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这些年儿媳在这个位置上过得到底如何,其实母后都清楚,皇上心中最喜欢的女子是淑妃,从来不是儿媳。”“其实这些年儿媳都明白,既然有了中宫的位置,就不该期待太多的情爱,可是毕竟儿媳也是个女人……”
皇后娘娘的姿态,让人看起来还挺可怜,可是太后娘娘作为经历过一轮这种事了,怎么会听不懂她说的这些东西。
不过她没有打断皇后的话,任由她继续往下说。
她想听听,到底皇后娘娘能把这件事说得多冠冕堂皇,合情合理。
“说实话,这些年儿媳一直也觉得母后对景琛有些过于骄纵,可是想到他的身体情况,加上皇弟早早就去了,才一直跟景年说要对景琛好一点,不要在意有一些区别对待,儿媳愿意继续努力,让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太后娘娘脸色严肃地说了一句:“若是今日哀家不答应,你又想怎么做?是在皇上跟前说哀家的坏话,最好是让他一辈子不搭理哀家么?”
第541章
想得真美
皇后娘娘赶紧说道:“自然不是,儿媳怎么会有这个意思,只不过这些年母后一直都没有做到的事,儿媳一直不敢做的事,如今为了孩子们的将来,儿媳肯定愿意做……”
太后娘娘并没有被她这种说法感动,或者有任何动摇。
她说道:“皇后是不是以为,哀家老了,真的糊涂了,不知道这些年皇上根本也没有做过什么针对琛儿的事?”
皇后娘娘一愣,若是这个时候她站出来指证皇上其实做过一些,那就是在挑拨离间了。
“母后,儿媳并不是这个意思……”
太后娘娘又说道:“你的那些心思,没必要用到哀家这里来,这些年哀家没有做过什么让你为难的事,当年你跟着皇上,哀家也没有怎么让你立规矩,如今你倒是用哀家的仁慈来威胁哀家,还真是长进不少。”
皇后娘娘还是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她知道这件事自己出面的话,不但会让皇上看不起自己,也会让陆景年的名声受到影响,只有太后出面直接赐婚,才更加合适。
“母后,儿媳承认,这些年确实是为了博得皇上欢心,特意跟母后保持了距离,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儿媳只是想要给景年再争取之机会而已。毕竟他们都是您的孙子,将来都是一样的孝顺您。”
太后娘娘问道:“既然如此,哀家为何要给景荣的对手帮忙?这件事哀家本来也不该插手,而且景荣已经是太子,若是你有所不满,也该跟皇上说,怎么会同哀家说?莫不是觉得哀家参与前朝的事,就说得过去了?一直拉着哀家参与这些不该管的事,让哀家帮你承担责任和骂名,就是你的目的?”
皇后娘娘知道太后娘娘聪明,所以她说出这些话的时候也没有惊讶,而是继续说道:“即便是如此,母后如今并不在意的不就是这些么?儿媳也会宁愿得罪皇上,也会让他明白这些年母后的良苦用心,只要女子关系和谐了,相信母后的心情也会完全不同,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母后就更加不会放在眼里了。尤其是翊王,以后皇上一定会帮忙多照顾一些。”
太后娘娘看了她一眼,知道她马上就要说不好听的了,也没有拦着她。
果然,皇后娘娘接下来的话,让嬷嬷听着更加想要阻拦她。
“母后,儿媳说一句大不敬的话,将来母后没有办法一直保护翊王,若是您和皇上之间的误会一直没有办法消除,将来有一天母后没有办法再护着翊王了,他又该何去何从?”
“皇上是您的儿子,您心里应该清楚。这些年他原本就因为皇弟的事,觉得母后偏心,若是母后不在了,他没有办法把这种不甘心发泄在皇弟身上,就只能是翊王了。”
“儿媳保证,会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若是将来景年有机会照顾翊王,也会一直把他当成兄弟。”
太后娘娘觉得皇后说这些话,实在是太着急给陆景年争取,不过有些降智了。
她在宫中这么多年,很多事情都能做到运筹帷幄,而且能够理智分析得失,这次却因为陆景荣意料之外当上了太子,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失去了控制。
之前部署的一切,也都用不上了,似乎所有人都在看他们的笑话。
若是再不争取,就只能眼睁睁看着陆景荣登基了。
太后娘娘还是没有给她什么好脸色,甚至更加严肃。
“李氏,你要记住,亲情是不能用来交易的,这些年你的所作所为,哀家都放在眼里,哀家绝对不会相信你会真心帮着琛儿,当年琛儿发病,你抽走了所有的太医,你应该庆幸最后他挺了过来,不然哀家哪怕是跟皇上闹翻,也会让你们李氏全族陪葬。当然了,皇上也不会为了你同哀家闹到那个地步。”
皇后娘娘脑子嗡了一下,这个话说得实在是太严重了。她竟然不知道,太后娘娘竟然还对自己动过这个心思。
“这些年哀家不想动你,不但是为了维持大夏的稳定,也是不想再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你以为哀家当初是怎么在先皇并不看好皇上,还独宠差点害死老三的那个贱人的情况下,帮皇上拿下皇位,让那个贱人满门抄斩?”
“你真觉得,你身后的李氏一族,比当初那个贱人的一家还要有实力?”
皇后娘娘冷汗出来了,她这才意识到,太后娘娘这些年不问这些事,并不是没有本事,只不过是不想管了。
“哀家会当做你今日没有来过,刚刚说的那些话,你最好吞到肚子里再也别说,免得连累了你想扶持的人。”
太后说完,皇后娘娘更加紧张了。
她这才意识到,自己这次病急乱投医,竟然直接投到了阎王爷门前。
“是,儿媳知错……”
太后娘娘看着她那个德行,心情并没有多痛痛快,她早就不需要依靠这些东西才能让自己满足了。
她又问了一句:“刚刚你说,还有倾城的婚事,你选中了谁?”
皇后娘娘已经老实了,语气也变得毕恭毕敬:“母后,儿媳觉得吏部尚书孟大人的次子就很好,书香门第,而且一身也有才华,没有京都其他公子哥的不良习气,更是洁身自好,从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传出来。若是倾城能够得到这样的驸马,相信母后也会觉得满意。”
太后娘娘一听就知道她在打什么算盘,让陆景年娶贺家的女儿,陆倾城嫁孟家的儿子,这就彻底跟陆景荣有重合的亲缘关系了,将来那两家就也该会帮着谁了,陆景年也可以重新掌握一些主动权。
“皇后娘娘真是帮儿女想得足够长远,贺家女为什么要给景年当侧妃?他只是个皇子,刚刚娶了正妃,你们李家不要颜面,贺家就不要了?皇家就不要了?”
皇后娘娘没有接话,刚刚太后娘娘的气势,已经让她消停了。
“另外你还想让倾城嫁到孟家去,孟家二郎确实时候顶好的青年才俊,可是人家已经定亲了,孟家向来重视信誉诺言,你想要逼着人家毁掉家族传承的家训不成?你别忘了,孟家老太爷,那是先皇的伴读,即便是哀家做错了事,他也敢说上几句,你还痴心妄想抢人家孙子的姻缘,你觉得这么明晃晃地给你儿子铺路,对你儿子有什么好处?”
第542章
都是演戏
皇后娘娘一阵沉默,她就是知道难度太大,所以才会来这里求太后出面。
谁能想到,太后娘娘真的是一丁点的面子都不给。
“退下吧,免得再说出什么让哀家生气的话。”
皇后失魂落魄地离开,太后身边的嬷嬷这才说道:“娘娘,皇后这是失心疯了么?”
太后娘娘叹了口气,说道:“你以为真是她一个人的意愿?你以为皇上真的不知道?这么多年,你真的不了解她的为人?她是绝对不敢背着皇上搞这么大的动作的。”
嬷嬷一愣,赶紧问道:“所以皇上都知道?”
“他怎么会不知道,刚刚皇后说的很多话,明显就不是她想说的。”
“皇上给皇后娘娘指了这条路,是想做什么?”嬷嬷有些不理解。
太后娘娘却十分明白自己的儿子,直接说道:“他想要维持表面的平衡,之前朝中势力分布平均,文官之首是他的伴读,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武将之首镇国公,常年在外征战,而且多次拼命救驾,在任何人看来,他的位置都无比稳定。如今情况不同了,镇国公父子都不在了,张兴达只是封了伯爵,甚至不超过那个生死未卜的萧让。”
“文官之首的温继礼也已经停职反省,想必将来没有办法重新坐上高位了,景年和景尧原本想要孤立景荣,结果被皇上看穿,直接立了景荣为太子,让景荣真正成为箭靶……”
嬷嬷听了之后惊心动魄的,问道:“可是太子也是皇上的亲生儿子啊,而且淑妃娘娘这些年甚是得宠……”
太后娘娘却说道:“难道景年和景尧就不是他的儿子么?如今他觉得自己年富力强,还不想退休,天下交给哪个儿子,应该是他自己说了算,也要有本事拿。至于淑妃,她的娘家可以抗衡李家,而且这些年从来不会主动跟皇上要任何东西,甚至一直不让景荣参与太多事,也就是这两年才开始顺其自然。你看如今皇上对她还是一如往昔么?”
嬷嬷听了之后,想了一下,宫中的情况确实是不太一样了。
“如今景荣的势力太过庞大,哪怕他并没有这个心思,在皇上心中也难免紧张。他之前一定没有想过,安如和琛儿能把京都搅动到这个程度,温家受到了重创,除了温继礼,别人已经没有任何希望,皇上着重陪葬的安南侯直接变成了叛国贼,下辈子都没有办法翻身了,太子妃是安如的表妹,贺家更是芮逐仙的娘家,而且是充满羞愧的娘家。如今安如和琛儿马上就要成婚,琛儿和景荣的关系原本就好……”
“此类种种,通过他们,景荣现在能够聚集起来的力量,已经非常庞大,孟青麟,贺钊,文武都有了,如今加上一个张兴达,边关这件事,能够保张兴达一直在武将们心中有绝对的煽动性。还有一点你别忘了,安如是医仙弟子,关键时刻真的比金钱和地位好用。”
嬷嬷听了太后娘娘的分析,说道:“所以翊王殿下和安国郡主选择这个时候离开,是不是也意识到了什么,想着让京都的局势再沉淀一下?”
太后娘娘说道:“这个应该不是主要目的,哀家总觉得他们有事情瞒着没有说,不过哀家也不想过问,他们心中一定有数。如今梁氏有我们照顾,她已经不用担心。”
嬷嬷这才轻松了一点:“是啊,长公主能够回到大夏,也多亏了当年镇国公夫人能够请求医仙派人去救了她一命,如今她已经是将军夫人的义母,即便是安国郡主不在京都,也不会有人敢对梁氏和小世子怎么样。”
太后娘娘没有再说什么,皇后那边,回到自己的寝宫,还在紧张。
皇上过来看她的时候,只是看着她的反应,就知道事情没有办成。
“看来母后未必想要同朕解释这些年的误会……”
皇后娘娘没有说话,甚至没有抬头看着皇上,只是跪在那里。
皇上最终叹了口气,说道:“罢了,终究是让你为难了……”
之后,他就走了出去。
嬷嬷扶起皇后娘娘,心疼地说道:“娘娘,皇上让您做的事就是在试探太后娘娘,娘娘何必真的去做?”
皇后娘娘却说道:“你以为太后娘娘不知道?本宫这样配合,也是想要让皇上看到本宫的诚意而已,若是太后娘娘真的答应,皇上这关反而不好过……如今他们母子之间的心结还是打不开,跟本宫有什么关系?在他们眼中,本宫只是一个为了儿子,可是不顾一切的母亲而已。”
嬷嬷知道皇后娘娘聪明,可是这件事,稍微有些差错,就容易满盘皆输。
就在傍晚的时候,一道圣旨让嬷嬷的担心都成为了泡影。
陆景年被封为楚王,并且正式接管了城防军营。
太后娘娘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没有觉得意外。皇后离开的时候,她已经想到,皇上一定会想办法,让朝堂尽量平衡。
陆景琛知道的时候,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了不起,毕竟皇上能够答应让陆景荣当太子,也是因为几个儿子之间博弈,把他逼到了那个份上,而且他也是真的把这几个儿子当成工具在养,愿意看到他们之间的争斗。
太子也好,如今的楚王也好,都未必是最后的赢家。
他还是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成亲需要的东西,没有任何担忧。
太后娘娘在第二日同皇上说了陆景琛想要提前成婚,皇上心情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想不到昨天已经发生那样的事了,母后跟自己还是在说陆景琛的事!
不过他还是压抑着自己的心情,同意了这件事,直接就宣召了礼部大臣,日子定在了三日之后。
太后娘娘早就心中有数,皇上下了旨之后,她就离开了。
看着太后娘娘的背影,皇上眼中的期待,也是慢慢的散去了。
“娘娘,不多跟皇上说几句么?”走远了之后,嬷嬷又问了一句。
太后娘娘却说道:“说了,他也不会相信,而且要说得太多,这一时半刻,怕是说不完。”
第543章
如愿成婚
陆景琛和崔安如接到圣旨之后,最忙碌的人是梁紫玉。
她生怕时间太紧张,自己有什么东西没有准备齐全。
哪怕多年之前,镇国公夫人已经把崔安如出嫁要用到的东西,包括她的陪嫁都已经罗列好了,梁紫玉还是紧张。
作为嫂子,她一定要体面风光的把崔安如嫁出去,这样才不算是辜负了之前这些年,崔家对自己的照顾。
她坚持要从镇国公府的财产之中再拿出一大部分给崔安如带上,可是都被崔安如拒绝了。
“嫂子,这些都是母亲之前已经分配好的,我和哥哥都是她的孩子,她都很用心的疼爱,你留下哥哥这一份,将来也要传给琅儿的,而且我这个当姑姑的,已经有足够的本事赚取更多。我们之间,不需要争论这个,你就按照母亲之前分配的给我整理出来就行。”
梁紫玉嘴上答应,还是背着崔安如,又把几间旺铺和上好的田产都塞进了崔安如的陪嫁之中。
而崔安如也是趁着梁紫玉不注意,把自己嫁妆之中值钱的地契掏出来几张塞在了自己的房间。
这个屋子,自己出嫁之后,嫂子一定会命人打扫,到时候他们就会发现了。
双向奔赴的姑嫂之情,完全治愈了梁紫玉原生家族的不幸。
崔安如最终还是没有跟梁紫玉说起哥哥的事,她觉得如今的梁紫玉好不容易平静下来,能够正常地享受幸福生活,哥哥的消息一旦最终让人失望,会让嫂子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心情,好久都没有办法平复,而且对崔琅的打击会更大,相当于让他的父亲在他心中再死一次。
三日的准备时间确实是太短了,宫里一直帮着忙碌,太后娘娘也没有闲着,到了婚礼那天,才勉强把所有东西都准备齐全,因为太后娘娘总想着往里加一些。
黄昏,婚礼进行时,陆景琛骑着马亲自来迎接从早上已经起床梳妆,在家紧张等待一天的崔安如。
今日来观礼的人很多,帮崔安如添妆的人也不少,孟氏,芮如雪,甚至长公主都来了。
摆放牌位的时候,崔安如特意让他们取下了崔振邦的,她只说嫂子在这里,可以代表哥哥,而且父母已经不在,长嫂为母,甚至可以代表父母。
梁紫玉一直推脱,觉得自己没有资格。
崔安如说了一句:“嫂子,当初我和离的时候,你带着琅儿,为了我要跟萧家拼命,那一刻,你就是我生命里的光,你有这个资格……”
梁紫玉想起来当初那件事,也是泪眼婆娑。
最终,她还是空出来父母的位置,自己坐在了一边。
陆景琛表示,自己此生不会纳妾,若是有朝一日出现二心,就自己服毒自尽,不用崔安如动手,
这个话让气氛变得欢乐,大家重新打趣起来。
出门的时候,背着崔安如的人是芮如风,其实崔安如想着,若是哥哥真的活着,应该也想要亲自背着自己出嫁吧。
只不过,自己如今不能等了。
崔琅哭得不行,虽然知道姑姑还是姑姑,那种不舍之情,完全不是假的。
镇国公府大门附近,贺之年一直都在远远地看着。
贺钊跟在他身后,劝了一句:“父亲,回去吧,安如现在还没有原谅我们,我们就不要总是在她面前晃了……”
贺之年叹了口气,抹了一把眼泪。
“都怪我,当初竟然那样对你姑母……”
贺钊宽慰了一句:“父亲,我没有办法像是哥哥一样,违心地说这件事不怪您,都怪贺氏那个老贱人。在这件事上,您确实有很大的责任,无论如何,姑母是您的亲姐姐,您当初不该跟贺氏一起孤立她……”
贺之年本来就觉得遗憾,此时更加自责了。
贺钊看到他这个样子,又说道:“还好如今安如过得很好,而且听她说,姑母活着的时候,还有表姐,都过得很好,你也就不用想这些了,他们并没有因为离开贺家而过得悲惨,你应该庆幸。按照当年那个情况,若是姑母留在贺家,只怕会被祖父祖母和您逼死……”
贺之年看了看他,很想骂人,你要是不会劝人就闭嘴,没有必要捅刀子,还一刀接着一刀。
“老二啊,你什么时候回边关?”
贺钊一愣,问道:“父亲,怎么了?”
“你赶紧回边关去吧,最好不要回来了,若是非要回来,把你的嘴扔在那里……”
贺钊这才听明白父亲的意思,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看到崔家大门前,迎亲的队伍已经往回走,他并没有跟父亲顶嘴,而是默默注视。
此时另外一个角落,温庶人也是眼巴巴的朝着这边看着。
这些日子他没有怎么注意自己的形象,很是萎靡,眼睛再也没有了当初那种自信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光。
这段时间经历的一切,让他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也慢慢从傲慢偏见之中醒悟,只可惜这一切已经太迟,崔安如从始至终只是想要报复,而没有想过原谅。
这一点,温庶人格外清楚,所以才会这样难受。
所有的悔恨,都没有办法获得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
自从林家被人打砸,贺氏的身子也不好了,温氏浑身疲惫,林知音年纪轻轻,又没有什么真本事,欺君之罪皇上没有发落她,原本以为是法外开恩,结果林知音要面临的所有流言蜚语,甚至是隔三岔五有人在大门口辱骂,才是最要命的。
林家的宅子,终于还是被收回了,就连林志远活着的时候,官位都是因为温家才能挂上的。
如今,他们一家人挤在温继礼给他们准备的一个院子里,眼看着芮逐仙这一脉风生水起,温庶人心中更加不平衡。
“回去吧,一会被人看到了,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温继礼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到了他的身后。
温庶人回过头,倔强地说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当初那件事,你也有份,所以恨我没有用,你最应该恨的人,是你自己。”
第544章
如雪之喜
温继礼没有否认,也不想再搭理温庶人,而是说道:“所以我如今接受自己的一切惩罚,你能有地方住,就去庆幸吧,辛苦了一辈子,为了那个贱人,和她生的小贱人,你们其乐融融地挤在那种地方,好好畅想你们未来应该怎么翻盘,千万不要羡慕安如现在的生活。”
看到温庶人不说话,温继礼补充了一句:“你接下来的空闲时间会非常多,我知道自己的儿女都过得很好,再看看你和贺氏生的那些玩意儿。”
“没什么事不要找我,我可以给你养老送终,也会给你操办丧事,不过其他的事情一概不要找到我头上。”
“我就是有时间,也不会管的。”
温继礼说完,直接转身离开了,甚至没有再给温庶人一个眼神。
温庶人在那里气得半死,却无济于事。
此时镇国公府门前的热闹该没有散去,没有人注意到这边,也是知道一会有人看到他,一定会往死了骂他,所以他也不甘心地离开了。
终究,他没有办法跟崔安如相认。
这个外孙女,应该是真的不肯认他了。
回家的路上,他想着自己的曾孙崔琅,或许哪一天,自己在他下学归家的路上,可以看他几眼……
陆景琛和崔安如回到翊王府,整个王府已经彻底换了一片红色,入眼皆是喜庆,哪怕只有三天的时间准备,陆景琛还是给了崔安如足够的排场。
翊王府的人员很简单,虚怀和若谷已经开心好多天了,今日终于亲眼见证自家王爷把王妃娶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