原位的,在任上也要勤勤恳恳,不能出任何的差错,也不可招惹不必要的是非,凡事以太子为重……”
闵家第三子闵瑞风打断了他的话,“父亲,这些与儿子无关,儿子以后只安心做个废人,绝不会给家族和太子添麻烦的。”
他说完,便叫了人过来,搀扶自己回屋。
闵相看着他,嘴唇翕动了一下,眸色里充满了悲怜,这儿子不仅双腿残疾,意志也颓废了。
他不可能再入朝为官,满腹经纶也毫无作用。
闵瑞风被小厮搀扶着回了屋中,心头一股怨恨直上,使得他脑子一直嗡嗡地胀痛。
冷镇桓固然可恶,但当时多少大臣是知道他们清白,却没有几个人站出来保他们,而且皇上真不知道他们闵家是被陷害的吗?
冷镇桓死了三年多,皇上却没有下旨为他们平反,直到太子为他们奔走,联合几位大臣一同上奏,这才有了平反的机会。
如果能早一些,他的媳妇不会死,他的腿不会残疾。
现在闵家是回到了京城,但一切还能回到从前吗?
永远回不去。
第541章
老夫人
闵家这一次死了多少人?发配到边城的七十五人中,如今回来的只有五十三人,许多家仆护主,死在了那边,三代堂表,也有几个长埋边城风沙里。
还有其他族亲,这些年抛弃辛辛苦苦打造的家业流离在外,怕也是要死不少人的。
“父亲。”
一名少年推开了门,端了茶水进来,放下茶水之后蹲在他的身边,为他揉着双腿,“我们已经回京,最坏的日子过去了,您开心一些。”
闵瑞风看着儿子,发配的时候,儿子只有八岁,如今已经十四岁了,当年锦衣玉食的贵公子,到了边城每日做着苦活,吃不饱,穿不暖,十四岁的孩子,像只有十岁出头那样。
他心里很痛很酸,伸手揉了揉他的额头,“好了,别揉了,你听祖父的话,把书读好,来日不管是否考取功名,读书总是有用处的。”
“祖父说见了表姐。”旻翰墨抬起头,眸子晶亮,“说表姐如今懂得医术,之前殿下的双腿就是她治好的,或许表姐能治愈您的腿,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来呢?”
闵瑞风苦笑,“你表姐如今是太子妃,是皇家的人,怎么能随便出宫?而且是太子殿下为我们奔走平反的,皇上对闵家会十分忌惮,其实我们从抵达京城这一天开始,就意味着要深陷危险旋涡里。”
“父亲,就算是危险,就算是杀身之祸,我也愿意,我宁可轰轰烈烈地死,胜过在那边毫无希望卑贱地活着。”
十四岁的少年,脸上有坚毅的光芒,苦难没有摧毁他的心志,反而磨炼得更加坚定。
闵瑞风看着儿子脸上稚嫩的坚毅,心头既复杂又酸楚,轻声说:“翰墨,你想做什么,便去做什么吧,父亲也有大志未舒,可惜,这辈子都没机会了。”
“好想见太子殿下一面啊,我以前也没见过太子殿下。”旻翰墨眼底充满了敬仰。
对他来说,太子殿下就是那个把他从地狱里救回来的大恩人。
心向往之。
闵瑞风道:“殿下繁忙,怎有空见你?”
他不忍打击儿子的热情,但太子殿下便是到了闵家,也只会与父亲叙话议事,怎有空理会孩子呢?
他是感恩太子殿下的,但是皇家的人,又有谁不是盯着那张龙椅呢?
殿下如果不是觉得太子之位不稳固了,也不会想着为闵家奔走吧?
一切,其实是利益趋之。
若无利益,谁又愿意冒这个风险呢?
父亲如今的一腔踌躇满志,只怕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地消磨殆尽,看透这一切,其实就没什么所求的。
闵家的老夫人,如今在病榻之中。
这一路的舟车劳顿,让本来病情就严重的她雪上加霜,到了京城也吃不下任何东西,只能勉强喝点汤。
汤,这种东西几年不曾喝过了,老夫人胃口再不好,也知道是金贵的东西,强行喝下去之后,没一会又全吐了出来。
折腾一番之后,她躺在床上,喃喃地说了句,“死之前,也得叫我见上太子妃一面啊。”
儿媳们都在床前伺候,听得她这话心酸不已,纷纷安慰着说都回到京城了,见是迟早的事,而且京城的大夫出色,定能治好她的。
第542章
那就眼睁睁地看着母亲
老太太一张脸青白得很,“我知道大限将至,撑着这口气,就是为了见她的。”
闵相大步进来,道:“你岂止是要见她?你还要见皇孙呢,昨日我瞧着了,乖巧可爱得很,而且太子妃肚子里如今怀着孩子,还有两个月就能生了,你也得见见啊。”
老太太欢喜得很,“好,好,好啊,就怕坚持不了这么久啊。”
“说什么傻话?”闵相上前去握住她的手,柔声道:“那么苦的日子都熬过来了,如今回京你就是享福的,往后的好日子,你不想过了啊?”
“想啊,想得紧。”老太太望着老郎,做梦都想啊,可她知道自己的身体,实在是撑不久了,“就不知道皇上是否开恩,能准许我们入宫去面见太子妃一面呢?”
“殿下快回来了,到时候能见上的。”闵相拍着她的手宽慰。
“那就好。”老太太疲劳至极,闭上了眼睛,一时觉着她气息微弱,几乎不见呼吸的,吓得闵相喊了两声她的名字。
众人屏息,悲痛都凝在了嗓子眼上,却见她又缓缓地睁开眼睛,挤出一抹笑来,“我累了,睡一会儿。”
“母亲,您睡,儿媳在这里守着您。”闵大夫人哽咽地说,带着二夫人和四夫人上前去守在了床边。
闵相心头叹了口气,她的情况这么差,怕是真熬不下去了,便是皇上恩赐下来,她也不可能受得起入宫的颠簸。
她睡下不久,镇国王府的战将军便领着太医登门,说是镇国王爷派来给老夫人治病的。
闵相知道这是太子妃的意思,千恩万谢之后领着太医进了房中去。
太医诊脉检查了一番,也没说什么话,用了针再开了方子,按照方子先服药。
等出了门外,太医才跟闵家的人交底,“老夫人身子已经是油尽灯枯,脉象疲弱,气息不继,若汤药能进,或许能维持个七八天的,若进不了,只怕也就是这三两日的事。”
闵家人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了,但是听太医说日子这么短暂,还是悲痛万分。
闵相缓缓坐下,心头一片彷徨悲伤。
老妻,他是真的对不住老妻啊。
太医又道:“但闵相也不要悲观,下官当日也是这么诊治镇国王,可后来太子妃却把镇国王治好了,所以,若太子妃求得皇上恩准出宫一趟,或许有起色的。”
闵家大夫人问道:“那若是求得进宫去呢?”
大夫摇头,“下官建议,还是不要轻易地移动老夫人好,她身子已经十分虚弱,进宫虽说不远,但道道关卡,滞留的时辰久啊,若弄不好,在路上去了也是有可能的。”
闵相忍住悲痛,对太医说:“如果太子妃问起内人的情况,还请太医代为隐瞒。”
“父亲,为何啊?”闵大夫人抬起头,“若太子妃得知,一定会想办法来给母亲治病的,这是好事。”
闵家大爷闵瑞昌道:“你不懂,皇上若体恤,今日便下了旨意准许她出宫省亲,但旨意没下,而且昨天皇上恩准了父亲去见太子妃,这就证明恩典下过了的,不会允许太子妃出宫省亲的,太子妃若想其他法子来,就会被议罪。”
闵大夫人哭着道:“那就眼睁睁看着母亲……”
第543章
二品诰命
她深吸一口气,抹去泪水,“想不到回京之后,还是这般身不由己啊。”
闵相斥责,“不许胡说。”
才说了一言一行都要小心谨慎,太医虽是镇国王派过来的,但他有官职在身,不能让他听到闵家的一句抱怨,因为一句抱怨都能生出许多风浪来。
战老将军带着太医离开闵府,没多久,太医便被传召到了御前。
皇上问起了老夫人的病情,太医只能如实说的。
皇帝听了之后,悲怜地道:“老夫人吃了太多的苦,若她想见太子妃一面,朕是理当成全的。”
他斟酌了一下,吩咐旁边的庆公公,“你去闵家传一道旨意,着闵家明日入宫与太子妃见面,也好缓解太子妃思亲之苦,还有,皇太后说了,着礼部拟旨,封闵家老夫人为二品诰命,好弥补她这些年吃的苦,令她明日一并入宫给皇太后谢恩。”
太医闻言微微怔了一下,想说老夫人如今不宜动弹了,但这话到了唇边,他没敢说,方才已经说过,皇上也知晓的。
太医告退而出,庆公公才轻声道:“皇上,方才太医说,闵家老夫人不宜动身,若是在进宫的路上,出了差错,这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