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刷锅点火,再把木耳炒出来。虎子来回跑了三趟,把碗筷还有喜鹊单给他们拨出来的菜,端到了河边儿空地上。
石头他们三个在河边吃的高兴,喜鹊吃完也没管他们,就自己午睡去了。
现在怀着身子越来越不爱动弹了。
等喜鹊下午醒来时,听到虎子他们三个在外面大声的说着话。
“姐,你醒啦。”
石头忙过来扶了喜鹊一把,让她坐在外面的凳子上,又给她端来了一碗温水。
“就虎子这大嗓门儿,是不是把你吵醒了?”
“平时我也就眯一会儿,虎子,肉好吃吗?”
虎子笑嘻嘻的说道:“挺好吃的,和红烧肉味儿不一样。姐,我把盆儿还有碗筷都洗刷干净,放到橱柜儿里了。”
喜鹊看到石头进山背的长弓放在外面。
“石头哥,你们在干嘛?”
“虎子说想吃包子,我去山上看看,弄点儿肉回来。菜少咱不包菜的,鸭群那边的河沟那儿长了好多野葱,我多拔点儿野葱回来,咱就做肉和葱馅儿的。”
“这都下午了,你还去。”
“我先准备出来,明天去,正好多蒸些,我和爹不是还要下趟山吗?”
李老爹说道:“对对,多蒸点儿,我俩带着,省的在外面买着吃。现在外面的饭哪儿是给人吃的呀?都是金子做的了,吃不起。”
就他和石头这么大的胃口,吃顿饱饭得花多少钱呀。
“行,我晚上把面发上。”
李老爹想了想说道:“石头,山洞里那儿的麦子,再磨十袋面粉吧,咱俩再费一点儿功夫都扛上来。”
他们吃面比较多,主要也是省事儿。煮一锅热汤面又省事,吃着还舒服,偶尔烙饼或蒸馒头。
吃米饭还要炒菜,本来菜就缺,所以李老爹想再弄些白面上来。
石头说道:“也行,得吃一冬天呢,大雪封山再下山可就难了。”
就算不下大雪,到时候天那么冷,再下山也困难。
第二天,李老爹和石头俩人一块儿去的。
俩人也是运气好,没过多长时间就碰到了野猪群。
运气不好的是,野猪群太大,石头跟李老爹没敢招惹。
躲都来不及,还敢惹。
李老爹砸吧砸吧嘴,看着一锅锅肉飞走了。
下午时,俩人扛着一只羊回来了。
李老爹的背篓里还有一些野鸭蛋,天一冷鸭蛋也少了。
上面好几捆儿野葱,可也老了,全是连根儿拔的。
喜鹊留下要吃的,剩下的全栽到了土里。
虎子很有眼色,赶紧给泡上茶,倒进碗里端给了他爹和姐夫。
“爹,打猎好玩儿吗?”
李老爹呵呵一笑,“好玩儿,让野猪追着跑了半天,我跟你姐夫才躲过。”
虎子啊了声,说道:“那咋没打野猪回来?打野猪回来就可以炖猪肉吃了。”
石头拍了拍虎子的头,“没听爹说吗?我俩让野猪撵着跑了半天,还逮野猪呢。”
听石头这么说,虎子倒是呵呵的笑了半天。原来不是见着猎物就能打呀,还能让猎物追着跑。
这时就听喜鹊喊道“虎子去打水,把葱帮我洗干净。”
李老爹倒是说道:“羊肉小葱馅儿的包子也香,这年景还能吃上这个,知足吧。”
石头喝了几碗水,歇了会儿,就拿着匕首扛着羊到河边儿去收拾了。
第175章
囤菜
第二天,天还没亮,石头把两条毒蛇放好,和李老爹俩人背着大背篓就带着干粮下了山。
没背着重物,下山还是很快的,俩人直接抄近路,去了平丘县。
平丘县城比较大,石头打到稀罕的猎物也都是到这儿来卖。
进了县城,俩人约好在什么地方碰头,石头轻车熟路的找到那户人家,敲开后门。
李老爹则是直奔卖菜卖粮的地方去了。
石头就比较顺利了,每次他送来的都是比较稀罕的猎物,管家交代过,下人不会为难他。
管家痛快的给了银子,还让石头抓到鹿再送过来,冬天宴客可以烤鹿肉吃。
所以说不管闹得有多乱,富贵人家永远都不用发愁,难的是那些平头老百姓。
每一次下山,看到当下的景象,石头心情都不好。
路过一个大的商铺,只见跑腿儿的俩伙计直抹眼泪求掌柜的。
掌柜的说道:“你们也别哭,我也没辙,东家让裁人我能咋办?京城已经封路了,咱们的货进不去。如果再过些日子,直隶府或府城再打起来,咱们店都得关。”
一个伙计挂着哭腔说道:“这要是家里没了收入,可咋过呀?”
掌柜的也是叹口气,生意难做。
伙计临走时,掌柜的还多给了半个月的工钱。
一段小插曲,石头听完心中却是紧了起来。
看来京城中形势严峻,各都府也都加紧了戒备。
僵持了这么久,真的要打起来了。
石头加快脚步,到了给老爹约定的地儿。
这一大片都是卖农产品或家禽的。
乡下人家年年养鸡鸭,就是为了卖了蛋换点油盐,自家种的菜,好的都要拿到集市卖掉。
果然李老爹猜对了,到节气后集市上卖白菜萝卜的果然比前段时间多了。
可价格也比往年高了好多。
李老爹找到一户卖菜的已谈好价钱,对方听说可以用米面换菜,高兴的还多送了不少芥菜疙瘩。
这个拿回去可以当咸菜吃,一冬天早饭就粥喝,也有下饭的菜了。
李老爹和对方谈了半天,最后卖菜的那户人家也是实诚人,答应把腌好的芥菜疙瘩让他们拿走。
反正家里还有盐汤,自己继续腌就行。
李老爹也高兴,这样挑回去就能吃,还省的自己腌了。
石头找到李老爹时,双方都已经谈好了。
卖菜的那户人家,见石头和李老爹都是背的背篓,说道:“你们要的多,用背篓背可就费时间了,要是近我给你送家去。”
李老爹说道:“你家不是就住在县城外吗,我们到你家去挑,估计一天都挑不完。”
跟对方要了四个筐,两根扁担,当然石头也给了十多文钱。
一般的农家人自家用都是自己编,虽然不好看,但是挺耐用。
这户人家应该原先挺有家底儿,家里也有辆驴车。
留下婆子和小儿子在这儿继续卖,他则是赶着驴车拉着石头和李老爹回了家。
石头把二两银子递过去,“大叔,说好了先付二两银子,剩下的用粮食换,明天我们来时就把粮食挑来。”
李老爹也说道:“我们下午得挑两三趟,你家得留个人在。”
“哎,哎,行,家里一直有人,我帮你们装筐里。”
大叔也高兴,他哪儿想到卖的这么痛快,今年菜贵,光问的,买的都少。
他家开出来的荒地全种了菜,家里还指着多卖点儿菜,买点儿糙米黑面回去呢。
光吃菜身上没劲儿啊。
收回来的菜满满的摆了一厢房,地窖里也是,今年就靠这些菜换粮食,扛这一冬了。
李老爹和石头挑着四筐大白菜出了门。
还有萝卜,等明天再挑。
这回走的路还是上次石头扛米上山那条路,这条路虽然陡些,但是比较近。
再说两筐菜可比扛米轻松多了。
李老爹就送到峭壁这儿,就又返回去挑第二趟。
就这样,天黑前挑了三趟。
最后一趟,李老爹也挑了一担上去,到家时,天已全黑。
喜鹊早把饭准备好了。
“喜鹊,先甭忙着热饭,先给我们弄点儿水喝,渴死了。”
虎子则是忙从外面的铜壶里提来开水,喜鹊用大茶壶给泡了一壶茶。
“爹,石头哥,先喝两碗水暖暖吧。”
李老爹嗅了嗅鼻子说道:“喜鹊,炖羊肉了。”
喜鹊说道:“羊肉留着吃馅儿或涮锅子吃,我把羊骨头炖了,我把馒头热一下就可以吃了。”
虎子则是说道:“爹,明天还下山吗?”
“去,菜还没挑完呢,”
喜鹊又给俩人倒上热水,说道:“我原先还以为买不了多少呢,这下冬天差不多也够吃了。”
李老爹呵呵一笑,说道:“也是赶得巧,这户人家荒地全种的菜,家里老汉也精明,一看今年天气不行,地头也全种了菜。到最后收前日夜在地里看着,怕人去偷。我整个菜市场都逛遍了,就他一家菜最多。”
石头说道:“也得亏爹跟着去了,要是我,估计看到合适的就买一担子先挑回来了。”
主要也是没耐心一家家去问。
“明天再挑一天白菜,还有萝卜,腌的咸菜,这么算下来少说得连着三四天。”
石头说道:“我一会儿从石洞那儿把米面都拿出些来,明天正好挑下去。”
虎子不解的问道:“现在不是粮食贵吗?用粮食换菜咱们就亏了呀。”
李老爹看着儿子,笑着摇摇头。
石头则是为他解释。
“这点儿粮食对咱们来说完全拿的出来,可对他们来说,得卖多少菜才能买得起。而且现在粮食一个劲儿的涨,他们更乐意用粮食换。你没见那家的大孙子年纪和你大小差不多,可比你快矮一头了。”
李老爹这才说道:“咱们没有能力帮那么多人,但和咱们有交集了,咱们就松一松手,这点粮食对咱们来说不算什么,对别人却是能救命的。”
虎子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先吃饭吧。”喜鹊把热好的羊骨头还有大白馒头端上了桌上。
石头最先挑上来的白菜,喜鹊都码在房檐儿下面,碰掉的菜叶子捡起来洗干净,用辣椒油拌的白菜丝儿。
往年不稀罕吃的,这会儿吃起来特别爽口。
李老爹把馒头掰开,蘸着炖羊骨头的汤,大口大口的吃。
石头把馒头一掰为二,中间加上白菜丝儿。
俩人从天没亮就一直忙,到这会儿早就饿了。
虎子则是在旁边,见谁的碗里水没了,就赶紧给倒上。
第176章
买地
一连好几天,石头和李老爹天一亮就挑着筐下山。
两人就像蚂蚁搬家似的,把菜一筐筐的挑上山。
等把最后的萝卜也挑回来后,李老爹也累的受不住了。
“爹,你先歇几天,过两天咱俩还得把面扛上来呢。”
李老爹呵呵一笑,“我觉得我现在的身体比前两年都要好,看来还是得多活动活动。要是以前连着好几天爬山,我绝对坚持不下来。”
石头可记得李老爹第一次跟他爬山时什么样。
“爹,扛面可比挑菜重多了,明天我下山把咸菜背上来。”
“去吧,别忘了把两个背篓拿回来,这还是从大牛那儿拿回来的,编的就是比我编得结实。”
石头和李老爹挑担子上山,背篓就没法儿用了,暂时放在了山下卖菜的那户人家。
不过第二天石头下山,先去了牙行。
牙行的小哥儿一看石头来了,立马笑着迎了上去。
虽然石头第一次来说一定会买,可连着这么久就没露过面,这牙行的人也心里没底。
现在卖地的多,买地的少。
再看石头的衣着也不像是有钱人。
“哎呦,大哥您可有些日子没来了,还当你不想买地了呢。”
东子热情的请石头坐下。
“我上次来不就说过了要买,现在行情怎么样?”
东子忙热情的介绍,“现在买肯定最划算,上等良田降到八两银子一亩了,这都是大片的良田,离水源还近。远一些的都不到八两,这都多少年了,从没这么低过。”
是啊,太平了几年,土地就没便宜过,可世道一乱,什么都涨,土地倒便宜了。
“好,小哥儿要方便,现在带我去看一眼。”
“方便,方便,咱这就走。”
牙行的人对这一片都非常熟,俩人脚程都不慢,到了大柳村看着一大片良田。
“也是你问的巧,这一片是三户人家的。最多的那户人家要卖掉良田,搬到府城去。另外这两家是日子过不下去了,还好这地都挨着,你要买下来,正好连成一片。”
石头仔细的看了看,离主路不远,离县城近也方便。
东子指着前面说道:“那边有条河,到时候引水过来浇灌也方便,不过今年天气不好,河里水位快见底了。”
石头看过后,这一片的地理位置确实好,可见当初塞给小哥东子知道钱儿起了作用。
“大哥,我不说话哄你,你若能买下这一片绝对亏不了。别看现在卖地的多,也有人大量买地的,这边位置好,绝对不愁卖。”
石头知道这小哥儿说的没错,位置好,缓过这段时间,这么好的良田绝对最抢手。
“行,我就买十五亩,过户的事儿还得麻烦你帮我跑腿儿。”
东子一笑,“没问题,份内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