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戚盼秋为难的说:“你们不收礼金,我没办法跟公公交代。”“二赖子,拿着吧!”陈锋劝道:“王思民同志很记挂你,你家穷,你也没积蓄。又要养家糊口,处处都缺钱。”
陈二赖难为情,擦干净手,应道:“大伯,我家条件比以前强多了。叶子做的豆腐好吃,我勤快点,多串几个村,一天能卖不少豆腐。
大钱我没有,供家里吃穿没问题。再说,要不是我耍混,王叔的胳膊也不会受伤,我怎么能要他钱?”
高叶微微颔首,她赞同陈二赖的话。
“王思民同志是好意,你也别犟。”陈锋苦口婆心的说:“你拿着这五块钱,他才能放心。”
戚盼秋打量着屋里的陈设,目光落在站在门口的孩子身上,笑着说:“就当是给孩子的,等孩子到岁数,给她交学费。”
说着戚盼秋站起来走到门口,把钱塞进高希望衣兜里。
“同志,可不能这样。”高叶出口阻拦,抬手就要拿出钱还给戚盼秋。
戚盼秋不满的说:“你别这样,孩子会害怕。这孩子的情况,我公公提起过。我公公让我带句话,你们别挑理。”
戚盼秋的目光落到陈二赖身上,低声说:“我公公说,你们早晚都会有孩子,对待孩子要一视同仁。
手心手背虽然不一样厚,可是扎在哪都疼。不要重男轻女,更不要偏心。条件允许,一定要让她读书识字。
女孩子不比男孩子差,你们村的陈书宁,就是最好的例子。我知道,公公这些话太唐突,你们不要介意。”
高叶和陈二赖不约而同摇摇头,陈二赖说:“我不介意,王叔是为我好,才说这样的话。同志你放心,我肯定听王叔的。”
希望是高叶的女儿,是她陷入绝境时唯一的安慰。她恨人贩子,恨买家,却不恨高希望。能让孩子读书,她肯定不会放弃。
高叶热情的问:“同志,你到大河镇住在哪?我们家有两处院子,我收拾一下,你在家住吧!”
“不用那么麻烦。”戚盼秋笑着说:“我住在陈爱国家,来一趟不容易,我准备过几天再走。”
“多住几天吧!”陈二赖的笑容很真诚:“我媳妇做的豆腐可香了!明天我给你送几块豆腐过去。”
“好呀!”戚盼秋说:“我尝过滋味,回去好跟我家老爷子说。陈二赖同志,做豆腐很辛苦吧?”
陈二赖摇头,得意的说:“我就是打下手,我们家的豆腐,是我媳妇做的。她做的豆腐又细又嫩。
豆腐出锅,满院子的豆香味。我们这里的人,都是拿起来就吃。我这小作坊刚开半个月,就有好多老主顾。”
“生意这么好啊?”戚盼秋笑的很开心,热切的说:“我家老爷子知道,肯定笑得合不拢嘴。”
“嘿嘿……”
日头渐渐偏西,陈二赖和高叶将二人送到门口。
看着戚盼秋远去的背影,陈二赖皱起眉头,低声问:“不对呀!陈大伯和王叔向来不对付。
当年开批斗会时,骂的最狠的,就是陈大伯一家人。戚盼秋同志怎么会住到他们家?她们应该住招待所才对啊!”
“别想那么多,咱俩这脑子能琢磨明白吗?”
第279章
接风宴众人闲谈
刘香花从锅里捞出野菜,用清水洗干净,攥干水分之后放进盆里。
陈书宁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屋里,从兜里掏出几头蒜,递给刘香花:“妈,这是大平婶子给的,她说砸成蒜泥拌野菜好吃。”
“你这孩子……”刘香花抬起眼皮瞪着陈书宁,责备道:“你怎么拿大平的东西?她日子不好过,不要占便宜。”
陈书宁拿起八仙桌上的蒲扇,摇着蒲扇说:“我不白占便宜,明天开始二丫过来干活。家里多个人赚钱,日子很快就能好起来。
大平婶子死乞白赖给我,我要是不拿,又怕她多想。她那两个儿子又在闹,一对白眼狼。”
郭君月睁开睡眼,伸个懒腰,从炕上爬起来。花椒和热油碰撞出浓烈的香味,顺着门缝钻进她鼻子里。
“妈,您醒醒。”
戚盼秋揉着眼睛,翻身坐起来。昏暗的光线透过窗纸透进屋里,她慌忙下炕,嘴里念叨着:“睡过头了,君月赶紧下炕。”
戚盼秋随意拢拢头发,低喃道:“真是太失礼了,第一次登门,就睡到这么晚才醒。”
郭君月穿好鞋,拿起炕柜上的梳子,对着镜子认真的梳头发。
“妈,您看这镜子,这是君山离开京市之前,我给他塞进书包里的。这臭小子看着冷冰冰,没想到这么细心。”
戚盼秋敷衍道:“别管镜子,赶紧过去吧!”
陈书宁摆好碗筷,抬头看到戚盼秋母女,热情招呼着:“婶子,姐姐你们赶紧坐。饭菜马上好,我们家的饭不太好吃,你们凑合着吃点。”
“我不挑食。”戚盼秋看着刘香花,问道:“嫂子,不好意思。我睡的太死,起来晚了。”
陈书宁笑着说:“你们从京市赶过来,舟车劳顿,多睡一会儿是应该的。王爷爷刚到我们村子时,也是困得睁不开眼。”
陈锋坐到椅子上,催促道:“侄媳妇,赶紧洗手吃饭。你也尝尝我们农村的饭菜,不敢说好吃,尝个新鲜。”
郭君月坐到陈书宁身旁,看着盘子里不知名的野菜,问道:“书宁这是什么菜?”
“这是野芹菜。”陈书宁笑着介绍道:“味道和芹菜有点相似,不过它长在河里,茎秆很细。姐姐,你快尝一口,我妈放了蒜泥。”
刘香花盛了一碗稀饭,放到郭君月面前,催促道:“君月,这是大米凉饭。天气热,我把粥汤倒掉,换成凉水,吃着痛快。”
郭君月慌忙摆手,把稀饭放到陈书宁面前,笑着说:“大娘,我要保持身材,不能吃大米。”
“啊?那你平时吃什么?”李珍关切的问:“不让吃饭怎么成?”
郭君月干笑几声,答道:“奶奶,我平时只吃菜。米饭和面食,偶尔吃几口。”
戚盼秋开口解释:“大娘,这盘野菜就不错,让君月吃吧!咱们吃稀饭,来,我给您盛一碗。”
“哎呀,怪可怜的。”李珍唏嘘道:“吃几口没事吧?你们领导又没在。”
好好的人,不让她吃饭,这叫什么事?李珍不理解,在她看来那都是资本家干的事,心中不满。
郭君月摆手说:“那也不成!我要是发胖,就不能做领舞。领导虽然没跟着我,可我身上的肉骗不了她。”
陈书宁给郭君月拨了一碗野菜,而后对李珍说:“奶奶您不懂,君月姐姐是领舞,她们单位领舞只有一个,不是谁都能当的。
很多领导都看过她演出。她要是发胖,就不能做领舞了,咱们不能耽误她工作。”
李珍心疼的说:“那咱们不吃米饭,明天奶奶给你摘野菜去。饭不让吃,这菜一定要吃饱!”
郭君月甜甜的说:“哎,谢谢奶奶。”
一口稀饭下肚,陈书宁灵光一闪,想到关键处,开口问道:“君月姐,你走了,文工团那边怎么办?”
“宋词做领舞。”郭君月攥紧筷子,眼里满是不甘,咬牙切齿的说:“领导点名,让她接替我位置。”
陈书宁咬着筷子,担忧的看着郭君月。
“君月姐姐,你别灰心。”陈书宁安慰道:“你跳了这么多年领舞,舞台经验比她丰富。”
“真刀真枪的比,我才不怕她。”郭君月气愤的说:“我生气的是,她比不过我,就搞那些歪门邪道,我看不起她。”
戚盼秋平静的说:“所以,你爸爸才安排你,休息一段时间。既然宋词要弄权,咱们就成全她。”
郭君月不满的说:“妈,您和爸爸不帮我出头,还顺着宋词的意思。我到底是不是您生的?”
陈书宁握住郭君月的手腕,轻声解释道:“姐姐,婶子的意思是顺着宋词,她能力不够,早晚会惹麻烦。
没有必要因为这些事撕破脸。她不重要,可背后捧她的人很重要。你踏实在我家住段日子,这件事会有转机。”
戚盼秋用赞许的目光看着陈书宁,这孩子政治觉悟很高,不像郭君月这么天真,也不像郭君山那么莽撞。
“书宁说的对。君月,我和你爸就是这个意思。你这段日子好好练舞,你爸爸在和电视台那边谈。
顺利的话,等你回京市以后,电视台会借调你过去排练节目。眼光放长远一点,不要盯着眼前的利益。”
陈书宁咽下咸菜,冷静的分析着:“宋词占着领舞的位置,她要去电视台,就会打乱文工团的安排,领导不会放她走。
电视台借调你过去,符合政策,别人挑不出毛病。宋词跟你争的话,不管成不成功,都会得罪她身后的领导。
君月姐,你在文工团做领舞,能看到你的人有限。借调到电视台,全国观众都能欣赏你的舞姿。你想一辈子跳舞,这次机会很难得。”
戚盼秋看向陈书宁的目光越发柔和,她终于明白,为什么公公那么喜欢陈书宁,儿子像着魔一样,处处为她着想。
她刚19岁,思想却已经如此成熟。她不屑耍阴谋诡计,可阳谋被她玩的明明白白。阴谋可破,阳谋无解。
“书宁,你应该从政。”戚盼秋赞赏道:“你从政,未来不可限量。”
“婶子,我没想那么多。”陈书宁直视戚盼秋的眼睛,笑着说:“读完大学以后,才能知道今后要干什么。”
第280章
陈素玲受气回娘家
陈书宁在陈爱国的示意下,拿起茅台酒,倒满酒杯,放到戚盼秋面前。
戚盼秋端起酒杯,笑着对陈锋、陈爱国说:“大伯,大哥,我敬你们一杯。”
刘香花艳羡的看着戚盼秋,开口说:“弟妹,你酒量真不错。这一杯白酒少说也有一两,你一仰脖就没了。”
“嗨,我爸是厨师。”
一杯酒下肚,戚盼秋脸颊微红,笑着说:“大嫂,我是个馋丫头。三岁开始,我爸就拿筷子沾白酒,让我舔。”
“怪不得你酒量好。”刘香花唏嘘道:“我不会喝酒,刚结婚时,爱国让我喝酒,我尝一口就吐了。”
陈爱国挑了挑眉,抬手把酒杯放到刘香花面前,鼓励道:“香花,你尝尝这茅台酒,这是好酒,平常喝不到。”
刘香花抬头看向陈爱国的眼睛,笑着说:“那我尝一口?”
“尝一口。”陈爱国应道:“要不是王叔惦记咱们,咱们可喝不到茅台。你尝一口,好喝就喝一杯。”
刘香花笑着端起酒杯,微微抿了一口,眼前一亮。
“这酒真香!”
陈爱国大手一挥,吩咐道:“书宁,赶紧给你妈倒杯酒。”
“我喝你剩下的这半杯就成。”刘香花对陈书宁说:“书宁,给你爸重新倒杯酒。”
“哎,我去拿酒杯。”
郭君月左右张望,笑着说:“大伯,大娘,你们俩感情真好。”
“嘿嘿……”陈爱国低声说:“我们两口子感情一直很好,就是我没大本事,你大娘跟着我,吃了很多苦。”
一口酒下肚,刘香花打开了话匣子:“当家的,谁家日子不苦?我跟着你没享福,可你也没让我生闲气。
咱俩结婚没几年,我爸妈病重,躺在家里没人管。是你掏钱给他们治病。虽然人没留住,可我承你的情。”
气氛变得凝重,陈书宁赶紧打圆场:“妈,今天高兴,咱们不提那些事。”
刘香花急忙应道:“哎,你看我,喝两口酒什么话都说。”
戚盼秋给郭君月递了个眼神,郭君月会意,开口问:“书宁,我看你们在做头花,还挺漂亮,是要往外卖吗?”
“嗯,我有两个好朋友,她们教我怎么做头花。”陈书宁介绍道:“我大哥经常去南方送货,回来的时候帮我拉配件。
我做的头花和发卡,在北方很少见到,生意还不错。这几天,我找了几个人过来干活,做的多卖的多。”
郭君月放下筷子,擦干净嘴巴,问道:“书宁,你做的这些货,往哪里卖啊?”
“嗯,我和周大江合作,我们家生产,他负责卖货。君月姐,我在家里待不了多长时间,卖货的事我顾不上。”
郭君月若有所思,良久之后才说:“君山有个发小,叫卫高云。这小子不喜欢读书,就喜欢做买卖。
中午的时候,我瞥了一眼,你的货很好看。去京市的时候,你带上几样,到时候让君山约高云出来,说不定他会订货。”
陈书宁没想那么长远,可她不会拒绝这样的机会。农村人生活水平差,肚子都填不饱,有多少闲钱打扮?
城里人不同,她们大多都有正式工作,有稳定收入。比起农村人,城里人更爱打扮。
“姐,谢谢你提醒我。”陈书宁激动的说:“其实我心里也没底,眼下我做的东西是紧俏,可谁知道能卖多久?
京市那边肯定不缺销路,到时候我爸妈在家里管生产,再多招几个人干活。我们家的日子能宽裕一些,还能改善乡亲们的生活。”
“书宁,明天我帮你们干活。”郭君月主动提议:“我喜欢这些东西,还能帮你设计款式。”
“呀,那太好啦!”陈书宁眉眼间洋溢着浓烈的喜意,兴奋的说:“君月姐,我正发愁这件事呢!我们就是随便做,没有固定款式。
要是能把款式固定下来,干活的时候能快很多。卖货的时候,也能省很多力气。君月姐,你帮了我大忙!”
“我也是半吊子,谈不上精通。”郭君月沉思片刻,继续说:“我奶奶比较擅长这些,回头我请教她。”
陈书宁点头回道:“姐姐,不管你要请教谁,我都很感激你。”
“书宁,你不要跟我客气。就算没有君山,你也是我妹妹。”
陈家的小院里,传出阵阵笑声。笑声飘出小院,传到陈素玲的耳中。她抱着孩子,眼含热泪,推开家门。
陈春山和孙英子在院子里吃饭,看到陈素玲抱着孩子回来,急忙放下碗筷。
“素玲,你怎么回来了?”陈春山眼中有几分不耐,压着怒火问:“上午刚走,晚上又跑回来。让强子怎么看你?真不像话。”
孙英子推开陈春山,脸上带着歉意,问道:“还没吃饭吧?赶紧进来,我给你盛碗饭。”
“大嫂,我不饿。爸妈在家吗?”
孙英子停下脚步,心虚的低下头,低喃道:“爸妈吃完饭,出去遛弯了。”
陈素玲哄着怀里的孩子,咬着嘴唇,鼓起勇气说:“大哥,大嫂,我想跟强子离婚。”
“什么?”
孙英子的嗓子拔高八度,破了音。震惊过后,又怕别人听到,跑过来看笑话,慌忙捂住嘴巴。
陈春山踹翻板凳,不满的骂道:“你发什么疯?好好的日子不过,为什么要离婚?”
“大哥,你是过上好日子了。”陈素玲喃喃的说:“可我过的是什么日子?我这么晚回来,是因为在孙家吃不上饭。
我公公把麦子藏起来,不让我和孩子吃。春天我攒下五毛钱,他趁我不在家,偷偷拿走了……”
陈春山的眼神要吃人。陈素玲知道,哥哥是恨她,恨她不顾他的死活,闹着要离婚。
孙英子臊的抬不起头,低声说:“弟妹,我回去跟说说他,怎么能不让你和孩子吃饭呢?这事是我爸不对。”
“大嫂,不是我难为你。我知道你明事理,向着我们娘俩。可你劝了那么多次,哪次不是被他骂出来?”
怀里的孩子,肚子饿的咕咕叫,抽抽噎噎哭着。陈素玲哄不好,孩子哭声越来越大。
孙英子心里不落忍,端起桌上的稀饭,塞给陈素玲。陈素玲哄着孩子吃饭,越想越委屈,眼泪噼里啪啦往下掉。
“强子软弱,不敢反抗他爸。大嫂,我在你家活不下去,求你们放我一条生路吧!”
第281章
陈春山惹怒陈锋
陈春山扶起板凳,坐到陈素玲对面,苦口婆心的劝:“素玲,你体谅体谅我。我这么大岁数才说上媳妇,不容易。
你和强子离婚,我老丈人肯定让你嫂子跟我离婚。咱们俩家是换亲,你毁约可不行。想想爸妈,想想你侄子,忍着吧!”
“大哥……”陈素玲满脸绝望,哽咽着说:“你这是要逼死我啊!”
孙英子噗通跪在陈素玲面前,哀求道:“妹子,嫂子知道不是你的错。我爸那个人比铁公鸡还过分。
铁公鸡一毛不拔,他是拔别人的毛,贴在自己身上。明明能花钱给强子娶媳妇,可他舍不得。
我知道你日子难过,我把口粮省下来,接济你们娘俩,你看行不行?我舍不得孩子,我不想跟你大哥离婚。”
陈素玲欲言又止,伤人的话,尽数咽进肚子里。
陈素玲心里清楚,大嫂不想离婚,固然有孩子的原因。可最重要的原因,是她不想回孙家那个虎狼窝。
她们姑嫂第一次见面时,孙英子穿的外套补丁摞补丁,深蓝色的布料洗的发白。
现在呢?陈素玲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整日饿肚子。好不容易攒下几毛钱,还要防备着公公。就这样,她都没防住。
“你别难为我。”陈春山下定决心,绝对不让二妹离婚,板着脸说:“是你自己回去,还是我送你回去,你自己选。”
陈素玲嘴巴微张,彻底陷入绝望中。这就是她的好哥哥,那个说会护着她的亲哥哥。
陈素玲放下碗,摸着孩子滚圆的肚子,低声答道:“大哥,我这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