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林婉婉:“赵大夫,你还有没有其他孙子。你这里站不下其他人,不如送到济生堂去,我顺道给你教了。”赵大夫“严词”拒绝,“老夫只有一个孙子。”林婉婉有天分,唯一欠缺的只有经验。他愿意结这一份善缘,也是为了日后能对孙子照顾一二,至少上门请教时不会被拒之门外。
林婉婉领着赵璎珞驾着马车,把这一阵子介绍病人过来的大夫全部拜访一遍,送上段晓棠精心制作的糕点和试做的丸药。一来感谢大家提携照拂之意,二来宣告济生堂的成立,欢迎互通有无。
许多大夫拿着糕点和丸药都懵了,毕竟长安城寸土寸金,这么一段时间,医馆都开起来了?好在大家抵触情绪不多,一来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二来是能参与义诊的多是大医馆,去大慈恩寺的大夫并非东家。同为打工人,何必互相为难呢。
但不管如何,以后从大夫们这条线上介绍过来的病人会少一些。
朱大夫谢大夫与林婉婉更熟悉几分,一个是她在长安医学界的引荐人,一个算有两分私交。
朱大夫:“我记得她在长安毫无根基吧。”怎么轻轻巧巧的开起医馆了。
谢大夫:“嗯。”他去过小院,至少对林婉婉的家庭情况有些了解,胜业坊的房子是租的,勉强算个富户。“据说是因为各个医馆都不收,在家中看诊影响家人生活,不得不出来开医馆。”
朱大夫点点头,“年轻气盛。”你们不要我,我就自已开。
林婉婉甚至给李家柳家的门房打好招呼,再有病人上门,如果家中无人,麻烦指到医馆去。
祝明月抽空带着家里人去春风得意楼订做制服的绣庄做衣裳,今日终于送到,后院里五个女人挤在一处,显然对新衣裳充满的热情,衣柜里永远少一件,诚不欺我。
祝明月将两件衫裙不停在段晓棠身上比划来去,弄得后者一头雾水。“我特意交待的,给你做的女装。”
林婉婉定睛一看,上衣是豆绿色襦衫,布料清透微微能微微露出肤色,配的是一件橘红的齐胸长裙,因是锦缎所制,本身自带花纹无需再多做绣花。
红配绿在现代是只有时尚弄潮儿才敢尝试的搭配,可在长安似乎是寻常。兴奋道:“快试试!”谁没有一个打扮洋娃娃的爱好,尤其模特还是段晓棠,从来没见过她穿女装。
段晓棠没有格外的忌讳,只是单纯嫌弃女装繁琐不利于活动。
祝明月拎着衫裙,“威胁”道:“你是自已换,还是我们帮你换。”
段晓棠权衡利弊,抢过衣裳钻到帘子后,“我换还不行么。”
帘子后窸窸窣窣,不多时段晓棠换好衣裳出来,大约是头一次穿着,微微有些不自在。摇着手晃荡着大袖子,干活时这衣袖可真是太耽搁事了。
段晓棠的相貌既有男孩子的英气帅气,又有女孩子的青春可爱,前提是她安安静静站着坐着别说话别动作。
“这衣裳太麻烦了。”段晓棠拎着裙角扇来扇去。
林婉婉:“你要不然转个圈圈。”
段晓棠果断拒绝,“又不是三岁渴望南瓜马车的小姑娘。”三米成桶,六米成花,九米成仙。
祝明月将段晓棠按在梳妆台前,端详着她的面容,“给你化个妆。”不等回应自顾自打开各种瓶瓶罐罐。
外头卖的胭脂水粉实在是怕了里头含铅,于是只能简单做一些自用的。
将米泡在水里十几天,等到酸味弥漫捞出来,用磨子推成极细的粉末浆。将清水跟粉浆分开,清水澄出倒掉。剩下的水分蒸发殆尽后,用竹片刮去表面的一层比较粗糙的粉末,底下的就是细腻的成品水粉了。
至于胭脂林婉婉试图复原玉女桃花粉,可惜还在试验阶段。
祝明月将水粉均匀的扑在段晓棠脸上,好在皮肤细腻不至于浮妆。将胭脂的红轻轻在手背化开,再一点点涂抹到段晓棠脸颊上。
实时女子好用红笔在额头及两颊划上一笔称为“斜红”,祝明月对这种审美尊重祝福但并不打算采用,用一支极细的妆笔粘上胭脂红色在眉心画上一朵梅花花钿,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超过一刻钟。
段晓棠自已动手涂上唇脂,看着模糊铜镜中陌生的自已,似乎真的是一个古代仕女。
“头发得重新挽。”赵璎珞走上前,拆了段晓棠的发髻。“梳单螺或者凌虚髻如何?”
段晓棠头发乌黑,大约是回头是岸辞职得早发量还不错,唯一的问题是太短了。和长安女郎动辄及腰及膝的长度相比,只留了一两年的头发实在不够看。
单螺见多了太普通,林婉婉大手一挥,忽略当事人的意见,“凌虚髻。”
赵璎珞将头发梳顺侧分,分成数股,不断交集拧旋,悬空托于头顶。问祝明月和林婉婉,“学会了么?”这两人至今只会梳些简单发式。
林婉婉咽咽口水,“眼睛学会了。”手没学会。
实心的丸子头变成高耸的发髻,段晓棠连脖子都不敢随便动,“不会散了吧?”
赵璎珞从台面上挑拣两支钗簪插进头发里,轻轻拍拍段晓棠的肩膀,“只要不连续翻十八个筋斗,就不会散。”
赵璎珞同样习武,有她担保,段晓棠放心多了。
独门独户有这样的好处,大门一关,谁都不知道院子里在做什么。
第117章
闹市惊马
几个人试着各色新衣裳,重新挽发,精细的上妆,即使化妆品没有几样,也是玩的不亦乐乎。简单的胭脂水粉用法,对手残党无限友好。
林婉婉美美的欣赏镜中倩影,再转着圈欣赏一遍,果然是美丽佳人。怎么能揽境自赏?“我去找柳三郎玩。”小孩子的眼睛最亮,话最甜。
找柳三郎出来玩没有一点难度,自家租客熟悉得很,而且林婉婉向来很懂规矩,她和柳三郎从来只在门口玩,不会跑远。
比起其他人,柳六娘子可放心多了。
柳三郎从门里蹦蹦跳跳出来,一见人张口道:“林姐姐今天不一样。”
林婉婉原地转一圈,“哪里不一样?”
柳三郎顿了顿,“变漂亮了。”
“姐姐本来就漂亮,今天更漂亮。”林婉婉双手捧脸,“换了新衣裳,梳了新头发,画了新妆容。特意来给三郎看看,好看么?”
柳三郎点头,“好看。”小孩子也是懂美丑的。
林婉婉轻轻摸摸柳三郎的脸颊,“真乖。”
秦嬷嬷看着一大一小两个人玩的不亦乐乎,如果换一个人来,妥妥的风流浪子,偏偏三郎只有五岁,还是一个孩子。林婉婉能和孩子玩在一处,想必在家中也是极受宠爱,才能保持一颗童心。
柳家顺着围墙根种着一排花,看不出品种,但正值花期,引来不少的白蝴蝶在上面蹁跹飞舞。
跟着出来的玩的小富贵年纪虽小但猫性十足,总想伸爪子去够两只,够不着就喵喵叫。
柳三郎:“林姐姐,我们去抓蝴蝶吧!”
林婉婉不知该怎么解释蝴蝶菜花蜜可以授粉,灵光一闪,“三郎,我回去拿点东西。”不多时带出来一根筷子,一团丝线以及一张白纸,
两个人蹲在柳家门口,林婉婉:“给你做个好玩的东西。”将白纸撕碎,用丝线串起绑在筷子上。”走我们去遛蝴蝶。“
牵着柳三郎的手,走到花丛边上,拿着筷子轻轻晃动起来,蝴蝶们以为被丝线绑住的白纸是他们的同类,跟着飞起来。
隔远了看就是林婉婉右手舞动,蝴蝶环绕她飞舞转动。
柳三郎边跳边拍手,“蝴蝶飞起来了。”
林婉婉转了一会觉得累了,将“指挥棒”交给柳三郎,“来,试试。”香香公主和香香的小郎君都安排上来。
段晓棠最近忙着酒楼少在家,等快做饭时,才发现酱油和醋快用完了。后头的祝明月等人忙着试衣试妆,索性自已带上帷帽和竹篮出去买。
林婉婉见她出门有些奇怪,凑近小声问:“怎么出来了?”
段晓棠提了提篮子示意,“打酱油。”
打个酱油而已,不至于危险,林婉婉摆摆手,“快去快去呀!”
柳三郎遛蝴蝶间隙看见人带着帷帽的女郎从小院里出来,“是谁呀?”看着有些陌生。
林婉婉敷衍道:“你祝姐姐。”
胜业坊的商业最繁华的地方集中在坊门口,卖油盐酱醋的杂货店也多开在那里。段晓棠头一次带帷帽,深觉得这玩意遮挡视线,也就遮阳时有些用处了,可现在的天气,正是郊游踏青的时候,不热不冷用不着遮阳。
难怪古时候的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刚到坊门口,买完酱油和醋,便听到路人尖叫,“马受惊了,快跑!”
竟是一匹黑马疾奔而来,马上的蓝衣年轻人显然控制不住,只能大喊,“闪开,快闪开!”一路上人仰摊翻。
段晓棠放下竹篮,疾冲而出抓住缰绳,但没能让马的速度减缓下来,余光看到前头尚有行人躲闪不及,无奈之下,退后些许,一脚踢在马腿处。
黑马吃痛身体后仰,将背上的年轻人甩飞出去。段晓棠快跑过去,在年轻人落地前挡在人背后,帮他卸下一段力。
年轻人劫后余生,大喘一口气,方才说道:“大恩不言谢。”万万没想到也会有被小娘子所救的一天。
“不用谢,”段晓棠公事公办,看他不是主动闹市纵马取乐,也是受害者才这样的,“你没事吧,前面有医馆。”
本想说我送你过去看看,一群骑土飞驰而来,下马道:“七郎,属下来迟,罪该万死。”见主子面上无事,心底暗松一口气。
见家里人来了,段晓棠也不多事,悄然退开,提上竹篮走了。
七郎的注意力刚被终赶到的手下引走一会,再转头刚刚救自已的女郎便消失不见。镇定心神吩咐道:“安抚赔偿沿途受惊受伤的百姓。”
受惊的马匹被段晓棠强行减速受伤,再站起来时只是立在原地。为首的骑土自作聪明,“属下将马儿带回去好生查看是何人动了手脚。”
“不必,”七郎被人扶着站起来,冷言道:“杀掉。”
骑土终于领会主子的意思,不必带回去查证,当场杀掉。“遵命!”这可是从小跟着七郎的坐骑呀。
骑土抽出腰间匕首,靠近马匹,手起刀落,鲜血四溅。
“嘶”马儿一声长鸣,轰然倒地!
七郎不为所动,转身骑上另一匹马,厉色道:“回府。”离开时突然想起,“留两个人查一查刚刚救我的人是谁?”
晚间七郎一边喝着安神汤药一边听着回禀。
“属下问过周边商户,那小娘子是过来打酱油和醋的,不过戴着帷帽,装扮声音并不熟悉。救下您后,提上买酱油的篮子走了。当时人多眼杂,并未有人注意到她的去向。”
胜业坊中住户多是长安中上层民众,过来打酱油的,离开时还记得带上酱油篮子走。以他们当时的位置,是看不见前头医馆的,也是回程时才看见坊门口有一家赵氏医馆。
所以她真的是坊中住户,只是恰逢其会乐于救人而已。
段晓棠也没想过出门打酱油还能“英雄救美”一回,想着骑马比汽车的不可控性高多了,万一出事,影响可大了。
从来只听说过闹市惊马,没听过闹市惊驴的。不然撺掇着祝明月再给家里添几头驴,平日出行时间不紧的话骑驴?
第118章
开业开业(1)
济生堂终于开业,赵大夫祖孙俩离得最近到场祝贺。
赵大夫抬头看着牌匾上的文字——济生堂,林婉婉解释来由,“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是我很喜欢的诗人写的一句诗。”
赵大夫的文化水平仅限于读懂医书,他不知道谢公是谁,这句诗里又藏着怎样的胸怀,但“济生”二字显然是符合医馆取名的办法的。真正让他在意是门两边的对联,但愿世间人无恙,何妨架上药生尘。从未有哪个医者有这番言论。
是呀,这才符合林婉婉的为人,开医馆的第一反应生意兴隆不是好事。
从此后,每一个经过济生堂的大夫看到门口楹联都会心头一震。世人将他们当做医匠医仆,可他们也能凭借手中的药箱药囊济苍生呀!
赵大夫:“你这牌匾的字是请谁写的,不错。”
林婉婉:“还能有谁,我姐妹写的。”
赵大夫侧目,“给你开医馆的姐妹?”
林婉婉点头,“当然。”
赵大夫不说话了,这样姐妹合该笼络好,给一个提匾的机会而已。
林婉婉姐妹真好,能帮扶事业还能提匾。谁要能帮忙扩大赵氏医馆,他也不介意满屋子挂满人家的墨宝。
济生堂开业,宣告林婉婉正式进军长安医学界,放在玄幻里,这就是插下的擂旗,变相的道场。
赵金业觉得周边吵闹,“隔壁怎么叮叮当当的?”
林婉婉往那边望一眼,“还在装修,过两天开业,现在正抢工呢。”
赵大夫听过她语气熟稔,“隔壁也是你家的铺子?”
林婉婉手指画一个圆,“这一块地方都是我们的。”
赵大夫扎根胜业坊日久,这块地什么情况当然清楚,半个月前开始修房子,还以为房主终于凑齐银钱可以起新屋了呢。
“这里,”赵大夫手指着脚下的地方,“租的还是买的?”
林婉婉凑近小声道:“租的。”
赵大夫恨铁不成钢,“租的地方,你替房主起新房?”
林婉婉立即解释,“我们签了契,写的清清楚楚。”具体情况不方便透露。
赵大夫放下心来,知道签契而不是口头约定,还是有几分心计的。问道:“隔壁做什么生意?”
林婉婉笑道:“卖些豆腐豆芽之类的食材,赵大夫你以后记得照顾生意呀!”
卖豆腐不是只需支个小摊就行么,怎么还修上砖瓦新房了。赵大夫打定主意,以后家里的生意就在这里买了,反正离得近,他们两爷孙一顿饭几块豆腐也能对付。
再过两日,隔壁的五谷豆坊终于开业,五个人全员上阵。
似豆腐豆芽等便宜食材可以用豆子换,其他便需要银钱买了。开业酬宾三日,所有商品七折出售。因为他们开业做活动,倒不算扰乱物价。
许多精打细算的人听说消息别说跨坊,连朱雀大街都跨过了。人到了铺子前,看着许多新奇食材反倒不知该如何下手。
“这豆腐竟有彩色的,不过价钱贵了点。”
“这豆干是什么?”
“这凉粉怎么吃?”
……
零零总总不绝于耳。
祝明月早知自已不适合接待客人,揽下搬运补货的差事,她实在没耐心一遍遍解释价钱做法。
段晓棠:“米线是用大米做的,水开扔下去煮,捞上来拌上料就能吃了,不用自已和面。”
林婉婉:“凉粉切开来凉拌就行,你平时怎么拌菜就怎么拌它。”
赵璎珞:“五香豆干可以买回去直接当下酒菜。”
戚兰娘:“你远道而来,这几样都不能久放,可以先买点尝尝。开业三天都是这个价格,你吃的好了,可以明后天再来。”
……
车轱辘话说来说去,说的口干舌燥。
林婉婉敲着腿,早知道该和祝明月一起搬货的。唯独听见铜钱落箱时才有稍许安慰,这可比时不时的诊金冲击大多了。
叮叮叮,听着就喜庆。
赵大夫等到人潮慢慢散去,方才过来,一抬头看见五谷豆坊四个字和隔壁的济生堂一模一样的笔迹,果然是一家的。
林婉婉招呼道:“赵大夫,你来了,要什么自已选。”实在没力气再介绍。
戚兰娘站到摊位前严阵以待。
赵大夫看着琳琅满目的食材,发现除了豆腐,其他的都不认识。
戚兰娘猜到他的疑问,“都是婉婉家乡的食材做法。”
赵大夫对此说法持怀疑态度,据他所知,林婉婉是不会做饭的,连熬药都是赶鸭子上架现学的。
戚兰娘一个个给赵大夫介绍产品,“米线是用大米做的,水开后下锅,煮熟后捞起来拌上作料就可以吃了,普通人一碗米线可以抵上一餐。”
“凉粉切成块后凉拌,可以做一碗菜。五香豆干自带味道,最好做下酒菜。”
“咸蛋是鸭蛋做的,煮熟用来佐粥最是廉宜。皮蛋有鸭蛋和鸡蛋两种,剥壳后生吃凉拌煮汤都可以的。”
……
戚兰娘的介绍没有一丝花哨,却比其他几人详细贴心得多。祝明月若是在这里,高低得让戚兰娘出一本话术,让其他几人跟着学学。
赵大夫爷孙两个向来吃食简单,但比起平民来说他也不差钱,尝试新食材算不上压力。“一把米线,再来十个皮蛋。”大米和鸭蛋都是精细东西。
林婉婉和赵氏祖孙来往甚密,连带着戚兰娘对赵家的情况知之甚详,只有祖孙两人。“赵大夫,不如先买两个尝尝,吃得好了再来。我们离得近,方便得很。”
赵大夫头一次见把生意往外推的,疑惑的目光看向林婉婉。
“赵大夫,没哄你。”林婉婉道:“皮蛋是新鲜东西,爱的人极爱,讨厌的觉得它是世上最可怕难吃的。”
赵大夫不信,世上还有比药更难吃可怕的?但听人劝吃饱饭,赵大夫也不会硬顶,“那拿两个吧。”
赵大夫深知今天许多热闹都是冲着便宜来的,一时忧心对林婉婉道:“三天后怎么办?”哪怕其他食材比豆腐贵重,也犯不着开五间铺子呀!
第11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