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但对着这个村里出身的嫂嫂,她真觉得没必要客气。而且她看出来了杨招娣对她的恶意,
当即冷笑:“对啊!”
杨招娣:“……”
她干笑两声:“都说做生意的人家中规矩松散,
没想到松散到连农家都不如。”
汪盼儿冷哼了一声,
砰一声锁上窗:“长辈说教几句我还能听,别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来给我立规矩,我呸!”
杨招娣面色一怒,
不过她见公公婆婆脸色不好看,一点没发作,规规矩矩收拾了碗筷。
周大喜瞪了妻子一眼。
杨招娣耸耸肩,她是真的不觉得自己有错,
同样都是周家的儿媳,她不乐意低谁一头,
如果最后和弟妹谈不拢,
那还不如翻脸呢。
吃过早饭,温云起跟着周父一起去地里。
此处不缺水,每年粮食收成都不错,种地为生的庄户人家,即便要打短工,
那也是以地里的庄稼为要。
如今正是容易长草的时候,再过个把月,
等到田里的稻穗长出来了,就能轻松一些,等秋收再忙活。
弯腰在稻田里拔草的滋味,真的是谁拔谁知道。温云起从来都舍不得浪费粮食,饶是原身干惯了这些活儿,半天下来,温云起还是腰酸背痛,好在手脚粗糙,干完了不见受伤。
回到家里,天色渐晚。
晚饭是周母做的,汪盼儿想要做周家的媳妇,白日里婆婆打招呼,她顺着梯子就下来了,没再甩脸子,虽然也没进厨房,但拿着扫帚打扫了院子,洗了昨天换下的衣裳,还帮着摆了饭。
当然了,家里有人伺候的汪盼儿没有干过这些活,干得都不太好,扫地时用的力气大,灰尘扬得高,桌上又积攒了厚厚一层灰,衣裳没洗干净,摆饭时险些砸了盘子。
杨招娣看得眼角直抽。
周母没发脾气,还耐心指点小儿媳妇。
看到父子三人回来,汪盼儿还给每人都倒了一碗茶,服软的态度很明显。
周父没有多嘴,一口喝了茶就去洗漱,完了还把去年用过的镰刀找出来,准备趁着天还没黑磨一磨。
拔个两三天的草,父子几人又能去城里干活。
值得一提的是,周大椿还没成亲时,赚的银子要交八成给家中长辈,手头剩的那点儿,之前为了办婚事给搭进去了。
温云起手里只有二十多个铜板。
周大喜凑了过来:“三弟,差不多就行了,别太那什么,媳妇都进了门,不好好过日子会被人笑话。弟妹对你也不错,人家家世好,傲点儿也正常。”
“二哥别管,我心里有数。”温云起摆摆手,进屋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再出门时,众人都坐在了椅子上。
吃晚饭时,谁都没说话。周母再没有给小儿媳夹菜,其实她想撮合小夫妻俩来着,但又怕小儿子犯倔。
吃完晚饭,天色朦胧,周父在院子里唰唰磨刀,汪盼儿也在厨房里帮着洗碗。
杨招娣脸色总算好看了几分。
温云起也没闲着,跑到新房里将周大椿被褥和衣物全部搬到了周大南的屋子,他打了两个包袱,却没打算拆开。
周大南成亲的屋子,即便是人不在家,他一个小叔子也不好在此常住,而妹妹周大玉成亲后屋子还空着,不过周家夫妻已经放了话,除非是以后孙子孙女长大了实在住不下,否则,那间屋子他们要一直给女儿留着。
更是直言若是兄弟三人谁心里不服气,觉得这么安排不好,就自己出去造房子。
每人一间房,除开后还空着一间,那里面也摆了床……周家二老跟着长子住,周父这个次子每月送粮食过去孝敬,但为了表明他孝顺,家里给二老留了房,里面还有一张床,桌椅都是齐全的,一应器物和他给儿子置办的新房家具一模一样。但凡二老想住,铺了被褥就能睡。
也就是说,这家里如今还空着三间房,周大椿都可以进去住,但是都不好常住。
住了周大南的屋子,夫妻俩要多想……合着他们不回来,家里连房子都不配有?那正好,他们还不想回呢。
若是睡了周大玉的屋,人才成亲一年,双亲承诺的屋子就没了,搁谁都会难受。
二老的屋子也不好住,那是夫妻俩孝敬双亲的态度……屋子都被人占了,二老回来没得住,还谈何孝敬?
最后,温云起决定去住二老的那间,反正他也不会住多久,查清楚了汪盼儿的目的,他会尽快把这女人赶走。
周家夫妻看到儿子乒乒乓乓收拾二老的那间房,心里都有一股火。不过,还是那话,夫妻俩怕逼急了小儿子,再让他真的进城常住。
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儿子若是进城不回,夫妻俩想和也没机会啊。
温云起正在铺床,周母就进来了。
“盼儿的脾气是差一点,但娘看得出来,她是真心想与你过日子的。这都成亲了,你……”
温云起起身将门关上,一副神秘兮兮的模样压低声音道:“娘,我不是说嫌她脾气大,而是昨晚上我喝多了酒后,原本该昏昏沉沉醉死过去,但她一碰我,我突然就清醒了,当时只感觉身边躺了一条冰冷的毒蛇似的。再回头一想,这婚事来得太蹊跷了。她绝对是有所图。”
周母一听这话,心里也没底:“她不是名声被毁以后勉强嫁给你的吗?”
“可是我当时只是把她扶上了推车,总共也才扶了两把。怎么流言就那么难听?”温云起低声,“我怀疑咱是被人给算计了。”
周母眯起眼:“难道她是已经失了清白,肚子里揣上了孩子,所以才赖上了你?”
不是!
上辈子汪盼儿主动,新婚之夜夫妻俩是圆了房的,她确实是清白之身,孩子就更不可能了。
“且看着。”温云起沉声强调,“别让她碰家里的吃食。”
周母愕然:“至于吗?我们家也没与人结生死仇怨啊,结亲之前,我们都不认识汪家的人。你疑心是不是有点重?”
“且看着。”温云起推了她出门,“不管是为了什么,咱先看一个月,一个月后她若是还老实,儿子就与她圆房,日后好好过日子。”
周母一颗心突突的,出门后还半晌回不过神来。
*
翌日,温云起又去地里干了半天,然后就被周母推出了门。
明儿是三朝回门,得提前准备礼物。更何况汪家还是小富之家。算起来这门婚事是周家高攀,在这些礼节上,怠慢不得。
温云起倒也不抵触跟着汪盼儿出门,得靠近了相处,才知道她的真正目的。
周家村距离府城走路需要大半个时辰,两者之间还有个镇子,只要不是特别稀奇贵重的东西,都能在镇上买得到。
“你说回门礼咱们在镇上买,还是进城买?”
闻言,汪盼儿瞅了他一眼,唇角微翘:“大椿哥,咱俩没有相处多久就结为夫妻,但我是真的想与你好好过日子的,你能不能不要再闹别扭了?”
温云起轻哼:“是爹娘让我来的,不然,我都不想回门。”
这是什么混账话?
汪盼儿听了这些,只觉得身边的人太年轻,一点都不懂得人情世故。
岳家那可是除了爹娘以外最重要的亲戚,若是遇上难处,岳家是所有亲戚里最有可能帮忙的长辈了。
她心里生气,又不敢发作,噘着嘴道:“随便你,反正不能失礼。最好是买八方来财。”
当下所谓的八方来财,就是买八样东西,每种八个数。
比如肉八斤,酒八斤,□□只,鸭八只,红枣八斤……都必须是寓意好,且不便宜的东西。
“当初我姐姐是八匹绸缎压头,鸡鸭鱼肉全齐,我总不可能比她差。”
温云起一脸惊奇,上辈子回门,两人刚圆房,正值情浓之际,汪盼儿惋惜一般说起自己姐姐的回门礼,那周大椿完全没有打肿脸充胖子的意思,开口就说自己办不到。在汪盼儿提出自己出银子买回门礼时,他一口拒绝了,表示日子是自己过的,他没想过要跟姐夫比,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办多大的事,如果岳家因此不喜欢他,那他也没办法。
汪盼儿当时有些不高兴,但又很快转变了态度,照样温柔小意,他还以为自己娶了个好姑娘。
“我这就一两银子,买不起你口中的那些东西。而且,当初我二哥回门,只花了二钱银子。”
汪盼儿站定:“我自己买。”
温云起颔首:“那可以。”
汪盼儿:“……”
第146章
汪盼儿脸色奇差。 买回门礼是她自己先提,可这个男人也……
汪盼儿脸色奇差。
买回门礼是她自己先提,
可这个男人也太顺杆爬了。
不过,她原本就不想低姐姐一头,买就买!
“我要进城去买。”
温云起颔首,
还给拦了一架马车。
马车上已经有三个人了,坐这种马车,车资会很便宜。
汪盼儿皱了皱眉:“我不习惯和人同坐。”
“我只付得起这种马车的车资。”温云起扭头看她,
“换别的马车,
就得你来付钱。”
汪盼儿气得跺脚:“抠死你算了,
我付就我付。”
两人找了一架空着的马车,
看着还挺新,
当然了,车资也要高一点儿。送两人入城就要收二钱银子。
换了真正的周大椿在这里,他宁愿走路,
也绝对舍不得花这个钱。
贵有贵的好处,车厢中只有他们两人,特别宽敞。
温云起不爱说话,上了马车后就闭着眼睛假寐。对面的汪盼儿好几次看向他,
终是忍不住道:“这有银子舍不得花,那就等于白赚,
现在我是你媳妇,
以后要和你过一辈子的人,你能不能别那么小气,稍微大方点?”
“这手头有银,谁都大方。”温云起睁开眼睛,“实在拿不出来,
你让我拿什么大方?到现在我还住着爹娘的房子呢,他们一不高兴就可以撵我出门。我若手头有银,
早就建自己的宅子了。银子更多点,我还想搬到城里买房子呢。”
汪盼儿欲言又止:“我知道你难,那咱该花的得花,就比如马车,许多人看着干净,其实有脏病,咱们若是不小心染上,那死得多冤啊!”
温云起承认这话有理,可是周大椿的身份和能力,根本就做不到自己单独拥有马车。他心中一动,试探着道:“照你这么算,我们现在坐的这马车也不止拉我们俩,在我们之前拉了许多客人,若真要干净,岂不是得自己准备马车?”
“对啊。”汪盼儿见他听懂了自己的话中之意,心下欢喜,“最好是衣食住行都不与人合伙。”
温云起一脸惊奇:“你忘记了自己嫁的是个庄稼汉吗?脑子里在想什么,居然说得出这种话来。凭你的身份,想要衣食住行不与人合伙,其实也有机会。找个富贵的老爷就行了,找我……这不是为难我吗?”
汪盼儿深深看着他。
“大椿哥,咱俩的婚事因流言而起,可……”她低下头,羞涩道:“我当初找你帮忙时,就是看你很面善,那时我不知道是为何要叫你,后来我才知,早在那时我就已经动了心。”
她苦笑了下:“得知外面不少流言蜚语,我心里还挺甜蜜。能够嫁给你,是我的福气。”
温云起不觉得享福,他干脆一抬脚,粗鲁地翘了个二郎腿,腿还一摇一摇。
汪盼儿:“……”
“大椿哥,坐要有个坐相,你这样……”
温云起打断她:“我这样挺好的,你如果要做我妻子,早晚得习惯。”
汪盼儿皱眉,挺好看的人,怎么就不干点要脸的事呢?
“可是但凡是稍微富裕点的人家,都会讲规矩,不然会被人笑话。
”
听到这里,温云起算是明白了。汪盼儿不知道是哪里得来的消息,在她眼中,周大椿有一笔钱财。
但是周大椿记忆里完全没有这回事。
温云起抬头正视她:“你嫁的是一个靠种地为生的庄稼汉,一年忙到头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你怎么会认为我们家有富贵到讲规矩的地步?”
汪盼儿张了张口。
“我是你的妻子,又不是外人。”说这句话时,她满脸都委屈。
言下之意,周大椿手头握有大笔钱财却不肯告诉她实话。
温云起气乐了:“谁告诉你我家有银子的?”
汪盼儿眼神闪躲:“你说没有就没有吧。”
温云起:“……”
马车入了城,汪盼儿去了最繁华的那几条街,选的料子也不是最差的,除了八方来财,她还给自己的亲娘和姐妹都选了礼物,前前后后花了近二十两银子。
因为买得太多,布庄甚至愿意找马车将他二人送回村子里。
从头到尾,温云起没有阻止。
汪盼儿心中生出了豪情万丈,已经想着明日回娘家后,家中姐妹定会各种羡慕她,爹娘也会觉得面上有光。
这么大的一车东西拉回周家院子里,周家所有人都傻了眼,下意识看向温云起。
周母再怎么能包容儿媳妇,这会儿也忍不住了:“这是回门礼?咱们家就是搬家,全部家当都没这些东西值钱,大椿,你这不是胡闹吗?”
温云起心知,周母这是不好意思骂儿媳妇,所以把所有的火气都撒在儿子身上。
“都是她的银子。”
“不管谁的银子,也不能这么花啊。”周母训斥,“这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吗?咱们家就是穷啊,你送这么丰厚的回门礼,以后两家的礼还怎么走?”
这礼物只有越送越厚,没有越送越薄的道理。
“不能带这么多东西回去,这些料子拿去退掉。”周母语气不容拒绝。
“买都买了,再说,这是我自己的银子买的。”汪盼儿眼看男人一声不吭,埋着头任由长辈骂,心里就格外烦躁。
“没让他出钱,来回的车资都是我付的。”
周母皱眉:“盼儿,你入了周家的门,就是周家的儿媳妇。我自问是个很宽和的人,不爱管儿媳妇的私事,可你送这么丰厚的回门礼真的不成……”
汪盼儿强调:“这是比着我姐姐来的。”
“你光想着你娘家,但你记住,你如今是周家的人,凡事得按婆家规矩来。”周母一脸严肃,“我娶进门三个儿媳妇,没有送过这么厚的礼,传了出去,另外两个亲家心里肯定会不高兴。”
汪盼儿在两个嫂嫂面前是有优越感的,闻言嗤笑:“这是我自己花钱买的,她们觉得婆家礼物少,也可以自己买啊。”
周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