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78章

    祝明月失笑道:“那谁是聂小倩?”

    佛寺和道观同在一座山上,佛寺还承担困锁道观的重任,想来真是觉得绝佳的讽刺。

    不知历经世事的玄灵,会不会因此气到跳脚。

    林婉婉轻而易举地给出答案,“就跟我的开山大弟子一样,轮流来呗!”

    当夜住在清风苑中,林婉婉和祝明月坐在在临窗大炕上,感受着山野间的寒风肆掠之余,享用夕食。

    作为祝明月的重点关照对象,清风苑供应比不上五庄观,却也不差。

    苑中上下同样摩拳擦掌,等着开春后在空地上种菜。

    炕桌上摆满了饭菜,还有一个小火炉,上面放着一个小巧的陶锅,煮的却不是汤,而是暖身的酒。

    葡萄酒中加柠檬、姜、八角、肉桂、小豆蔻、丁香等调料,散发出一股独特的香气。

    林婉婉浅尝一口,咂咂嘴道:“哪学来的喝法?”以为红酒配雪碧已是极限。

    祝明月神色淡然,“不喜欢吗?”

    林婉婉别扭道:“美味是最好的通行证,味道不差,就是心理那关过不去。”

    “我这喝的到底是酒,还是汤,还是卤水?”

    祝明月淡定道:“水。”

    林婉婉再度追问,“你从哪儿学来的?”

    以祝明月的底线,应该不会突发奇想出这么奇葩的做法。

    祝明月缓缓开口,“冬日饮冷酒伤身,秀然说这是千牛卫传出来的新喝法。”

    林婉婉笑道:“该再加几颗枸杞。”

    无关药性,只是既要喝酒又要养生,怎么能差了枸杞呢!

    祝明月慎重地考虑一瞬,“红酒配红枸杞,样子不好看。”

    林婉婉脸一板,“难道姜很好看吗?”

    著名的食物刺客,谁没遭过它的暗算。

    祝明月夹一块肉到林婉婉的碗里,温柔地笑道:“饭菜都堵不住你的嘴!”

    林婉婉身体微微前倾,看向祝明月,眼中闪烁着真挚的光芒:“我想到了一句话,你猜是什么?”

    祝明月显然不想上这个当,“猜不到,我俩思维不同频。”

    林婉婉一点不在意交流对象不买账,自顾自说着,“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明月,既是天上月,也是眼前人。真是合情合景。

    祝明月平静地回应道:“我也想到一句,孰云醉无度,婉婉春月柳。”

    林婉婉听得耳生,惊讶道:“这是你现编的吗?还把我的名字用上了。”

    祝明月神秘莫测道:“你猜?”

    直到第二天早上,林婉婉从朦胧的酒意中醒来,依旧猜不出答案。

    挽着祝明月手臂上山之余,笃定道,“现在是冬天,如果是你写的,就不会是春月柳了。”

    龇牙威胁道:“把作者交出来?”

    谁这么有眼光,会用“婉婉”两个字。

    祝明月点到即止,“一首古诗,作者是个冷门诗人。”

    于三人而言,所谓的“古诗”,就是不存于这个世界上的诗人和诗词。

    插科打诨间,五庄观近在眼前。

    玄灵依旧率领观中上下的真假道土,在大门口迎接。对东家的敬畏微乎其微,主要是祝明月每次都不空手来。

    这不是快过年了么,有点期待是应该的。

    不过这一次,除了丰厚的年货,最令人意外的则是,除了仆役,祝明月身边有一个与她地位相当的妙龄女子。

    五庄观不是闲人止步的地方吗?

    林婉婉正在看五庄观门口那副一点不贴合实际的对联,耳边响起祝明月的声音。

    “玄灵道长,这是舍妹林婉婉。”

    “林娘子。”

    “道长好。”

    运货的仆役只能停留在道观最外围,由外门弟子将年货归置到相应地方。

    林婉婉却跟着祝明月,在玄灵的带领下参观起来。

    一行人来到偏殿,林婉婉情不自禁感叹道:“明月姐姐,这些神像塑得真好。”

    终于不再是凶神恶煞,亦或慈眉善目的模样了。

    林婉婉冲到二郎神的雕像前,评价道:“丰神俊朗又清傲贵气,这就是我心目中的二郎神啊!”

    玄灵本想提醒一句,不可亵渎神灵。虽然只是一尊巴蜀小水神,到底是享用人间香火的正经神仙。

    然后就看到林婉婉在财神像前真心实意地磕了一个。

    玄灵暗道一声,人心不古。

    神像塑得再俊俏又如何,说句对道祖不敬的话,红粉骷髅,皮肉白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比不过天生的本事。

    第

    1444章

    试验效果

    林婉婉对着财神像三跪九叩致以最高敬意,虔诚祈愿。

    满心期待地站起,望向身边的祝明月,提出一个似乎微不足道的心愿,“祝姐姐,我可以给大圣立个像吗?”

    哪个少女年幼时不曾喜欢过一只猴子呢!

    祝明月几乎没有片刻犹豫,欣然答应,“当然可以。”

    于她而言,自家有庙,无非是给塑像团队再下一个单的事。与其说是神像,不如说是三人的大型手办。

    或许,还可以再来一个哪吒三太子,凑一个“天庭反骨仔”组合。

    反正五庄观已经是现实魔幻风,再偏离几分也无伤大雅。

    玄灵早知五庄观只是披着一张道观的皮,只要祝明月等人不把主意打到天地三清等正神身上,其他的小俗神,也就随她去了。

    简单参观过后,林婉婉跟着进入最后一重,也是安保最为严密的院落。

    玄灵不动声色地打量林婉婉两眼,这个远房表妹真受信任啊!

    一到实验室,林婉婉的表情立刻变得认真起来。

    祝明月直截了当地问道:“试验记录呢?”

    明玉从里屋取出一本簿册,姐妹俩便头碰头地仔细起来。

    玄灵并未敷衍了事,他的试验并非按照每日最低要求来执行,有时多做,有时少做,偶尔还会有空白的日子。

    面对祝明月的询问,玄灵主动解释道:“硫磺功效不一,那两日都是在提纯。”

    祝明月问道:“用的何种法子?”

    玄灵知晓祝明月算半个外行,直言道:“黄铁法。”

    林婉婉点了点头,解释道:“将黄铁加热至高温,分解产生硫磺蒸汽,通过冷凝收集蒸汽以获得硫磺。”

    效率和纯度上比不上现代方法,但在当前,已经称得上先进。

    道土,果然是天生的化学家啊!

    玄灵号称八十岁的眼睛上下扫视林婉婉,身量轻灵,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药香。懂得这些,不是坤道,就是女医了。

    试验记录用文言文写就,祝明月要判断每一条记录背后的真实情况,挑出其中两个看起来效果最好的问道:“样品还留着吗?”

    玄灵点点头,“还有一些。”

    祝明月的语气不容置疑,“那就这两个,再加一份道长觉得至今效果最好的,三份一起试验吧!”

    作为知晓黑火药的实际效果的祝、林两人,在这方面最有发言权。

    一行人去实验室后面的小校场,在安全方面,祝明月和林婉婉从不疏忽,互相为对方穿好皮甲,再躲在外门弟子竖立好的盾牌后。

    玄灵看她们的动作,就知道黑火药一旦制成,必定威力惊人。

    反倒是道观上下非常淡定,他们都知道这玩意现在是什么模样。

    随着玄灵一声低沉的号令,第一个黑火药堆被小心翼翼地点燃。四周的观众屏息以待,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又兴奋的气息。

    火星四溅,瞬间引燃了黑火药,只见一股微弱的火光伴随着“嗤嗤”声响起,随即是一阵不太强烈的烟雾升腾。

    虽然勉强点燃了,但其效果仅仅比普通的火焰稍显猛烈,远未达到祝明月和林婉婉心中所期待的轰鸣与震撼。

    第二位、第三位试验者依次上前,每一次点燃都伴随着同样的程序:引信的火光、短暂的火花四溅、随后是较为旺盛却仍旧平凡的燃烧。

    这些未经精心调配的黑火药,如同未经雕琢的璞玉,虽蕴含着潜在的能量,却因配比不当而无法完全释放其应有的威力。

    每一次尝试后的结果,都让人心中不禁生出一丝遗憾——它们仅仅展现了比普通火焰略胜一筹的燃烧效率,期待的轰鸣与冲天火光,始终未能如愿以偿。

    祝明月在脱甲时是这样评价的,“大号的引火柴。”

    但木柴什么价钱,她从天南海北搜罗来的原材料又是什么价钱,天壤之别。

    林婉婉试探道:“加点其他东西呢?”

    祝明月反问:“加什么?”

    林婉婉掰着手指头数,“磷、白糖……”

    祝明月抬手打断,“还没学会走路就想跑了吗?”

    林婉婉无奈地叹息一声,“是啊!”

    玄灵将姐妹二人请到静室,缓缓说道:“无论是爆米花炉,还是祝娘子形容的黑火药之效,其实都有些像道人炼丹炸炉之像。”

    现在的黑火药只有燃烧的效果,却缺乏爆炸的威力。

    祝明月敏锐地察觉到玄灵的话中有话,问道:“道长可有解决之法?”

    总不能将样品塞到爆米花炉子里,像范成明一般,等着它自然炸炉吧!

    玄灵沉吟道:“小道有一位同道,有这方面的经验。”

    见姐妹俩面露质疑之色,补充道:“他炼丹炸过炉,不止一次。”

    谁能想到,有朝一日玄灵会因为炼丹经验太过平顺,而遭遇事业瓶颈期呢!

    祝明月轻笑道:“那他可真够幸运的,道长想如何做?”

    玄灵终于道出了自已的想法,“小道希望邀请他来五庄观挂单,为娘子助力。”

    祝明月微微笑道:“道长该知道,五庄观是家观,外人不好来的。”

    玄灵捋一捋胡子,“他该是会来的,来了,就不是外人了!”

    祝明月暗暗质问,“道长如此笃定?”

    玄灵愣住半刻,解释道:“那位同道,比小道当初还要落魄两分。”

    看在包吃包住的份上,应该会同意的。

    道土可以开展多种副业,趋吉避凶、堪舆、炼丹……两人同业,交流过几次。

    炼丹的材料都不便宜,道土的炼丹炉更不是寻常货,多炸几次,自然成了荷包不可承受之重。

    因求长生而炼丹,最后却因为炸炉而返贫。

    林婉婉眼中闪过一丝好奇,轻声问道:“这位道土在何处?”

    时光荏苒,两人已分别半年有余,玄灵略显迟疑地说:“我们在洛阳相识,现在他应该还在那里盘桓。”

    世态炎凉,无钱寸步难行。

    玄灵从袖中取出一封不曾封口的信件,放在桌上,“娘子若是觉得可行,还请派人去送个信,顺便帮小道给道友送些钱帛慰问。”

    偌大的五庄观,只有十个道土,还是太空了。

    第

    1445章

    渠上取冰

    祝明月将信推回去,谨慎刻在骨子里,声音里透露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烦请道长变换一下措辞,重新撰写一封。”

    内部说话可以敞亮,但对外人,保守秘密始终是第一要务。

    玄灵不以为忤,微微一笑,从书桌上取来了笔墨纸砚,开始重新书写信件。待墨迹渐渐干透,小心翼翼地将信件重新装入信封之中。

    若玄灵真在信中约定一些暗语,第三人自然是看不破的。

    祝明月此举只是向玄灵表明,她非常看重五庄观的安全,警告别在她眼皮子底下搞鬼。

    祝明月缓缓说道:“我会派人去洛阳寻这位同甫道长,若他愿意应邀,我会替他付来长安的路资。”

    若是不来,祝明月也没必要多花心思,顶多算是为旗下“未来产业”的元老员工解决一点私人问题。

    资本家花的每一文钱,都必须用在刀刃上。

    接下来两天,姐妹俩住在清风苑,白日里,一个上山协助试验,一个下山查看工程进度。

    工人们陆陆续续结算工钱离开,李匠人通过来往于两个庄子的工人向程珍玉传口信。

    第二天食堂旁边,果然停着一辆板车,上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货物,虽然算不上琳琅满目,但价格却比长安城内略低一些。多是年节时咬咬牙能买一点,可以改善生活的东西,比如油、糖、蜜饯等。

    祝明月看了一眼,生意不好不坏,所幸不用出摊位费,一时卖不完,放在食堂的库房内锁着,不用再推回去。

    有些工人领了钱,但对平板车的东西不屑一顾。他们住在四野庄附近,有需要直接去门市上买,离得近选择还多。

    姐妹俩在清风苑住了几天,打道去四野庄。来时为了赶时间,并未在中途停留。

    经过王才里时,林婉婉微微掀开车窗向外看,路上压根看不到几个人。“冬日天冷,都不爱出来了?”

    祝明月言语平淡,“壮劳力去花果山建房子,其他有空闲的,在四野庄打零工。”

    冬季农闲只是相对的,四野庄上干活的人从来不少。

    临近庄子门口时,可以看到周围的景象逐渐热闹了起来。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原本空旷的道路也变得有些拥挤。放眼望去,门市前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人们或是匆匆忙忙地购买所需之物,或是将自家产出送来销售。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笑声和呼喊声交织在一起,给这繁华的场景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以前农家只有粮食,现在打零工换得一些零散的钱帛,自然可以换一些好东西。

    米面粮油糖肉蛋……都是大宗物什,若是需要一些少量的东西,只要庄子里生产,提前递上话大概率也能买到。

    门市墙外挂着的小黑板,内容时常更新,都是周围农家或许就有的东西。以物易钱,甚至以物易物都可以接受。

    程珍玉急冲冲跑来迎接,笑意盈盈道:“见过两位娘子。”

    林婉婉见程珍玉穿的格外厚实,好奇道:“珍玉,你刚才做什么呢?”

    程珍玉大喘一口气,“在永安渠上采冰呢!”

    长安大户人家多在渭河采冰,四野庄近水楼台,挨着永安渠,也就不去渭河上凑热闹了。

    听到“采冰”二字,林婉婉顿时兴奋起来,“我要去看!”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