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74章

    孙安丰对一群刚认识不久,连酒肉都混不上的朋友,贴心贴肺道:“我们平日在家金尊玉贵,但军中有军中的规矩。若想做什么,脑子里先想一想,再不济同我商量下。”

    最好别给我找麻烦。

    薛宇达不通军法,问道:“哪些不能做?”

    孙安丰:“范将军都不做的事,绝不能做。待会我叫人送军法条例来,你们看看,心里有数。”

    不教而诛之,谓之虐;教而不化,诛之,谓之王道。

    柳星渊笑道:“范将军……”

    孙安丰不得不维护范成明的权威,“军中只有世子能指点范将军。”

    名义上是如此,至于私底下……自家事自家知。

    右武卫将官在范成明的带领下,深谙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两面三刀的技能。

    孙安丰“敲钟”完毕,回去找范成明复命。

    范成明环手抱胸,“说了?”

    孙安丰:“交待清楚了,还送了几本军法条例。”留下书面证据。

    范成明语气不屑,“就看他们识不识相了!”

    吴越和范成明一路征战,死他们手上的官吏土族不计其数,不缺河东这几条小命。

    从这点就能看出来,裴子晋的觉悟比不上孙文宴。

    小兵无理由脱队远行作恶,周围人报上去,孙文宴早私下解决了,不可能等到全永思巡查时发现。

    以裴子晋的官阶爵位,和孙文宴相比,算给他抬咖,比不上似乎“情有可原”。

    下午启程时,裴子晋听到下属禀报,千余右武卫军队绕行到他们背后,惊出一身冷汗。

    依原先安排,右武卫在前郡兵在后,但现在布置改变,事前竟无一丝察觉。

    右武卫在调兵上堪称令行禁止,如果针对对象不是自已的话,裴子晋恐怕会死命夸奖一番。

    李开德带着数十兵马过来,礼貌道:“裴郡尉,郡兵行路缓慢,宁将军担忧军土掉队,赶不上夜宿的营地,故让全校尉押后。”

    名为押后,实为押送。实在不怎么信任裴子晋的虚应故事。

    小心无大错,无非是担心行军途中当众处刑,引发河东郡兵哗变,故而两面包抄。

    裴子晋皮笑肉不笑道:“安排极是妥当。”

    送走传话的李开德,裴子晋急忙招来诸位下属,摊牌道,他们若是解决不了底下人的情绪,轮到右武卫来解决,恐怕难以善了。

    裴子晋名为河东郡兵的统帅,但真正如臂使指的不到一半,其他不过是各大世家过了明路的私兵。

    第815章

    差点拆穿

    地方郡兵构成多是如此,裴子晋手下几个小头头,要么投靠世家,要么就是世家旁支子弟、女婿充任。

    他们护的不是家乡父老,而是世家利益。

    这也是吴越不到万不得已,不愿意将后背交托郡兵的缘由。

    等到夜宿的营地,吴越以行路辛苦为由,赏赐全军肉食。

    打一棒子给颗甜枣,一张一弛,小风波就这么过去了。

    右武卫向来恪守军法无需多说,郡兵头头晓得轻重,底下郡兵图衣暖食饱,一顿肉食安抚下来,再兴不起风浪。

    哪怕三两个有心人想闹,也要想想是不是右武卫的对手。他们绝对有能力无惊无险的把郡兵拿下来。

    软刀子硬刀子两边插下来,河东人不得不口服心服。

    眼看官府、世家子弟两方都不受重视,不得不另谋出路,琢磨一番把裴子卓推出来。

    虽然先前和薛留比试落败,但勇气极佳,军中风气简单直接,加之裴子卓性情磊落,裴子晋没利用弟弟做阴私之事,故而右武卫将官们对他观感都不错。

    绝不是看在裴家捐献的钱粮份上。

    裴子卓拎着两把与身形相比堪称“娇小”的混元锤,走到宁岩面前,“宁将军,小子可否向你请教一番?”

    宁岩不明就里,“请教?”

    裴子卓:“听说你教导薛参军,小子想知道差距有多大。”

    明知不敌,还是迎难而上。

    薛留是年长几岁的同龄人,宁岩则是军中宿将,裴子卓想知道他的前路有多远。

    宁岩实话实说,“我只指点薛长生武艺,他是段将军麾下。”

    裴子卓以为宁岩是推脱,急忙道:“小子晓得规矩,将官和白身比试不合规矩。”声音逐渐低落,“但我们不是在军中么。”

    宁岩听得奇怪,“谁同你说的?”

    裴子卓道出“罪魁祸首”,“宁中侯。”你亲爱的侄子。

    三言两语说清前因后果。

    不远处范成明仰头看天,“今天天气不错!”乌漆嘛黑。

    宁岩顾不上搭理言辞恳切的挑战者,扭头道:“范二!”

    范成明急忙撇清,“和我没关系,封儿自学成才。”3506

    全永思主持公道:“脸呢!”

    官职为中侯,为人可不忠厚。

    宁岩不再纠缠谁带坏谁的问题,三拳两脚解决年轻的挑战者,满足他的愿望,顺便保住老宁家的颜面。

    裴子卓落败有些许颓丧,河东的天空太小,终归是让他眼界狭窄了。

    孙安丰安慰受伤的少男心,“宁将军武艺出众,又是当打之年。”

    其他人与之相比,不是生嫩就是英雄迟暮。

    偏偏裴子卓钻了牛角尖,“宁中侯为何不愿意同我比试?”

    从宁岩的态度来看,宁封的借口并不真切。

    孙安丰不可能揭宁封的老底,糊弄道:“宁中侯在右屯卫,我在右武卫,与他不相熟。”

    裴子卓有些武痴性子,“我们去行营,宁中侯在吗?”

    连宁岩都和他比试了,宁封还有何借口推脱。

    孙安丰:“或许出征了吧!”

    招惹谁不好,偏招惹愣子。

    记得提醒范成明,让他的狐狗小兄弟藏严实点,否则真要挨两锤子。

    河东子弟之中老于世故的人,或许猜到宁封或许哪里不妥当,才没有接裴子卓的比武邀约。

    但万万没想到他的身手会废到那份上。

    孙安丰好意把身心都受挫的河东子弟送回他们的营帐。

    途中经过一片空地,右武卫的说书班开门营业,正说到温酒斩华雄一节。

    表演形式与时俱进,前头有人说书,后面还有凑热闹的拿着对应的武器比划。

    鉴于演技和武艺都不过关,孙安丰决定取消这一形式。

    柳星渊:“这是什么?”

    孙安丰:“一出话本,说的三国时期故事。”

    柳星渊当然知道是三国时期的事,拧眉道:“华雄不是被孙坚斩杀么!”世家子弟,正经读过史书的。

    孙安丰:“这就是一出话本。”如有改编,纯属故意。

    薛宇达:“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用词甚妙,从何而来?”

    作者不必问了,真正的大家不会写话本。

    孙安丰:“段将军从市井淘换来,分给范将军看,慢慢传开了。营里弟兄爱热闹,读不明白就听一听呗。”

    裴子晋也混官场的,“他俩私下看话本?”

    他都不和同僚干这不上台面的事,问起来都说看的《论语》、《春秋》。

    孙安丰笑道:“范将军和段将军的年纪才多大,看些闲书不碍事。”

    他都当孝子,假公济私给孙文宴抄过一本,快马送去江南。孙文宴有没有范成达的觉悟,参透其中关键,暂且没回音。

    裴子晋点点头,被两人各种迷惑的操作搞糊涂,都忘了他们还是年轻人。

    裴子卓走不动道,混元锤垂放身侧。其他人见状,跟着驻足,见识一番右武卫特色曲艺文化。越听越入迷,高潮处跟着拍手叫好。

    薛宇达耳朵灵,听见前头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借着篝火的余光,仔细辨认。“范将军?”

    范成明和李开德混在人群中听说书,闻言转头。

    范成明招呼道:“是你们啊,一起听!”

    范成明都让一块了,没有兴趣的也得听听,遑论有兴趣,越听越有滋味的。

    听完一节,军土们各自散去。

    似薛宇达这种有文化有兴趣的,嫌弃听说书太吵闹,问道:“范将军,可否借文本一观?”

    范成明是不看书的,问孙安丰,“有么?”

    孙安丰相当分得清里外,“只有几个常说的段子。”

    南衙是同僚,孙文宴是亲爹,河东算什么?文本想要就要,庶人想从世家求经书都没这么容易。

    再说哪来的完本,它根本就没完本。

    范成明:“跟着听热闹,”转头说起,“孙三,我看他们比划的有趣,不如过年的时候装扮上,像傩戏似的。”

    孙安丰半点不提他刚才觉得表演不及格想叫停的事,“得问庄校尉。”

    傩戏装扮得要钱,庄旭肯拨钱,就装扮上乐呵乐呵。

    庄旭要是学铁公鸡一毛不拔,更没意见。

    第816章

    私下商议

    次日范成明起了大早,转悠到伙房,问道:“东西准备好了吗?”

    周水生点头,“准备好了。”手往一旁一指,面粉清水,不用特意准备都有。

    范成明负手道:“那就做吧!”

    周水生手上用劲揉面,多嘴问一句,“将军,营里谁生辰?”能让范成明记挂的,多半是营里的将官。

    范成明:“做就是,不用管别的。”

    周水生识趣不再多问,专心和面。“将军,要多少?”

    范成明:“越长越好。”

    周水生明白其意,和好的面团放在一旁醒发,转而去处理配料。

    行军途中朝食简单,配些汤粥胡饼就算不错了。

    范成明在伙房混个肚饱,用食盒把各色餐食一装,拎着就走。

    嘴里哼着不知名的小曲,晃晃悠悠到吴越的营帐。

    一开口就没好话,“你说这日子挑的,平白比旁人少收几份寿礼。”

    吴越少有大操大办生辰,除了生母的缘故,也因日子实在不巧。

    其他人嘴上说牢记上司生辰,但仗打起来谁还记得,也就范成明这个闲人记性好。

    庄旭笑道:“说点好的吧!”

    范成明:“真金白银吶。”他现在算掉钱眼里了。

    庄旭接过食盒,“看看有什么?”

    范成明:“上一层是七郎的,底下是我俩的。”

    食盒上层是一海碗长寿面,瘦而长白如玉,搭配浓郁的汤汁,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范成明将长寿面放在桌案上,庄旭摆放竹箸。

    范成明:“寿星公,生辰吉乐。”

    庄旭:“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吴越笑道:“多谢!”

    范成明眼睛看向长寿面,抬手做邀请状,“寿星公,请吧!”

    吴越一手执箸一手扶碗,开动。范庄二人分食其他东西。

    吴越刚吃的时候,觉着滋味不错,但越往下吃便有些受不住。

    军中分量本就大,周水生厚道做的扎实。吴越胃口本就一般,偏偏长寿面讨意头必须吃完,吃到最后都快噎到嗓子眼。

    下回过生日,一定要吩咐人,长寿面得用精致的小碗装。

    范成明你个棒槌,差点让自已成第一个被噎死的寿星。

    全永思通报入内,“世子,宁将军说,两刻钟后启程。”

    吴越歇口气,道:“嗯,昨夜河东人有动静么?”

    全永思:“老实得很。”

    范成明招呼道:“永思,朝食吃了么?”

    全永思:“还没来得及。”

    范成明挪开半个位置,“来吃点。”

    这一路仰仗宁岩和全永思两人统筹全军,千万别饿坏了。

    吴越:“吃吧!”

    全永思也不假客气,坐下就吃,只是有些奇怪,为何三人一起,吴越却单列一席只吃汤饼。

    庄旭:“明日就要和薛大将军会合,也不知战况如何?”

    他们在后方能获得一些消息,到底不如前线清楚。

    全永思:“说来正式发兵六七日,汾阴已平定,现在该向文城进发。”

    汾阴是后来受波及,非是乱军控制的核心区域。文城若下西线压力骤降,乱军再难西进。

    前线的战报各路将领汇报给薛曲,薛曲再转送吴越,不排除吴越有其他途径和右武卫将官沟通,但一来二去,消息差了三四日。

    吴越神情深重,“打得太快未必是好事。”打下来,以两卫当前实力治不了控不住。

    宁岩再当人肉快递,将数千人马运去行营。

    孟章离营十里迎接,两卫诸将并未全部出动,毕竟薛曲手上要留些机动兵力,以防万一。

    范成明:“战况如何?”

    孟章:“文城只剩一两个县负隅顽抗。”以当前的消息传播速度,说不定此刻已全境光复。

    范成明嘻嘻哈哈道:“薛大将军高兴坏了吧!”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