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32章

    “爹,欢迎回家……”

    崔琅的话,让很多人都刚刚反应过来。

    这位安国大将军死里逃生,已经非常不容易。

    好不容易回家,不该被人这样冷待,

    皇上已经反应过来,他说道:“这一年崔将军确实吃了很多苦,镇国公的爵位也该由你承袭。朕宣布,即日起崔振邦是为新的镇国公,并且一切待遇不变,另外协理兵部之权。”

    这个决定并没有出乎别人的意料,毕竟镇国公父子的功劳摆在那里,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抹杀。

    崔振邦听闻此言,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别扭,因为他知道,这些本来是他应得的,差点被人阴了。

    回来之前或许他对妹妹的话,还有所怀疑,如今自己亲眼所见,真是甚为痛心。

    他单膝跪地,恭敬地向皇上行礼,表示自己将不负圣望,誓死保卫国家。

    话总是要说的,而且他也确实死过一次了。

    他深知,这份荣耀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肯定,更是对崔家世代忠诚的褒奖。皇上不想给,也得给。

    在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纷纷向崔振邦表示祝贺,他们知道,崔家如今有了真正的主事人,说不定要清算之前他们镇国公府的怠慢。

    有人已经在幸灾乐祸地看着李家人,之前他们族中子弟带头欺负崔琅的事,他们记忆犹新。

    李家人自己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脸色明显非常不好。

    崔振邦的威望和影响力在军中本就极高,如今又得到皇上的重用,无疑将更加巩固他在军队中的地位。

    崔振邦深知责任重大,不过登高易跌重,皇上额外给他的权力,一定不是什么好事。

    崔振邦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扫过朝堂上的每一个人。

    他清楚,自己不仅需要承担起镇国公的荣耀,更要面对随之而来的挑战和风险。

    这些人里面,有很多都不希望他是真的。

    他已经明白,权力的增加往往伴随着更多的敌人和暗流涌动。

    “陛下隆恩,臣感激涕零,”崔振邦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但臣亦知,权力越大,责任越重。臣将竭尽所能,不负陛下所托,亦不负崔家列祖列宗。”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沉稳和决绝,让在场的文武百官都感受到了他的决心。

    李存忠不知道为什么,很是紧张。

    皇后娘娘也觉得将来的局势,估计不会对他们太有利。

    只有楚王一副新的挑战马上就要到来,自己应该好好把握的状态。

    至于今日皇后娘娘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把李家另外一个姑娘也送到他的院子这件事,他稍微纠结了一下之后就接受了……

    感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探寻,崔振邦知道,他必须在朝堂上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同时也要小心应对可能出现的阴谋诡计。

    崔振邦的视线落在了李家人的身上,他明白,尽管李家人的脸色不佳,但他不能因此而放松警惕。他必须在维护家族利益的同时,也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安全。

    “臣请陛下恩准,让臣亲自整顿军务,确保边疆稳固,不再给敌人可乘之机。”崔振邦向皇上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毕竟当初还有大庆三皇子参与其中。

    “这个是自然的,毕竟前车之鉴……不过你刚刚回来,还是先跟家人团聚,不要只想着公务。”

    皇上没有拒绝,却也没有马上答应。

    他知道崔振邦的能力,可是如今已经不敢相信他的忠诚。

    他确实有能力处理好这一切,毕竟崔振邦的威望和能力,让他成为了朝堂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所以这个人,自己一定要慎用。

    崔振邦转身,目光落在了儿子崔琅的身上。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要为儿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让崔家的荣耀能够代代相传。可是父亲的仇恨,他不能忘记。

    这个皇上,确实让人失望。

    崔振邦深吸一口气,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尽管崔振邦对皇上的态度有所保留,但他明白,作为镇国公,他必须展现出对皇室的绝对忠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崔家的未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他们镇国公府能量太大,不然当初皇上也不会用那样的办法。

    崔振邦的内心深处,对那些曾经试图陷害他的人怀有深深的戒备。

    这一路上,妹妹已经把所有想要伤害他们的人说了一遍,他心中有数。

    他知道,这些人不会轻易放弃,他们可能会在暗中继续策划,企图破坏他的地位和声誉。因此,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同时也要在朝堂上建立自己的势力,以确保能够应对各种可能的挑战。

    贺钊几乎是含着热泪看着崔振邦,当他知道崔家这对兄妹竟然是他的外甥和外甥女,是当年姑母出走之后留下的后代,那种心情格外复杂。

    他多想跟他们相认,把崔安如搂在怀里安慰,告诉他一切还有自己,有贺家,无论如何,都不会让他们再经受任何委屈。

    可是崔安如根本就没有给他机会,她太优秀,优秀到足够独立的去应对一切。

    而且贺家还有父亲在,当年父亲做的事,就连他这个当儿子的听到都觉得生气,完全没有理由帮父亲开脱。

    贺之年看着崔振邦的时候,眼睛早就已经模糊。

    贺钊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

    他明白,尽管父亲的所作所为让他感到愤怒和失望,但作为儿子,他内心深处仍然存有一丝对父亲的尊重和理解。

    他记得父亲曾经的慈爱,记得父亲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付出和牺牲。这些记忆,如同一道难以磨灭的烙印,刻在他的心中,让他无法完全割舍与父亲的联系。

    他试图从父亲的角度去理解那些错误,试图找到那些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原因。他告诉自己,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关键在于是否能够认识到错误,并且愿意去改正。

    贺钊知道,父亲早就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采取行动去弥补,可是崔安如从来都没有接受,也没有给他们任何机会。

    在与崔振邦的对视中,贺钊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

    他必须面对现实,不能让过去的阴影继续笼罩着自己的未来。他要勇敢地站出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同时也要为自己的家族争取一个公正的评价。

    贺钊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他能够为父亲的错误画上句号,为家族其他亲人的人生开启新的篇章。

    第594章

    想要认亲

    跟贺钊对视之后,崔振邦内心平静。

    妹妹已经跟自己说过,贺家人知道当年的事情之后,到底都是什么表现。

    在他心里也不会觉得贺家人怎么样,只不过是当年真正伤害外祖母的贺之年还在,所以他们怎么都没有八办法接受如今就跟贺家人走动。

    芮如雪肚子里的孩子有些感应,芮如雪看到自己的表哥还活着,是真的跟着激动。

    想不到这么大的事,他们竟然也能隐瞒了一路。

    她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同时又夹杂着对过去失去亲人的悲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忧虑。芮如雪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肚子,仿佛在这一刻,她和孩子都感受到了一种特别的联系,一种血脉相连的亲情。

    她知道,这件事实在让人震惊,表哥的身份会影响朝堂很多。

    他活着这个消息对于整个家族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可是皇上和楚王他们将不得不重新调整对未来的规划,因为表哥的归来,意味着朝堂的格局在许多事情都将改变。芮如雪开始想象着表哥与家人团聚的温馨场景,想象着他将如何融入这个已经改变了很多的家庭。

    同时,芮如雪也意识到,表哥的归来可能会带来一些挑战。家族成员需要时间去适应这个新的现实,去处理那些因他的“复活”而引发的问题。

    那几个虎视眈眈想要取代镇国公府在朝廷地位的人,如今一定很失望吧。

    芮如雪决定,无论未来如何,她都会支持表哥,帮助他重新融入这个朝堂,找回属于他的位置。毕竟,家人的团聚是她长久以来梦寐以求的,现在,这个梦想终于成为了现实。

    太子看到她的动作,轻轻地把手覆在她的手上,说道:“怎么了?”

    这个举动,也落入了皇上的视线。

    皇上问道:“太子妃,可是身子不舒服?”

    芮如雪赶紧说道:“回父皇的话,这孩子大概是有所感应,知道他舅舅回来了,在给儿媳反应呢……”

    这个话让皇后娘娘有些酸,不就是怀孕了么在那里故弄玄虚的。

    崔振邦已经知道,妹妹跟芮家兄妹相认的事。

    就冲着他们跟温家断绝关系,改成了外祖母的姓,他也觉得这对兄妹可以处。

    “看来孩子已经知道,自己的舅舅是个英雄。”

    太子也跟着说了一句,表情很温和。

    淑贵妃听到也是表情淡定,这个孩子确实很神奇。

    温继礼看着满脸笑容的芮如雪,还有她抚摸肚子那个动作,想着他已经当外祖父了,可是这个孩子大概是不会理他了。

    是他亲手把这个美好的家庭摧毁,如今再怎么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

    温继礼的心中充满了苦涩,他深知自己过去的行为给孟氏和整个家庭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孟氏不是没有容忍过他,可是他一而再再而三的伤害,最终把自己的小家推向了无边的深渊。

    他曾经的固执和自大,让他一次又一次地在温绿汝和孟氏和之间选择了前者,忽视了对家人的关爱和陪伴。

    现在,他只能远远地看着芮如雪,那个曾经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女子,对自己一直很尊重,可是自己又是怎么做的?

    如今她已经成为了母亲,而他却无法成为她和孩子生命中的重要部分。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并且尝试去弥补,尽管他知道有些裂痕可能永远无法完全修复。

    其实这段时间,他已经开始频繁地出现在芮如雪的生活中,尽管他不确定自己是否受欢迎,但他还是希望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哪怕只是远远地看他们一眼。

    他开始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好外祖父,尽管他没有经验,但他愿意去学习,去了解孩子的世界。

    他是真的希望,通过这些努力,他能够重新获得芮如雪的信任,至少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能够成为一个积极的存在。

    只可惜两个月过去了,这些行动没有任何效果。

    芮如雪说,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不能因为他现在后悔了,就能当作他多年以来对孟氏他们三人的忽视变得情有可原。

    他这一生面临的几次重大抉择,没有一次正确。

    芮逐仙给过他机会,他选择了贺氏……温琴嫣给过他机会,他选择了温绿汝……孟氏给过他机会,他选择了林知音……

    所以,从头到尾,他的人生都在伤害最亲的人。

    如今他说一句后悔了,别人就要轻易原谅么?

    不行,肯定不行。

    温继礼并没有放弃,他坚持觉得,只要他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悔改,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言语上,自己的儿女总会接受自己。

    他已经彻底跟温庶人断绝了联系,那个贺氏就更是没有办法近身。

    他帮助那些曾经被他伤害的人,不求回报,只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愧疚。

    他觉得自己在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如何在未来的日子里,不再让同样的错误发生。

    他开始倾听,把所有的下人聚集在一起,让他们畅所欲言,这些年他到底做过多少荒唐的事。

    他觉得自己需要真正地倾听他人的需求和感受,而不是只关注自己的想法,理所当然地觉得自己的家人就该完全体谅自己。

    经过他的严厉说明,下人终于战战兢兢说了这些年,他们都觉得看不下去的地方。

    为了温氏和林知音,温继礼确实做了太多对不起孟氏的事。

    之后为了林知音,更是把所有的屈辱都给了崔安如。

    这件事,下人都觉得他好像是被人下了降头一样,完全没有办法理解。

    芮如雪不是没有觉察到有人观察自己,不过并没有放在心上。

    她知道那个人是谁,如今她已经不需要了。

    如尘大师从崔振邦出现的时候,已经表现得非常不安。

    他已经明白崔安如为什么特意问自己,镇国公父子是不是都已经投胎了……

    这个时候,崔振邦果然注意到了他,问了一句:“如尘大师,多年不见,如今你对我们镇国公府,还是一样的看法呢?”

    第595章

    要个交代

    如尘大师没有想到,他根本就逃不掉。

    看着他们崔振邦的样子,大概是真的想要让自己给他一个交代。

    当年也是皇上让他说的,可是他该承认么?

    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皇上在背后操纵,自己只是一个傀儡而已。

    当年皇上想要压制镇国公府的功劳和发展的势头,如今还是一样的目的。

    只不过那个时候,他没有成功。

    原本以为镇国公父子都死了,这件事可以重新提上日程了。

    结果,这个崔振邦为什么要活着回来啊?

    如尘大师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一旦开口,就可能卷入一场无法预料的风暴中。

    尤其是皇上此时正在看着他,一定会严防他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

    他的命,从来都不是握在自己手里。

    此时这个情况,皇上更是没有丝毫给他解围的意思,只是静静地看着。

    毕竟崔振邦大难不死,满载着荣誉归来,他这个当皇上的已经留了萧让一命,总不好在这件事上,继续让他们为难。

    如尘但面对崔振邦那锐利的目光,仿佛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着,无法回避。

    崔安如满脸都是冷笑,他怎么会知道怎么回答。

    刚刚还试图帮他开解的楚王,此时也是没有了办法。

    他知道,自己再次开口的话,说不定影响的就是自己了。

    尤其是太子这次立下大功归来,而自己在京都虽然承蒙父皇的抬举,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贡献。

    如尘大师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缓缓说道:“国公爷,往事如烟,许多事情已难以说清。但贫僧可以告诉你,当年的确有许多复杂因素交织其中,非一言可尽。毕竟,人的命运也是在时刻发生变化的……比如这次你死里逃生,谁又能想到?”

    这个话让任何人听到,都会明白只是狡辩而已。

    崔振邦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他紧盯着如尘大师,仿佛要看穿他的灵魂。

    “大师,我只想知道真相,无论它多么残酷。你当年信誓旦旦开口,说出来的话,到底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

    皇上紧张了,这个小子该不会是在怀疑自己吧?

    如尘大师轻叹一声,他知道,这一刻的抉择,将决定他未来的命运。但他更清楚,逃避不是解决之道。他甚至不敢看向皇上的方向,那样等同于不打自招,等待他的一定是生不如死。

    “国公爷,在下当年所言,确有其事,尽管如此,在下始终对镇国公府抱有敬意。今日之局,在下刚刚已经重新看过,镇国公府良将出二归一,已经不再是杀星满门,只剩下大夏栋梁,将来必然继续当大夏的支柱……”

    众人听了之后,都觉得他这个人实在是不要脸。

    这么简单的几句话,就把过去的恩怨说清楚了?

    怎么,先镇国公才是那个威胁大夏国运的人,只要他死了,镇国公府就是大夏的顶梁柱了?

    大夏的顶梁柱,只能有一根?

    众人都没敢说话,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如尘大师的一番话,简直就是在践踏众人的智商。

    皇上的目光深邃,闪烁着复杂的情绪,他在权衡利弊,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映射出他内心的剧烈波动。

    还好,这个如尘大师知道什么可以说,什么不能说。

    如今他和萧让这两个知道自己最阴暗的秘密的人在一起,也该互相商量过,应该怎么活下去。

    太后娘娘则面沉如水,往日的温和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不容置疑的严肃,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