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就算惠妃当着皇上的面吐血而亡都起不了任何作用。霍老夫人一把年纪没了儿子,三个女儿又不靠谱,能去牢房待着也是个不错的归宿。
“小姐,霍家人收监,那大爷……”
迎霜说这话时眼中带了些杀意。
她家小姐跟霍景泓有合作,若霍景泓被抓,小姐的某些事情很可能瞒不住。
为了小姐的安全,她不介意做些昧良心的事……
第78章
告状
“霍景泓并非威远侯府之人,霍家人收监,与他何干?”
宋令仪喝了口茶,笑吟吟抛出个让迎霜惊掉下巴的答案。
她含笑解释:“霍老侯爷还在世时曾去祖宅探望霍景泓,父子两人起了口角,霍老侯爷一气之下写了义绝书,言明两人断绝父子关系。当时霍老侯爷可能是有意恐吓,但这封书信却被霍景泓仔细保存。”
宋令仪最不屑忘恩负义之辈,自然也不会做这种事。
给霍家的结局是她跟霍景泓共同商讨,她是在知道霍景泓有义绝书的情况下才拿出名单,给了侯府致命一击。
迎霜去了担心,乐道:“霍家遭报应了,小姐的气也出了一半。”
宋令仪闻言,脸上的笑容淡去,语焉不详道:“关键还在霍景泓身上。”
迎霜想到还在被关押的霍景云,问:“小姐,需要将霍家的情况告知霍景云吗?”
“暂时先不用。”宋令仪摇了摇头,沉声道,“在把他熬垮之前不要跟他说任何话。”
霍家的热闹听过就算,宋令仪每天都专注过自己的小日子,转眼又到了回娘家的时候。
不过是三天不见,宋家的小姑娘又变了个模样,脸上的红色彻底褪去,变成了白净的小宝宝,睁着圆圆的眼睛看着宋令仪,看了会儿又朝她吐着舌头微笑。
宋令仪看着小孩儿笑得露出粉嫩的牙床,手里的金铃铛摇得更欢:“瞧,我们明珠喜欢姑姑呢。”
柳氏在一旁拍手,结果小家伙理也不理,只盯着宋令仪看。
奚望靠在床边劝说:“令仪,要不你就搬回家里来住吧,让明珠每天看看你,以后也长成你这样的大美人。”
平心而论,奚望是真的希望宋令仪能搬回来,一则小姑子刚和离,身边有家人陪伴,心情总归能好一些,二来也让小姑子跟女儿多多相处,培养感情。
小姑子若是能从上一段姻缘的阴影中走出来还好。
若是受了影响不愿再嫁人,那就把明珠当成女儿来养,以后的漫长岁月里,总归有个寄托。
宋令仪不知道奚望想得如此长远,笑着说:“嫂子,我一个人住着更自在,若是搬回来,短时间还好,时间长了娘肯定要管我,不准我干这个,不准我干那个。”
柳氏何尝不想跟女儿一起住,但是站在理性的角度来说,她也不想女儿搬回来。
就是亲姐妹也有闹矛盾的时候,更别提姑嫂。
奚望是个好儿媳,好嫂子,但她再好,令仪搬回来后也得注意分寸,做事多少都有顾忌,远不如在郡主府那么自由。
而且人心易变,谁也说不准时间长了,奚望会不会看小姑子不顺眼。
与其担着可能反目成仇的风险住在一起,不如维持现状,女儿三五天就回娘家一趟,若实在想女儿,将人留在家里住几天也行。
反正女儿无婆家管束,自在得很。
柳氏在宋令仪额头点了点,装作生气的模样道:“你以为我愿意管你,还不是你不听话,若你像你嫂子一般懂事能干,看我管不管你。”
宋令仪抱着柳氏的手跟奚望诉苦:“嫂子你看,我还没搬回来我娘就有意见,若我真回来住,我娘怕是要找个教养嬷嬷来管束我,我还是老老实实在郡主府住着吧。”
快速将这个话题结束,宋令仪转而问:“哥哥这两天来信了吗?”
柳氏笑:“昨天收到一封信,是二十四那天写的,说路上一切都好,就是有些想明珠,千叮万嘱,一定要在屋里挂上他的画像,每天抱着明珠看,这样等他明年回来时,明珠便能认识他。”
宋令仪点头:“这确实是我哥能说出来的话。”
柳氏又道:“你哥还有心情惦记这种琐事,可见路上一点儿不累。”
这话是对奚望说的。
儿媳妇正坐着月子,定要放宽心才能养好身体。
奚望理解婆婆的好意,当即笑道:“夫君这些年经常跟爹在外奔走也算锻炼出来了,我还记得他八岁那年闹着要跟爹出门做生意,爹不同意,他便悄悄藏在箱子里,想着半路再爬出来,结果路途颠簸,出城不过十里地就吐了。偏他藏的还是最贵的锦缎箱子,这一吐,损失超过百两,爹气的将他打一顿,还说接下来几年再不给他买布,全用那锦缎给他做衣服,他听到这个消息,哭得比挨打还凶。”
奚望跟宋令谦是真正的青梅竹马,两人四岁相识,因此对于宋令谦年少时的糗事可谓如数家珍。
宋令仪此前没听过这段往事,好奇问:“那锦缎虽脏了,洗洗也能用,哥哥何至于如此嫌弃?”
奚望擦了擦笑出来的眼泪水:“因为那箱子锦缎都是粉、红、鹅黄三色,那时你哥哥年岁不大,红色勉强能穿,若穿粉色和鹅黄确实招笑。”
宋令仪没见过哥哥八岁的模样,但跟如今的星泽跟差不多,想想星泽穿一身粉色衣衫的模样,她也跟着哈哈笑起来。
接着柳氏和奚望又说了几件宋令谦小时候的事,屋里笑声不断。
笑得正热闹时,迎霜突然进来冲她点点头。
她知道定是有急事,便起身出去。
“小姐,如意坊刚送来的信。”
如意坊的信一般都是送去郡主府,如今追着送来宋府,肯定是有急事。
拿出信纸快速看了一遍,她的脸色沉下来。
迎霜问:“小姐,出什么事了?”
“我哥哥遇到了刺杀,如果不是咱们准备的人手足够,哥哥怕是已经命丧黄泉。”
五十个武功高强的杀手,半夜偷袭,这是奔着哥哥的命去的。
迎霜闻言神色一凛:“小姐,可有抓到活口?”
宋令仪道:“没有活口,但是有些线索,不知能查出什么来。”
她垂眸将信又看了一遍,心里生出想法。
傍晚宋明回来,宋令仪将信上的内容如实相告:“爹,哥哥是在为皇上办差的途中出事,您是不是得去皇上面前哭一哭,让他派人彻查此事?”
第79章
凯旋
“找皇上告状?”
宋明有些犹豫:“若皇上顺藤摸瓜查下去,咱家的事情很可能藏不住,到时候结局怕是生死难料啊!”
宋令仪道:“爹,皇上的手下也是人,我并不觉得他们马上就能查出藏得那么严实的人。当然,能查到结果是最好,比起背后的黑手,咱家的秘密反而好解决。”
宋令仪拉庆元帝下场有两个目的,要么将那人镇住,使其不敢轻举妄动,这样她就能慢慢等霍景云的答案;
要么那人被庆元帝的调查逼得乱了方寸,露出些马脚,她也能有发挥的余地。
总之不管怎么着她都不亏。
宋明犹豫片刻后点头:“你既然觉得没问题,那我就去找皇上。”
半年时间女儿便将霍家折腾得身败名裂,分崩离析,他自认没这个本事,因此不如安心听女儿的话,为全家人的未来放手一搏。
宋令仪得到这话,笑问:“爹,您知道该怎么告状吧?”
“放心,这点小事我还是能办妥的。”宋明自信道,“肯定是有人不想开海市,所以故意使坏,想着出师不利就能破坏出海计划。幸亏我不放心,所以暗中找了些江湖好手随行保护,这才没出意外。”
正事说完,宋明忽然感慨:“我替皇上打理私库,这些日子面圣的机会并不少,对皇上不敢说了解,最起码不如以前那样一无所知。皇上心系天下,宵衣旰食,既不贪图享乐,后宫也多年未添新人,确实是个好皇帝。”
盛赞过后,他话锋一转:“我唯一想不通的是他对于几个儿子的态度,大皇子封了诚王却一直赋闲在家,没领过任何差事。安王一直在外征战,可朝中皆知皇上对他不喜,而且有个犯上作乱的外家,早早被排除在继承人之外。剩下四位皇子,三皇子今年二十二,六皇子今年十七,分明都领了差事却不封王,这实在让人看不透啊。”
屋内除了宋家父女之外再无旁人,宋令仪说起话来并无顾忌:“有人说皇上是想在这四位皇子中挑选出一个太子,故意不封王,便是想要磨砺他们的耐性,也有人说皇上是不想让朝臣们过早站了阵营,让皇子们分权,因此只让四位皇子在六部轮值。”
“依我看就是寡情自私,他不把儿子当人看,就让他们跟牲口一样,为了一块可望不可及的肉而拼搏厮杀。”
“小乖,不可胡说。
宋明阻止得不是特别诚心。
宋令仪笑:“爹,我知道分寸。”
宋明叹口气,说出心中担忧:“西边和北边的战事平息,如果大周不主动挑起战事,此后几年安王怕是无用武之地,此时回京,他的处境很可能有些艰难。”
他们想要将宝压在安王身上,也是一招险棋。
宋令仪想着送出去却没回音的一百万两银票,心说人安王愿不愿意接受他们的投靠还是个问题。
至于安王的夺嫡之心,她倒是确定了。
被迎霜调动的暗卫和宫里的暗棋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一次,宋令仪沉默良久之后才开口:“听说安王已经押着北戎皇室之人入京,不日将抵达京城,皇上对于安王的态度很快就能见分晓,眼下最要紧的是让皇上彻查哥哥遇袭之事。”
宋明点头:“明天我便入宫,定会让皇上重视此事。”
宋令仪双管齐下,这边怂恿父亲进宫告状,另一边又让迎霜顺着手里的线索展开调查。
不过这事情也急不得,宋令仪更多的注意力还是放在霍景云身上。
不想霍景云这块硬骨头实在难啃,在暗不见光的地牢里被关了近一个月才出现了轻微的焦躁。
宋令仪听到迎霜带回来的消息后长舒了口气。
第一步总是艰难,只要霍景云的情绪出现漏洞,后面就容易了。
但是没想到比霍景云崩溃的消息更先传来的是袭击哥哥的幕后真凶。
迎霜说出调查结果:“那些人并非杀手,而是边关退下来的将士,经过查证后确定是信安候府的人。”
“又是赵家?”
宋令仪仔细回忆,他们宋家跟赵家此前并无交集,她甚至粗浅的查过两家祖上的经历,曾祖跟第一任信国公也无仇无怨,不过是同一阵营下的点头之交。
赵家也不像霍家一样需要大笔钱财助皇子夺嫡,实在没有理由屡次针对宋家。
想不到原因,宋令仪也不纠结:“皇上的人知道这个消息吗?”
迎霜点头,脸上浮现明显的钦佩:“正是皇上派出去的人在杀手尸体上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疤痕,说那是西北某个部族独有的武器,他们顺着这个疤痕开始查,一路查到了信安候府身上。”
宋令仪闻言笑起来:“那咱们就静观其变,看看皇上会如何处置信安候府。”
刺杀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加上今年信安候府才被降爵,宋令仪猜庆元帝很可能要找个理由借题发挥。
她等了几天,没等到庆元帝出手,倒是先等来了安王即将入城的消息。
迎霜送来消息不算,还在城门口的茶楼定了个包间:“小姐可要去看看热闹?”
宋令仪闲来无事,自然一口答应。
她还使人去娘家跑了一趟,问爹娘和侄子有没有兴趣。
爹要干活,娘要陪着嫂子,只有宋星泽一人接受了邀约。
七月十二早晨,宋令仪用过早饭便接了星泽去茶楼。
可容六架马车并行的宽阔街道只留出了一半的地方容军队通行,道路两边站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巳时二刻,三皇子周怀熙和四皇子周怀辰携文武百官浩浩荡荡出现,出城去迎接获胜的军队。
高大的城墙隔绝了城中人的视线,众人纷纷议论起跟战事有关的话题,有人说战事结束,终于能过安稳日子,有人说北戎可恶,不知朝廷会如何处置北戎王室之人,但更多的人都在讨论安王,一个屡立战却并不受重视的王爷。
大约三刻钟之后,城门外终于有了动静,安王一袭威武铠甲,骑着战马率先入城。
在安王之后,是三皇子和四皇子。
星泽趴在二楼窗户看到领头几人过去,眼中满是兴奋的光,不过说话时仍记得压低声音:“姑姑,刚才看到三皇子和四皇子出城时我还想着不愧是天潢贵胄,果然气势极盛,结果安王出现,我几乎注意不到三皇子和四皇子的存在。”
“姑姑,我也想要习武,长大以后驱除鞑虏,做个像安王殿下这样威武的大将军!”
宋令仪:“……”
第80章
失望
大周立国时北戎就存在,近百年间两国摩擦不断,三年一小仗,五年一大仗,虽不至于给大周造成太大威胁,但一直蹦跶着,着实叫人恶心。
如今北戎灭国,着实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因此朝廷不仅宣布免税一年,更是连摆三场庆功宴。
第一场是为边关将领而设,第二场是献俘宴,第三场庆功宴规模最大,京中四品及以上官员皆可携亲眷参加。
宋令仪看过热闹便叫迎霜留心第一场庆功宴的动静。
傍晚迎霜带来消息,没有意外也没有惊喜。
宋令仪带着些微的期待问:“灭北戎乃是不世之功,皇上没有给出奖赏?”
迎霜努力遏制内心的失望,笑着说:“没有任何赏赐,兴许是放在第三场宫宴,届时人多,可能会更加体面热闹。”
宋令仪冷嗤一声,对于庆元帝的偏心有了更深的了解。
就连今日这样的场合,庆元帝都不曾亲自迎接,庆功宴上也没有封赏圣旨,想必安王很难得到本该属于他的东西了。
她突然想,也不知安王会不会对这样的父亲失望。
安王府,有人跟宋令仪产生一样的疑问,并且问了出来。
此时的安王已经解下盔甲,换了一身月白色家常袍子,如普通的富家子弟般闲散靠在床边矮榻,翻看着记录府中暗卫近期行动的册子。
听到手下的问题,周怀瑾神情不变:“这么多年,你还没习惯吗?”
孟耀咬牙道:“皇上对您太不公平,属下习惯不了!”
“那你只能受着,毕竟他永远不可能对我公平。”周怀瑾的语气平淡如水,仿佛在说说着别人的事情。
这话落音,他眼中忽然闪过波光,猛地坐起来:“她和离了?”
“谁?”
孟耀一时没能跟上这跳跃的话题。
不是在说皇上偏心么,怎么就扯到和离上了。
周怀瑾翻看册子的动静更快:“将你哥叫过来。”
孟烨就在门口候着,听到这话自己走了进来:“给王爷请安,不知王爷有何吩咐?”
霍景云还是那个问题:“她和离了?”
孟烨瞄了眼主子手里的东西,立刻接话:“如果王爷是说德宁郡主,她确实和离了,在六月十六那天,圣旨御赐和离。”
消息得到确认,周怀瑾嘴角溢出一丝笑容,不同于白天跟诸位将军大臣们应酬的笑容,这回笑得十分真心。
六月十六,竟是在他生辰当天和离。
这大约是最好的生辰礼。
虽然不是特意为他准备……
孟耀此时已经想起德宁郡主是何许人物,回忆着王爷曾吩咐过的缺德事,他的心里顿时跟猫爪狗挠一般,想要将哥哥拉出去问个清楚。
可惜王爷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将册子翻看完,王爷身上的慵懒闲适顿时消散,又变成了所有人都熟悉的冷脸模样。
“孟烨,孟耀,将各处管事和家将们叫去前厅议事。”
说到正事,孟耀顿时收了八卦之心。
却没想到王爷竟在临出门前又将他的好奇心吊起来:“孟烨,给迎霜传话,若宋令仪方便,七月十八于慈恩寺一见。”
“七月十八?”
宋令仪有些纳闷,第二场献俘宴就在七月十六,之后便是七月二十的大型宫宴,安王是有什么要紧事,必须卡在两场宫宴之间约她见面?
迎霜看宋令仪皱眉,心中有些忐忑:“小姐可是有其他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