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安如啊……”崔安如没有追着说什么,她知道这个如尘大师从一开始就是皇上准备出来对付他们的。
她并不会把这种人放在眼里,不代表她不会审时度势,在适当的时候做出更加正确的判断。
皇上继续说了下去:“国师毕竟已经闭关多年,对外面的事情并不清楚,所以才会如此。朕还是相信镇国公府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忠心。”
崔安如听着皇上这种敷衍的话,其实心里都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
只不过是让自己不要介意,别跟国师一般见识。
“臣妇明白皇上的善意,对于这件事臣妇也没有什么想要探讨的,只不过觉得作为国师有些时候说出来的话会有很大影响,若是不了解,跟这个时代已经脱节,可以滚回去,要不然就选择闭嘴。明明是修行之人,却总是看不破自己的德行,一点自知自明都没有,实在是贻笑大方。”
如尘大师听了之后,脸都绿了。
皇上也不太满意,刚刚崔安如的话,实在是有些过分了。
“臣妇相信,皇上应该不会为了不了解事实就敢大放厥词的国师,对臣妇已经去世的父亲有所失望吧?”
崔安如的话说得很严谨,毕竟自己的哥哥还活着。
皇上的表情变了变,费了一些力气才维持住笑容。
“这个自然不会,镇国公多年辅佐,朕心里都清楚。”
“如尘大师,若是能听懂皇上的话,以后要记得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崔安如的回应,让如尘大师这个国师更加下不来台了。
孟青麟个贺钊听着都觉得过瘾,这个如尘大师这段时间确实是什么都敢张嘴乱说。
不过崔安如一直都是这个脾气,皇上顾虑太多,想要用国师来牵制他们,却也不会为了国师直接让崔安如没有任何面子。
如尘大师看出来皇上的为难,知道自己刚刚说的话让崔安如逆反了。
“王妃娘娘,是在下刚刚的话不严谨,还请不要怪到皇上头上……”
崔安如听着如尘大师还在挑拨离间的话,倒是觉得可笑。
他们镇国公府和皇上之间的关系,早就已经不需要挑拨了。
这个时候梁紫玉站了起来,直接说道:“国师的话简直不要脸,难道我们镇国公府受了委屈,不是跟皇上说,反而要同你说?你是皇上亲封的国师,你做了事,说错了话,就代表是皇上出错了是么?我们镇国公府竟然不能帮你纠正,只要说了就是对皇上不满?你算个什么东西?妖言惑众,既然自己都承认了自己有错,还在这里挑外撅,你到底有多贱?”
梁紫玉这样的一面,让很多人都觉得震惊。
毕竟他们这些人跟梁紫玉接触的时候,分成两个阶段,在她成为长公主的义女前后。
之前她不善言谈,很少出门交际,之后她颇有手腕,能够守住镇国公府的风骨。
他们好像忘了,当初梁紫玉为了维护崔安如,带着六岁的崔琅直接打上萧家大门,当众给了萧家老太夫人一个耳光。
长公主看着梁紫玉的样子,还挺欣慰,这个义女总算是有了自己的风范。
这种事,她这个当嫂子的肯定要出头。
皇后娘娘看着事情似乎是不对劲了,若是任由镇国公府的人这样打压如尘大师的气焰,将来她也是少了一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
“这件事,确实是国师大人欠缺考虑了,翊王妃远道归来,舟车劳顿,还是先落座好好休息吧,皇上特意吩咐给太子和你们准备了这盛大的宫宴,不要浪费了皇上的一片苦心。”
这次陆景琛直接开口:“皇后娘娘说的是,这次宫宴的主角应该是太子殿下,两国通商这个才是更大的贡献。至于方才大将军夫人和王妃计较的国师的话,在皇后娘娘看来确实是没有什么必要争执,本王一直觉得自从李家出现学堂欺负人的情况出现之后,李家的门风已经受到质疑。”
皇后娘娘正想说什么,陆景琛直接说道:“算了,本王不多说什么了,皇上准备了这么盛大的宫宴,我们不能辜负皇上的心意。”
说完,他直接拉过崔安如的手,选择到一边坐下了。
太子对这个局面并没有什么情绪波动,这已经比他想象之中好多了。
皇上看到场面变成这样,心中多少有些生气,国师能够说出那种话,自然是他默许过的。
对于崔安如等人的试探,结果并没有让他满意。
这件事从头到尾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自己心里清楚。
“翊王说得不错,今日这宫宴可是为了庆祝太子顺利完成这次重大的任务,同时造福大夏和大庆百姓,至于各位的功劳,朕自然不会忘记。”
随后,他给了张兴达和芮如风赏赐,把太子放到最后,将边关三座城池的管辖权都交给了他。
这个决定,有人羡慕,有人嫉妒,自然就有人气愤。
陆景尧自从大皇子封了楚王之后,就彻底跟这两位兄弟拉开了距离。
他目光并没有那么长远,所以皇上这个决定,在他看来是给了太子更大的荣耀,进一步巩固了他的地位。
如今父皇又是提携大哥,又是捧着二哥,对于他这个儿子,父皇是彻底放在一边了吧?
陆景荣自己没有多大反应,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他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陆景年有些吃惊的看了他一眼,他想过父皇会给他压力,没有想到竟然这么大。
这件事表面上看是机遇,是荣耀,可是真正实施起来,甚至可能让陆景荣从太子之位上退下来。
至于陆景琛和崔安如,他们对于皇上的用意就更加清楚了。
只不过没有想到,他对刚刚立功回来的儿子,竟然会这么狠心。
第584章
给他塞人
“如雪,小家伙应该不太老实吧?”太子坐下之后,状态一如往常。
他满脸温柔地看着芮如雪的肚子,倒是让原本有些担心的芮如雪安心了不少。
不管发生什么,她而今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好好照顾自己的孩子,让他平安出生,健康长大。
在皇室的孩子想要长大,确实是有些难度。
“孩子很好……”
“你好,孩子才会好……”太子满脸真心地对芮如雪说了一句。
成婚之后,他们感情一直很好。
当初是陆景荣想尽办法求母妃帮他争取了这门亲事,他一直都很珍惜。
芮如雪说道:“放心吧,有母妃在,我们一切都好……”
淑妃娘娘还是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即便是自己的儿子当上了太子,她也因此晋升了贵妃,也没有任何骄纵。
只不过这段时间她身子不太爽利,脸色看起来也不是很好。
皇上和皇后娘娘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太后娘娘在另外一边也是表现得一如往常。
跟长公主坐在一起的淑贵妃即便是亲眼看到皇上在忽悠自己的儿子,把他放在进退两难的境地,还是没有什么反应。
陆景荣的心态就是跟她学的,有些事既然别人已经做了,与其询问原因,不如想想怎么应对。
没有谁应该一直对谁好,尤其是皇室之中这种关系,就更加不稳妥了。
“太子刚刚坐下就在关心太子妃的身体,看得出来夫妻情深。”
这个时候,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的三皇子母妃柔妃娘娘开口了。
陆景荣一听,就已经知道她接下来想说什么。
果然,柔妃娘娘继续说了下去:“只不过太子妃如今已经怀有四个月的身孕,伺候太子想必有些力不从心,太子既然已经立下,太子妃也有了身孕,太子府的后院还是空置的,这个无论如何都有些说不过去了……”
柔妃娘娘说完,陆景荣并没有什么反应,就连芮如雪都没有说什么。
皇后娘娘看到气氛有些冷了下来,主动说道:“柔妃妹妹说的是,皇上,臣妾之前帮景年相看侧妃的时候,倒是觉得有两个姑娘适合进入太子府……”
皇上也没有让她的话掉在地上,直接问道:“是哪家的姑娘,能够让皇后这样满意?”
皇后娘娘直接拍了拍手,说道:“你们上来吧。”
不多时,两个很是标致的美人从另外一个角落走了出来。
他们一个一身明艳,一个一身淡雅,
“臣女李雅舒,见过皇上,太后娘娘,皇后娘娘。”
“臣女刘娉婷,见过各位贵人。”
两个女子的容貌和身段,看起来都十分出挑,只不过那个李雅舒,这个姓氏一听就是李氏一族的人。
皇后娘娘还真是有意思,直接就要安排自己娘家的女子进入太子府,而且还是当着淑贵妃的面前。
至于另外一个女子刘娉婷,原本是应该当三皇子妃的。
只不过刘家如今更想用来拉拢太子,毕竟三皇子如今的地位和声望,已经完全被太子和楚王碾压了。
就连重病多年的翊王殿下,三皇子也是没有办法比肩。
三皇子看着刘娉婷,眼睛里面都要冒火了。
可是这件事柔妃娘娘明显知情,而且还帮着皇后娘娘推动了一下。
他再不甘心,也知道这是母妃在卖皇后娘娘一个人情。
皇后娘娘对芮如雪说道:“太子妃,这件事没有事先跟你知会,你不会介意吧?”
芮如雪想了想,很是温和的说道:“这件事确实是如雪考虑不周了,毕竟如雪刚刚知道自己怀孕,就赶上太子要远行,这两个月的时间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都是希望大夏国力昌盛,太子能够平安归来,并没有什么精力去想给他纳什么侧妃的事,而且父皇和母妃也并未提起,想来也是担心太子的安危胜过一切,今日经过皇后娘娘提醒,如雪才发现自己确实是考虑不周了。”
楚王妃李月仪看了芮如雪一眼,说道:“弟妹,母后也是一片好心,你何必这样说话……”
芮如雪直接说道:“楚王妃是因为皇后娘娘没有给楚王的府中塞人,你不太满意么?”
李月仪语塞,这个话自己应该怎么接?
皇后娘娘已经听懂了,芮如雪确实是在表达自己的不满?
结果她刚想说什么,芮如雪又说道:“既然皇后娘娘问了,我自然应该诚实回答,这件事让我很不舒服。可是皇后娘娘是长辈,想必应该不是故意给我添堵,特意把李家的另外一个女儿送到太子身边。我想着,太子和楚王怎么也是亲兄弟,应该不需要通过李家的女子来维系他们之间的亲情了吧?至于这位刘姑娘,若是如雪没有记错,她应该是柔妃娘娘帮三皇子看中的人,刚刚柔妃娘娘还说起太子后院单薄,其实是在提醒,如今三皇子也该有后院了。皇后娘娘直接把要给三皇子当正妃的人给了太子当侧妃,这样似乎不太合适吧?而且这种事,应该交给母妃来张罗才对。皇后娘娘若是对母妃和太子有所不满,还请直接说,何必让太子刚刚从那么远的地方回来,就要接受这种事?”
皇后娘娘没有想到,芮如雪竟然会这样强烈地反对自己的好意。
她又想解释什么,结果芮如雪适当地开始孕吐。
这个举动,让皇后娘娘刚刚还在保持的笑脸直接碎了。
她只能对皇上说道:“皇上,臣妾并不是这个意思,这两位姑娘都是上好的家世,而且清清白白,如今已经站在这里,若是今天没有得偿所愿,将来还怎么嫁人啊?”
皇后娘娘不管芮如雪的意见,就是想要把人塞进去。
这时淑贵妃开口了:“方才如雪已经说过了,刘家姑娘已经跟柔妃妹妹接触过了,想必柔妃妹妹是很满意的,不然也不会任凭皇后娘娘把她抢过来送到景荣院子里,如今既然如雪已经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不如还是把刘姑娘还给三皇子吧……另外那位李姑娘,从头到尾也没有人提起她的名声,而且太子刚刚回来,跟她之间并没有过任何接触,今日原本就是皇后娘娘临时想起自己还有另外一个侄女刚好到了适婚年龄,也该出嫁了,若是皇后娘娘觉得她和刘姑娘有缘,不如直接让他们一起嫁给三皇子就是了。”
第585章
太后出手
崔安如看着他们之间的互动,只觉得后宫的女人实在是无聊,整天想着怎么给自己的侄女和旁人的儿子弄亲事,让对方受制于人,后院不宁。
这件事从头到尾,跟皇后娘娘和柔妃娘娘有什么关系?
他们自己蹦出来找骂,芮如雪没有用什么不好听的话直接怼回去已经是她的涵养了。
孟青麟一阵生气,如今皇后娘娘和柔妃娘娘的状态,是真的讨厌。
朝廷怎么变得如此乌烟瘴气的?
皇上听着几位娘娘的话,并没有马上决断,而是问了问旁边的太后娘娘。
“母后,这件事您看……”
太后娘娘就知道,这件事最后还要自己出面。
结果太后娘娘还没有说话,长公主已经开口了:“这件事多简单,自己管好自己的儿子,谁也别把手伸那么长,自己又不是没有儿子,总看人家的儿子后院空不空的做什么?难道自己放弃自己儿子了?要不然直接说吧,自己的儿子不堪不用,你们看中的女子将来都是要帮你们在太子的院子之中争出来点利益的,不然我实在是想不出来,你们一个个地都有了自己的儿子,不专注自己家儿子过得怎么样,还一门心思地想着往别人的儿子那里塞人。”
长公主的话,让皇后娘娘和柔妃直接不会说话了。
自从长公主回来,皇上一直在想办法尽量弥补她,所以她行事比之前还要无拘无束,他们也是没有办法。
而且这件事,他们就是心怀鬼胎。
“前段时间嫂子不是还想着给楚王争取几个侧妃么,怎么千挑万选的,最后楚王没有一个看中的,都塞给太子了?你问过太子的生母淑贵妃了没有?问过太子本人没有?”
皇后娘娘一个问题都回答不上来,因为从一开始,长公主也没有想过给她留什么面子。
楚王眼看着自己的母后被长公主逼成了这样,赶紧出来解围:“姑母误会了,其实是我自己觉得如今应该事事以太子为先,虽然我占嫡占长,不过太子终究是正统,如今既然已经正位东宫,我自然是愿意遵从父皇的意愿,拥护太子。”
他这个话说的才是真正的冠冕堂皇,那个占嫡占长,似乎是在提醒大家什么。
长公主却说道:“所以你是知道这件事的?你跟着你母后一起荒唐?方才淑贵妃已经说了,刘家姑娘是给景尧准备的正妻,你母后直接越过柔妃,把人塞给太子,你倒是已经婚配了,你三弟如今还没有成婚,你怎么大方到他的头上了?”
长公主的话,让楚王也跟着下不来台了。
本来他是给皇后娘娘解围的,如今把自己也搭上了。
皇后娘娘和楚王都没有想到除了淑贵妃那边的人,小公主竟然也会跳出来帮忙。
这个意料之外的变故,让他们觉得脱离了掌控,就连看着长公主的时候,眼神都开始闪躲。
至于柔妃娘娘,从一开始的紧张状态,到后来的慢慢放松,此时甚至有些高兴了。
太后娘娘这个时候开口了:“给皇子们后院添置人口,无非是为了帮皇家开枝散叶,既然如今太子妃有孕,就该以她为主,不能让她动气,若是有新人进府,各位都是过来人,应该知道那是什么感受,另外楚王虽然有了正妃,却没有孩子,真正应该添丁的是他们家,而且刚刚楚王自己不是也说么,他是嫡长子,既然已经怪罪哀家这个当皇祖母的没有照顾到他的身份,那今日哀家就为他做主,李家那个姑娘就进入他的院子当个侧妃吧,至于刘家姑娘,还是赐婚给三皇子。”
经过太后娘娘开口,这几个人也不敢有什么意见了。
皇上也是按照太后的吩咐,直接下旨。
“柔妃娘娘果然聪明……”
崔安如私下里跟陆景琛说道,语气很是肯定。
“怎么说?”陆景琛还没有理解。
“她是故意接受皇后娘娘的挑拨,让出了自己儿子的婚事,因为她从一开始就笃定,这件事最后一定不会成功,皇后娘娘和楚王这段时间的势头太猛了,今日太子归来,总有人会提醒他们,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地位。柔妃娘娘正是知道这一点,表面上答应了皇后娘娘,心中却清楚,这门亲事最后还是三皇子的。”
“她没有浪费什么力气,就让皇后娘娘和淑贵妃之间的争斗直接搬到了台面上,而她选到手的刘娉婷,将来却要因为今日的事,处处小心,更好拿捏,背后的刘家更是会因为今日这叫丢脸的事,更加全心全意的辅佐三皇子。”
陆景琛点了点头,说道:“她一个没有什么强大母族支撑的妃嫔,能够在后宫这么多年,养育一个皇子成年,怎么可能没有心机和手段。”
这个话,崔安如也是格外认同。
“没错,所以这件事我们只需要冷静旁观就行,这些都是太子一定要面对的,淑贵妃如今也算是正面回应了皇后娘娘,而如雪的态度,也已经说明了她的院子,不容许什么乱七八糟的人染指。”
“其实现在最难受的就是李月仪了,皇后娘娘和楚王折腾了这么大一出戏,结果他们的院子里多了一个他们同族的姐妹,之后就算是争风吃醋,家族都没有办法出手帮忙,若是他们之间斗得狠了,还会影响李家的整体实力,不得不说,皇祖母这个办法实在是高明,让人忍俊不禁。”
这件事不管皇后娘娘和楚王如何不情愿,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这个时候,皇后娘娘觉得气不过,又想找点什么事情做。
“翊王妃这一路也是辛苦了,不过京都的事,你应该已经听说了,萧让虽然罪大恶极,不过他的心头血能够护佑我们大夏社稷,还请你从大局出发。”
崔安如一听,皇后娘娘今日还真是犯贱。
她说道:“其实臣妇听说国师重新出关之后,就有个问题想要请教。”
“还请翊王妃有话直说。”如尘大师心中已经紧张得不行,面上却保持这淡定。
崔安如问道:“敢问大师,如今我父亲和兄长的英灵,是否还在地府徘徊?还是已经托生到了好人家?”
第586章
灵魂问题
这个问题不只是如尘大师,所有人都觉得崔安如好像是意有所指。
尤其是皇上,他觉得这个时候崔安如能够问出这样的话,无非是因为镇国公父子已经去世,而且方式还比较惨烈,所以她才会故意提起这话题。
尽管皇上对崔安如的动机持有疑虑,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她的问题确实触及了朝中一些敏感的神经。皇上知道,朝中大臣们对镇国公父子的死因议论纷纷,各种流言蜚语不断,这不仅影响了朝廷的稳定,也对皇权的威严构成了挑战。然而,皇上也意识到,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可能会引起更大的不满和动荡。
因此,皇上之前已经决定采取行动,他召集了朝中重臣,宣布将对镇国公父子的死因进行彻底调查。他强调,无论结果如何,都必须公开透明,以平息众人的疑虑。皇上希望通过这一举措,能够恢复朝廷的秩序,同时也能向天下人展示他作为一国之君的公正和决心。但是,他也清楚,这样的调查可能会揭开一些不为人知的真相,甚至可能牵扯到朝中其他权贵的利益,这无疑是一场充满风险的政治博弈。
这样的举动,在别人眼中或许值得提起,可是崔安如这里,不过就是形式而已。
调查。他强调,无论结果如何,都必须公开透明,以平息众人的疑虑。皇上希望通过这一举措,能够恢复朝廷的秩序,同时也能向天下人展示他作为一国之君的公正和决心。但是,他也清楚,这样的调查可能会揭开一些不为人知的真相,甚至可能牵扯到朝中其他权贵的利益,这无疑是一场充满风险的政治博弈。
然而,在这场博弈中,皇上并非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他心中早已有了大致的轮廓,对于一些不为人知的真相也略知一二。他之所以决定进行这场调查,不仅是为了平息众人的疑虑,更是为了彻底清除朝廷中的腐败和隐患。皇上明知道一切,但他选择以这种方式来揭露真相,是为了让所有人都能亲眼见证正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