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6章

    王娜叹了口气说:“她这几天神神叨叨的,晚上不好好睡觉,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吓的我跟兰芝不敢闭眼。”

    马兰芝喝口水,附和道:“书宁,你不知道她有多吓人。我都怕半夜她睡醒,跑过来杀了我们俩。”

    “她打不过你。”陈书宁修好手里的背筐,笑着说:“就她那小身板,能打过谁啊?”

    陈书宁拿起铁锨,这把铁锨松动了,她得楔上一颗钉子。

    “邢芳草走了对你们有好处。”陈书宁举起锤子,击打在钉子上,边干边说:“你们俩就能安心读书。

    再也不会有人说你们烦,不准你们背书背笔记。也没人嫌烛光太亮,打扰她睡觉。”

    “哈哈哈……”王娜笑弯了腰:“邢芳草是那样说我们的。她蹭我们的烛光看书,还嘴硬说我们打扰她睡觉,她睡不着才看书。”

    陈书宁露出一个微笑,催促道:“不提她了。笔记我勾好了。书在桌子上,你们拿回去背吧!”

    马兰芝扛起锄头说:“下工我再过来拿,上午的活儿没干完,我得赶紧干活。”

    陈书宁提醒道:“你们俩分开干活,干的太慢。干脆你们俩合伙得了。”

    王娜一脸好奇的问道:“怎么合伙?”

    “不是让你们俩开荒地吗?”陈书宁不紧不慢的说:“你们俩一个负责锄地,一个负责捡石头。干一会就换过来。

    边锄地边捡石头,太浪费时间。早点干完,你们俩还能多看会儿书。”

    “是个好主意。”马兰芝眼眸中闪过一丝惊喜,笑着说:“娜娜,咱们俩按书宁说的试试,要是干的快,以后就这么干。”

    马兰芝和王娜欢天喜地的走了,陈书宁放下铁锹。

    拍拍手里的尘土,走到灶台前,往锅里添水。重新点起火,她拿着书坐在灶台跟前,认真背起来。

    天气越来越热,地里的活儿越来越重,一锅水不够村里人喝。

    陈二赖背着孩子,摇摇晃晃走进来,看到陈书宁,用哀求的语气说:“书宁,快过来帮叔一把!这孩子尿了。”

    陈书宁把书放到桌子上,急忙过去,帮陈二赖把孩子从后背上抱下来。

    “叔,高叶姑姑呢?怎么是你带孩子?”

    说着,陈书宁把孩子递给陈二赖。

    陈二赖接过孩子说:“大娘病了,叶子带她去卫生院看病。有没有水?这孩子饿了,先喝两口水对付对付。”

    “光喝水怎么行?”陈书宁从包里拿出半块桃酥,小心翼翼的掰下来一点,泡进杯子里。

    “叔,给孩子喝这个吧!”陈书宁将杯子递过去,说道:“剩下的这一小块,一会儿你拿上,孩子饿了就喂她一点。”

    想到陈二赖连个喝水杯都没有,陈书宁叹口气说:“杯子你先拿着用,回头我寻摸一个自己用。”

    陈二赖讪讪的说:“这多不好意思……”

    “拿着吧!”陈书宁指了指孩子说:“给孩子用,等孩子不用了,您就自己用。”

    陈二赖小心翼翼接过来,不好意思的说:“书宁,那我就厚着脸皮拿了啊!叔不白拿,我拿东西给你换。”

    “不用。”陈书宁笑着说:“叔,我不图你东西。”

    两人正说着话,刘香花背着筐走进来。看到陈二赖那笨样,刘香花放下背筐,接过孩子。

    “孩子哪能这么喂?”刘香花皱着眉头说:“二赖子,你看好,喂孩子得这么喂。最好是拿小勺子,不容易呛到。”

    “大嫂,我哪有勺子?”陈二赖摸了摸后脑勺说:“要不我回去拿一个,高叶有勺子。”

    刘香花瞥了他一眼,说道:“去吧!顺便把衣服换换,都让孩子尿成什么样了。”

    “哎。”

    陈二赖应了一声,撒丫子往回跑。地里的活儿还没干完,他心里着急。

    陈书宁往灶膛里塞一把柴火,坐到刘香花身边,开口问道:“妈,地里的活儿干完了吗?”

    “你二哥干呢!”刘香花应道:“我先打一筐野菜,等二赖子过来,我过去找你二哥。”

    “怎么回事啊?怎么是二赖子看孩子?”

    陈书宁应道:“瞎婆婆病了,高叶姑姑带她去卫生院看病。妈,我看二赖叔变化挺大,你说,他跟高叶姑姑能成一家人不?”

    刘香花解开尿布,低声说道:“那谁说的准?不过我能看出来,二赖子对高叶没歪心思。他看高叶的眼神干净着呢!”

    想到陈二赖的父亲,刘香花继续说道:“现在的二赖子,跟他爸爸真像。他爸活着的时候,也是热心肠。”

    陈书宁洗干净手,凑过去逗孩子,问道:“妈,这孩子叫什么名字?从来没听高叶姑姑,叫过她名字。”

    刘香花想了一会儿,答道:“我听二赖子说过一嘴,好像是叫高希望。说是她给高叶带来希望。”

    自从高叶回到陈家村,行事低调。很少往人堆里凑,不是在自家院子里,就是去地里。

    “高希望……”陈书宁笑着说:“名字挺好听。妈我来带她吧!你赶紧去地里,给我二哥搭把手,干完好回家。”

    刘香花不放心的说:“你没带过孩子,还是我来吧!”

    陈书宁见妈妈不同意,蹲到地上摘起野菜。

    “你快放下。”刘香花喊道:“老老实实读书去。白天好好学习,晚上教你二哥,我还指望你们俩考上大学,光宗耀祖呢!”

    第212章

    刘香花做媒说亲

    “大嫂,我回来了。”陈二赖举着勺子跑进来,笑着说:“来,把孩子给我吧!”

    “孩子吃饱了,我又把了一泡尿。我帮你背上孩子。”

    刘香花把孩子放到陈二赖背上,拿起一旁布仔细裹好。陈二赖接过布条,绑在胸前。

    “二赖子,隔一会儿把孩子放下来,把屎把尿。自己弄不了,喊别人给你搭把手。”

    “大嫂我记住了。”陈二赖笑呵呵的说:“我头一次带孩子,没经验,这回我长记性了。”

    陈二赖从兜里掏出一把花生豆,放在陈书宁桌上:“书宁,这花生豆是我掏老鼠洞找到的。找到的时候带着壳,我剥开的,都很干净,你别嫌弃。”

    “二赖叔我真不能要。”陈书宁赶紧将花生豆,塞进他的衣兜里:“你条件不好,留着自己吃吧!”

    “二赖子你这是干啥?”刘香花不满的说:“乡里乡亲的,我们不能要你东西。你听嫂子的,花生留着自己吃。”

    二赖子结结巴巴的说:“嫂子,我不瞒着你,这是我留下来当种子的。你多少拿点儿。”

    听到他这么说,陈书宁拿了几粒塞到口袋里,说道:“二赖叔,有这几颗就够了。”

    陈二赖的脸上有了笑模样,他低声说:“花生的事,你们别告诉别人啊!”

    陈书宁保证道:“我也拿了,二赖叔你放心,我不告诉别人。”

    陈二赖背着孩子,拿着水杯和那一小块桃酥,乐呵呵走了。

    刘香花拍了陈书宁一巴掌,不满的说:“你这孩子,怎么能要二赖子的东西?他都吃不上饭……”

    “妈,您不懂吧?”陈书宁轻声说道:“我要不拿花生,他晚上能睡着觉吗?”

    陈书宁将花生扔进嘴里,笑着说:“我不是贪他东西。”

    刘香花感叹道:“你这孩子……赶紧看书,我换你二哥过来,让他看会儿书。”

    陈家村人把读大学的希望,都放在陈书宁身上。可刘香花不这么想,她希望女儿能考上大学,但是也没忘掉儿子。

    “您去换我二哥吧!我给他晾了一杯水,现在喝温度正合适。”

    陈家旺听郭君山的建议,放弃参军,准备考大学。他不再抱有侥幸心理,读书比从前还要用功。

    干活的时候,他嘴里嘟囔着那些公式。有时候想明白一道题,还会蹲在地上写写画画。

    许青山一边干活,一边观察陈家旺。见他跟走火入魔一样,调侃道:“家旺,不至于这么用功吧?你成绩很好。”

    陈家旺重新举起锄头,平静的说:“比我成绩好的人有很多,我不能松懈下来。安于现状会被淘汰。”

    许青山摇了摇头,心想:要不是陈家家庭条件太差,家旺不至于这么努力。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想起陈书宁,如果他们两家条件差不多,他早就跟陈书宁挑明心意,不至于这么被动。

    想起姐姐在信里说的,陈书宁嫁进许家,最起码要考上京市大学,不然免谈。许青山的心情变得更不好了。

    陈家旺没空琢磨许青山想什么,他的心思全在学习上。要是让他知道许青山在意家世,连同许家都看不上他们家,肯定会跟他绝交。

    许青山低声说:“家旺,你先别背书了。你跟我说说,你和书宁有把握考上京市大学吗?”

    许青山盘算好,只要陈书宁能满足这个条件,其他的他都不在乎。京市大学生的身份,好歹能过父母那一关。

    “你问这个干什么?”陈家旺疑惑的说:“京市的大学门槛太高,我只能说尽力。”

    郭君山为他们兄妹规划,就是考上京市大学。可要考进去太难,陈家旺就算有把握,也不敢往外说。

    万一没考上,他就成了笑话,而陈家旺不想成为那个笑话。

    念头一转,陈家旺反问道:“青山,你想考京市的大学?要是这样,你现在这个成绩有点难度。抓紧时间学习吧!”

    许青山手里的动作一顿,讪讪的笑了一声。

    “家旺你说的对,我成绩比不上你和书宁。你们考上京市大学的可能性比我大。”

    许青山心瞬间安定下来,他怎么忘了,陈书宁成绩比他好。那个阴魂不散的郭君山快走了,许青山嘴角的笑意,怎么也压不下去。

    那个老男人实在太碍眼,成天在他和陈书宁之间搅和。他这一走,自己能和陈书宁多相处。

    他就不信,陈书宁放着他这么好的男人不选,非挑那个跟老妈子一样,管东管西的老男人。

    “家旺,剩下的活儿我来干。”刘香花笑着走过来,边走边喊:“去找你妹妹吧!”

    陈家旺擦干额头的汗,将锄头递给刘香花,叮嘱道:“妈,我干的差不多了,还差几锄头。”

    为了留出更多的时间读书,陈家旺卯足劲儿干活。

    刘香花接过锄头,笑着说:“行,你去吧!”

    陈家旺剩下的活儿不多,刘香花很快干完。她脸上带着笑,扛着锄头往地头上走去。

    “大嫂,你等等我——”

    季春华追上来,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说:“大嫂,我麻烦你个事,给我们小琴当媒人。”

    刘香花脸上带着惊喜,问道:“呦,这是成了?”

    “成了。”季春华四下看了看,见没人注意,压低声音说:“就是食品厂的王山,人家不嫌弃陈琴,也愿意养福妞。”

    说起王山,他的情况是陈家兴帮着打听的。

    王山是食品厂管后勤的工人,离过一次婚。他不能生育这件事,是前妻捅出来的。

    他到底能不能生,还真不好说。他前妻风评不好,前脚跟王山离婚,后脚嫁给食品厂运输部的司机。

    刘香花小声问道:“你家小琴考虑清楚了?王山的私事,家兴不好问太深,真不能……”

    “嫂子,我家小琴这种情况,王山能接受她就不错。人家好歹是正式工人,端的是铁饭碗。”

    第213章

    刘香花答应为陈琴保媒

    季春华苦着脸说:“我家小琴说,只要对方能善待福妞,别的都好说。我看王山这人很厚道。

    前几天王山带着他父母,到家里来过一次,两个老人也挺实在,对这桩婚事没意见。”

    “俩家说好了,那就直接结婚吧!”刘香花笑着说:“没必要找媒人。”

    说到这里,季春华笑着说:“虽然王山是二婚,小琴又是这么个情况,可王山说,必须请媒人。”

    刘香花低声说道:“这不是花冤枉钱嘛!春华,干脆这样吧,我不要媒人礼,就为孩子有个好前程,这事我管了!”

    季春华笑着应道:“嫂子,媒人礼男方那边给,不用我们操心。请你当媒人是信任你,有你出面我心里踏实。”

    “周小燕那边怎么说?”刘香花不放心的问:“这门亲事是她张罗的,你让我出面,她不会挑眼吧?”

    “不会。”季春华老神在在的说:“小燕说,她是没出嫁的姑娘,不好管这件事。”

    刘香花点头说道:“那就行!可别因为我,让男方挑眼。咱们明事理,他们也能对小琴好点。春华,你们商量好彩礼没有?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结婚的事越快越好,福妞一天比一天大,我怕时间长了,让人看出来,她们是亲母女。”

    福妞越大越像陈琴,因为这个原因,季春华不敢让陈琴带着福妞出来玩。

    “嫂子,我也不瞒你,王山那边也想赶紧结婚。他那个前妻不是省油的灯,已经离婚了,还天天在外头说闲话。

    王山天天让人嘲笑,他也受不了。小琴过门,他那个前妻也能收敛点。”

    说完季春华捏了捏衣角,她知道女儿和王山没感情,可眼下这种情况,感情不能当饭吃。

    刘香花担忧的说:“他们俩搭伙过日子,能长久吗?”

    “管不了那么多。”季春华忧心忡忡的说:“村里已经开始有闲言碎语,还是赶紧让小琴嫁出去吧!”

    刘香花点了点头,埋头往前走着。

    “嫂子,我们家不要彩礼。”季春华追上来说:“王山家里有自行车、缝纫机,条件不差。”

    刘香花应了一声,说道:“明天咱们去县城走一趟,要是没问题,这几天赶紧把婚事办了,省得夜长梦多。”

    “行,明天咱们俩走一趟。”

    刘香花回家,把去县城的事一说,陈锋直接拍板:“香花你去吧!地里的活交给我跟家旺,你别操心。”

    李珍放下手里的针线,笑着说:“这是积德的事,也算救陈琴和孩子脱离苦海。”

    陈家旺快速扒着饭,放下筷子一抹嘴,说了一句:“你们吃吧,我看书去了。”

    陈锋瞪大眼睛问道:“你这孩子,吃这么快也不怕胃难受。”

    陈锋话还没说完,陈家旺已经跑到门外,钻进屋里读书。

    “这孩子……”陈锋抬头看向刘香花,问道:“是不是读书读魔怔了?”

    郭君山夹起一筷子菜,放到陈书宁的碗里,抬头说道:“爷爷,家旺想考好大学,他觉得自己成绩不够好,最近特别用功。”

    李珍担忧的说:“那也不用这么用功,我看他走路嘴里都念念叨叨的。”

    “你们不要担心。”郭君山吃了一口咸菜,说道:“一会儿我去看看他。”

    陈锋叹了口气,家里一下出两个大学生,那可真是祖坟冒青烟了。可真出两个大学生,大儿子的压力太大。

    郭君山抬眸看了陈锋一眼,察觉到他眉宇间的担忧,笑着说道:“爷爷,您不用担心家里的开支,我会想办法。”

    陈锋摆了摆手说:“君山,我们不能光靠着你。再好的交情,不停索取,时间久了也会出问题。”

    “爷爷,我知道你们不是贪心的人。”郭君山笑着答道:“您放心,我有分寸。再说,京市到处都是机会,赚钱的门路很多。”

    陈书宁附和道:“对呀,爷爷您不要为我和二哥操心,等考上大学,我可以自己赚生钱。”

    陈锋担忧的说:“工作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找工作哪有那么容易?”

    郭君山宽慰道:“爷爷,以书宁和家旺的成绩,去当家教,那些家长都得抢着要。”

    “家教?”李珍饶有兴致的问道:“什么是家教?”

    郭君山耐心的解释着:“就是家庭教师,京市人那些有钱有势的家庭,乐意给孩子请家教。”

    城里人更重视教育。现在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工作还忙。抽不出来时间,也没有这个能力,只能请家教。

    刘香花小心翼翼的问:“干这个不犯法吧?”

    干什么事,都有被拉去批斗的风险,不怪刘香花多想。

    郭君山摇了摇头说:“这个没有明文规定,也没人查。大娘,只要书宁和家旺能考上大学,别的我能给他们俩安排好。”

    刘香花舒了口气,笑着说道:“那也不能一直麻烦你,你工作也挺忙的。君山,回京市的车票,你买好了吗?”

    郭君山点头说道:“嗯,单位安排好了。”

    陈书宁手里的筷子一顿,食不知味。有那么一瞬间,她突然对自己失去信心。

    可也只是一瞬间而已,陈书宁想:考上大学是我的理想,不能因为任何人,影响我的决心和斗志。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