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因为吴越脸都快拉地上了,一到营中,就拉着心腹(大患)开小会。开门见山道:“昨天父王的奏折入京了,查到一部分元宏大的罪状。”
重点落在一部分上。
范成明不屑道:“他还有什么事,是我们不知道的?”
吴越咬牙切齿道:“里通突厥。”
范成明:“这不是早知道的吗?”
吴越:“他和突厥小可汗勾结,泄露布防细节,借突厥之手,置同袍于死地。”
三人闻言皆惊,元宏大主持并州大营这些年,不说立下泼天功劳,至少算不功不过。
庄旭迟疑地问道:“那他的战功又该如何解释?”
吴越冷笑道:“和突厥勾结,将双方的异见者推出去。”借刀杀人。
段晓棠倒吸一口凉气,现在不担心自已能不能在边军混下去,是活不活得过三天的问题。
互刷战功,卖国卖到新境界。
范成明犹不可置信,“他不是下克上,被底下诸将逼走的吗?”
吴越怅然道:“并州大营烂到根了,父王派人一个营一个营点过去,实际兵员堪堪到五成。”
兵不满员是常事,但缺到这般程度耸人听闻。
这么多年,他们居然一无所知。
幸好,突厥也没勘破并州大营的虚实。
这不是元宏大一个人做下的孽,并州大营的将官们都难辞其咎。
喝兵血吃空额,抢功掩过……
稍微清白点的,不是被元宏大推出去当替死鬼,就是被边缘化了。
余下的核心层,全是元宏大的同谋。
吴杲派亲信去接管并州大营,结果被亲信蒙蔽住了眼睛。
吴岭若非带了两个卫的兵力去巡边,还不知是何结果呢。
范成明只觉得脊背发凉,这么多年,背后居然是一层纸糊的防线。
这已经不是草台班子,是草灰班子,风一吹就散了。
段晓棠:“所以当初绛州民乱,距离更近的并州大营不出兵,并非骄矜,而是真来不了。”
兵马再少,就真维持不住防线了。
吴越缓缓点头,“嗯。”
范成明:“那兵马巡游想抓乱军的俘虏?”
庄旭:“自救,他们在自救。”
用俘虏补充兵员,虽然只是充当炮灰,但多少能增强一点。
范成明还是想不通,“下克上怎么回事?”
吴越:“并州大营一部分少壮派将官,眼看再继续下去,就是突厥长驱直入。”
“遂联合起来欲兵谏!”
主将和下属有矛盾的下场是什么,隔壁幽州大营刚刚演示过。
卢茂身死爵消,妻儿下落不明,不知埋骨何方。
第
1193章
有个亲戚
段晓棠有一处不解,“他们为何不向朝廷揭发?”
并州大营的将官不是无根的浮萍,白家还有一个国公在长安呢。
白隽既有发声的勇气,亦不乏发声的力量。
吴越言简意赅道:“因为他们自已也不干净。”
干净的早被元宏大送出去死了。
余下的最次也拿过元宏大走私兵器换来的钱帛。
一旦揭开这层遮羞布,他们都将面临灭顶之灾,无人能幸免。
军中,尤其是边地的兵谏也是有技术含量的。
比如挑一场不大不小的战事,在元宏大背后下手,为国殉身就当成全他。
然后他的家眷就可以遇见土匪,遭遇不测了。
毕竟在这四战之地,任何意外都不足为奇。
吴越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冷酷的现实,“元宏大先前已经死了一个副将一个儿子,据传是突厥人的手笔。”
人说玩兵谏不是虚的,杀鸡儆猴。
元宏大再不走,下一个死的就是他。
只要并州大营有一个将官心怀怨望,那他随时都可能遇见土匪或者突厥人。
边军自由度高,他们的将官真可以调兵,随时能拉出几千人马。
不仅元宏大,其他几位核心将官也会在一两年内退役或调离。
想通其中关节,段晓棠只能感慨一句,“最高明的猎手,往往以猎物的姿态出现。”
亏得先前以为元宏大是被下克上逼走的,觉得他是无能的庸才,原来是这么个逼法。
幸好并州大营还剩一丁点集体荣誉感。
庄旭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兵谏之后,又该如何收场?”
兵谏一时爽,后头还有一个天大的烂摊子。
吴越:“维持现状,慢慢恢复元气。”
新任的主将,若能和他们一条心,就一起发财守边。
若不能,就高高地供起来。
吴越:“不料先去的不是新任命的主将,而是父王。”
揭开了并州大营的臭盖子。
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
并州大营的毒疮若不剜去,只会不断地烂下去。
大吴将在和突厥的对峙中,慢慢落入下风。
段晓棠盘算兵力,并州大营只剩五成兵马,加上不断落马的将官,短期内实力还会下降。
吴岭手里有两卫的精兵,质量高,但人数处于劣势。
段晓棠:“长安这边有什么安排?”
吴越:“这些年凡是去过并州大营的,都会拉出来调查。”不论文武。
蛇鼠一窝,不信真清白的人,能活着离开。
“杜将军,不日将率领左骁卫北上。”
杜松亲自将元宏大绑了进宫,在皇帝面前挂了号。
若守边有功,回来就能升任大将军。
边关,卡功劳的将官,最容易刷经验的地方。
庄旭:“左骁卫实际只有半卫兵力,能成吗?”
吴越:“足够了,左武卫和左候卫并无大损失。”
左骁卫只是以防不测。
范成明急道:“三儿,你该不是想这时候去左骁卫混一把?”
庄旭否认道:“怎么可能。”
去左骁卫,不是白捡的升官,和右武卫有什么区别。
杜松恐怕也没想到,前一阵刚总结出的北方冬季作战概要,自已先用上了。
范成明摸着下巴道:“这会王爷在,不用考虑并州大营的主将,往后呢?”
“总不能让南衙大将军兼任吧!”
万一把范成达留在并州,他怎么办!
靠山不在家里,心虚!
吴越直言,“朝中还在考虑。”
这么大的烂摊子,一般人接不起。
当初看重元宏大老实中庸,才会派他接管并州大营。
怎料满朝文武加上皇帝,全部看走眼。
四人闭门会议结束,出来的每一个人都面色不虞,各自四散。
范成明坐在点将台,双脚悬于台外。
武俊江笑道:“今儿怎么深沉了?”
范成明:“只是想到,以往姓殷的觉得南衙诸卫是骄兵悍将,果真是没见识。”
真该让他去并州大营滚一圈。
武俊江面色闪过一丝不自然,“并州?”
范成明奇道:“你怎么知道?”
武俊江:“我在并州有个亲戚,最近写了信来。”
范成明:“他说了什么?”
武俊江:“简单问候了两句。”真要命的事不会在信里说。
“不用管他。”
不知是说给范成明,还是自已听的。
说罢继续下去盯着军土训练。
徒留范成明在原地绞尽脑汁思索,武俊江在并州现成的亲戚不是窦鸿云和梁景春吗?
如果是他俩,没必要用代称。
武家在南衙姻亲遍地,但从未听说和并州有什么牵涉。
该不会有人托门路托到武俊江头上,这事可不好掺和。
万一把武俊江拖下水,自已往后怎么升官发财荣华富贵。
范成明立刻抓住个机会,同靳华清打听,“梁五去了并州,一个人孤零零在那边,也没有亲戚照应,我心难安。”
靳华清一头雾水,“窦将军,不是在吗?”
谁说堂姨夫不是亲戚了。
范成明强调,“先公后私,他们都是外来的,在并州哪会方便。”
“梁家、武家在当地有亲戚吗?”
靳华清:“梁家的事,我怎么会清楚!”
范成明:“那武家呢?”
靳华清摇头,“没听说过。”
范成明晃晃脑袋,装模作样感慨,“梁五缺了两分运道,没个本地亲戚照应。”
那就好,只要不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戚,武俊江都不会在意。
他可是亲姐姐落水,都要救孟章的人。
段晓棠回家将并州秘辛一说。
祝明月嘲讽道:“真是个会团结下属的人才。”
这么些年瞒得滴水不漏。
“最后反受其噬也不奇怪。”
赵璎珞:“竟然如此……”不知该用什么形容词,只能道:“难以想象!”
祝明月:“并不新鲜,你老家的幽州大营就干过。”
“以前来过家里作客的卢照,他家就是这么没的。”
补充一句,“不是说他家干过这些事,而是他们和下属同样有矛盾。”
戚兰娘:“卢家不是国公府邸吗?”
祝明月:“元家不也是。”
他的国公含金量,可比卢家强多了。
林婉婉:“难怪元昊英会往终南山方向跑。”并州回不去了,只能先躲起来。
回去,正好撞在吴岭的刀口上。
第
1194章
血海深仇
祝明月:“不是说元家有家眷留在并州吗?”
段晓棠摊手道:“长子也跑了!”
不能怪吴岭无能,只能说元家在并州打的洞太深了。
祝明月只想翻一个白眼。
段晓棠叹息一声,“明年其他三营,将迎来史上最严格的稽查。”
如果你发现了一只蟑螂,那么黑暗里定然有无数只蟑螂。
南衙懂礼貌讲文明,大将军无令都无法调遣兵马。
对比地方大营,动不动搞兵谏的习惯,简直纯洁得不像样。
难怪卢自珍以前时不时“克”上司。
长安城从来没有任何秘密,如果有,那只能是你的位置不够高。
自从朝中各处衙门开始清算和并州大营有关的文武官员。
并州的盖子彻底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