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9章

    “公子,这青石板太硬,您受不受得住?”

    随从的声音传来,“这院子里的人也是,扫这么干净做甚?”

    如果这雪一直没扫,垫在膝盖底下,除了冷些,膝盖不至于这么痛。

    赵裕丰愿意对屋子里的周氏恭恭敬敬,是因为他以为那是自己的母亲,并且,所有人都知道周氏当年生他遭了大罪,他得比旁人更加孝顺。

    既然周氏不是亲娘,温云起也不想跪着了,起身道:“娘,周家表妹在我心里就跟自己的亲妹妹一样,我实在对她生不出男女之情。也希望娘能理解儿子,对亲妹妹生出不伦感情,那和畜生无异,娘要求的事,儿子实在办不到。”

    语罢,转身就走。

    随从惊呆了。

    他飞快起身撵上,想劝又不敢劝。

    而身后,周氏在屋中听到这话,又听到主仆二人远去的脚步声,顿时气急败坏:“赵裕丰,你个不孝子,赶紧滚回来!”

    温云起走得头也不回。

    随从胆战心惊:“公子,夫人身子不好,您不怕她气坏了身子么?”

    “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商量,婚事绝对不成。”温云起沉声道:“谭家姑娘我娶定了!”

    随从欲哭无泪。

    温云起没有回房,而是去了前面祖孙三人用的书房……周氏身为赵家的嫡长媳妇,整个府邸大部分地方她都可以来去自如,整个赵府,她不能踏足的地方,只有前院书房。

    果然,周氏问及儿子的去处是前院书房时,顿时气急败坏。

    第47章

    温云起当夜直接住在了外书房。周……

    温云起当夜直接住在了外书房。

    周氏进不来,

    只有躲在这里,他才能得一晚上的清静。

    赵大爷和上辈子一样,当天晚上就没回府,

    第二天一进门,守在府里的管事立刻上前禀报了此事。

    听完管事的话,赵大爷脸色难看,

    先去了外书房。

    书房很大,

    分为好几间房,

    一间放的是闲书,

    一间放的是古书,

    最大的哪间是祖孙三人用来面见管事所用。

    温云起睡的是放闲书的那间,听到有人推门而入,他就已经醒了。

    赵大爷绕到了屏风后面,

    问:“昨晚怎么回事?”

    温云起叹气:“娘还是想让我娶周家表妹,当时都动了真怒。爹,表妹于我,就和亲妹妹差不多,

    我对她实在生不出男女之情。再说,谭家四姑娘那边,

    我要是不娶她,

    她可能只有青灯古佛的命。”

    赵大爷也不知道妻子为何在儿子的婚事上如此执着,皱了皱眉:“你娘是想拉拔娘家,这样,一会儿我去找你祖父作主。”

    上辈子赵裕丰和谭四姑娘的婚事也是由赵家主定下的,他老人家发了话,

    周氏再不服气也只能憋着。

    果然,还没过午,

    赵家主就找了媒人去谭府提亲。

    两家算是门当户对,细较起来,赵裕丰是赵家的嫡长孙,而谭四姑娘并不是长房所出。加上谭家一直比不上赵家富裕,这门婚事,谭家隐隐高攀。

    加上二人已经有了肌肤之亲,谭四姑娘不嫁也得嫁,那边很快就答应了婚事。

    才短短半天,赵谭两家的婚事就定下了。

    温云起在这大半天里一直待在前面书房,期间周氏的管事婆子,就是昨天伸手一指让温云起跪在雪地里的周管事来了几次,但都被拒之门外。

    听到婚事定下的消息,周氏再也坐不住了,亲自跑到了书房外面想要往里强闯。

    赵大爷昨晚陪了客人大半宿,今天本来就要留在家里休息,又因为要给儿子定下媒人,准备提亲礼物之类的杂事给耽误了,这大半天才抽空眯了一会儿。

    他正在困劲上,听说周氏在门口闹……外书房不允许家中任何女眷进来,他随口吩咐:“裕丰,你去跟你娘说清楚,以安抚为主,别惹她生气。”

    “那不可能。”温云起直言,“娘今天几次派人,您都看见了,昨晚还罚我跪雪地,好在我机灵,没有老老实实跪着,否则非得病一场不可。爹,这事还得指望您帮儿子求情。”

    赵大爷是正在困劲上才不想出门,听了儿子这番话,困意消散大半,再想睡着也不容易,于是起身:“走吧,我陪你一起去。”

    周氏看到二人一起出来,面色都扭曲了,她习惯了在夫君面前装温柔,此时也很快就整理好了脸上神情,苦笑道:“大爷,今儿我才算是体会了儿大不由娘的意思,这谭四姑娘从小没有爹,说是出自长房嫡出,身后却一点助力都没有,就剩个名头好听,我是真替裕丰担心。”

    她脸上的担忧不似作伪,赵大爷面色缓和了不少。

    “不要紧,有我在,不会让裕丰吃亏的

    ,再说了,他那些堂弟和他完全没法比,爹也很喜欢他。”

    言下之意,赵裕丰下下一任家主之位,无人可与之争抢。

    事实也是如此嘛,赵裕丰并不需要在婚事上为自己加筹码,想娶谁就娶谁。既然占了谭四姑娘的便宜,这也算是天意。

    周氏找不出反驳的话,往回走时,半晌才憋出来一句:“那明雨怎么办?”

    温云起一脸莫名其妙:“表妹出身良好,名声清白,这天底下又不止我一个好男儿,回头再帮她寻一个如意郎君就是了。母亲放心,我拿表妹当亲妹妹看待,若以后的妹夫敢欺负她,我第一个不答应。”

    周氏不愿意当着男人的面发脾气,这会儿却还是忍不住了:“明雨心里有你,她要是愿意嫁其他人,我也没有这些烦恼了。”

    赵大爷听着这话不对,正想开口,却见儿子已经率先道:“这天底下爱慕儿子的女子那么多,儿子哪里娶得过来?”

    周氏斥道:“你表妹和那些不要脸的女子才不一样。”

    此话一出,不光是温云起觉得不适,就连赵大爷都沉下了脸来。

    无论男女,成亲之前有个意中人很正常,人家姑娘也没对赵裕丰死缠烂打,怎么就不要脸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还不兴人生出爱慕之心吗?

    若只是爱慕赵裕丰就成了不要脸,那周明雨岂不是更加无耻?

    人后才教妻,哪怕赵大爷觉得妻子的话不大合适,也没有当着儿子的面训斥,沉声道:“婚事已定,多说无益。你如果真疼周家那个丫头,就该劝她早些收心。只看在你的份上,咱们也不可能接纳周家的姑娘做妾,她越早收心,对她越好。”

    周氏不接话茬。

    赵大爷不放过她,顿住脚步盯着她的脸。

    周氏这才无奈地应声:“知道了。”

    原本周氏是想将儿子叫过来狠狠骂上一顿,若是能说服儿子退了谭家的亲事就更好了……不成想这孩子把他爹请了过来,当着男人的面,她不敢多说。

    一家三口坐在一起用了一顿晚膳,父子俩谈着生意上那些无关紧要的事,其乐融融,周氏如坐针毡,想发脾气又不敢。

    *

    温云起晚膳后回房,身为赵家嫡长孙,他院子的位置刚好和赵家二爷相对,也就在赵大爷的斜对面。

    这院落的位置,也算是表明了他在府里不可动摇的地位。

    温云起一进院子,先就看到了门口出一左一右两个身形凹凸有致的丫鬟正在撑着身子浇花。

    她们手中各拿着一个水壶,故意扭得前凸后翘,其中一人还露出了纤细的腰身。

    过去几年中,赵裕丰时不时就能看见这般“美景”,他是个聪明人,比同龄人要聪慧,很讨厌这种明目张胆的勾引。

    在他看来,人和畜生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有自制力,若是看见个女的就往上扑,那和畜生无异。

    因此,两丫鬟越是勾引,越是放荡,赵裕丰就越是反感。不过碍于这俩丫鬟是母亲给的,他不好拂了母亲的面子把人撵走,只当是院子里养了闲人。

    “给公子请安。”

    二人矫揉造作,声音柔得像水,媚眼如丝。

    温云起侧头吩咐随从:“我看这两个丫鬟眼睛眨啊眨的,应该有眼疾,捆了送到母亲那里,让母亲看着办。”

    随从低声应是。

    俩丫鬟傻眼了。

    她们来这个院子已经有六年多了,在外人眼里,不管公子有没有收用她们,她们都已经是公子的人了。

    这被撵出去,其他的主子不敢收她们……怕是只有被发卖的份。

    两人不肯离开,挣扎着跪在地上,露出姣好好的身段,脸上的眼泪将落未落,柔声求道:“求公子怜惜!”

    好几个下人都露出不忍之色,温云起摆摆手:“拖走!”

    既已经定亲,打发了名义上的通房丫鬟,也是对未婚妻表示重视的意思。

    不提周氏看到被送回来的两个丫鬟如何生气,温云起睡在高床软枕之上,忍不住喟叹一声。忽而又想起来了文四,不知道她这一次运气有没有好点。

    *

    翌日,温云起一大早就起了,他准备去赵裕丰那几个铺子里看看,洗漱完出门,准备给周氏请安。

    这是赵裕丰从记事起就养成的习惯,除非病得起不来床,否则每日就得早晚两次请安。

    周管事打帘子,温云起一进门就看到了周氏脸上的笑容,与此同时,余光也瞧见了周氏旁边满脸笑容的周明雨。

    周明雨看见他,翻了个白眼,被周氏推了一把后,才不情不愿行礼:“表哥。”

    温云起没有回礼,直勾勾盯着她的眉眼。

    周明雨到底是个姑娘家,受不住这样的眼神,被盯得羞涩地低下头去。

    周氏一心想要撮合一双小儿女,见状忍不住笑:“裕丰,别这么看你表妹,明雨都不好意思了。”

    温云起收回视线,一本正经道:“我是突然发现表妹和娘眉宇间很是相似,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是亲生的母女呢。”

    周氏心弦一颤,勉强笑道:“侄女肖姑嘛,我一直当明雨是亲生女儿。也就是你这臭小子不听我的话,否则……”

    两人确实相似,侄女肖姑也正常,往日周氏都拿这话来搪塞外人,这么多年,愣是没谁怀疑过。

    温云起打断她:“娘,我是个男人,名声不值什么,表妹可是个还没有谈婚论嫁的姑娘,你胡乱拉郎配,毁了表妹名声,到时表妹还怎么嫁人?”

    周明雨不高兴了,嘟着嘴低下头揪手中帕子。

    第48章

    如果两个年轻人的婚事能成,这样的玩笑不算过分。但赵裕丰都已经另……

    如果两个年轻人的婚事能成,

    这样的玩笑不算过分。但赵裕丰都已经另有了未婚妻,还把他和另一个未嫁姑娘扯在一起……既会影响了他的婚事,也是真的会影响那个未嫁姑娘的名声。

    周氏憋气,

    想发脾气又不能。

    这门婚事,从头到尾只有她一个人热衷。男人不愿意,儿子不愿意,

    她带着周明雨,

    简直是里外不是人。

    温云起转身:“母亲还是少让表妹过来吧,

    省得外人传闲话。若旁人非要将儿子和表妹牵扯在一起,

    就得委屈表妹做小了。”

    周氏想要撮合二人,

    却从来没想过让周明雨做妾。

    周明雨看表哥要走,出声道:“表哥,你真要娶那个算计你的女人?不后悔?”

    “不是她算计我。”温云起丢下一句,

    很快离开。

    赵裕丰只管着自己名下的六间铺子,平时不太忙,也能把六间铺子管得井井有条。温云起转了一圈,不打算大改。

    如今赵裕丰账上有一千多两银子

    ,

    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了。他打算买下一片山头……想要赚钱,

    低买高卖的手段最为下等,

    最好是自己拿着方子做出货物来,若是货物稀缺最好,稀缺到别人都没有,自然会财源滚滚来。

    温云起找来了中人看附近的山头,府城之外,

    从东西南三个大门出去,都是一望无际的上等田,

    只有北门外面有山,山也是有主的。

    好在那山头什么也没种,如果想买,给足了价钱,应该谈得拢。

    温云起委托中人去帮自己谈,回府之前,亲自去名下的首饰铺子里挑了几样精品让人送到谭府。

    如今他和谭四姑娘已经是未婚夫妻,送上一份礼物,也表示他重视这门婚事的意思。

    谭四姑娘往常在府中就跟个隐形人似的,如今突然和赵家的嫡长孙定下了婚事,并且对方还挺重视,一定亲就送来了价值不菲的首饰。长辈和同辈再不喜她,看在赵家这门姻亲的份上,都对她殷勤起来。

    谭府家主夫人更是亲自为她置办嫁妆,希望她出嫁后记得娘家的好。

    温云起早出晚归,为了不与周明雨见面,这两天都推说手头事务繁忙,不再给周氏请安,谈妥了郊外两个山头的同时,还悄悄打听了当年的事。

    赵裕丰不是赵府的血脉,据周明雨吼出来的话,他是外头抱回来的野种。

    再是野种,也不可能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肯定有自己亲生的爹娘,他想寻一寻身世。

    可惜,十多年前,周氏打发了一群人离开,几年前又卖了一批,当年的老人总共也没几个,知情的就更少,温云起打听了一圈,一无所获,想来,只有周氏两个陪嫁丫鬟知情。

    陪嫁丫鬟对周氏格外忠心,想要让她们指认主子……怕是不容易。

    不容易也要办,温云起来一趟,可不是避其锋芒苟活一辈子就行的。

    赵大爷平时很忙,他是赵府的少东家,赵家主忙不过来的事情都交给他,偶尔还要应付底下难缠的弟弟。

    饶是如此,他对唯一的儿子还是很重视,这日温云起又晚归,刚进门不久,就被赵大爷的随从拦住。

    “公子,主子在外书房等您。”

    赵大爷今年不到四十,没有发福,看着还挺俊郎。察觉到儿子进门,随口吩咐:“裕丰,坐!”

    只听这语气,不像是有事,温云起随便坐在了椅子上,随从立刻奉上茶水点心。

    点心是赵裕丰最喜欢吃的白玉糕,和普通白玉糕不同,这种要甜一些。

    赵裕丰这点小嗜好平时藏着掖着,他感觉嗜甜不够男人,只有特别关心他的人才会发现。

    温云起吃了两块,那边的赵大爷终于忙完。

    “裕丰,我听说你买下了北门外两个山头,想做什么?”

    赵裕丰在父亲面前没什么秘密,温云起想了想,掏出一个方子送上。

    这是一个做墨条的方子。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