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1章

    一直垂下去的头头勉强抬了抬,刚一张嘴,先是从干裂的唇缝里渗出缕缕血丝来。

    苏岑皱了皱眉,“拿点水来。”

    那副极度干渴的双唇一碰到水就立即贴了上去,中间呛了几次,却不等咳完又继续喝,最后一碗水连喝带洒,总算见了底。

    喝完人总算能说出话来了。

    “与爷无关……”祁林开口的第一句便道,“突厥人有个传统,不管多大的深仇大恨,不杀不及马背的孩子,是我们自作主张放了他们,爷并不知情……”

    苏岑抿了抿唇,当初捕鱼儿海之役,图朵三卫落下了一个冷血无情、屠戮族人的名声,如今他们留情了,却还是遭人咒骂狼心狗肺恩将仇报。所以到底什么所谓忠,什么所谓义,在这群异族人身上从来就没人正视过。

    “可你为什么要认?”苏岑沉声道,“明明这件事只要你们不认他们也没有证据,这么多年了一直也没有人质疑过,难不成他们会跑到突厥去质问突厥可汗你是不是姓阿史那?”

    紧紧攥着的掌心总算打开,那里面静静躺着的是两颗染了血的佛珠。

    祁林轻声道:“他们抓了伶儿。”

    从天牢出来苏岑在青天白日之下打了个寒颤。他从昨天回来就一直在奔波,竟没来得及去看看曲伶儿是不是还在家里。在他走了之后阿福又一路摸索回了扬州,可他一看到阿福就想起京城里那些事,后来又打发人回了苏州,所以到最后就剩了曲伶儿还留在这里。

    他一时竟忘了,曲伶儿也是暗门出身,李晟如今得势,自然也不会放过他。

    苏岑心里一阵心慌,封一鸣已经死了,那曲伶儿该不会也……

    郑旸知道他所担心,安慰道:“李晟还要留着曲伶儿要挟祁林,他一时应该不会有事。”

    苏岑这才勉强点了点头。

    “下葬的时辰到了,”郑旸道,“咱们走吧。”

    朝廷四品大员下葬,封宅门前竟只有寥寥几个人。

    说到底,封一鸣与他们并不算一路人,他出身寒门,十年苦读考了个传胪却只分得了一个小官职不得重用,投奔暗门又能轻易背叛,为达目的常常不计手段,所以在朝中风评不佳也是情理之中。

    可苏岑却是知道,封一鸣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那一个人,他不在乎什么声名地位,他要的也不过就是陪在李释身边,哪怕充当的只是弄臣,只是谋士。

    所以这一年,封一鸣是刀口舔蜜,也是得偿所愿。

    在门外意外还碰上了宁三通。

    当日长安城里最风光耀眼的青年才俊再聚到一起,却早已经面目全非。

    宁三通冲人笑了笑,“你还是回来了。”

    苏岑点点头,“回来了。”

    两句之后便无话可说了,三个人在门前又站了好一会儿,这才接连入内。

    进了宅子才发现,不只是门外清闲,家里面也没有几个人,就一副素棺陈在厅中,一个老奴忙着迎客送客,除此以外竟连一个身着素缟的都没有。

    苏岑皱了皱眉,“怎么会这样?”

    “封兄本来就还没成家,在小舅舅出事之后更是遣散了下人,他是早就知道自己会有这么一天,这一副素棺都是自己备好了的。”郑旸轻叹了口气,“当初他孑然一身回来,如今又孑然一身地走了。”

    逝者已逝,苏岑狠狠握了下拳,上前为人上了一炷香之后断然起身,拿起一旁放着的丧服自己穿上,“既然没人,那我来为封一鸣披麻戴孝。”

    郑旸和宁三通对视一眼,也纷纷穿上了丧服。

    时辰已到,抬棺的人进来将棺材抬走,苏岑他们又一路扶灵到城外,看着封一鸣的棺椁落钉下葬。

    薄薄一层黄土,隔断的却是天人永别。

    待一切仪式都进行完了,苏岑站在坟前,与那一块阴刻的墓碑对视良久,突然朗声道:“公讳一鸣,字言举,永隆十年生人,天狩八年举传胪。元顺中,职御史台领侍御史。不畏强权,劾吏部尚书圈地之责,得宁王赏识。岁余,拜扬州长史,时扬州官商勾结,官盐哄价而私盐泛滥,公以苍生为念,洪流之中而独醒,蛰伏三载有余,权衡盐务,废榷盐,收归于国统,百姓得盐可食,恩信大洽。是年,擢淮南道盐铁转运官,经营半载,则国库盈余。次年调任工部侍郎,惩奸臣,诛小人,扶社稷于即倒,忠信有实,有司皆念其志。是岁,受奸人所迫,享年二十有七。其生而有时,终其所求未悔,呜呼哀哉,尚飨!”

    封一鸣,鹤鸣九皋,一鸣惊人,终归是洒脱作别,乘鹤西去了。

    第217章

    兰花

    等把封一鸣墓前都安顿好了,时已近午,郑旸从后面拉了拉苏岑,“苏兄节哀,回去吧。”

    苏岑头也没回,“你们先走,我再待会儿。”

    郑旸还欲再说什么,被宁三通拉了一把,只好跟着众人先走了。

    苏岑又站了有一炷香的功夫,等人群走远了,上前扶着墓碑用力握了握,“你走好,剩下的交给我了。”

    话罢转身,再不留恋地举步离去。

    正午刚过,太极宫刚刚用完午膳,苏岑在宫门外等了大半个时辰通传的宫人才回来,吩咐一句“跟咱家来吧”,便头也不回地迎前走了。

    太极宫与大明宫、兴庆宫并称“三大内”,继李释霸占了兴庆宫之后,如今太极宫又被李晟强取豪夺,声名赫赫的“三大内”真正供天子起居的竟只剩了一个大明宫。

    李晟刚来时还有所收敛,住的是当初崇德太子还没册封时的豫王府,再到后来权势愈大,愈发肆无忌惮不把朝中的规矩放在眼里。

    直到现在苏岑也没想明白,明明夺崇德太子之位的是太宗皇帝,之后继位的是神宗李巽,这李晟为什么对李释这么大敌意,处处都要效仿他,还都要再压他一头。

    与兴庆宫不同,太极宫与大明宫比邻而居,更有诸多外朝机构就设在太极宫内,李晟如有不臣之心,此举就是直接把自己安插到了小天子家门口上,若要逼宫,一步之遥。

    太极宫实则由三部分组成,除去中间的太极宫,两侧分别是掖庭宫和东宫,而李晟所在之处便是昔日的太子之所——东宫。

    由于天子年幼不曾设立太子,这东宫自崇德太子之后便一直是封闭的,苏岑也只是从外观望过几次,对其内部布设并不清楚。

    由那个太监一路引着进去,苏岑不由暗暗吃惊,这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当真与陆家庄那个大宅子里如出一辙。当年永隆宫变李晟也不过就是个十岁出头的小孩子,竟真能把这里详细记下来,在遥远的陆家庄又复制了一座。

    而李晟此时就倚靠在一方暖榻上,怀里抱着个暖炉闭目养神,对周遭一切置若罔闻。

    苏岑无法,只能屈膝跪下,“草民苏岑参见王爷。”

    李晟垂眸看了看,挑唇笑了,“当日让你叫声王爷你死活不肯,如今倒是识时务了。”

    当初在陆家庄,李晟让苏岑喊他一声王爷,他当时只当是李晟又要效仿李释,并没意识到还有这重身份。

    “看来这一年的历练没白费。”李晟抬了抬手,苏岑跟着站起来,他懒得跟李晟算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账,直接开门见山问道:“曲伶儿在哪?”

    李晟一脸惬意地眯了眯眼:“曲伶儿是我暗门的人,如今自然是在暗门。”

    “你……”苏岑上前一步,却又生生刹住,他如今无所依恃,只能放下身段求道:“你别为难他。”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暗门对待叛徒自有安排,”李释挑了挑眉,“封一鸣是,曲伶儿也是。”

    苏岑狠狠握了下拳,他就知道封一鸣的死跟李晟脱不了干系,如今李晟既然认了也就省得他再去求证了,心里默默记下,这笔账他早晚要算。

    “曲伶儿当初叛出暗门是因为你要杀他,后来他告诉我的那些也都是你想借他的口说给我听的,他虽然无功,但也无过,你没必要一定要杀他。”

    “我们暗门的事,不劳你费心。”

    苏岑轻轻抿唇,如今事情还没到不能挽回的地步,李晟还要留着曲伶儿要挟祁林,所以他目前应该不会有性命之虞。眼前的当务之急是见到李释,苏岑只得道明来意,“我要进兴庆宫。”

    “怎么?”李晟抬眸,唇角挂着一抹玩味的笑意,“昨夜你那么着急离开,我还当是着急去私会情人,最后怎的没进去?”

    因为你放了两条狗在门前挡路,苏岑目光锐利,仿佛要在李晟脸上划上两道口子,“你既然答应了让我来查,就得给我自由出入的权利。年底为限,王爷一诺千金,不是要食言吧?”

    “伶牙俐齿,”李晟轻轻一笑,目光瞥见前来侍茶的侍女,一个眼神便让人钉在原地,转头接着对苏岑道:“但聪明人最重要的是识时务,你这幅样子太凌厉了,我不喜欢,还是当初在陆家庄时好一些。”

    李晟意有所指,苏岑看了看端着茶的侍女,指尖又狠狠往掌心一戳,最后才上前将人手里的茶杯接过来,给李晟送上前去,“王爷请用茶。”

    直到苏岑指尖被茶盏烫的微微发红李晟才把茶杯接过去,轻轻笑道:“这就好多了。”

    苏岑把讨来的手谕直接砸在了门口侍卫的脸上,一身戾气萦绕在周身,几乎有些恶狠狠地命令:“开门!”

    两个侍卫见了手谕也不好再说什么,回头不情不愿地开了一道小缝,仅容一人侧身进去。

    苏岑越过两人上前用尽全力一推,门轴吱呀一声滑开,两扇高门大敞,将里面辉煌气派的琼楼玉宇尽数呈现。

    苏岑这才举步而入。

    堂堂兴庆宫,什么时候这么器小过。

    一腔热血地进了门内,苏岑没走了几步却又慢慢停了步子。打量一圈,这里一砖一瓦都是他熟悉的,却又莫名觉得陌生。

    站了好一会儿苏岑才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太安静了,硕大的一座宫殿,竟然连只身片影都看不见。当日游园会时的热闹场景还历历在目,如今那些人都不见了,勾肩搭背的图朵三卫不见了,一脸冷漠表情的陈凌不见了,连那帮争着抢着献手艺的厨子也不见了。

    苏岑忽然明白了李晟为什么没有落井下石直接把人发落到天牢里去,他让李释独自守着这座空落落的庭院,看着昔日繁华的花红柳绿慢慢衰败,精巧绝伦的雕梁画栋渐渐蒙尘,就像是从内里慢慢消耗掉一个人的灵魂,远比肉体上的折磨来的痛苦。

    苏岑缓了缓神快步上前,没走了几步又跑起来,恐惧慢慢笼上心头,他突然害怕李释跟着兴庆宫一起衰老下去。

    硕大的兴庆宫,他几乎是循着记忆横冲直撞,湖心亭没有,花萼相辉楼没有,寝宫也没有。他以前觉得兴庆宫大,却从来没有这么大过,漫无目的地横冲直撞了半天,有些地方甚至确认了两遍三遍,一无所获之后有个地方却渐渐明晰了起来。

    那是李释平日里最常待的地方,因为被一身政务缠身,常常要待到通宵达旦。他私心里以为没了那些脱不开的奏章要批李释应该不会再待在那里了,他为这个朝局呕心沥血了那么多,却终归是被辜负了。

    到头来只是他的不甘心,而李释自始至终就没有怨过。

    苏岑步子渐缓,每一步都走的深思熟虑,到最后干脆驻足,凝视着楼台之上那个身影,视线忽然就模糊了。

    李释费了好一番功夫才把虬曲交错的兰花根系一点点分开,许是他如今总算有时间打理了,这些兰花入冬以来日益疯长,有几株竟然爆了盆。趁着今天天儿好,午后日头又足,李释找来几个空花盆给这些花们倒倒盆。搁置的太久了,那些根系盘曲纠缠在一起,像理不清的一缕青丝。

    听见动静李释抬了抬头,手上一顿,便有一段根须断在了手里。

    苏岑拾级而上,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了棉花上,他这一路风风火火,抛弃一切跨越千山万水,临了这最后几步了,却突然走不动了。

    他有千言万语要说,所有的委屈、不甘、愤怒在喉头滚了几滚,最后却只是轻颤颤地问道:“这些兰花……还活着?”

    李释笑了,那双他深沉的眸子里有他熟悉的东西,“都在这儿呢,你要不亲自数数,看看少没少了哪盆。”

    苏岑盯着人满手的泥污皱了皱眉,“怎么亲自做这些?”

    话一出口他就险些咬了舌头,如今这兴庆宫里空无一人,李释不亲自动手难道还等别人来做?

    李释却并未放在心上,低下头去继续疏理根系,边动作边道:“这些花我什么时候让旁人经手过?”

    苏岑一愣,忽然恍然大悟,一股酸涩汹涌而上,他得紧紧咬住后牙根才抑制得住。他想起来了,他在时这些兰花浇水施肥就都是李释亲力亲为,如若不然这些娇贵的小玩意儿又怎么能活到现在?

    当初他以为照看这些兰花只是李释闲下来时的一点消遣爱好,直至今日才明白,李释是把这件事当做一件正事去对待的,从未敷衍了事过。

    一时无话,苏岑低头静静看着李释将错综复杂的根系一点点分开,那双手曾经指点江山破过千军万马,如今沾染了泥污,流连于泥土陶盆之间,却一样赏心悦目。

    好不容易将两块根系分开移到新花盆里,李释刚一伸手,苏岑便已经把花铲递了上来。

    李释笑笑接过来,“知我者,子煦也。”

    两个人无声配合,竟然无比默契,不消一会儿便将两株花重新倒了盆,处置妥当了。

    李释站起来伸了伸腰,洗净了手接过苏岑递过来的拍子,这才又问道:“什么时候来的?”

    “昨日。”苏岑抿了抿唇抬头看过去。昨日就到了,今日才登门,他特意没说昨晚那些波折,就是想看看李释会作何反应。

    结果却只是见人摇了摇头,“你不该来。”

    “我不该来,那谁该来?封一鸣吗?”苏岑话一脱口心里就后悔了,封一鸣的事只怕李释心里也不好受,又缓下声音道:“是你说有朝一日你权力散尽,身败名裂,让我陪着你的,你都忘了吗?”

    “我后悔了,”李释轻叹了口气,“不想让你陪着了。”

    他抬手拎起苏岑鬓角方才跑乱的一缕发,“当时一句玩笑话不该成为你的负担,我后悔了,我想看你娶妻生子,平安顺遂地过完一生。”

    “娶妻生子?平安顺遂?”苏岑偏头笑了笑,抬手揩去眼角的泪光,再抬头时只剩了满眼猩红,“你差一点就能看见了你知道吗?你知道我是花了多少功夫才接受我今后的人生里都没有你了,我又费了多大的劲儿才又爬起来重新开始,我都已经站在了喜堂上了,对面的王家小姐是扬州城里出了名的大家闺秀,满庭宾客都到齐了,三书六礼就差一步……就差一步!可我却跑了,就为了你一句不知道真假的消息!”

    李释皱了皱眉,不知是纠结于他成亲这件事,还是怪他没有礼成。

    “我如今已经是众叛亲离、声名狼藉,不能得罪的人也全都得罪了,你要我平安顺遂,你让我如何平安顺遂?”苏岑猛的上前一步,“现在咱们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生则同生,死也要死在一起,你懂吗?”

    那双眼睛深之又深地看着他,苏岑却知道,他就要浮出水面了。

    “你出了事,所有人都知道我要回来的,你就没想过我会回来?”苏岑一寸寸逼近,目光灼灼地逼问,“想过吗?”

    李释眼睛眯了眯,尚未作答。

    “那是怎么想的?”苏岑不退反近,伸手去拉起李释戴扳指的那只手,与人十指相扣,“是这么想的?”

    拉起那只手在脸上蹭了蹭,又送到嘴边轻柔吻了吻,“还是这么想的?”

    再拉着那只手往下,顺着光洁的脖颈一路滑下去,贴着衣襟边缘,那里肌肤细腻,灼热滚烫,随着呼吸起起伏伏,“还是说……”

    “罢了,”一声叹息轻轻滑落,李释眼神陡然一狠,捉住那半截腕子将人顺势扛起。

    天旋地转,苏岑脑门嗑在人后背上还没顺过气来,紧接着又被重重放在了宁亲王平时批阅奏章的那张死宽的紫光檀桌面上。脑袋被磕了一下,苏岑皱了皱眉,还没等抬手,就被人以强势的力道禁锢在桌面上。

    力道还在收紧,苏岑只觉得全身骨骼都被勒的发疼,有灼热的呼吸一呼一吸萦绕在耳侧,只听李释重重叹了口气,“想死我了。”

    第218章

    软硬

    如愿以偿听见那句“想”,苏岑突然就不动了,取而代之地鼻头一酸,窝在李释怀里,眼眶越发红了。这一年来的懊悔,憋屈,自怨自艾好像突然打开了缺口,潮水般通通都退却了。

    原来不是他的一厢情愿,也不是不想,都不过是求而不可得。

    李释轻轻叹了口气,在这小狐狸面前他终归是没守住身体本能的反应。面前的人身娇体软,眉目含情,单是鬓角几根凌乱的发丝就轻易让他发了狂,怎么能不想?

    “来。”苏岑伸手勾住李释的脖子,把人进一步拉下来。

    几片薄唇撕扯着纠缠在一起,谁也不服输似的,血腥味渐渐在唇齿舌尖弥散,又顷刻被更浓郁的檀香气息掩盖。苏岑回过神来时后背已经贴上了冰冷的紫檀桌面,他往人怀里缩了缩,顺势便解下了腰间的束带。

    再次躺在这张桌上,苏岑忽然想起来,他们的第一次,就是在这儿,就是在这张桌子上。他提出要交易,李释就毫不犹豫地与他交易了。

    如今再想起来,就有几分蓄谋已久的意思了。

    “其实你早就对我有非分之想了吧?”苏岑环着李释的脖子笑的像只狡黠的小狐狸。

    李释痴迷般缠绵于苏岑的耳后颈侧,血液里有些东西慢慢觉醒,呼吸越发粗重,“那又如何?”

    苏岑是他的药,能安心定神、抚平伤痛,却也是他的毒,毒性深入骨髓,欲罢不能。

    苏岑喉间梗了一梗,话再开口竟带着几分哭腔,“那是……什么时候?”

    李释目光轻柔地落在那张脸上,抬手给人撩起一缕鬓发,嗓音迷醉,像一壶清酒。

    “在殿试上看着你义正言辞陈述党争之弊的时候。”

    “在茶楼里看你言之凿凿维护曲伶儿的时候。”

    “也可能是当初在宿州,看你为了一幅画宁折不弯的时候。”

    “当时就想试试,这人的骨子到底是硬的还是软的?”

    “老淫棍……”苏岑终究是心甘情愿溺在那双眼睛里,软成了一滩水。

    一曲终了,余音尚存。苏岑望着头顶繁复鲜苒的轻纱幔帐,眼前还是突突跳动地厉害。不等那口气喘匀了,却又循着唇黏黏腻腻地湿吻上去。

    一天,就一天,就再放纵自己一天,苏岑心里暗道,毕竟他等这一天等了太久了,那根紧绷的弦一朝绷断,一切都是失序了。

    直到最后一抹落日余晖消失在大殿一角,星光紧随其上,两个人已经从桌上到座下,再到如今的地上,目之所及,遍布旖旎。

    李释拿一张大氅将两人合围在一处,天色完全暗了下来,没人掌灯,就任由墨色将对方的轮廓一点一点勾勒出来。

    黑暗中缕缕幽香袭来,刚才激烈时还没有那么明显,这会儿静下来了,味道越发浓郁,苏岑出口问道:“这些花怎么在这儿?”

    勤政务本楼楼如其名,建造的初衷就是为了勤政务本的。当初苏岑一直就不怎么喜欢这里,一是觉得这里束缚了李释太多,更是惮于这里庄严沉重的气氛,总让他觉得在这里手里不捧上两本奏章就是罪过。

    可如今再看,黑暗中东一盆西一盆放着的兰花,门后边堆着水壶花铲和还没用完的沙土,哪里还有一点天下第一书房的样子。

    李释道:“这里光线好。”

    “……”苏岑张了张嘴,这理由冠冕堂皇,他竟无言以对。

    可再一想倒也没错,书房还是花房都取决于人,李释喜欢看奏章,他就在一旁铺纸研墨,李释喜欢种花,他就递花铲递水,如果不是有那个期限横在那里,一辈子不出去又如何?

    “那个王家是个商贾?”李释低头问。

    苏岑心里偷笑,就知道这老狐狸还是介怀他成亲这件事,回道:“虽是商贾,却也是书香门第,家里的太爷是前朝最后一科的进士,后来时局动荡,他们举家迁到扬州,这才弃仕经商,但诗书礼乐也一点没丢下。”

    “既然门当户对,你又何必……”

    “我此番入京,前途不明,生死未卜,又何苦连累了人家姑娘。”苏岑神色黯然了一瞬,转而又牙尖嘴利地在人的喉结上咬了一口,“我悔婚的事估计已经传出淮南道了,爹爹一怒之下把我逐出家门,苏州扬州我是回不去了,你要是也不肯留我,我就……我就……。”

    李释轻笑:“你就咬死我?”

    苏岑轻轻垂下眉目,“我就真的无处安身了。”

    李释轻叹了口气,他知道苏岑这一来必然是已经断了后路,哪怕还有一点退路可言,他也不能放任他继续在这场漩涡里掺和下去。

    可事已至此,他也只能将人揽在怀里,轻声安慰道:“好了,我收留你,我要你。”

    一觉睡到日上三竿,次日一早苏岑醒来,身上的大氅还在,身边却已经凉了。

    从梦中惊坐而起,直到看见李释在殿外摆弄花草的身影那颗心才算落回了肚子里。

    一夜风流,恍如隔世。轻手轻脚找来昨日散落在各处的衣裳一一穿上,三两步上前,从背后将人健壮的腰身抱住,不肯撒手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