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3章

    到衙门找人过户也是要花费的,石头又给了东子二两银子。

    “那就麻烦小哥儿帮我办妥了吧,剩下的就是你的辛苦费。”

    东子呵呵一笑,别看石头穿的寒酸,可出手却不寒酸

    俩人回了县城,东子立马找关系给石头办过户。

    只要钱打点到位,东子和衙门又是经过事的,所以当天就给石头办了下来。

    石头看着盖着官府大印的地契,他也是有家底儿的人了。

    揣到怀中,和东子挥手告别,这才往县城外去。

    石头今天下山,把银子都带在了身上。

    买地就花去了一百二十两,算上上次卖的那两条毒蛇,家里剩下的也不多了。

    看来年前还得再跑一趟。

    到了卖菜的那户人家,这家的小儿子把石头的两个背篓拿过来。

    “大哥今天来的晚啊,我们还以为今天不来了呢。”

    “都说好了,哪儿能不来,有事儿耽误了点儿时间。再说就这一趟了,不着急。”

    越临近年底,粮食越是疯涨,差不多快一天一个价儿了。

    李老爹用一百斤面,五十斤米,换了一冬天的菜,见他们还送了自己这么多腌好的咸菜,所以石头上次来,又给了他们两块儿腌肉。

    腌肉时间久了,喜鹊和虎子都不爱吃,拿来送人情吧。

    所以这一家人对石头的印象特别好。

    用米面换菜,他们家可是占了大便宜。

    石头背着一背篓的咸菜就出了门。

    这家的小儿子还在后面喊道:“大哥,要是家里菜不够吃,就过来拿,家里还有。”

    石头挥了挥手,表示知道了。

    虽然石头一早下山,可因为看地还有衙门办事,等的时间稍长一点儿,所以他往回走时天也晚了。

    可他这会儿脚步确是很轻快的。

    等安稳了,回家先把房子翻盖了,他也算是有房有地的人了。

    有老婆,有孩子,他得努力攒家底了。

    等他把盖着官府印章的地契交给喜鹊,喜鹊笑的眼弯弯的。

    没想到,还不到一年,她和石头居然也有那么多土地了。

    李老爹呵呵一笑,“比我强,我这干了多半辈子,也就攒下了那么点儿家底儿。”

    石头问道:“爹,您不是说还想买点儿地吗?”

    “我不着急,我买也是在村里买,村里都是小块儿的,连不成大片。像你买这种成片的是最抢手的,你看着吧,过完年,有能力买的,绝对会大量的屯田地。”

    “爹,您手里还有银子吗?”喜鹊问道,

    “我又不买那么多,三五亩也行,十亩八亩也可以,到时候再看,年后肯定我要回去一趟。小梁村儿那儿买地,肯定比县城外的要便宜的多。”

    石头一听,便知道他这老丈人肯定还留着后手。

    喜鹊小心的用荷包把地契收好,放在了小木匣子里。

    李老爹说道:“行了,现在没什么可忙的了,等我和石头再弄上些面粉来,咱们也别下去了。”

    石头也说道:“府城也要打起来了,再往外扩散就是县城了。”

    喜鹊听到后忙说道:“那赶紧把面粉扛上来,再以后谁都别轻易下山了。”

    在山上有吃有喝,除了闷些还真没有什么可挑的。

    至于野兽,石头每次出去都会顺手采一些草药,配好撒在院子周围。晚上睡觉前往火堆里也扔一些。

    有些特殊的气味儿,一般的野兽都会避开。

    这时远远传来了一声吼叫声。

    石头望着远处连绵不绝的大山,那是他从没去过的地方,也不知道有谁去过。

    说实话,他很想去看看,可一看到喜鹊,他就又放弃了。

    在外围转转就行了,现在他可惜命了,不想让自己涉险。

    ——————

    豆豆:在古代,良田价格会根据当时年景,地域,差距非常大。就比如发达城市,城郊或偏远山区。

    查资料得知,清朝末年,一亩良田大约需要7至8两银子。而明朝中期,一亩良田能卖到50两左右。明朝末期时则是比清末还不如。元朝末天下大乱时,大约一两银子一亩地。

    另外,不同地区的良田价格也各有不同,本文设定地处偏僻,所以价格不高。

    而且本文架空,所以仅供参考,不要较真。

    第177章

    打猎,一起去

    也是赶得巧,李老爹和石头用了两天的时间把面粉扛上山,随后就开始飘起了雪花。

    这次可和上次不同,这是真正的大雪封山。只一晚上的时间,天地间一片银白。

    石头把怀里的喜鹊放开,先坐了起来,又看了看外面,真亮啊。

    石头身上就像个火炉,喜鹊挨着他,一点儿都没觉出冷来。

    石头一起来,她也躺不住了,火炉没了,有点儿凉,还是起来吧。

    再说也得做饭,一会儿她爹和虎子该过来吃饭了。

    石头先出来,推开房门。

    这景象可真壮观,哪儿哪儿都是白的,尤其是远处的山和树木。

    “石头哥,真漂亮啊!第一次发现雪景这么壮观。”

    石头看喜鹊也跟着出来了,忙说道:“别光看景儿,把厚衣服穿上。”

    说完转身进屋把喜鹊的厚棉袄给拿出来,喜鹊孩子似的,挺着大肚子用脚去踩雪。

    好深啊!

    都到脚腕子这儿了。

    石头把棉袄给喜鹊披上,又把一只温着的热水提过来。

    “你先去洗漱,我把院里的雪扫一下。”

    今天阴天,也没太阳,也看不出时辰。

    但外面被雪光映的太亮了,小灰则是听到动静.从外面的杂草堆里扑腾着跑过来。

    这么长时间,小灰长大了不少,也是伙食好,从上了山就没断过肉和骨头。

    而且现在跑的更远了,越来越野性。

    最早他是在厨房的草堆里,后来他在外面的杂草堆里趴了个窝。

    石头拿着大扫帚开始扫雪,把雪都堆在了菜园子那一块儿。

    喜鹊洗漱完,就把菜粥熬上了。

    石头则是把院里的雪扫干净,又拎着笤帚去了李老爹那儿。

    李老爹和虎子也早起了,主要是外面太亮,在屋里也躺不住了。

    从上山后,每天早晚虎子都被李老爹教拳脚功夫,再加上石头的加入,可以说虎子最小,可每天却是最累的。

    虎子被李老爹拎到院子里站马步,然后开始看他打拳。

    穿着单衣,练的额头都冒汗了。

    “虎子,今天练多久了?”

    虎子忙扬起笑脸,“姐夫过来了,我都练完一遍了,爹让我再练一遍。”

    “那练完赶紧去洗漱,一会儿该过去吃饭了。”

    老爹见石头拿着扫帚过来,就知道他要帮着扫。

    “你搁这儿,一会儿让虎子扫,半大小子这点儿活儿还干不了。”

    石头过来时,就把路清扫了出来,虎子也不练了,接过石头手中的条帚就先扫起了院子。

    李老爹是真的很宠孩子,但是并不溺爱。

    尤其对虎子,一向管的严。

    虎子也争气,知道只有学到了本事,将来才能照顾他爹照顾他姐,不被人看轻。

    就算苦点儿累点儿,也就偷偷和喜鹊抱怨几句,但从不糊弄。

    他敢糊弄吗?在他心里他爹就算很了不起的了,可没想到他姐夫更厉害,如果他不厉害点儿,岂不是家里就他没用。

    李老爹看了看天说道:“你看这天,这雪还得接着下,下过这几天就更冷了。”

    石头说道:“冷就冷呗,反正咱又不出去。爹,我想去打只羊或者弄头鹿,咱们也涮锅子,烤肉吃。”

    李老爹呵呵一笑,“这感情好,就算在山下,也没有过这美事儿。”

    “那我吃完饭就去,现在天黑的早,我争取别太晚回来。”

    “行,对了,你不是说还要给县城那大户人家送头鹿吗?”

    “不着急,过年前给送过去,那会儿没准儿给的价钱还高些。”

    虎子扫完了,颠儿颠儿的跑过来,“姐夫,你要去打猎呀,带上我呗。”

    “这一去就得一天,你这小身板儿哪儿经得住?”

    虎子一腆小胸脯,“没事儿,我现在跑的可快了,爹都追不上我。”

    这话倒是真的,有时虎子淘气,李老爹追着揍他还真追不上。

    说实话,跟这儿闲的李老爹也有点心动。

    “石头,你去那地儿是不是特危险?”

    “有危险,但说不上特危险,最起码老虎豹子没有。但是有猪群,还有狼,这个要碰上成窝的也麻烦。”

    李老爹说道:“那咱们三个都去,让虎子也锻炼锻炼。若真遇上危险,大不了咱爷三个撒丫子跑路。”

    石头也知道李老爹闲的难受,再看看一脸渴望的虎子。

    “行,就怕喜鹊拦着。”

    石头想的是,不往太远处去,大不了往鸭群那边走,那儿小动物也多,就全当给虎子锻炼了。

    虎子跳起来说道:“我去和我姐说。”说完撒丫子就往石屋那边儿跑去。

    每次出去,都是把他留下陪他姐。可他见姐夫每一次都能打到猎物,特别羡慕。

    说什么也不能让他姐拦着。

    也不知虎子怎么磨的喜鹊,等李老爹和石头过来吃饭时,喜鹊只是交代别往太远了去,别冒险,还真没拦着。

    虎子美滋滋的喝了两大碗菜粥,吃了一个馒头和咸鸭蛋。

    剩下的馒头,喜鹊又上锅全给热了下,没有菜,捞几个咸鸭蛋煮熟给他们带上。

    “中午将就点儿吃,等晚上回来我给你们煮饺子吃。”

    石头说道:“喜鹊,你一人在家包那么多饺子,多累呀,等我们在家时再包吧。”

    喜鹊笑道:“我又出不去,包饺子又不费劲儿,你甭管,把我爹和虎子照顾好。”

    “那肯定的,放心吧,我不带他们到危险的地儿去。”

    石头把包着馒头还有咸鸭蛋的包裹拿来让虎子背着,他和李老爹则是一人背一个长弓,腰间别着匕首。

    李老爹还把用的顺手的斧头也带上了。

    三人都把原先的旧棉袄穿上,戴着兔皮帽子就出发了。

    虎子兴奋的过了竹桥,走出好远,还扯开嗓子吼了一声,群山都在回荡着声音。

    小灰听到后,则是站在壕沟前,冲着外头汪汪的直叫。

    “小灰回来。”

    小灰叫了几嗓子,又跑到喜鹊脚边转了几圈儿。

    都走了,又把它留下看家了。

    小灰很机灵,知道家里没人,也不出去疯跑了,一直在门口这儿趴着。

    反正天冷,喜鹊也不出去,索性包饺子,这天气冻在外面,随吃随煮,多方便。

    脱掉厚棉袄,换上兔毛的坎肩儿。

    喜鹊在厨房里先揉出一大块儿面,放在一边儿先醒着。

    又拿出两颗大白菜,剁馅儿时撒上点儿盐,然后把汤挤掉,放在大盆儿里,一会儿调肉馅儿使。

    屋外有微微的风声吹过,屋内喜鹊悠闲的给他们包着饺子。

    第178章

    学习打猎

    喜鹊一人擀皮儿,一人包,包完一盖帘就端到外面冻上。

    反正闲的没事儿,喜鹊调了两盆馅儿,一盆白菜馅儿的,一盆萝卜馅儿的。

    到中午时,已包出五盖子了。

    午饭喜鹊就两种馅儿各煮了十来个。

    人少吃饭也不香,把没吃完的饺子和馒头,还有昨天的剩菜全都搅拌到一块儿,喂了小灰。

    到院儿里看了看最早冻的饺子,还有点软,没冻实。

    先不管了,午睡去,下午再接着包。

    喜鹊摸了摸肚子,肚里的宝宝还轻轻的动了下。

    “宝宝,娘觉得咱俩就像小猪一样,吃了就睡。”

    宝宝不爱听了,在肚子里又动了下。

    “小猪多好啊,有吃有喝还有人管,走,跟娘睡觉去了。”

    石头不在,一人睡还真有点儿冷清。

    躺在炕上,外面的灶直接连着炕,中午煮饺子炕也通了热气,并不凉。

    喜鹊一边摸着肚子,和肚子里的宝宝说着话,四周静悄悄的,不一会儿喜鹊就睡着了。

    这一觉睡得特别香甜。

    主要是安静。

    喜鹊下午睡醒下了炕,又把兔毛坎肩儿套上,自己冲了碗红糖水喝。

    暖暖的香甜味儿让胃里特别舒服。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