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79章

    元朝建国也有二十多年了,除了南方部分地区,其余地方的人对宋朝的感情并不深……

    反元复宋干嘛?

    宋都被称为软宋,弱宋,复它真的很好吗?

    大家都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只要在元朝还能活下去,那他们就能坚持。

    真金太子一直希望实施全面融入汉族的政策。他认为如果各民族、各地方不融入的话,那大元走的依旧是原历史上的路,并没有什么变化。要想长治,必须融入。

    华夏的主体民族是汉族,若不能让各族和睦相处的话,危矣,不出百年还是会被人推翻。

    摆在忽必烈面前的选项只有两个,一个是什么也不做,就这么坐看云起云灭,元朝的寿命不过百年……

    另一个则是改变,变法、民族融合。

    ……

    问:元朝初年的改革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区别是什么?

    答:相同点都是改革后被迅速同化。

    区别是元朝初年的改变成功了,并延续了寿命。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使得北魏灭亡了……

    虽然不能很确信的说北魏灭亡是孝文帝改革的锅,但是元朝肯定是有去仔细研究他的改革。

    最让我感到震惊的是,元朝作为蒙古人入主中原的朝代,竟然在之后的几代内实现了民族融洽相处……这为我们现代各民族的发展都奠定了基础。有时候我都觉得我们没有民族歧视,还是古人为我们做了示范的原因。

    要说元朝的优点当然有很多,领土大……但元朝的各代皇帝似乎都对日本这个岛国很感兴趣……可惜的是这个岛国被打下只统治了百年……在之后华夏发生内乱的时候,趁机脱离了统治。

    该说元朝的缺点了,太糙了,精致中带点鲁莽?许多政策的想法很好,但实施起来总是不伦不类……

    大结局十二

    洪武帝之心

    “哼,他们在倭国的日子倒是潇洒!”朱元璋收到秦王朱樉等人的消息后,直接将手中的奏本扔到了一边。

    “朱棣!”

    “嗯?!”

    朱棣一进去就看到了父皇满脸的愤怒,心中诧异。

    这好好的,又怎么了?

    “一个倭国都闹出了这么多的事端来,你们还能干什么?”

    听了朱元璋的话,朱棣马上就反应过来。原来是迁怒啊。

    “你看后世地图的时候,有什么想法?”

    朱棣在脑中回忆了下后世的地图,开始猜测父皇问的这句话的意图究竟是什么……

    “呃……我们大明不能落后他们!”

    “嗯!”朱元璋点头,赞赏地看了眼朱棣,“虽然光幕对满清的态度不怎么样,言辞中也对它多有抱怨,但是满清给他们留下的土地面积,还是很大的啊。”

    说到这里,朱元璋感到心烦。

    他有看过大明巅峰时期的地图,也有看过满清巅峰时期的地图……不得不承认,满清鼎盛时的武力肯定强盛。

    ……

    朱元璋对于朱棣的态度是既欣赏又嫌弃。

    欣赏在于朱棣确实在太子的位置上做的不错,比他想象中的要好上太多了。

    嫌弃的地方在于朱棣毕竟是老四啊!他不是长子!

    虽然因为各种因素,迫于无奈立了朱棣做太子,但是朱元璋不确定大明之后的皇帝会不会遵循立嫡立长的传统……

    算了……

    朱元璋也想清楚了,儿孙自有儿孙福,那都是他们之后要操心的事情了,自己这个老头子还是别管了。

    ……

    因朱元璋年老生病,朝中的许多事开始交给了太子朱棣去处理。

    或许是受到光幕之前说的“武夫”影响,朱棣发誓要改变自己的形象。平时也多有注意自己的穿着,甚至说话也要扯上点文化词。

    当然最能体现的还是他现在在处理政事这一方面,朝上人评论他颇有先太子的风范。

    朱棣:“……”

    朱元璋:“……”

    ……

    洪武三十五年

    在原历史中,朱元璋这时候早就入土了,不过在这个时空里,朱元璋还好生生的活着。

    朱允炆边干农活边吐槽:“还真把洪武三十五年变成真的了。”

    周王朱橚提醒他少说话,“你不高兴?咱爹活蹦乱跳的惹到你了?”

    朱允炆见他歪曲自己话中的意思,干脆闭嘴不谈。

    朱橚忙着为洪武年间的医药事业做贡献,而朱允炆被派来给他打下手。用朱元璋话的意思就是说,“朱允炆这孩子一看就是没吃过苦的,还是要穷养,让他多吃点苦……”

    ……

    朱元璋对二十多个儿子都还不错,从光幕上知道了藩王养猪的政策不好,也为了防止后世的子孙再重蹈覆辙,他又想了另一套方案。

    那就是鼓励自己的儿子们去发展自己的事业,不论是想出海啦,还是去西域啊,再或者是走医学、教育、文化等方面……

    朱元璋都是鼎力支持,并给予帮助。

    ……

    【我大明天下无敌!】

    <大明真的是天下无敌的存在啊,在那个世纪,放眼全球没谁是它的对手。>

    <那些年我双手插兜,不知道谁是对手……啊~无敌的滋味是多么寂寞……>

    <本来就是应该的,这句话没毛病!大明无论是在国内的各项政策上,不仅改良了科举制度,还大力鼓励发明,航海事业也是大明朝掀起的一股热潮……最关键的是,大明朝还支持女子做官呢……它真的我哭死,一点也不像是封建王朝。>

    <嘿,朋友!谁和你说了咱大明王朝是封建王朝的?我们国家可一直都没说过它封建啊……>

    <对!而且我们现在和大明朝的交接也做得很好,和平政变。>

    <不流血的革命!>

    大结局十二

    明朝余声

    正德年间

    王阳明龙场悟道出来,在沿路返回京师的时候,受到了众多人的邀请,纷纷想请他在当地讲学一天……

    最开始的时候,王阳明还在光幕上问正德帝能否延迟回京,正德帝也是觉得这都不是事,直接挥手就同意了。

    不过嘛,之后正德帝就后悔了。因为王阳明实在是耽误太久了……

    说好的春天就回到京师,结果这都要到冬天了……

    朱厚照自看了光幕那期讲王阳明的视频后,就一直对他念念不忘,一直想面见真人,想和他当面谈政治,聊民生发展……

    “去!给沿路的人传令,不许他们耽误阳明先生回京!违者直接撸官!”

    有了朱厚照的命令,王阳明一路几乎是畅通无阻,赶在了第二年的春天终于来到了忠诚的北京城。

    当天正德帝朱厚照就与王阳明在殿中聊了三天三夜……

    他们说了些什么,后人也不知道。但是从那之后,朱厚照的处事能力和各项手段,就像是进化了一样,变得非常强大。

    后人评价:正德帝得阳明,改大明之弊政,成一代中兴之主。

    ……

    嘉靖年间

    嘉靖帝并没有放弃寻求长生不死,他只是以为只要自己在皇帝这个位置上做出了政绩就可以得到长生。

    每天可以说是靠着这个激励自己上朝、认真处理政事、多了许多思考大明发展的时间……

    嘉靖年间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议,光幕的出现真的让陛下变得非常不同了……

    东南倭寇,北边蒙古,西南各部……

    难以相信的是朱厚熜竟然真的都解决了,朝上的大臣也不知道是不是也受了光幕的影响,竟然都拧成一股绳向着留名青史的路开始迈去。

    系统999快被嘉靖帝执着的精神感到了……嘉靖帝每日早起或是晚睡,都会对着光团祈祷,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得到长生。

    系统999是可以感知到人们对他许的愿望是什么,若是非常紧急的特殊情况,它会帮人们实现。

    但是……像朱厚熜这样执着的人,系统999也有点招架不住。

    嘉靖帝朱厚熜最后虽还是没能长生,但他却比原历史上的自己多活了十三年。

    这多活的十三年让他可以从小培养自己的孙子,提早安排了孙子朱翊钧做张居正的学生,为接下去大明的稳定发展铺垫道路。

    ……

    万历年间

    张居正现在的辅政手段比原历史上还要直接。

    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光幕视频剧透的影响,反正他做的每一个政策就好像是干完这一票就不干了一样,非常大胆、激进!

    但别人问他的时候,他的回答是:非常时期必须用非常手段!

    原先只以为大明是在走下坡路,但离亡国或许还有百年的时间。怎么都没想到,大明在他死后几十年就亡了。还是亡在异族人的手中,最后剃发易服,许多人或许都忘了汉人衣冠是什么样的了……

    万历帝现在也是吃了苦,明白责任真的在自己身上,为了摆脱“明实亡于万历”以及“明摆宗”的称号,他现在全身心地信任张居正,任谁来挑拨离间他都不听!

    ……

    崇祯年间

    挽明之歌,是属于所有在崇祯朝为天下做实事人所作的歌。

    在后世的讨论中,当朝的“大明帝国”是讨论最多的。

    因为观大明帝国的这六百多年,前半生是封建旧社会,后半生就像是被什么解锁了封印一样,开始驰骋蓝星。

    所有人都知道的关键是在崇祯朝,后人评价崇祯帝这个皇帝,都觉得他很一般,能得到一个明君称号,完全是因为崇祯朝的忠臣能臣太多了,而且他运气也总是太好了……

    手中的大臣随便取出一个都是SSR或者SR级别的人物……

    崇祯之后过了三四代的样子,明王朝逐渐从封建王朝发展成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社会。

    明王朝正式更名为大明帝国。

    大结局十三

    对于清来说,最好的结局是放手

    乾隆年间

    年老太多的乾隆帝在知道光幕终于不再更新视频,但还是能通过光幕交流和看以前的视频的时候,他长叹一口气。

    最后摇着头道:“时也命也!”

    对于生活在乾隆年间的人来说,光幕的出现确实大大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和命运。

    尤其是许多女子。

    缠足这一陋习终于不再残害众多女性了,贞节牌坊这一陋习也终于恢复到以前自由改嫁的阶段,重男轻女,溺死女婴的事件也在光幕的极力干涉下大幅度减少……

    被光幕称为清朝的女科学家王贞仪,她坚定了自己的内心,她现在做的事情并不是毫无意义的。

    虽然目前的她还不能像自己憧憬的那样为国效力,建功立业,但是她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为后人开辟道路!

    陈端生也不再沉浸在失去丈夫、女儿、父亲的悲伤中,她反复的观看光幕视频上留有的之前的内容,一遍又一遍的揣摩后世女性的生活状态。

    《再生缘》这本弹词,她一定要写出真正的结局!

    不是拘泥于现在这个社会的女性结局!

    ……

    道光年间

    道光帝旻宁花费了几年的时间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生啊,该享受就应该享受……

    大清的命运该如何,也不是他一个人能决定的。

    大清现在是提前站到了时代变迁的风口浪尖上,还没被外部的洋人进来吸干呢,就已经要被国内的狼烟四处给灭了。

    他严重怀疑现在在大清国内怎么灭都灭不掉的奇装异服的人就是后世人!

    就算他们不是后世人,那也一定是光幕专门派来灭掉大清的人。

    “光幕!”道光帝旻宁愤恨地瞪着面前的光团,“都是因为你啊!不是你的话,朕这边能死这么多的将士吗?!”

    “为什么他们怎么杀也杀不完!”

    “究竟还是不是人了!”

    被道光帝旻宁质疑不是人的他们,其实还真不算得上是真人。

    来到这里的人,基本是一串数据,他们把这里当做游戏,以为这是一个超逼真的几百年前的历史游戏。

    只是,他们偶尔也会对自己面前的光团感到疑惑。

    “三百多年前的人能有这玩意?”

    “嘶—要去投诉啊!做这游戏的人一点也不严谨!虽然这里的服饰和各种武器之类是一比一还原的历史上道光年间的东西,但是不能出这么一个大bug啊!”

    “而且……这怎么还能聊天?还可以私信?这特么不就像一个手机?”

    哦~手机啊?

    众人开始有了其他想法,那就把这光团称为便携式电脑1.0。他们开始借着光幕,来给道光年间的人科普知识。

    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这里的人看他们时,眼睛里都充满了希望,甚至有时候不用他们说什么,这些人就自觉地带他们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

    “没一点难度。”

    这是所有玩这款游戏的人给出的评价。但是真让他们不玩这个游戏了,他们也舍不得。

    因为这个游戏世界里的情感太真挚了,不舍辜负。

    跟着他们打出“反清”旗号的人越来越多,清王朝已经走进了绝地。

    推翻清朝后,他们也是学过历史的,自然知道鸦片战争和殖民扩张,于是抓紧时间去阻止西方列强想要争夺华夏这块市场的野心。

    他们称以前的王朝都是旧世界,而他们现在创立的是新世界。

    没有皇帝,没有亲王,没有地主,没有农奴……

    人人平等,自由开放。

    新世界一步步地发展自己,几十年的时间用更高知识界面去学习,到了20世纪初,他们反过来趁欧洲在打一战,大发战争财,成功实现了历史性的大逆转。

    没有那段屈辱的历史,全是新的世界。

    ……

    万物复苏,春暖花开

    完结感言:

    初心只是看腻了其他人写的同类型文,突发奇想地创建一本书。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