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11章

    最主要的是,崔安如实在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那个人,确认他是不是自己的哥哥。

    “若是想要过去的话,其实不是没有机会,那边的山匪如今有些猖獗,朝廷已经派人去围剿了,只不过没有什么收获,毕竟那里的山林比较茂盛,易守难攻,而且很容易迷路,朝廷那些官兵很难追上早就已经轻车熟路的山匪。”

    “如今应该有军队的人在帮忙,不过还是没有太大效果。师傅也是云游到那里的时候,无意之中碰到了那个人,觉得好像是你哥哥,故意让人带去了山上,想要近距离观察。”

    “其他的事情,师傅并没有说,也是不太方便,若是被人发现,怕是要有麻烦。”

    “所以这次王爷若是想要跟着,不妨先跟师妹成亲,之后以夫妻的名义前去,这样一来对师妹的名声没有任何影响,还能借着散心的由头,去边关巡查,到时候也能亲自接触一下那个人,看看到底是什么人。”

    闻志斌的主意一直很多,主要是完整,会把各个方面考虑周全。

    “至于嫂子和孩子,他们也该独当一面了,这段时间,太子妃和芮大人都已经跟你们相认,有他们在,也能保证嫂子和孩子的安全。”

    “你若是一直在家,旁人来找麻烦的时候,其实他们还是会习惯性地依赖你,对于他们并没有什么好处。”

    闻志斌说完之后,胡白商点了点头,觉得这样确实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

    他补充了一句:“反正皇上已经让你们提前完婚了,这次虽然又一次提前了,也是为了你哥哥,我相信你父亲在天之灵一定不会介意,反而希望你这样做……”

    崔安如刚刚其实已经在想着这个问题,而陆景琛已经跃跃欲试了。

    “一会我就进宫吧……”陆景琛说道。

    崔安如笑了,其实她没有什么意见,刚刚已经在权衡了。

    距离一年之期,本来也没有多久了。

    只要想到那个人极有可能是哥哥,而且流落在外,还失去了记忆,当上了山匪,甚至可能欺压百姓,她就觉得难受。

    “还是明日吧,这个时间确实是有些仓促……”崔安如说了一句。

    陆景琛想了想,又说道:“那就今日先去皇祖母那里,明日再跟皇上说,反正该准备的早就准备了,无非是重新选定一个日子而已,这几天我尽量就把事情完成,而且不能一切从简。哪怕是提前成婚,我也一定要给你足够的体面。”

    崔安如说道:“我已经有足够的体面了,你不用在意其他。”

    陆景琛却坚持说道:“放心吧,这些我都懂得……”

    闻志斌和胡白商都表示,就不留下来参加婚礼了,毕竟皇族的婚事,他们本来就比较别扭,而且将来总有机会见面,到时候聚在一起的时候反而更加轻松自在。

    这一点崔安如并没有强求,这么长时间了,无论是胡家还是闻家,都需要他们回去主持大局。

    送走了两位师兄之后,陆景琛进宫去了,崔安如则是回到了镇国公府。

    看到梁紫玉之后,崔安如真的有些想告诉她。

    不过,她还是压抑了自己。

    她想起自己之前劝过,要让梁紫玉为了自己考了,不要一辈子都蹉跎在哥哥身上的话,就有些懊悔。

    她走过去,抱着嫂子。

    梁紫玉蒙了,不过并没有反抗,而是语气温柔地问道:“怎么了,安如?”

    “没什么,嫂子,我的婚期又要提前了,刚刚王爷已经进宫去找太后娘娘了。”

    梁紫玉听了之后,先愣了一下,之后欣喜若狂。

    “真的吗?”

    她松开崔安如,看着崔安如的眼睛。

    崔安如差点流泪了,不过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婚事。

    在梁紫玉看来,却是一种幸福。

    “太好了,王爷有一次开窍了,就该早点把你娶回去。”

    梁紫玉说完,心中更是不知道该表达什么。

    泪水就在这个时候覆盖了她的眼睛,顺着脸颊流下。

    看到嫂子也哭了,崔安如再也没有办法忍受,重新抱着梁紫玉哭起来。

    姑嫂二人一个为了嫂子的幸福,一个为了小姑的幸福,都有自己的心事,却都在祝福对方。

    太后娘娘听到了陆景琛的诉求之后,也跟梁紫玉一样的想法。

    “你开窍了,都已经这么久了,她没有必要一直守着了。”

    陆景琛又说了一句:“皇祖母,我们成亲之后,想要离开京都一段时间,去散散心……”

    太后一愣,问道:“准备去哪里?”

    “边关的事情已经真相大白,安如想要去那边看看,那里是她父兄曾经守护过的土地……”

    第539章

    皇后来访

    太后娘娘没有反驳,只是觉得感慨。

    边关战场之上,镇国公和崔振邦的遭遇,让所有有良知的人都觉得痛心。

    “安如确实需要缓一下,好歹如今梁氏已经是你姑母的义女,而且有儿子在陪伴着她,总算是有动力,而安如奋战了这么长时间,跟不同的人斗来斗去,早就已经疲惫不堪,也该出去走走了,刚好你可以陪着她,一路上陪着她游山玩水,对你的病情也有好处……”

    陆景琛就知道,皇祖母一定会帮着自己。

    不过这段时间,太后娘娘确实很幸福,毕竟自己的女儿回来了,几十年的牵挂,终于也有了结果。

    看到长公主能够跟过去和解,她这个当母亲的确实欣慰。

    朝中已经有了太子,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上位的,总归也是一种新气象。

    而且太子上位以来,一直都很谦逊,还没有传出什么不好听的话。

    “你们只管放心的出去,这边的事情,皇祖母会帮你们看着……”

    太后娘娘觉得还是留在京都,先不要到处折腾了。

    “有皇祖母在,我们自然是放心的……”

    “有我在,你们就不放心了?”

    一直没有说话的长公主故意挑了一句,心情也还不错。

    终究啊,自己的侄子娶到了安宁的女儿,也算是他们的恩怨彻底化为了玉帛。

    一想起镇国公在边关的遭遇,她心中也是觉得难受,就更加觉得自己应该好好的照顾崔琅了。

    她对镇国公的感情并没有改变,不过这个并不影响她欣赏安宁。

    如今,她对镇国公的感情只是单方面的,而且不会影响任何人,只是一个人默默的喜欢,愿意为了他付出。

    至于别人怎么看,她也不需要在乎了。

    “当然不是,有姑母在,安如更加放心,虽然嫂子在祖母跟前待了半年,可是安如还是担心她太过于善良单纯,如今有了姑母在,谁想要欺负嫂子的时候,总要掂量一番。”

    长公主说道:“也不知道你是在夸奖我,还是在说我跋扈……”

    几个人相视而笑,这样的氛围,因为皇后娘娘的到来,瞬间被打破。

    “给母后请安……”

    皇后娘娘这段时间过得不太好,哪怕没有人动摇她的地位,可是太子不是他的儿子,将来她即便是能够成为太后,也只是名义上的嫡母皇太后。

    她还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坐上那个位置,所以这段时间,也是任由他们李家人想办法找到陆景荣的毛病。

    只可惜,收效甚微。

    陆景荣平日里虽然不太过问朝政,可是这段时间以来,却让人惊奇地发现,他给人那种松散的印象,只不过是不想抢功劳出风头而已。

    大皇子在边关的那些功劳,在皇上眼里没有起到太大作用,在朝臣心中虽然能够有一些说服力,可是跟太子身后那些人相比,就不够看了。

    就连跟着大皇子的贺钊,也肯定不会支持他。

    如今崔安如已经跟芮如风和芮如雪相认,贺家一直觉得亏欠崔安如,肯定会跟她步调一致,而且芮如雪本来也是贺钊的表侄女。

    这样的关系之下,直接就让大皇子和三皇子从夺嫡的时候就劣势尽显。

    皇后娘娘还是想要寻求一个突破,李家那位跟着大皇子一同在边关的人,功劳都让给了大皇子,地位还不如贺钊。

    “皇嫂来了……”

    长公主还在记恨当年的事,她的青春,她的年华,都被这个嫂子毁了。

    还好那个时候,她本性不坏,没有真正对安宁做过什么太过分的事,不然一定没有办法让崔安如原谅自己。

    皇后娘娘看到长公主在这里,还有些心虚。

    “见过皇后娘娘……”陆景琛也简单请安,他对这个皇伯母依旧没有什么好印象。

    皇后娘娘一一打过招呼之后,坐了下来。

    “母后,这是景年特意带来的茶叶,说是惦记皇祖母喜欢,特意请儿媳送过来……”

    说完,身后的侍女已经提着小巧的礼盒走了过来,恭敬地奉上。

    太后娘娘让身边的嬷嬷接过去之后,说了一句:“这孩子有心了,不像是景琛,进宫也不说给哀家带些东西,只求着哀家帮他把婚期再往前提一提,最后是这几天,他要带着安如出去散心……”

    这个话让皇后娘娘一愣,他们要走?

    若是陆景琛和崔安如不在京都,对他们这边的人可以说是一件好事。

    如今刘太妃已经被圈养起来,完全失去了自由,没有办法再给她帮忙了,萧家彻底哑火了,温家也已经分崩离析,再也不复往日风光。

    跟崔安如交手的人,连全身而退都做不到。

    听闻那个尹嬷嬷大摇大摆地回到了镇国公府,而且还有人看到曾经指证林志远的季月母子出现,聪明的人已经想明白了,季月母子的出现,本来就是崔安如的计划。

    虽然她年纪轻轻,却早就已经在部署一切了。

    这个节骨眼上,陆景琛竟然要跟她成亲,之后离开京都。

    这对于他们这一派的人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

    “成亲?这是好事啊,如今翊王身子好了,镇国公府的事情也已经调查清楚了,郡主也该放松下来了,她的孝心完全不该用孝期长短来衡量。这个时候成亲,确实是最合适不过了。”

    “是啊,哀家也已经想好了,明日就跟皇上说,十日之内就让他们成婚……”

    皇后娘娘点了点头,说道:“母后出面,皇上自然会应允,他一直都奉行百善孝为先。”

    “皇后娘娘过来,只为了说这些么?”长公主不愿意看到她这个装的样子,直接问道。

    皇后娘娘愣了一下,看了一眼陆景琛,颇有些为难。

    “可是有事情也要求到哀家这里来?”太后娘娘也问了一句。

    皇后娘娘讪讪的,最终还是说道:“自然没有旁的事,只是过来陪母后坐一会……”

    长公主又一次直接打断:“若是皇嫂有些话没有办法当着我们跟前说,我这就带着景琛出去……”

    皇后娘娘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太后看到了之后,心中已经了然。

    “你们先回去吧,琛儿的事只管放在哀家身上,哀家明日便会帮你求。”

    第540章

    皇后请求

    皇后娘娘听着这些话,其实心中有些不太舒服。

    这次她过来,也是真的有事相求,不过她并不确定,得到的会是什么样的答案。

    长公主起身,没有拖泥带水。

    “皇嫂下次有事还是直接让我们回避就是了,都是一家人,你都不曾害过我,难道我会怕你在我背后说坏话么?”

    皇后娘娘心虚,没有反驳。

    陆景琛没有说什么话,只是一个简单的告退。

    看着皇后娘娘欲言又止的样子,太后问道:“我身边的人也要离开么?”

    “母后说到哪里去了,这个自然不用……”

    “有什么话还是直接说吧,若不是没有办法决断,想必你也不会来到哀家这里。”

    皇后娘娘这才点了点头,不好意思地说道:“真的让母后说中了,其实儿媳是在想景年和倾城的婚事……”

    太后娘娘一听,当时就皱了皱眉头:“景年不是刚刚成亲没有多久么,娶的还是你娘家的侄女李月仪,这孩子不错,看起来就是精心教养过的。”

    精心教养四个字,自然是另有玄机,只不过皇后娘娘没有办法反驳。

    看着她那个样子,太后娘娘问道:“怎么,如今他们刚刚成婚,你就想着要给景年娶侧妃了?”

    太后娘娘看穿了皇后的小心思,这个时候通过婚事能够联络起更加合适的家族,帮助陆景年将来的道路。

    至于是什么道路,这个就要看他们的目标了。

    皇后娘娘说道:“月仪自己也愿意……”

    “她当然没有办法不愿意,无论你跟她商量的时候,是用姑母的语气,还是婆母,她都没有办法反抗,她从出生开始,就已经注定要进宫,成为景年的妻子不是么?”

    皇后娘娘没有办法反驳,这个话让她怎么接?

    她苦笑了一下,让太后娘娘继续往下说。

    太后娘娘也没有给她留什么面子,继续说道:“她已经没有办法对你说什么不了,这一生都没有自己的心,不能说自己喜欢的人,不可以有自己的想法,都只是在想着自己该怎么适应宫里的节奏,怎么当好景年的妻子,如今她的婚事办得这样低调,刚刚过了没有多久,没有犯任何错误,就有人跟她说,景年要娶侧妃,你到底是怎么忍心?她真的一点都没有问题么?”

    这个话让皇后娘娘更加心虚,如果可以,她怎么会这样作践自己的侄女?

    太后娘娘叹了口气,看着皇后娘娘没有说话,就知道她一定知道这样不合适。

    “你跟你那两位哥哥也都说好了么?”太后娘娘又问了一句。

    皇后娘娘终于开口了:“这件事,正是儿媳想要跟母后说的……”

    “说吧,想要让哀家帮忙做什么?”

    皇后娘娘有些无奈地说道:“就说这门亲事是母后帮忙相看的……”

    太后娘娘听了之后,心中已经想要骂人了。

    皇后娘娘说这个话,怎么好像是没长牙一样?

    “你看中的是哪家的姑娘?”

    太后娘娘问了之后,皇后娘娘表情更加奇怪了。

    “是贺家的姑娘……”

    贺家,看来皇后娘娘这个算盘还真是打得不错。

    如今贺家也是有武将的,而且之前就已经跟陆景年有来往,若是真的可以结亲,哪怕有崔安如这一层关系在,他们也不需要在乎。

    皇后娘娘的眼光确实不错,只要把贺家拿下,崔安如和贺家之间的关系就不需要修复了,贺家也不会再偏向太子那边了,至少能够让他们之间有了抗衡的可能。

    至于崔安如那边的东西,他们只要有机会,总能慢慢协调。

    这些事不会一成不变,总会有机会存在。

    “你为什么觉得,哀家会答应你的请求?”太后娘娘直接问道,还是一样没有太给皇后娘娘面子。

    皇后娘娘说道:“这些年一直有人觉得母后偏心,之前是偏心皇弟,如今是偏心景琛,尤其是皇上,甚至一直有所芥蒂,想必这件事也是让母后一直耿耿于怀的,都是自己的孩子,其实都是一样的疼爱,只不过根据他们将来的道路,有些不同的方式而已。”

    “只可惜皇上并不懂这些,一直对母后有一些误会,若是这次母后能把你儿媳这个忙,儿媳一定会竭尽全力帮母后调和,毕竟长公主都已经回来了,母后也不想让皇上一直误会于您吧……”

    皇后娘娘的话,让太后听起来都觉得可笑。

    身边的嬷嬷都觉得皇后娘娘有些过分了,这种话她怎么好意思说出来?

    太后娘娘不慌不忙,问了一句:“所以这些年你在干什么?”

    皇后娘娘知道,自己一定会面临这个质问,可是她真的需要这个助力。

    她已经想好了,今日就把自己豁出去。

    “母后,这些年以来,儿媳在这件事上确实需要跟您认罪,因为儿媳一直以来都没有帮忙说过任何话,甚至觉得只要跟皇上保持同样的态度,就能让皇上跟儿媳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您应该知道,在皇后这个位置上,哪怕皇上没有办法给儿媳太多感情,总要有足够的尊重。”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