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邵元站在门口,看到一位老者带着几位护卫前来,以为这就是林婉婉所说的病人。孰料人刚走近,闻到一股药味,但面色红润精神抖擞。
不是病人,是同行。
姚南星从后面迎上来,唤道:“叔祖。”
姚壮宪微微点头,目光温和地看向姚南星,“八娘,你师父呢?”
姚南星回答道:“师父在后头理药呢。”
祝明月为林婉婉准备了不少成药送来,希望这些药品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林婉婉将可能用得上的都带来了,正和济世堂的大夫介绍药效。
姚壮宪理了理袍子,“我去看看。”
诊室桌面上,放着一个容量巨大的箱子,拉开来是一个个抽屉。
整齐地摆放着一个个药瓶,担心碰撞破损,中间用细布隔开。
林婉婉介绍道:“最底层是用于跌打损伤的药酒药油。上面则是各种药丸和散剂,主要用于治疗外伤。”
陈大夫奇道:“林大夫,你不是专治妇人病吗?”
林婉婉轻笑道:“只要钱给够,我也可以客串一把疡医。”
见姚壮宪出现在门口,介绍道:“邵大夫、陈大夫,这是南星的叔祖姚大夫。”
“请他来帮我看看方子是否妥当。”
邵、陈大夫:“姚大夫好。”
姚壮宪微微点头致意,客套道:“久闻大名。”
医家医术家传,但姚南星是女子,送到专收女徒的林婉婉门下学艺并不突兀。
姚壮宪问道:“人到了吗?”
林婉婉:“快了。”
邵大夫见状连忙拉着陈大夫去后院整理药材,以免打扰到即将到来的病人。
说曹操曹操到,范成明走到门口,看看门口的牌匾,犹不确认,从外头探进头来,问道:“这是济世堂吗?”
邵元点头:“是,郎君有何……”
话未说完,范成明见到药柜后站着的姚南星,说道:“是这没错了,就差一个字。”
邵元听林婉婉提及过,她在长安的医馆叫济生堂。
范成明喊道:“林娘子她徒弟,你师父和叔祖来了吗?”
姚南星见着人眼熟,眼下却不知该如何称呼,只能道:“在后头。”
庄旭一把拨开范成明,没好气道:“赶时间,别在这挡事!”
他还要回去清点辎重。
邵元心知肚明,这就是林婉婉的病人了。
看起来体壮如牛,不知谁身体有恙。
范庄二人大摇大摆踏进医馆大门。
范成明嚷道:“谁管事啊?”
邵大夫出面道:“是老夫。”
范成明掏出一块金子扔过去,指着后边的药柜,豪迈道:“今天的药我们包了,人参灵芝等贵重药材另作计价,少补多的不用退。”
邵大夫纵横并州医学界多年,头一次见识如此豪横的“病患”。
怀疑他的伤处不在肢体,而在别处。
随后门扉大开,涌入一群身形魁梧的汉子,门外还隐约可见一排排身影,无论是家丁还是亲卫,都显得训练有素。
邵大夫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个近来在并州医药界流传甚广的传言,吴越感怀吴岭因旧伤复发而亡,特意延请名医为南衙将官调理身体。
近段时间并州不少大医馆,都曾遇见过一些壮汉来买药,不外乎调理陈年旧伤。
有些药方特意被分为数份,仅从残方,实在看不出具体治疗何症。
所以眼前这些人都是南衙将官?
邵大夫心中已有了几分猜测,连忙上前,笑容可掬道:“郎君放心,本店药材应有尽有,您若有任何需求,让姚小娘子知会一声便是。”
使个眼色,将邵元一起叫走。
药柜里放的只是普通药材,贵重的都在别处收藏。
济世堂的人一离开,右武卫的人立刻将吕元正“拱”出来。
范成明狗腿道:“吕将军,你先请。”
吕元正背着手,没好气道:“你们怎么不先去?”
武俊江:“你官最大,自当先请!”合情合理。
正常人,谁上赶着看病!谁喜欢看病!
武俊江打小,最不爱见的人就是大夫。
群情汹汹,吕元正不得不为底下人做个表率,心底暗自盘算的这些年战场上受过的伤,都算不得严重。
应该没什么问题。
林婉婉看过一番,缓缓道出诊断结果,“陈年伤口没有病变之像,若遇到天气变化酸痛瘙痒,涂些药膏缓解便是。”
吕元正轻轻点头,“嗯。”
林婉婉话音一转,“不过脚气有些严重,发作起来,影响日常生活。我开副方子,拿回去煎水泡脚便是。”
吕元正这会脚趾真抓地了。
出了诊室,一脸淡定地将药方交给亲兵,吩咐道:“去抓药。”
刚回到大堂,一堆人围上来,关切道:“吕将军,没事吧!”
吕元正淡然道:“无妨。”
芥藓小疾和夺人性命的大病相比,孰轻孰重,他还是分得清楚的。
第二个进去的是庄旭,因为他赶时间真有事。
右武卫将官普遍年轻,兼之新入营,和林婉婉先前的推测不谋而合。
他们的情况果然是四卫中最好的。
不少将官都是“十成新”,这就有点过分了。
第
1260章
石炭和泥
耗费大半日时间,林婉婉终于将右武卫后续部队的将官诊治完。
这桩体检生意,算是圆满完成了。
姚壮宪说来看方,就只是看方,诊毕即离,没有丝毫拖沓,刻意避免任何不必要的交集。
如同一阵清风,掠过便无迹可寻。
哪怕济世堂的人避去后院,但取药奉茶等一些事总是免不了的。
来来往往间难免听到一些字眼,譬如“将军”、“校尉”。
这在并州算不得出奇,人往高处称,说不定背后只是一个老兵呢?
再说并州之地,见几个将军,不算难事。
关键他们提及姚壮宪时,称呼的是“姚太医”。
邵大夫双手紧握放在胸前,“太医诶!”医学界的天花板。
陡然见一个爷爷辈的老大夫露出迷弟一般的神情,画面略显滑稽,林婉婉在心底狂呼辣眼睛。
随即在心底疯狂鄙视自已,怎么能以貌取人呢。
不能看人家长的老相有孙子,就以为他真的老。
说不定还不到退休年龄呢!
陈大夫惋惜道:“可惜不能向他请教医术。”
姚壮宪从进门开始,就表现得极为冷淡,先以为是他性情如此,这会才明白,他是在避嫌。
谁又知道,在藏龙卧虎的太医署,姚壮宪位于鄙视链的底端。
不在于他的医术,而是他的科目。
疡医向来是没地位的。
另一个疑问又萦绕在心头,林婉婉是何背景,能收太医家族的小娘子为徒。
看来往的南衙将官,不分老少,都和她极为熟稔。
林婉婉并未过多解释,“今天给大家添麻烦了,我在附近酒楼订了一桌席面,待会送来。”
邵大夫客气道:“多谢林大夫盛情,我等无功不受禄。”
林婉婉:“应该的,待会还得麻烦你们重新盘点一下库存。”
邵大夫:“这些都是小事。”
范成明先付了一块金子做定金,后来开库取药又付了一块,加起来只有赚的份。
瞟一眼药柜里用得多的药材,大多也是外伤调理一类。
一来二去,做出了济世堂几个月的药材销量。
邵大夫已经在盘算,并州大营能不能也大方一回,安排旗下将官体检。
可惜哪怕有这种好事,也轮不到济世堂。
席面送来,林婉婉师徒二人告辞。
林婉婉整理好药箱,说道:“你们慢慢吃,我先回家了。”
邵大夫恭送“财神娘娘”,“林大夫慢走。”
周边几个铺子的掌柜待人走完了,才敢上门。
拍拍胸口,庆幸道:“那么多壮汉,还以为是来砸铺子的呢!”
邵大夫立刻替自家医馆正名,“是来买药的客人。”
手指着身后的药柜道:“大生意,几个月的药都卖没了,老夫还得去寻药材商补货呢!”
殊不知,庄旭也在吐槽,“那么大个医馆,连个药罐子都没有。”还要他现去买。
济世堂当然有药罐子,但不可能一气供应几十个。
庄旭提醒道:“自个的药看紧了,别吃错了。”
林金辉:“长史,不会吃错的,药包上都有名字。”
防的不是错吃,而是不吃。
这又不是零食,见人都想尝尝咸淡。
反正他是不怎么想吃的,又不是会要了性命的大病。
右武卫营地里,一群人蹲在一处,旁边支着一口右武卫的灵魂大铁锅。
铁锅里烧着热水,段晓棠握着一个葫芦瓢,慢慢往黄泥里加水。
周水生估量着,连忙喊道:“将军,差不多了!”
段晓棠一扭头,看着水、泥比确实差不多。
吩咐道:“和泥。”
几个军土连忙动作起来。
段晓棠:“泥和得差不多,就把石炭渣倒进去。”
“五五、四六、三七、二八、一九都试试。圆球、饼形、空心也都捏一捏,看哪个规格最好用。”
周水生顾虑着待会要去做饭,这会就没有上手。问道:“将军,这煤球能拿来烧饭吗?”
段晓棠应道:“当然可以。”
周水生缓缓点头,将这事记在心里。
别看烧火的工作不起眼,但里头的学问大着呢。
有的人能用一根柴火煮一顿饭食,有的将灶孔填满了,那火呀,就是生不起来。
如果燃料变了,烧火的方式也要随之调整。
他也是来了并州才晓得这边不仅天气更冷,供给也更低。
外头打柴不易,若靠本地划拨,右武卫大部分时候都得是冷锅冷灶。
好在右武卫自力更生惯了。
范成明从左武卫归来,带回了他们的先进经验。
左武卫自从石炭渣拉回来就开始实验,进度比他们快一天多。
范成明指点道:“炭少烧不起来,泥少不成型。二八和三七是最好的。”
听人劝吃饱饭。
段晓棠立刻道:“就照这个比例来。”
再问道:“形状方面,你哥有建议吗?”
范成明立马露出原型,“那没有。”
段晓棠手支着下巴,照理说应该是蜂窝煤最好,但在现有条件下,怎么做出来呢?
算了,先把能用的搞出来再说。
细节优化,留待日后。
第
1261章
我哥造反
这边厢泥巴和得欢乐,那边厢一群人从医馆离开后直奔原先的府衙,现在并州的临时王府。
右武卫需要休整和清点,但总有几个“苦命”的将官要出来干活。
孙安丰和唐高卓就是被特意选中的幸运儿。
大军开拔我随行,大军休整我干活。
加上一直没离开过的薛留和相娑罗,就组成现如今的府衙右武卫四人组。
薛、相两位主要是因为佛道背景,能在吴岭身后事上搭把手,兼之干点护卫的活。
吴岭猝然离世,吴越仓促接班,导致并州南衙势力大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