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宋令仪摇头:“无事,你去安排便是。”七月十六的献俘宴上,据说庆元帝叫了几名小将问话,校考了武艺,并且赏了武器,却并未给安王这个主帅任何特殊待遇。
宋令仪再听到这话已经十分平静。
此时她更好奇安王会对她说什么。
她大概能猜出来,安王寻她是为了那一百万两银票,但安王是接受,还是拒绝?
七月十八,宋令仪去慈恩寺。
来都来了,她先在大殿烧了三炷香,求菩萨保佑哥哥一路平安,又捐了五百两的香火钱。
接着她又在四处走了走,中午用了斋饭后说想要去后山转一转,做足了香客模样。
慈恩寺的后山清幽,大约是为了方便香客闲逛,还修了石板路。
宋令仪最近一直坚持锻炼身体,爬山时这优势便显现出来。
她也不用迎霜搀扶,慢悠悠的往山上走。
山间清风徐徐而至,间或能听到蝉鸣鸟叫,身处这样的环境,仿佛任何烦心事都不复存在。
宋令仪想着,待到中秋之后,可以找个时间在寺庙小住一段时间。
抬眸四望,她对慈恩寺的风景十分满意。
忽然,她的视线停住。
前方不远处的石凳上似乎坐了个人。
再仔细一看,果然是安王。
她拎着裙子快步上前,在距离安王半丈处停下屈膝行礼:“见过安王。”
“免礼。”
周怀瑾抬头指着对面的位置:“坐吧。”
宋令仪看了下那个位置,三面被草木环绕,唯一空旷处便是靠近路边的安王所坐的地方,即便有人上山或下山,只要不走近就无法发觉她的存在。
想来这是安王特意寻的地方,她并不扭捏,在对面坐下。
落座后正想着该如何开口,一个匣子被推到她的面前。
周怀瑾低沉的声音响起:“郡主,此物贵重,还请收回。”
宋令仪想过这种可能性,但真的被拒绝,还是难掩失望。
她抬头看向眼前之人,却被对方灼热的眼神惊住,视线及时下沉,落在下巴和脖颈处:“王爷可明白我送此物的意图?”
“宋令仪。”
这一声喊让宋令仪微微愣住。
视线里,周怀瑾的下巴微动,喉结也随着说话而滚动,“若我能登高位,宋家什么都不用做,若我不能登高位,宋家什么都不能做。”
第81章
宫宴
周怀瑾的话说得既含糊又直白,宋令仪慢了一拍才反应过来。
担心会错意,她又一次抬头直视对面之人,却只看到他敛眸看向桌子的模样。
“王爷?”
宋令仪疑惑着喊了一句。
周怀瑾抬眸,两人视线相对。
宋令仪看着周怀瑾坦荡的神色,一时竟不知如何开口。
沉默之中,周怀瑾忽的一笑,锋利眉眼自带的冷冽感在笑意浸润下消散,莫名给人一种很好相处的感觉:“宋令仪,你救过我的命,给过我很多钱,那些就足够了。”
连续两次听到安王直接称呼自己的名字,让宋令仪产生恍惚,好像两人十分熟悉。
她轻轻摇头驱赶脑海中的胡思乱想:“可是……”
“没有可是。”周怀瑾打断宋令仪的话,“我猜你应该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事,所以这半年多来改变颇多。你若愿意告诉我,我竭尽所能帮你,你若不想告诉我,迎霜等人依旧任你调遣。”
“但是,别参与夺嫡。”
宋令仪听着这话,只觉心窝好似被羽毛挠了一下,漾起能忍住但却无法忽视的刺痒。
沉默片刻后,周怀瑾又一次开口:“宋令仪,你只需要做想做的事情就好。”
这话简单却又沉重,宋令仪觉得自己背负不起如此好意。
她令仪深吸一口气,目光灼灼盯着对面之人问:“若我想做的事情便是站在你身后,竭尽所能送你登上那至高之位呢?”
周怀瑾闻言呼吸一滞,眼中迸射出惊人的亮光。
他抬起手想抓住些什么,但视线触及石桌上的匣子,手又收了回来,放在身后紧握成全。
“宋令仪,不管你信与不信,我定会护你周全,让你拥有尊荣体面,阖京无人敢欺。”
“所以,不要冒险。”
周怀瑾深深的看了宋令仪一眼,幽深的眸子里仿佛藏着千言万语,却不给人窥探的机会。
不等宋令仪说话,他转身便往山下走。
宋令仪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路的尽头,这才重新坐下。
她打开匣子,看着厚厚一摞银票笑得无奈。
实在没想到,钱也有花不出去的时候。
她在山间静坐了半个时辰,然后带着满腹心事回了郡主府……
七月二十,又是一场宫宴。
宫中并没有如宋令仪所期望那般忘记她的存在,不仅给她下了帖子,还特意言明可以带亲长入宫饮宴。
宋令仪以为此等殊荣是熙和公主为她争取,不想辜负公主一番好意,便特意问了爹娘的意见。
柳氏听了女儿的话之后惊得破音:“让我跟你爹进宫吃席?”
宋令仪点头,笑问:“对,您想不想去?”
柳氏自然是想去的,那可是皇宫,她这辈子估计也就这一次入宫的机会,但是……
“我没进过宫,什么规矩都不懂,会不会给你丢脸?我听说殿前失仪,可是要被拖出去打板子的!”
宋令仪一副无所谓的模样:“娘,宫里的规矩也没什么难的,特别是参加这种大型宫宴,到了宫门口您跟着太监指引进殿,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愿意与人寒暄就说两句,不愿意就一个人坐着,等皇上皇后进殿的时候随大流磕头,之后看看表演吃吃东西,宴席结束再磕个头,咱们就出宫了。”
“而且您的期待值也别太高,这种宴会少说有两三千人参加,我又是个没有实权的郡主,位置不会太靠前,您估计连皇上皇后的衣摆都看不见。”
柳氏巴不得参加的人多,她就在人群中凑个热闹。
若真叫她坐在皇上皇后的下首吃席,打死她也不敢去。
她转头看向宋明,殷切问:“老爷,要这么说的话,咱们好像也能跟着小乖进宫去长个见识,您说是吧?”
宋明如今给皇上当差,进宫次数繁多,对宫宴并不向往。
但这次宫宴是沾女儿的光,他便觉得有意思极了。
“夫人,你若想去咱们就去,京城谁都能来,宫宴却不是想去就能去,以后咱们回庆阳,可有得显摆了。”
柳氏笑吟吟点头,没说自己想去参加宫宴也是为了回乡显摆。
庆阳的亲友都不缺钱,来过京城的不知凡几,但参加宫宴的只有她们一家子!
确定要带父母参加宫宴,宋令仪以极快的速度给母亲选好了入宫要穿的衣服和相对应的妆容首饰,又将宫宴流程详细说了一遍,让二老有个准备。
为了让母亲宽心,她这天晚上直接住在娘家,第二天吃过早饭便坐马车去宫里。
柳氏看着马车越走越慢,悄悄掀开帘子去看,就见车旁不知何时多了一辆马车,后面也有马车。
放下帘子,柳氏小声问:“这都是去参加宫宴的?”
宋令仪握住柳氏放在膝头的手,分明是在夏天,她娘的手却是冰凉,可见对于宫宴还是害怕。
她柔声道:“对,不过这时候入宫的大多是四品和三品,官职都不高,越是大官越在后面,按理说咱们也可以晚些,不过我想着您是第一次入宫,咱们早些来,我能带您在宴请的宫殿周围看一看。”
柳氏知道女儿是一片孝心,但皇宫里她可不敢掉以轻心,连忙摆手:“不用不用,咱们在里头坐着就行,一个宫殿就足够我看了。”
马车在宫门停下,宋令仪递出帖子,确认身份过后便顺着人群往前走。
柳氏见周边的人只埋头走路,几乎无人说话,因此尽管心里有不少疑问也不曾开口,只偶尔看看周遭布置。
可左右两边均是红色高墙,前面是一道又一道宫门,除了这些,她什么也看不到。
走了约莫两刻钟,跨过又一道门槛之后,她终于看到一座巍峨宫殿。
宋令仪小声道:“娘,这就是举办宴会的星辉宫。”
眼看前面的人鱼贯而入,柳氏道:“咱们也进去吧。”
结果刚到门口,一个宫女便走过来:“给德宁郡主请安,奴婢乃是春熙宫宫女春信,熙和公主邀郡主去春熙宫一见。”
第82章
公主
宋令仪觉得纳闷,熙和公主怎么会在这时候叫她?
她看向身旁的父母,正犹豫着要找什么借口推拒,结果就听春信道:“公主吩咐,若郡主不放心宋夫人,可带着宋夫人一同前去。”
宋令仪想着机会难得,倒是可以借此带她娘去别处走走。
可是她爹……
宋明察觉到女儿的视线,笑着开口:“我自去里面等你们便是,你们快去吧,别叫公主久等。”
宋令仪看了眼母亲,见她眼中满是激动与好奇,便叫春信陪她娘在外面等着,亲自将爹送去了郡主府对应的宴席位置,之后便陪着她娘去找熙和公主。
结果春信并没有带她们去春熙宫,而是去了御花园。
熙和公主叫宋家母女来的目的也十分简单:要带着柳氏逛御花园。
柳氏听到熙和公主的话后连连摆手:“公主,这可使不得!”
她一个商妇,能入宫拜见公主已经是积了八辈子德,如何能还能让公主陪着逛御花园?
熙和公主挽着宋令仪的手呵呵笑着:“我与宋姐姐情同姐妹,夫人实在不必与我客气。”
这话也完全出乎柳氏的预料。
宋令仪想着人情反正欠下了,不如好好享受:“娘,来都来了,咱们便四处看看,免得辜负公主的美意。”
柳氏入宫之后便以女儿为主心骨,如今女儿都发话了,她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跟在熙和公主身后慢慢走着。
平心而论,七月的御花园实在没什么看头,不过碍于其特殊性,柳氏便觉得这是她看过最漂亮的花园。
宋令仪对御花园并无兴趣,陪母亲闲逛的时候四处张望,穿过一道假山,她的视线被前方一道身影吸引。
瞧着怎么有些眼熟?
熙和公主发现她的异样,问:“宋姐姐,怎么了?”
宋令仪又看了眼前方,那身影已经消失不见。
她笑着摇头:“没事,大约是眼花了,竟以为看到了熟人。”
熙和公主以为是日头太大,晒得宋令仪眼花,便带着宋家母女二人绕道去戏楼。
皇宫戏楼的整体布局跟民间并无太多不同,不过是更大更精致一些。
柳氏看着有钱也难买的织金提花缎被做成幔帘,宫灯以金银粉做为装饰,不由在心里暗暗称道,今日也算长见识了。
从戏楼出来,宋令仪便带着母亲回了星辉宫。
此前宋令仪说宴会有两三千人纯属夸张,四品以上官员及亲眷加上在京的皇室宗亲,约有六百余人。
六百比之两三千要少很多,但是这么多人共处一室,看着也十分壮观。
柳氏看着眼前场景,下意识朝女儿贴近,她见女儿神色淡然,仿佛对此习以为常,心中不免高兴,女儿比她有见识!
找到自家位置坐下,柳氏见左右都在聊天,便也小声跟丈夫说起刚才去御花园的见闻。
她当真觉得,这一辈子再没有比公主陪她逛花园更荣耀的事情。
但不到半个时辰,她的想法就被推翻……
午时,皇上携皇后从侧门出来走上宝座,众人齐齐下跪叩拜。
庆功宴的流程大同小异,前两场庆功宴都没有封赏有功之臣,众人便猜到今天的重头戏在哪里。
果然,开席之后赵德海便捧着圣旨站出来:“安王接旨。”
周怀瑾是主帅,自当头一个封赏。
宋令仪的身子微微前倾,似乎是想要将圣旨内容听得更清楚。
但很快她又坐直身子。
那样的圣旨,听不清楚也没什么。
圣旨里并无太多溢美之词,封赏也全是些金银田地之类的俗物,之前猜测的加封亲王更是奢望,仅凭这些东西实在对不起周怀瑾的功劳!
宋令仪心中浮现怒火,她双手紧紧抓着衣袖,力道之大,让指甲都有些发疼,心中的憋闷也愈发严重。
周怀瑾在边疆拼杀多年,不求偏宠,竟是连一个公平的结果拿不到吗?
她带着不忍去看周怀瑾,那人却是一副宠辱不惊的模样,坚挺的背影让她无端想起沉默的山……
之后的封赏圣旨,宋令仪再无兴趣。
她低头看着桌上的餐盘,但思绪却飞到九霄云外。
可恍惚间,她似乎听到自己的名字。
再抬头,就听赵德海又在喊:“德宁郡主接旨!”
宋令仪站起身,糊里糊涂的走到殿前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德宁郡主宋令仪品性高贵,心怀天下,于边疆战士危难之时竭诚筹措军资,使得将士无后顾之忧,前线战事得以顺利推进,终致大捷。鉴于尔之卓越贡献,特降恩旨,进封尔为德宁公主,食邑八百户,望尔继续秉持忠诚爱国之心,辅佐朕治理江山,造福万民,钦此。”
圣旨念完,宋令仪的第一反应是她的溢美之词比安王更多,第二反应是皇上有什么阴谋。
不过是捐了回嫁妆,怎么能得两回封赏,封了郡主不算,还能封公主!
若不是还保留一丝理智,她估计连领旨谢恩都给忘了。
接过圣旨站起来,庆元帝又是好一通勉励:“国家之兴衰,在于民心之向背;朝廷之安危,系于边疆之稳固,边关战事吃紧,朕寝食难安,惟有德宁站出来为朕解燃眉之急,战后德宁又派人去边关建善堂,收容孤寡老人和在战乱中失去父母的孩童,开设手工作坊助百姓听闻德宁善举,朕心甚慰,若有能力者皆能如德宁一般兼善天下,何愁边关不宁,国本不稳?”
宋令仪听着这话只觉羞愧。
打账的是将士,负责军资调度的是兵部,此前户部也没少想办法筹钱,这些人的功劳都比她大,结果风头却让她出了。
若她跟安王此前并无交情,安王怕是要嫉恨上她了。
想到此,她忽然一愣。
那天在慈恩寺后山,安王说要护她周全,让她拥有尊荣体面,阖京无人敢欺,那么封她为公主的旨意,安王是否在里面推波助澜?
宋令仪磕了个头,浑浑噩噩回到座位,敷衍着应付了左右两边的恭贺她,抬头看向斜前方之人。
在她看过去时,安王也正好看过来,不过视线在她身上扫过,却并未停留……
第83章
双喜
“封公主?我的老天爷,我是真不敢想!小乖,你掐掐我,看这是不是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