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95章

    皇室宗亲,可以平庸,但不能糊涂,连他们的近人也是如此。

    林婉婉:“常与同好争高下,不和傻瓜论短长。”

    接下来是祝明月的一家之言,“或许窦家以为,武俊江去应家要说法,出自吴七的授意。”

    段晓棠摇头,“不是。”吴越不是那么无聊,或者说“正义”的人。

    祝明月:“但其中体现吴七某种偏好,不然应嘉德入营的事,不可能泡汤。”

    段晓棠无法否认,“额!”

    吴越越权,亲手杀了江南大营的胡宁,用实际行动证明,他玩真的。

    祝明月:“‘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这句话原本说的是男人。”

    “应嘉德,一个不受未来南衙主人喜欢的女婿,扔了就扔了,还能顺便表表忠心。”

    林婉婉:“是不是有点阴谋论了!”

    祝明月:“不然河间王日理万机,真能糊涂到认错亲戚?”

    “偏要去问应家一个没多大干系的兄弟,他是不是武俊江的姐夫,怎么不问窦家的?”

    范家兄弟,官大不得不分家,应家兄弟到今天的地位年纪,树大分枝,说不定逢年过节才能见一面。

    吴岭的表现说明,他是知道的这件事的。

    人的语气变化会有不同含义,若原话不错,吴岭话语的重点是武俊江,其他都是附属,倾向不言自明。

    “不然右御卫的将军兼应家当家人,会去帮那对糊涂夫妻,收拾烂摊子?”

    明面上牵涉进去的只有右武卫和右骁卫,但武俊江去应家的节点,正是右武卫敲定入营名单的时候,传递的是吴越的某种偏好。

    应家置之不理,当然要敲打一番。

    别管右武卫通过何种方式挑人,是否有争议,吴岭都是站儿子这一方的。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上位者的喜好,只要稍稍暗示,自会有人附从。

    第670章

    新人入营

    谁赞成,谁反对?

    谁是我的朋友,谁是我的敌人?

    祝明月:“亲儿子和没多大干系的下属之间,都知道怎么选。”

    何况这个儿子还是事实上的独子,人只是路线偏一点,又没做错,还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

    远的不说,孙文宴的选择不也一样吗?

    孙安世做错不只一件事,受了颇重的教训,但愿意教训,就证明没有放弃,还想挽救一下。

    真要是不相干的下属,轻点也是闲置的下场。

    连番大战,诸卫都要舔舐伤口,今年关中剿匪的任务只能落到左右候卫头上。

    去年右武卫只派出一千人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左右候卫也不好太大张旗鼓,各派一千人,划了地方,派出一些需要军功的将官出战。

    哪怕已经尽量注意,关中诸郡县还是怨声载道,加上东征失利,民间亦有怨言,表现比前几年更激烈,因为人家见过好的。

    弹劾的奏折如雪花般飘进长安,李君璞人在京兆府,仅凭奏章,都能判断他们的行军路线和接下来的方向。

    两卫大将军天天被一群太守县令骂得狗血淋头,时间全拿来应对申饬。

    与此同时,诸卫新晋将官名单公布。

    有心人开始研究,每个人的出生来历,以及所授官阶,甚至包括入营背后的关系。

    尤其是右武卫的人,武应窦三家的热闹刚刚过去不久。

    应嘉德不去原便宜岳父兼姨夫的右骁卫,不就是想烧热灶么,现在该看看热灶的成色。

    整体官阶安排都偏低,打头一个孙安丰,中候,正七品下。

    谁都没想到孙文宴会把儿子安排进右武卫。

    往下的十几人,本事、出身,甚至人品都没有可以置喙的地方。

    这时候才有风声传出来,此次将官入营,全是范成明一手操办。

    韩腾年老,杜吕两位将军操持营中事务,无暇分身,于是这件大事,只能交托给年纪轻轻的范成明。

    范成明做事向来不走寻常路,头一次操办这种大事,六神无主。又想起在巩县让他不得不亲赴险境的十几个混账。

    把所有备选子弟的底细查了个底掉,应嘉德就是行事不端落选。不然凭武俊江的关系,肯定有他一个名额。

    这事不能说人办错了,当官也有品德要求。但没想到会针对未出仕的将门子弟,而且还真执行上了。

    接下来吃瓜群众热议的,就是原有意去右武卫的落选子弟,你是关系不够硬,本事不过关,还是小尾巴被范成明抓住了。

    范成明除了帮右武卫,顺手当一回贴心小棉袄,帮范成达“以权谋私”,谁也不希望自已手底下有刺头。

    小将官可以招新,但左武卫弘农宫一战,高阶将官损失太多,单靠本卫提拔不顶事。

    范成达只能拿出高薪高官位去其他卫挖墙角,其中就包括武俊江的六姐夫窦鸿云。

    将官入营的事尘埃落定,旁人陡然意识到范成明手上名单的另一种价值。

    俞怀光将一份名单拍到范成明面前,“这些是下回宴会的客人名单,参加的都是你的姨妹姨侄女,家里的实在亲戚,看看有没有不合适的客人。”悄悄将新入营的将官掺在里头。

    范成明只觉得一个人住实在没安全感,早先没分家,范成达肯定帮他拦住了,哪轮得到俞怀光“长驱直入”。

    迫于俞怀光的“淫威”,范成明只能就范,勾出两个名字。

    俞怀光:“他俩犯什么事?”

    范成明:“不然去西市和平康坊打听打听。”犯罪地点还很多。

    在军土上番之前,新将官会先入营报到。

    新将官们和右武卫千丝万缕关系,说不定先前就是熟人。

    范成明拍上温茂瑞的肩膀,“小子,落我手里了吧!”

    温茂瑞面无表情地把范成明的手拨下来。

    范成明嬉皮笑脸道:“早知有今日,何必当初呢。”

    段晓棠看不过眼,“有完没完!”

    范成明一脸蛮横相,“要你管!”

    胳膊搭上段晓棠的肩膀,又被毫不留情的拨下去。

    范成明:“无情。”转而又去撩拨温茂瑞,“凫水学会了么?”

    温茂瑞就是在曲江池旁准备套范成明的人之一,还是领头那一个。

    范成明对此事定性是玩笑,其他一查,温茂瑞的底子干净,条件也符合,就把人放进来了。

    温茂瑞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人家不高兴,范成明就高兴了,“哈哈!”

    段晓棠没眼看,撇过头,太欠了。

    韩腾安排让范成明段晓棠出面迎接新入营的将官,反正这些新鲜小白菜,往后都要落到他们手里。

    段晓棠不乐意做迎来送往的差事,只管把范成明踢出去“接客”,反正他干熟的,自已在后头躲清闲。

    范成明每个人说几句话,打个招呼,又去外头迎接新人。

    温茂瑞见段晓棠也不喜欢范成明,顿生同仇敌忾之感,“范二真是……”想起是右武卫的地盘,止住话头。

    段晓棠慢慢转过头,“人在屋檐下,那是比你高十几阶的上上上司。”

    说完从腰后掏出折扇,八月都快过完了,天气还这么热,想躲个清净都不行,转身离开另寻地方。

    范成明都招了些什么牛鬼蛇神进来!

    温茂瑞:“这,这……”这人太没有礼貌了。

    等段晓棠离开,孙安丰才出来“做好人”答疑解惑,“那是段将军。”

    右武卫只有一个段将军,就是段晓棠。

    温茂瑞怒视几个狐朋狗友,“怎么不提醒我?”

    狐狗无所谓耸耸肩,“没看周围,没人去和她搭话么?”

    外头传段晓棠性情古怪,其中有一条,就是不爱搭理生人。

    新人全部到齐,韩腾升帐,一通勉励劝诫,最后包袱一甩,“范二,带他们下去熟悉一二。”

    范成明跃跃欲试,“是。”

    诸将官纷纷散去,薛豪眼看一大堆新人入营,略有隔阂,“招一群兔子进来干嘛?”

    范成明只是查人有没有案底,在不明真相的人眼里,就是一群温驯的兔子,而军队最好是虎狼之师。

    第671章

    入营考核

    武俊江近来被一群亲戚接连搞心态,平等地想搞其他人心态。

    “你猜,为什么吕将军去东莱,没带你?”

    薛豪不解,“他统率的是中军!”他又不是中军的人。

    武俊江:“你就是在中军,他也不大可能带你。”

    薛豪:“为什么?”

    孟章眼看不对,连忙把武俊江推走,“薛校尉,慢慢想啊!”

    照往常的经验,欢迎新人,联络感情,最好去酒肆或者平康坊潇洒一圈,但在右武卫的不大行得通。

    可以几个人私下去消遣,但聚众就算了。

    尤其平康坊,上次一起去记忆太深刻。

    范成明直入正题,把新人带到校场,双手背在背后,嘴角噙着莫名的笑容,在温茂瑞看来就是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

    范成明拍拍手上不存在的灰尘,庄旭带人将营中属于每个人份例的盔甲兵器送上来。

    别管人看不看得上大路货,该给就给。

    至于衣裳就算了,担心这群膏粱子弟穿不惯,能省则省。

    范成明:“大家都认识,就不多介绍了。”

    从腰带里拿出一张折好的纸张,“诸位官阶已定,走马上任之前,营里想摸个底。”

    “五天内,你们能达成上面的考核要求,即可上任。若考核不过关,再留五天,等军土上番。”

    温茂瑞:“范将军,考核哪些?”

    范成明:“体能弓马骑射,这些都是营内军土需要达到的。诸位出自将门,幼习武艺,不成问题。”

    “本来还有凫水的,但时间刚好岔开了,你们家里若是有池塘,可以练一练,或者等休沐去曲江池寻左武卫。”

    纸张在新将官中传看,除了少数几个在某方面实在短板的,其他人接受程度尚且良好。

    范成明:“这已经是精简过的,你们若是知道原来的考核要求,会哭着来谢我的。”

    段晓棠知道这些都是将门子弟,比军土基础好多了。

    提出要不然仿照科举,准备一场考试,考各种兵书段落、战场上各种情况应对、八百字战例分析……

    范成明急忙道:“打住,将门子弟文化要求不高,能把字认全就不错了。”不是每个人都熟读兵书。

    考试,你不是为难考生,是为难考官。他们犯了什么罪,要受这种折磨。

    校场上,范成明另外拿出一本《五字经》,“一个月内把它看完,不要求倒背如流,但要知道说的是什么。”

    温茂瑞:“怎么参加考核?”

    范成明手往旁边指着刘耿文,介绍道:“找刘司戈。若刘司戈不在,可以寻武将军,他近来常驻营中。”

    “奉劝一句,武将军最近心情不大好,别犯他手上。”

    有自恃本事的人,立马在刘耿文处登记,参与考核,连热身都不用。

    唯独孙安丰苦着一张脸,有些项目,对他而言有难度。

    简直不敢想象,要在训练营中待上十天,孙文宴会把他怎样。

    孙文宴用三千精兵从吴岭处换来一张治疗夜盲的方子,外加一个入营名额。

    孙文宴看清方子上的文字,不可置信的望向吴岭。

    后者只神秘莫测道:“精兵都是钱帛堆出来的。”

    孙文宴不由想到,在东莱时两卫军土堪称奢侈的伙食,原来不是两卫富,而是为了保持战斗力,不得不这样吃。

    荷包还没打开,就一阵肉疼。

    吴岭给出的是治疗夜盲的方子,至于江南大营做不做,能不能训练出夜袭如风的精兵,全看孙文宴的选择。

    转手就把还只存在账上的三千精兵,划拨给左武卫。

    江南的悍兵与关中的硬汉,不知能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

    范成明在校场边上看了半上午的热闹,临到吃饭时,才把一群新人带去伙房吃饭。

    “吃多少拿多少,喜欢吃什么拿什么。”

    伙夫将一盆盆菜,分装进精致的小瓷碗中。

    孙安丰打眼一看,鸡鸭鱼羊皆有,提着小心问道:“范将军,不分份例么?”

    范成明摇头,“不用。”

    范成明又不是多体贴的人,把人带到吃饭的地方功成身退,连忙去找自已的饭搭子。

    段晓棠和庄旭早把菜端齐,三个人吃五个菜差不多。

    范成明瞧一眼菜色,“我去拿点辣椒酱。”回来时除了一碟辣椒酱,还带了一碗槐叶冷淘。

    庄旭实在受不了,捂着额头,“又吃!”转而向段晓棠道:“菜谱不能再这样安排下去!”

    段晓棠瞟一眼,“没事,没多久过季了。”想吃还吃不着呢。

    范成明不以为意道:“你们不吃就行了。”

    庄旭:“换一个成吗,凉面?”

    范成明:“今天没有。”转而提起,“今天会有第一个考核通过的人。”

    庄旭低声道:“温六?”

    范成明:“薛留。”要不是人多需要排队,说不定早做完了。

    庄旭:“薛大将军的侄儿?”

    范成明点头,“嗯,所有人中他是底子最干净。”

    段晓棠诧异道:“这么纯洁?”

    范成明扔一个白眼,“他以前在山上,过年回长安待两天,老子上哪儿查去!”

    段晓棠:“隐居?”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