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当然明面上,还是只有倒卖军械这一条。但私底下,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谁在并州没几个亲戚。
王宝琼忽然拉响小院的门铃,满面惊慌,急问道:“段郎君在家吗?”
段晓棠从正屋中出来,“在呢,出什么事了?”
王宝琼:“刚刚接到了四表伯的信,夫君把自已关屋里了,怎么叫都不开。”
段晓棠:“冯四出事了?”
那么疯狂又彪悍的人,会栽在并州?
王宝琼:“不知道啊!”
她还以为,段晓棠这儿会有什么消息呢。
段晓棠急向外走,“我去看看。”
李家东路的书房紧闭,王宝琼不说,谁知道里头关了人。
段晓棠总不能直接踹开李家的门,拍门道:“李三,要不要喝点酒?”
李君璠性情温和,哪怕生气,校场上舞一段枪,陪儿子玩一会就过去了。
至于把自已关起来生闷气吗?
屋里传来闷声闷气的回应,“不用。”
段晓棠:“你要有什么想不开的,我陪你说说。我劝人可好了。”
连武俊江都能开解。
李君璠还是同样的回应,“不用。”
好在没有口出恶言,情绪尚在控制当中。
段晓棠:“有什么难处,我们一起说说。”
“不用。”
这回出声的不是李君璠,而是满面铁青的冯睿晋。
段晓棠对这位在兵部任职的冯家三表哥并不了解。
按照他们脾气大小和年纪成正相关的关系,大约介于李君玘和李君璞之间,还要插进去冯睿达这个变量。
冯睿晋毫不客气道:“李三,开门!”
“躲屋里,当缩头乌龟有意思吗?”
王宝琼捂住嘴,过往见冯睿晋言行有礼有节,她以为两家只出了冯睿达一个异数。
谁知道情绪上头,说话这般不客气。
孰料更不客气的还在后面。
冯睿晋没得到回应,后退半步,直接踹开了书房门。
段晓棠得出结论,李家房门用的木材虽好,但年头久了,质量比不上万福鸿的新门。
李君璠坐在椅子上,呆呆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王宝琼转身离开,别管文的武的,能开解就好。
亲亲戚戚,总不能让人赔门钱。
段晓棠往里瞟一眼,布局和李君璞书房差不多。
李君璠盯着冯睿晋,颓着一张脸道:“难怪那么巧遇见突厥人……”
段晓棠心神俱震,李君璠说的不是旁事,而是多年前的北征。
斩断冯李两家大势,断送冯睿业、李君玘前程的北征。
所有人都以为是杨胤挟私报复,勾结突厥出卖大军,只是他身死族灭,抓不到实际证据。
结合冯睿达从并州寄回来的信件……
杨胤再是手眼通天,影响力也局限在关中和中原之地。
想联系上突厥并不容易。
但中间若有并州大营和元宏大牵线搭桥就顺理成章了。
原来不止卖了并州大营,连冯李两家的北征军也一起卖了。
双方的结合各取所需,一个消灭反骨小弟,一个讨好杨胤,掐灭潜在的竞争者。
冯李另立山头,选择的对象是突厥,未来的根据地就在并州大营旁边。
一道突厥菜一个人吃不完,宁肯放馊了,也不肯分给其他人吃。
第五大营崛起,直接冲击并州大营的地位,他们分得的资源和利益更少。
并州大营除了底蕴不错,单论将才,未必能拼得过冯李两家。
一个李君玘就能把许多大将军按在地上摩擦。
冯睿达更是众人都不想对上的疯狗。
冯睿晋冷静道:“收拾收拾,我们去城外看看大哥和表兄。”
“总要让他们在地下有知,当年因何而败。”
李君璠依旧木木呆呆的。
冯睿晋:“大郎快过来了,你这个做表叔的,总不能在他面前丢脸。”
冯睿晋口中的大郎,是第三代陈国公冯昊慨,现年十岁左右。
终究还是长辈的荣誉感,支撑着李君璠站起来。
眼前两人都值得信任。
李君璠直言:“我一直在想,能做点什么?”
不然没脸去见李君玘。
冯睿晋慢悠悠说道:“当然是把那些人一个个找出来,全部弄死。”后半句陡然杀气腾腾。
“找人的事交给你了,等我回来把他们弄死。”
不大相信李君璠的手段,就先把账记上。
李君璠:“表兄,要去哪儿?”
冯睿晋:“公干!”
“部中派人核查并州大营的兵员,我接了。”
段晓棠提醒道:“冯家表哥,你不用避嫌吗?”
就你们这关系,有仇又有怨,摆明是去挑事呀!
冯睿晋:“避嫌?有人去就不错了!”
别人避之不及,冯睿晋是上赶着。
他去清查,并州大营先迈左脚都是错的。
冯睿晋:“若事事避嫌,朝中没人做事了。”
细细算下来,谁不是姻亲故旧。
冯睿晋能当着段晓棠的面说,就没把她当外人。
血海深仇不报,别人不会当他大度,只会说懦弱。
第
1195章
辣椒开胃
段晓棠万万没想到,她精心准备的劝慰之词没派上用场。
表兄弟两人,仿佛被火点燃的利箭,“干”劲满满。
一个即将踏入并州的虎狼窝,一个要攒足精神记小黑账。
没一个是轻松的。
果然恨比爱更令人刻骨。
见段晓棠甩着两条胳膊回来,林婉婉问道:“李三怎么了?”
情绪向来稳定的人,突然崩溃,定是大事。
段晓棠叹口气,缓缓道出:“冯四在并州,发现当年北征的猫腻……”
祝明月闻言,秀眉微蹙,猜测道:“并州大营出卖了他们?”
段晓棠点点头,“大概是这样。”
李君璞离得更近,恐怕早得了消息。
这会只怕在喝闷酒。
林婉婉只剩一句话,“卖国卖到了新境界!”
那可是十几万条人命啊!
“我支持清算并州大营。”
祝明月语气中满是无奈与嘲讽,“你支持有什么用!”
朝堂上会有人听一个小大夫的言语?
段晓棠冷静地分析道:“并州大营是该清算,但决不能倒!”
去芜存菁,应对大敌。
这是朝廷的底线。
祝明月垂眸道:“好在,他们还没有完全丧失底线。”
虽然剩的不多。
第二天,段晓棠到了营中。
见到吴岭新奏折的部分内容。
吕元正看着奏折上的内容,不禁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李大将军和北征军可惜了!”
谁能想到一代天之骄子竟会因如此鬼蜮的伎俩陨落!
吴越每次出征,宁肯自已顶着压力,都不愿意让地方郡兵近身。
如今看来,思虑深远!
武俊江问道:“李家如何?”
段晓棠住在李家隔壁,在营中不是秘密。
段晓棠叹道:“还能怎样,昨天去墓前拜祭了。”
隐下两家决意报复的想法,说道:“冯三将代表兵部去往并州公干。”
武俊江啧啧道:“一个冯四就够并州大营喝一壶的,你们不知道他……”
止住话头,“冯三去了还了得!”
没想到武俊江的消息如此灵通,难道是窦鸿云、梁景春写了信?
范成明骂骂咧咧地进门,张口道:“你们不知道,元家的长子和偏将拐带了三千兵马,投去突厥了!”
武俊江改口道:“冯三真该去!”
就缺几个人来治治他们。
吕元正一脸忧虑,“这些人知晓并州大营的虚实!”
并州防线周围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
对于漫长的边境防线而言,少量精兵能起到的作用,真比不上铺天盖地的老弱残兵。
很多时候,他们需要的是人海战术,实施警戒。
范成明摊在椅子上,怒不可遏地骂道:“朝中还有人弹劾,是王爷逼反了并州大营!”
人竟能颠倒黑白到如此地步,自愧不如!
段晓棠:“哪些人?”
范成明以为段晓棠气不过,要找人出气,“揍他们一顿也解不了气!”
段晓棠:“谁说要揍他们一顿的,讲文明讲礼数。”
“他们高坐长安,不明真相。不如发往军前效力,亲去并州看看前因后果。”
并州现在就是一个火药桶,冯睿晋摆明是去挑刺的,兵部都得好声好气把他送走。
对其他人而言,更是畏途。
吴岭若是手黑一点,他们只能死在阵前。
范成明从椅子上一跃而起,兴奋道:“我去找七郎说说。”
怎么是谗言呢,分明是忠言。
中得不能再中!
范成明来去如风,徒留右武卫一众将官,默默对段晓棠竖起大拇指。
以前光知道打仗厉害,没想到整人也这般有水平。
段晓棠问道:“左骁卫何时出发,日子会不会改?”
武俊江:“三日后,待会我再去问问。”
前方局势变化,牵扯后方一举一动。
武俊江亲去左骁卫探过一回,出征事项并无变化。
吴越轻描淡写地往外放话,长安臣工知他父王为人,却未必知晓并州实情,莫不如亲自去探访一遍。
那些不中听的风言风语顿时哑火了。
吴越为人温吞,做事却狠辣,惹着他的人从来没好结果。
远在并州的吴岭敢在朝堂殴杀反对他的朝臣,并州大营的狂野作风,更是令人生惧。
日后谁还有脸说南北衙是骄兵悍将,那是你们没见识。
段晓棠好不容易抓着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范成明,出主意道:
“辣椒泡水后,用皮鞭沾上抽人,效果极佳。”
范成明半信半疑道:“段二,你以前不是这种人呀!”
讲究的是以和为贵,从不行暴虐之举。
段晓棠:“讨厌他们不行么!”
范成明僵硬地点点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