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唉……”她小声叹息了一声,这个儿子,他太清楚了。
尽管这些年,皇上跟她不亲近,毕竟是自己生下来养大的儿子,他的脾气秉性,还有一些事情的处理,她怎么会猜不到,看不出来?
那个如尘大师慌乱又没有逻辑的样子,到底在掩饰什么,也许旁人不懂,她肯定看得懂。
可是她没有办法说话,毕竟事关天下安定。
这个儿子的一举一动,已经能够影响整体的局势。
除了叹息,她这个当太后的,确实是没有办法做什么。
归来之后,一直心直口快的长公主也是一样默不作声,她紧握着手中的帕子,看着梁紫玉。
自己这个义女,应该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吧。
不管怎么样,丈夫死而复生,能陪在她身边,也是一种幸福。
至于其他的,她发现这件事跟自己的皇兄有关的时候,竟然也有一种无力感。
她的内心虽波涛汹涌,却明白此刻必须保持克制。
作为一个曾经的政治牺牲品,她深知此事的严重性,稍有不慎便会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因此,即便心中有千言万语,也只能选择沉默以对。
他们都不敢说话,更何况是那些大臣了。
结果张兴达说了一句:“真是荒谬,按照你的说法,萧让害死了先镇国公,才出现了你说的这种局面,他不但没有罪,还有功劳了?对大夏的江山稳定,提供了自己恶心的力量?”
这话一出,整个场面的气氛瞬间凝固。
皇上的眼神变得凌厉,紧紧地盯着张兴达,仿佛要将他看穿一般。
其他大臣也是面面相觑,就连孟青麟都觉得张兴达过于冲动了,心中暗自惊叹他的胆大包天,竟敢在皇上面前如此直言不讳。
张兴达似乎感受到了皇上的怒意,但他并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立场。他继续说道:“臣所言句句属实,先镇国公为大夏立下赫赫战功,却遭人陷害致死。如今真相大白,这个所谓的国师,不学无术的东西,竟然说因为他死了,镇国公府之前对大夏江山的威胁就不存在了,这到底是想引导什么,这种说法如何让天下人信服?又如何能保大夏的江山稳定?”
这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众人的心上。
崔安如都感慨张兴达确实是勇猛。
作为哥哥的副将,他这些年哪怕是不升官,也要一直追随哥哥。
他对镇国公府的忠诚是在忠诚于大夏之前,军中若是这样的人多了,皇上怎么会不担心?
第596章
朕能理解
皇上看了张兴达一眼,语气颇为不悦地问了一句:“忠义伯,你说说看,希望朕怎么处理?”
张兴达跪在地上,腰背却挺得笔直,他沉声道:“臣恳请皇上,还镇国公府一个公道,严惩这妖言惑众的狗屁大师,以正朝纲,安民心。”
皇上闻言,眉头紧锁,大殿之内再次陷入了一片死寂。
楚王都蒙了,没有想到崔振邦身边的人竟然忠心至此。
若是这样的人跟着自己起事,何愁大业不成?
可是张兴达的想法显然有些激进,如尘大师能够一直存在,本来就是皇上的授意。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尘大师就是皇上的一个阴暗面。
他想通过这些乱力乱神之类的东西,让自己的阴暗面合理地存在,并且让朝廷变得更加统一。
众人皆知,此事处理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朝堂动荡,甚至影响到大夏的江山社稷。
张兴达的话如同一把锋利的刀,直刺如尘的痛处。
他刚刚已经那样讨好退让了,怎么这个彪悍的副将,非要让自己死?
就连崔振邦都开始担心张兴达了,他刚刚的举动,确实是有些冒失了。
张兴达从崔振邦他们的眼神之中,大概也是明白了自己的话确实是过分了。
他想了想,忽然站起身来,对着皇上恭敬地行了一礼,沉声道:“皇上,臣刚刚也是想起国公爷这段时间受到的苦难,还有先镇国公英勇的一生,觉得很是愤慨,才会说出那样的话,还请皇上恕罪。”
皇上心情还是很复杂地看着他,眼神中闪过一抹寒光,缓缓开口:“忠义伯,你心系镇国公府,朕可以理解。毕竟你跟随他们多年,总归是有些感情的。只不过此事关系重大,不是你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需要从长计议……”
张兴达心中已经在冷笑了,皇上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不过是要让自己闭嘴而已。
这件事结束得如此生硬,确实是让人意想不到。
宫宴还能进行下去,对于文武百官的心理素质其实也是个考验。
崔安如已经明白了皇上的态度,所以没有再提起萧让。
只要给她机会,她一定会让萧让生不如此。
这段时间既然皇上想要保护他,那就暂且保护吧。
宫宴虽然热闹,不过大家的心思早就在节目之上了。
今日发生了这么多事,众人自然都有自己在意的事。
席间,他们又谈起了这一年的时间,崔振邦到底去了哪里,怎么会一直没有消息。
崔振邦很是真诚的说了在南风帮发生的事,也说了芮逐仙跟南风帮的关系,同时提到了南风帮一直都在京都的人往来。
至于这个人是谁,那就需要皇上自己查了。
其实崔安如一直怀疑,皇上知道这个人是谁。
结果这个时候原本应该老实一点的李存忠开口了。
“那还真是巧合啊,这一年的时间,镇国公刚好流落到南风帮的手上,而且他们并不认识你,你还失忆了,等到翊王殿下和王妃到了,你突然就恢复记忆了……”
他的话,自然是意有所指。
这话一出,刚刚才恢复过来的气氛又一次凝固。
李存忠的脸上带着几分戏谑,几分玩味,仿佛是在欣赏一场精彩的好戏。
刚刚他们一顿抢白,让李家又一个精挑细选的姑娘送到了楚王府上,他已经觉得不舒服了。
这个决定,完全打破了他之前所有的计划。
可是他看到崔安如他们却一直都在争取镇国公府的利益,还敢直接让如尘大师下不来台。
若是不想办法让他们把尾巴收一收,他们是真的要上天了。
崔振邦的脸色微微一变,但他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他整个人很是平淡的说道:“李尚书有话不妨直说,毕竟这个世上的巧合,并不是只有我遇到过,就当作是外祖母多年的善举,给我积下了这个功德吧。至于恢复记忆,谁说失忆的人就要一辈子忘记?”
“李尚书这话说得好没有道理,你是想表达崔家一直都跟南风帮有所勾结,这些年他们都是在沽名钓誉,其实那些东西根本没有送到边关将士们手里,是么?”
没想到,这个时候温继礼开口了。
他知道自己作为一个舅舅,实在是不合格,而且也不受欢迎。
可是,他也见不得别人这样侮辱自己的亲人。
温继礼的话语中带着几分不悦,他的眼神锐利,看着李存忠的时候,也能从他的表情之中看到恨意。
同朝为官这么多年,他当然知道李存忠刚刚的话,都是什么意思。
李存忠的脸色也是猛然改变,他完全没想到温继礼会在这个时候站出来。
就他那个性格,还有跟崔家之间根本就无可挽回的关系,他有什么资格开口帮忙?
果然,崔振邦和崔安如都很冷漠,对这个亲舅舅的帮忙,并不领情。
反正没有他开口,他们一样不会被李存忠的话难住。
此刻的温继礼并没有在意这些,他仿佛变了一个人。
他的语气坚定,眼神也从来没有这样坚定过。
“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镇国公府这些年为朝廷做的贡献,在场所有人可是有目共睹的。你若是有什么证据,大可以拿出来,让大家看看。若是没有,退到一边去,就不要在这里血口喷人!你好歹也是一个礼部尚书,难道这种最起码的礼仪都不懂么?”
李存忠被温继礼的一番话说得哑口无言,他确实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崔家与南风帮有所勾结。他之前那些话,也只是为了激怒崔振邦,让他们露出破绽而已。
而且皇上那个多疑的性格,只要让他怀疑上了,将来崔振邦自然没有什么好日子过。
可是,现在看来,他的计划并没有成功。崔家那几个人,甚至是年幼的崔琅,一个个都沉得住气,没有丝毫的慌乱。
想到之前李家和楚王吃的亏,李存忠很是不甘心。他还要再说什么,却被一旁的同僚拉住了衣袖,示意他不要多言。
李存忠瞪了同僚一眼,最终顺着同僚的目光,看到皇后娘娘正在看着自己,轻轻地摇头。
李存忠无奈叹气,妹妹总是在这种时候认怂。
第597章
衷心感谢
最终,还是皇上轻轻咳了一声,打破了沉默,他说道:“今日是庆祝太子归来的宫宴,刚好遇到镇国公大难不死,这些都是我们大夏的幸事。大家不必拘礼,畅所欲言,但也要注意自己说出来的话,会不会伤害到旁人。没有证据的话,不要乱说。”
他到底在说谁,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到底,宫宴还是尴尬地进行了下去。
这次原本的主角太子走了过来,当着众人的面前,敬了崔振邦一杯酒。
“镇国公,没有你们崔氏一门的付出,就不会有如今大庆和大夏之间和平的相处,更不会有如此的繁华之景,欢迎归来。”
他这样说了之后,很多人都开始跟风,都在说什么欢迎归来。
温继礼远远地看着,并不敢上前。
他知道自己没有这个,妹妹留下来的孩子,这些年他都没有关照过。
崔振邦也注意到了他的举动,并没有给他多余的眼神。
并不是每个做错事情的人,都能得到原谅。
他抱着崔琅,任由他在自己身上摸来摸去,确认自己是真的回来了。
对于梁紫玉,他也有很多话想说,这段时间,真是让她辛苦了。
经历了安如和离,跟她一起撑着镇国公府,跟家人断绝关系,之后还认了长公主当义母。
这一年,那个自卑温顺的夫人,是真的成长了太多。
崔振邦面对家人的时候,目光温柔如水。
他轻轻拍了拍崔琅的后背,儿子已经足足三四年的时间没有见到他了,离开的时候,崔琅才四岁……
如今,时间过得实在是太快了。
他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个过程有多煎熬,好歹他们父子相见了。
过于激动崔琅,经过崔振邦的安抚,确认了爹爹真的回来了,情绪也是渐渐稳定下来,他眼中闪烁着泪光,却也带着几分坚定和骄傲,为父亲的归来而感到无比的喜悦,同时因为自己拥有这样英雄传奇的父亲觉得自豪。
崔振邦转而看向梁紫玉,那眼神中充满了感激与歉意。
这几年,他所有的牵挂和柔情,都深藏在那一双眼睛之中。
梁紫玉坐在那里,脸上挂着满足的微笑,那笑容里既有欣慰也有不易察觉的苦涩。
崔振邦靠近她,柔声说道:“夫人,这段时间辛苦你了。你不仅撑起了整个镇国公府,还让安如和琅儿有了依靠。在安如最需要的时候,给了她娘家人的底气,我崔振邦能有你这样的夫人,是我此生最大的福气。”
梁紫玉闻言,眼眶微红,却不肯哭出来。
今日是好日子,她不该哭。
她轻轻摇头,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我从一个自卑懦弱,在家备受欺凌的小门户之女,成为镇国公府世子爷的正妻,已经是天降好运,几乎用光了我所有的力气,结果又遇到这样体贴的一家人,都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已经下定决心,自己就是崔家的人,谁也不能让我动摇……之前你和父亲的消息传来,我虽然没有办法接受,可是想到还有火种,只要琅儿还在,我们崔家就不会败……”
“小姑那里也是我应该做的,他是你妹妹,自然就是我妹妹,我是她的娘家人,必须给她撑腰……之前你们怎么保护我,我就怎么保护妹妹。如今你回来了,一切都值更加的。我们是一家人,应该共同面对困难。”
崔振邦紧紧握住梁紫玉的手,两人的目光在这一刻交汇,仿佛所有的艰辛和不易都在这一刻得到了理解。
他们相信,无论未来还有多少风雨,只要彼此相依,携手向前,不放弃对方,就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崔振邦特意到了太后娘娘和长公主跟前表示感谢。
他知道,这一年的时间,太后娘娘带着夫人离开了京都,一方面保护她,一方面交给她一些本领,而长公主更是认了义女,让夫人在京都更加吃得开,谁也不敢轻视。
崔振邦的眼中满是感激之情,他无比真诚地跪在地上,言辞恳切:“太后娘娘与长公主的恩德,振邦永生难忘。这一年里,多亏了二位的庇护与教导,夫人才能成长得如此出色,不仅能够独当一面,还学了很多过去不敢接触的东西,再也不会被人小瞧了。”
太后娘娘慈祥地笑着,轻轻抬手示意他起身:“振邦啊,你无需如此客气。紫玉是个好孩子,哀家与长公主都很喜欢。我们这么做,也是因为安如,说实话,满京都的贵女之中,只有安如能够如此引人注目,而且做了那么多人让人佩服的事,既然她帮了哀家大忙,治好了翊王的病,哀家帮她照顾紫玉也不过是举手之劳。”
太后的话非常真诚,梁紫玉也没有因为提到崔安如才会照顾自己而有任何不满。
崔振邦点了点头说道:“太后的意思振邦都清楚,不过能够让太后娘娘亲自派人教导,已经是三生有幸。”
长公主在旁边说道:“你回来之前,紫玉已经是合格的崔家主母,她的成长与改变,我们都看在眼里。原本我们想着,崔家有安如这样强势的女子,加上紫玉这个后起之秀,好好培养琅儿,将来还是不会错的,结果你回来了,这份荣耀得到了继续,将来还有谁敢轻视镇国公府呢?依我看,镇国公府已经是苦尽甘来了,总会越来越好的……”
他们交谈的时候,温继礼和贺之年都在偷偷朝着这边看着。
太后娘娘和长公主觉得可笑,倒是没有说什么。
结果两个人不知不觉地碰到了一起,贺之年看着温继礼,说道:“不要以为你刚刚帮他们说了话,他们就会消气。”
温继礼同样也没有太客气:“舅舅还是好好管管自己吧,振邦对你们贺家未必就有什么好意……舅舅当年做的事,虽然不如我更加让人恨,可是安如他们不会轻易原谅贺家,我们之间,五十步就不要笑百步了……”
这个时候贺钊也走了过来,说道:“温家那几个烂人还活着,尤其是你父亲,若是他知道振邦回来了,吵着要认亲的话,就交给你解决了。”
第598章
回首前尘
宫宴进行过程之中,如尘大师是最难受的。
他看到崔家人终于不再关注他了,赶紧偷偷跟皇上请辞,离开了现场。
这个地方,若是让他继续待下去,估计要出人命了。
那个张兴达,实在是有点虎,什么都敢说。
崔安如他们并不是没有注意到如尘大师离开,只是不想搭理他而已。
毕竟这是皇上的问题,不会因为一场宫宴就能得到解决。
崔安如和淑贵妃倒是打过几次照面,不过这么多人,她没有办法直接给淑贵妃把脉。
之前太子说过,他母妃的饮食之中,毒药的分量更大了。
去母留子,这样的办法确实是让人恶心。
可是平时皇上对淑贵妃的宠爱,看起来也不像是假的。
也许他天生就是这种矛盾的人吧。
宫宴结束之后,崔家人浩浩荡荡地回家。
陆景琛全程很是乖觉,除了在宫中说了一些话之外,都保持安静,假装自己是个安静的美男子。
崔琅好像有说不完的话,拉着崔振邦,一直说这段时间,他跟着长公主给他请来的师傅学了什么功夫,而且他已经可以骑马了。
虽然不是那种高头大马,也只是因为他如今的身高限制而已。
只要他想,将来一定可以。
崔振邦不厌其烦的听着崔琅一口一个“爹”地叫着,而且还句句都有回应。
梁紫玉看着他们之间的互动,这么久以来的痛苦和失落,已经完全忘在脑子后面了。
当崔振邦从马车上下来,已经有百姓们在那里围观。
“这不是安国大将军么?他真的活着!”
“什么大将军,圣旨已经下了,如今这位才是国公爷,府里那个已经是世子了……”
“是啊是啊,我都忘了……”
“镇国公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温家却已经不行了,这都是他们的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