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转头找到范成明和庄旭,“段晓棠喜欢什么样的地?”三人七嘴八舌拼凑,出征期间总有些言谈碎片。
范成明:“有田有土,靠水临山。”
庄旭:“交通方便离城近。”
范成明:“多近算近?”
庄旭:“以我家庄子为例,再远就是远了。”
长安周边八水五渠,要找个靠水的地方容易,难的是同时挨着山。
范成明:“她拿地做什么,建别墅庄园?”
吴越:“种菜。”所以那些地面建筑多,用以休闲度假的别墅不符合条件。
范成明:“有没有简单一点的。”长安周边的地都是有主的,吴越若真是个跋扈的纨绔当然怎么干都行。
庄旭:“不挑肥瘦,不论大小。”
因为华阴私兵一事,长安不少豪门牵扯进去,连河间王府的产业都有不同程度扩张。
吴越已经看过王府的田庄簿册,没有符合条件的。
吴岭既叫他安排赏赐小庄,吴越当然照做。私以为,父子二人对大小的定义应该差不多。
范成明:“七郎,田庄的事打算怎么解决?”段晓棠对土地使用明显是有规划的,随便找个田庄赏过去,好像有些敷衍。
吴越:“让护卫顺着长安周边的河渠走一遭,看有没有现成的庄子,用王府的产业置换。”
不说置换,就是用现钱买,段晓棠也够不着边,非得河间王府出面不可。
如此一来,耗费几日时间,还真找到几处田庄,吴越划掉其中不可能和王府交易的主家。
余下的一处田地方面完全符合要求,唯一的缺憾是没有山。但背后有两座山,可以买。
吴越让王府长史去谈交易,然后定定地望着范成明,“范二,你顶了段晓棠的功劳拜将,不打算表示表示?”
范成明知机,“我立刻回家找我哥拿钱买山。”
范成达能不干么,别说拿来两座山换个金牌打手,就是只换范成明拜将的功劳也不亏。
他入营的时候,怎么没碰上这种好事。两座山换一个将位,傻子才不干。
王府长史一谈定置换,范家立刻带着钱帛去长安县衙买山。
也就这几日才将所有事情敲定,吴岭知道的时候已经尘埃落定,只心底暗骂一句崽卖爷田不心疼,却没多说什么。
段晓棠听完吴越的话,明白一个道理,这是她该得的。立刻伸出手来,“地契呢?”只有使用权的田庄可不要。
陈彦方奉上一个锦盒,田庄山岭的地契、奴仆的身契都在里头。
段晓棠接过,打开查验契约,尤其是几张地契确认无误。
是她的,都是她的。
庄旭无缘得见范成明得知拜将消息时疯魔模样,现在段晓棠在他面前现场表演了一个。
段晓棠可不觉得自已失态,哪里是烂泥滩,分明水草丰腴的风水宝地。
片刻后冷静下来,问道:“我要不要去给王爷谢个恩。”
吴越:“明儿一早去南衙吧。”
段晓棠爽快答应,“好。”
庄旭头一次见段晓棠这么主动地往吴岭身边凑。
范成明上前一步道:“走,先去看看庄子。”
“嗯。”段晓棠后悔,早知道来接收田庄,该把望远镜带来。
中年男人上前,佝偻着背,赔笑道:“小的彭十二,是田庄庄头。”
段晓棠手一挥,“先带我们在庄子上转转。”
五十亩地换算下来差不多五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当众人登上后山时,这种感觉格外明显。
段晓棠用铅笔在本子上快速描画,范成明瞅着空瞟一眼,竟是在画整个田庄的布局图。
下山路上,段晓棠问彭十二,“地里的小麦蔬菜,是庄子自已种的,还是赁出去的农人种的?”
彭十二哈着腰道:“回郎君,都有。”
段晓棠:“庄子上暂且维持现状,过几日我会派人过来。”
彭十二:“是。”
诸人离开庄子,段晓棠问道:“你们待会回营?”
范成明:“你不回么?”
段晓棠:“明天去见王爷,新操典第一篇还没改完呢!”得回家赶作业!
范成明万万没想到,段晓棠有如此自觉性,一个田庄换主动回家赶稿,“你的字……”段晓棠没养门客幕僚,连个代笔的都找不着。
庄旭:“我去你家。”
段晓棠当然清楚自已一手张牙舞爪的字,对吴岭而言伤眼,“我让祝总帮忙誊写一遍。”
庄旭:“也行,明早我在南衙外头等你,看看有没有犯忌讳的地方。”
“没问题。”两方说定,段晓棠立刻飞奔回城,只留给诸人一路灰尘。
范成明吐槽,“她以前都是直接扔给我们一张草稿。”能看就看,不看就滚,这回竟如此贴心,还安排誊抄。
庄旭直戳要害,“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吴越:“田庄之事明明是我一手操办的。”
范成明想跳脚,“山头还是我买的呢!”
第477章
土地安排
段晓棠爱岗敬业,除非特殊情况,向来在营中混满工时。
今天突然提早回来,让家里人不得不惊奇,而且看起来还很高兴的样子。
祝明月正和赵璎珞等人对账,明天是和庄旭交割的日子。“遇见什么喜事?”
段晓棠将锦盒放到炕桌上,不卖关子,“王爷给了一个五十亩的田庄,在永安渠旁边,出城不到一个时辰。范二把庄子后头两座山也买下来送我了。”
祝明月眼睛微睁,“真的?”长安周边的田庄,捧着钱都买不到。
很快想通缘由,酬功。
范家不用多说,没有段晓棠代打,范成明一辈子都要卡在果毅都尉位置上,往后只看范成达能不能立下泼天功劳,升无可升只能推恩兄弟。
而段晓棠返京升任的振威校尉,李君璞徐昭然两人熟悉军中记功制度,只看斩首和俘虏,一个从六品上的校尉已是偏爱,毕竟土匪的战斗力确实不高。
但这趟出征不只剿匪,还有私兵。几十个土匪寨子加起来,都没有四个私兵窝点价值高。性质不一样,只计人头,肯定是段晓棠亏了。
背后还要加上政治影响力,左厢军在关中蹦跶两月,秋毫无犯。南衙自诩虎狼之师,到底是朝廷的中央正规军,仁义之名只会是加成。
拔除影响朝廷稳定的私兵钉子,为明年东征扫除隐患……
吴越彻底坐稳河间王府继承人的位置,如今南衙诸将校对他的评价稍微拔高一些,资质不如其父,但绝对是个脑子灵醒不拖后腿的,关键时候不乏血性。
有时候做下属怕的不是事情艰难,是上司拖后腿。
至于范家兄弟分得的利益,都只能算添头。
零零总总计算下来,段晓棠哪怕出身上弱些,无法一战拜将,但升到昭武校尉,临门一脚于情于理都说得通。
偏偏私兵那一档子事,内情颇多,牵涉甚广,没法多提。
不说其他,华阴山谷是意外撞上的,可其他三个私兵窝点所在的郡县走过一回,却临时杀个回马枪。难不成祖宗托梦或者登山望气,说某地有谋逆之象?
没看吴越和范成明回来,多只在太平坊内蹦跶,养得起私兵的人家,养几个死土没什么大不了的。
戚兰娘可没有祝明月想的多,只顾着高兴,“我们有地啦!”
长安附近,五十亩地,还有两座山!
后院的玉米、红薯、土豆、西瓜、南瓜……有着落啦!
赵璎珞学着段晓棠之前的动作,把几张地契反复看一遍,确认无误,“真是我们的了!”
戚兰娘跑到正屋门外,招呼道:“孟二,去作坊看看林娘子在不在,不忙的话请她回来一趟。”害怕林婉婉着急忙慌悬着心跑回来,补充道:“回来听个消息,好消息!”
如此一来,林婉婉回来的路上,都充满期待。
比如找到穿越虫洞,地里挖出来金子,发现成精的人参娃娃……
但戚兰娘一贯稳重,似乎只有挖出金子最可能,挖出来多少,该怎么花呢?
回家进了正屋门,几个姐妹头对头杵在炕桌上面小声商量。
林婉婉立刻坐上炕沿,把鞋一踢,高声问道:“什么好消息?”
段晓棠将锦盒推到她面前,“打开看看!”
林婉婉将信将疑地打开盒子,入目就是一张地契样式的纸张,没来得及仔细看,惊喜已经冲昏头脑。
“啊!”尖叫声快要冲破天花板,林婉婉冷静不了,直接原地蹦跳起来。
戚兰娘连忙拉住她,“把鞋穿上。”
林婉婉恢复部分理智,原来不是地里挖出来金子,是有能长出金子的地了。连忙问道:“怎么来的,在哪儿,有多大?”
明明看地契都能知道的事,却只开口问,总觉得这样能知道得快一些,全面一些。
段晓棠:“王爷给的,五十亩地,后面有两座山,距离长安路程不到一个时辰。”
林婉婉原以为土地是祝明月花钱捡漏来的,没想到是吴岭赏赐的。
但吴岭不做慈善,是段晓棠搏命的军功换来的。
大喜的日子,林婉婉不会特意扫兴,只感慨道:“手笔够大的,搁以前妥妥的霸道总裁,河间王要是年轻几十岁,我都要爱上他了。”爱上他的钱。
祝明月斜睨一眼,漫不经心道:“人家正一品亲王爵,比霸道总裁段位高多了。”
霸道总裁的基本特点,有钱、有权、有才、有颜、对女主角情有独钟。
吴岭更进一步——霸道王爷,考虑的从来不是私人感情,是河间王府、南衙、皇室和朝廷的利益,一个彻头彻尾的政治动物。
为此不光自已,连儿子们一块“献祭”。
和吴越之间尴尬生疏的父子关系,绝不仅仅是吴越单方面心性敏感造成的。
他要的不是能传承血脉的孝顺儿子,而是能维护南衙和朝廷稳定的继承人。
吴越若搞出割肉疗亲般的孝顺,吴岭非气得垂死病中惊坐起,亲自抽一顿,并当场除了他的宗籍。
儿子私底下的小动作小心思,吴岭并非不知,不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腹诽胆子敢不敢再大一点。
如果忽略当初强制段晓棠入营,罔顾个人意愿的做法,吴岭真是个不错的上司,赏罚公正,有雷自已顶。
吴越与之相比,不说小气,就是黏糊了点。
庄旭在哪儿都混得走,但段晓棠和范成明若真有的选,宁肯圆润地滚去吴岭手底下做事。
可惜没有如果,吴岭那儿坑满了。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摸鱼好。
段晓棠扯开话题,“先不说霸不霸道,这块地怎么安排?”
林婉婉掰着手指头,“猪鸡鸭鹅不能少,要挖鱼塘养鱼养虾养螃蟹,还要种菜,留出地方种药材……”凡是地里能养的,都要有。
祝明月:“不是有山么,林上归我林下归你。”宝贵的耕地可以发挥更大的用途。
林婉婉:“对哦,还有山。要种果树,有些树也是可以入药的。”
第478章
一个奇迹
祝明月:“水流如何?”
段晓棠不知何故,“永安渠啊!”
祝明月近一步解释,“我的意思是,水流急缓,能不能架水磨?”
涉及到专业领域的问题,段晓棠亦无法给出确认,“不是小沟渠,应该说是一条人工河道,最好还是找懂行的人看一看。”
林婉婉双手握在胸前,“我们什么时候去看?”
祝明月沉思片刻,“明天我要和庄旭对账,晓棠要去南衙谢赏。不如后天,正好休沐。”
林婉婉立刻附和,“好呀,好呀!”
祝明月:“晓棠,你明天见到河间王怎么说?”
段晓棠捂住额头,“至少得拿出点工作诚意来吧,我回来赶报告。祝总,麻烦你帮忙誊抄一下。”
祝明月果断道:“没问题。”
段晓棠:“帮我看着点,隔壁李二和长林回来,麻烦请他们过来一趟。”
仿佛回到开学前补作业的时候,一支笔一盏灯一个夜晚创造出一个奇迹。
段晓棠的难点在于,她不仅字写得难看,还不通文言文,必须有人帮自已把白话文翻译出来再誊写。
好在路上零零碎碎记录不少,回来后也陆续再整理,第一篇已经完成大半。
李君璞觉得一本兵书用三五年慢慢雕琢都算敷衍,到段晓棠这儿,回来一周,没把工作总结交上去,都是她摸鱼。
摸鱼一时爽,一直摸鱼一直爽。
左厢军的战报是庄旭负责写的,一个团队,只要有一个人写就行。做武官就是这点好,没人指望你文章奏报写的花团锦簇。
李君璞是被自家门房转告段晓棠有事找,杜乔则是估摸着时间差不多,孟二良过去敲的门。
两人进院,段晓棠连忙迎出来,笑道:“李二哥,长林兄。”
杜乔以超脱平时的反应,立刻停住脚,质疑道:“你真是段晓棠?”
“说什么呢?”段晓棠变成一副严肃的表情,“如假包换。”
“换又能换出什么来!”李君璞阔步往正屋方向走,甩下一句,“说吧,想让我们帮什么忙?”
祝明月等人早将正屋让出来,转移到东厢房去。
段晓棠直接将两人请到炕上坐,把早准备好的操典草稿推到炕桌中间,“王爷赏了我一个庄子,明天去南衙谢恩,总不能空着手吧!”
李君璞:“在哪?”
杜乔:“多大?”
段晓棠:“永安渠旁边,五十亩地。”
杜乔:还是武将好啊!
李君璞:第一次怀疑,舅舅当年是不是投靠错了人。
好在两人都是心性开阔之人,这点微不足道的心理活动很快过去。
李君璞:“怎么帮,”瞥一眼杜乔,“让长林写一篇歌功颂德的文章?”
段晓棠无所谓道:“这玩意交上去,王爷不一巴掌把我扇出南衙才怪呢。”转而对杜乔道:“没说你文章不好的意思,王爷他不喜欢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吴岭和吴越两个人,捏着鼻子表演“父慈子孝”,全靠礼仪维系。
杜乔“故意”找茬,“我的文章花里胡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