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3章

    韶惊鹊心中十分感激,说来也真是巧,她和宋阳羽刚认识,他就帮了她两次大忙,倒像是她的贵人,就是不知道贵人方不方便随身带着锦旗出行。

    “对了,宋同志,听你口音不像苏省人,是到宁市来出差的吗?”

    宋阳羽听她开始问起他的来历,眼底深了几分,脸上笑容不减:

    “对,我是从外省来公干的。”

    韶惊鹊闻言点头,宋阳羽既然是来公干的,那她这面锦旗就得赶紧做,这个年代可没有某宝下单送货上门,要是人走了,这锦旗就送不出去了。

    “那你这次公干要在宁市待几天呀?”

    宋阳羽直视韶惊鹊的眼睛,笑容依旧:

    “本来待三天就走,但现在事情有些变化,还不确定离开的具体时间。”

    韶惊鹊了然地点点头,心里盘算着应该来得及。

    宋阳羽看着她若有所思的表情,忽然也开口问道:

    “我刚才听你说后天要去参加婚礼,你脚伤成这样,不太方便吧?”

    第105章

    他哪里回得来

    韶惊鹊低头看了看自己肿胀的左脚踝,眉头轻蹙:

    “不碍事,还有两天时间,到时候应该能消肿了。”

    宋阳羽想了想,还是开口道:

    “我周末没什么事,如果你需要帮忙的话,可以叫我。”

    这话让韶惊鹊有些诧异,心里觉得宋阳羽是不是有点太过热心了?

    虽然他帮了自己两次大忙,可毕竟只是萍水相逢刚认识的关系,她还不至于脸皮厚到还要请人家浪费休息时间搀扶她去参加婚礼。

    更何况,陆战答应了她,会回来陪她一起去……

    “呃......谢谢你,不过不用了,到时候我未婚夫也会回来,我们之前约好了一起去参加婚礼。”

    她的未婚夫不是陆战吗?

    他哪里回得来......

    可看着韶惊鹊提起陆战时春风般和煦的笑脸,宋阳羽思忖着点了点头,没再多说。

    将韶惊鹊送回房间之后,他回房坐在书桌前,翻开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陷入沉思——

    其实他这次来宁市,就是因为陆战。

    板桥水库溃堤那晚,豫省指挥部收到了来自安丰镇七一八部队营长陆战打来的预警电话,电话中陆战称从现场好几种反常现象推断出上游水库可能发生溃堤的险情。

    豫省指挥部收到情报相当重视,立刻就将该情报上报到总指挥部,总指挥部立马召集各水利专家对这个险情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豫省上游水库储水量能够承受住降雨的考验,不会出现此类险情。

    据专家介绍,板桥水库当初的防洪标准是按照百年洪水设计,还在竣工五年后进行过扩建加固,坝顶高达一百一十米,还增设了一点三米高的防浪墙,可以说是当前最坚不可摧的防洪水坝。

    但总指挥部鉴于陆战提到无法联络到板桥水库区域驻军,以及有信号弹升空的反常情况,总指挥部立即兵分两路又联系了相关地区,果然发现当地驻军已失联,这在总指挥部看来无疑是相当严重的情况。

    一个军区对外的联络系统与民用通信系统是两条完全不同的线路,一般深埋在地底,极具隐秘和安全性,很难受到破坏,除此之外还有无线电通讯手段,一般情况下是绝不会出现失联的状况。

    而总指挥部的几条线路同时向板桥地区发起联络信号,均没有回应,那只可能有两种情况:

    一、板桥地区驻军所有对外通讯设备全部损坏,无法接受和传输信号;

    二、板桥地区所有官兵集体消失,没有人应答。

    无论是上述哪一种情况,都说明板桥地区出现了很严重的安全问题。

    在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考虑的情况下,总指挥部顶住压力,在水利专家言之凿凿地声称板桥水库绝不可能溃堤的论断下,向中央申请派出侦察机前往板桥地区确认险情。

    就在所有人揪着一颗心,彻夜未眠地等待答案的时候,侦察机驾驶员带回来一个无比可怕的消息:

    当侦察机飞到板桥水库地区时,天色已晚,为了近距离观察到现场情况,侦察机飞行员决定实行高难度的超低空飞行。

    当侦察机上投下的探照灯将水库位置照亮时,眼前的一幕让驾驶员大惊失色。

    整个大坝的主河槽段已经开始溃决,而且那缺口还有越来越大的趋势,铺天盖地的洪水从大坝内骤然倾下,汇入主河道的洪水迅速朝着下游和两岸扩散,目之所及皆一片汪洋。

    驾驶员朝大坝方向闪了几次信号灯,也没得到回应,只能转头又向偏下游的军区飞去,一到现场上空更是心凉得彻底。

    整个板桥水库地区的驻军军区已消失在一片望不到边际的洪水中,唯有一根挂着红旗的旗杆顶部还露在水面上,让驾驶员一眼就确定了军区所在的位置。

    驾驶员忍住发热的眼眶毫不迟疑地立刻调转机头,飞速朝着总指挥部的方向飞去,急着第一时间将这个惊人的情报带回去——板桥水库真的溃堤了!

    这个惊天的消息不亚于在总指挥部投下了一颗巨型炸弹,令所有人都为之震惊,那些水利专家更是完全慌了神。

    有了确切的情报,总指挥部没有片刻迟疑,立马将转移人民群众的任务传达给了豫省下游地区的所有军区,争取抢在洪水到来前,尽可能多的将群众转移到安全区域。

    当坚守在豫省指挥部的樊英光得知这个消息,心中顿时万分悔恨。

    早在中午的时候,陆战就给他打电话报告过自己的担心,而他当时却武断地认为陆战没把心思放在正事上,反而异想天开地提出问题,以此来彰显自己的能力。

    因此他反而把陆战狠狠批评了一顿,还讽刺他是不是觉得自己比专家都厉害,可如今事实证明专家也不一定说的都对,凡事还是要辩证地看待问题,结合事实,用自己的眼睛、脑子和经验去做出判断。

    要是他那时候就及时将陆战的怀疑报告给上级指挥部,说不定就能在洪水决堤前发现这个问题,那时候如果及时派轰炸机炸开泄洪道,也不会造成现在这么大的溃堤灾害。

    就算来不及处理,至少也为战士们转移群众多争取了几个小时时间。

    而更令他痛心的是,在他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就给安丰镇、天星镇和南坪镇都拨去了电话,可只有南坪镇接到了消息,安丰镇和天星镇都杳无音讯。

    豫省的侦察机还不能执行夜空飞行的高难度任务,只有等待天亮才能飞到相关地区一探究竟。

    樊英光一夜未眠地守到天明,等到侦察机飞到安丰镇和天星镇等地查看情况后,带回来的反馈却令他一个从军几十年铁骨铮铮的硬汉都忍不住湿了眼眶。

    情况比他想象中更严重,不只安丰镇、天星镇,靠近板桥水库近百公里以内的十几个县镇都尽数被淹,现场只能看见滔天的洪水,原来的铁路、稻田、房舍全都被淹没得一干二净。

    并且险情还在不断加剧,由于豫省是农业大省,除板桥水库外,还建有石漫滩水库等大中小型水库共计六十余座。

    板桥水库溃堤后,暴雨仍旧持续下了整夜,因此也导致其他水库陆续出现溃堤的情况,好在这次总指挥部已经及时派出轰炸机前往还没受灾的区域,率先炸开水库大坝两侧的副泄洪道,加大安全排水量,应该能保住最下游地区的安全。

    可让他永远无法原谅自己的是,第一时间给他打电话报告险情的陆战却因为他一句“等我通知”,如今带着几百名战士永远地留在了水底......

    第106章

    必须一挖到底

    这些都是宋阳羽在接到命令后,第一时间坐军用飞机赶赴豫省指挥部,亲自从樊英光口中得知的情况。

    樊英光今年四十五岁,在团职干部中年龄不算大,加上多年以来严以律己的锻炼习惯,使他整个人看起来不到四十岁的状态,身材壮硕,魁梧有力,两眼炯炯有神,不怒自威,说起话来声音洪亮,笑声爽朗。

    可当时出现在宋阳羽面前的樊英光却像变了个人似的,整个人随时都是一副眉头深锁的表情,眼角的皱纹似乎也在一夜之间冒了出来,鬓边依稀可见新长出的白发,仿佛突然间就老了十岁。

    宋阳羽问到他是如何得知板桥水库可能出现险情时,樊英光眼眶一红,声音有些许哽咽。

    从他口中,宋阳羽才了解到原来最开始是一名在安丰镇抢险救灾的营长发出的警报,只是很可惜,由于信息传递和核实需要时间,等总指挥部下达转移命令时,离板桥水库仅五十公里的安丰镇已经被洪水淹没。

    侦察机在高空巡视了一圈,整个安丰镇的城区和周边村庄都已经从地图上消失不见,现场变成了一个望不到边际的泽国,只有环绕安丰镇的高山还有一部分露在水面上。

    樊英光自责于自己的武断,没有相信陆战的判断,没有及时向上级反映,如今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他难辞其咎。

    他已经主动向上级部门提交了转业的申请,等到这次豫省水灾的救援工作结束,就办理退伍。

    因为他的武断,原本或许可以获救的那么多战士和人民群众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他对不起身上穿的这身军装,也没有脸再在部队里待下去。

    其实组织上对樊英光的汇报持表扬态度,毕竟他当初也没有实际的证据,而是凭借着对下属的信任和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视,才向上反映的这个情况。

    要是没有他的汇报,可能总指挥部到今天才能收到豫省水库溃堤的消息,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只会比现在更加严重。

    但听完樊英光的讲述,宋阳羽也能理解他此刻的想法,一个被他看好的拥有光明前途的年轻下属,及时向他反映险情,却不被他信任,以至于更多的人留守在原地等消息的时候丧命于洪水之中。

    这么沉重的心理负担不是谁都能扛得起的,樊英光如今还能坚持在抗洪第一线已足够坚强。

    可宋阳羽还是极其敏锐地从樊英光的话里发现了一些难以解释的点:

    一、陆战不是本地人,他并不清楚安丰镇在豫省中所处的具体位置,他为什么会想到去看豫省的地图,而且还特意关注周边的水库?

    二、因为在河里发现大鱼,便产生了与上游水库和当地驻军联系的想法,对于救灾工作紧张,每个时刻都争分夺秒的救援部队来说,应该很难会有精力想到这点。

    三、他们到安丰镇满打满算一天时间便把所有人都转移到了相对高位的镇公所,陆战为什么还要去询问安丰镇前几日的水位,并且要和当天的水位进行对比?

    四、在与当地驻军没有取得联系的情况下,为什么这么笃定夜空中升起的红色信号弹就是溃堤险情的警报?

    陆战做的许多行为看似很有道理,但都不是他作为一个军人第一时间会产生的条件反应,这在做反特工作的宋阳羽看来更是疑点重重。

    虽然陆战已经在这场洪水中失联,但这些问题背后是否还隐藏着更多更大的秘密,必须一挖到底。

    更有甚者,如果这次大坝溃堤不是天灾,而是人祸,那就更要搞清楚是谁在幕后策划、操纵这一切,而陆战在其中到底是忠是奸,也需要他彻底调查清楚之后才能盖棺定论。

    随后,他便马不停蹄地从豫省指挥部坐火车到了宁市。

    反特工作与普通侦破工作不同,凡事都要多想至少两层。

    因为敌特分子往往十分善于伪装成各种身份,出现在目标人物的工作、生活环境中,甚至不惜牺牲金钱、色相,来无条件地接近目标人物,再通过长时间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者腐蚀,最终达到破坏国家安全、损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因此,宋阳羽打算先从陆战的社会关系入手,第二步才是调查他部队内的关系,毕竟对敌特分子来说,融入生活环境比融入部队环境来说要容易得多。

    在大街上碰见韶惊鹊崴脚的事,对他来说,其实并不算意外。

    今天一大早,宋阳羽就去了军区大院,陆战的个人档案里记载过他曾在军区大院短暂地住过半年时间,随后便以不方便操练为由搬进了部队的单人宿舍,直到出发豫省救灾之前也一直住在单人宿舍里,再没有其他地点的居住记录。

    通过走访军区大院的军属,宋阳羽了解到其他人眼中的陆战是一个不苟言笑,做事认真踏实的上进青年,个性偏内向,不爱主动与人搭话,但对大院里的人都很有礼貌,对于他人的求助也乐于帮忙。

    在军区大院居住期间,从来都只看到他一个人独来独往,也没有亲戚朋友来串门的情况。

    但实际上,宋阳羽从陆战的档案里能看到他父母双亡,却有一个小他三岁的妹妹,叫陆小溪,档案中记录的时间段陆小溪正在陆战老家的县中学读初一,算起来现在应该高中都快毕业了。

    想来可能正是因为他妹妹还是学生的缘故,日常时间需要在学校上课,那期间才没有到军区大院来找过陆战。

    宋阳羽又特意向坐在大院门口晒大豆聊闲天的大姐们打听了一下陆战的个人情况,他长相帅气,笑容和煦,嘴又甜,一身军装凭工作证自由进出军区大院,大姐们对他压根儿没有防备,只稀罕大院里难得来了一个和她们一样喜欢聊八卦的年轻人。

    说起那个长得剑眉星目却成天板着一张脸的年轻军官,大姐们的话头源源不断。

    第107章

    你们说我冤不冤

    别看陆战只在大院住了半年时间,可由于他的个人条件优秀得太过突出,人刚搬进大院一周,就有人上门打听他的个人情况。

    像这样长相帅气,身材高大的青年军官在大院里是最受欢迎的相亲对象,各家但凡有适龄的小姑娘都乐意找这样的对象,工作体面有前途,人品也有保证,彼此知根知底也信得过。

    更别提当时陆战年仅二十一岁,就已经是部队里最年轻的副连长了,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因此上门说亲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提起陆战,一个顶着厚重齐刘海的大姐言语间颇为懊恼:

    “我表姐家有个女儿,那时候刚满十八,长得那叫一个水灵,见过的人就没有不夸一句漂亮的,我想着这俩孩子长相看着就般配,就把我那小侄女叫来大院相看,谁知道好心办了坏事。”

    其他人一听都来了兴趣,纷纷追问:

    “这咋还能办成坏事?”

    齐刘海大姐长叹一口气:

    “小姑娘都害羞,央着我先别安排相看,自己先躲得远远地偷看一眼,谁知道她一眼就相中了陆战,满意得不得了,我这个做大姨的便立马上门给她说亲,口水都说干了,小陆来回就是一句五年之内都以工作为重,没时间相亲,没有结婚打算。”

    “我一听,这不就是拒绝了嘛,我就回去给我小侄女说了这事,想着部队里的适龄男青年还多,再给她重新介绍一个就是,谁知道我家侄女又是个死脑筋,认定了陆战就不肯换人,还体谅他工作忙,非说要等他。”

    “谁劝都不听,这不,一等就等了快五年,都等成老姑娘了,还时不时来问我小陆的情况,你说他都搬出去这么久了,他啥情况我咋知道?过年的时候,我表姐一家见着我就埋怨,说我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可把她家姑娘害惨了!”

    “你们说我冤不冤?”

    另外一个穿着质朴戴着黑框眼镜的大姐接话道:

    “你有啥可冤的?这事就是你没处理好,一看就没做媒的经验,这种事当然得事先都跟两方都说好,要是你一早去问了小陆相看的意见,不就提前就知道人家没有结婚意向了,那你侄女也不用偷偷看上人家之后单相思了。”

    “再说了,娶妻娶贤,你光看个外貌长相就介绍,也不是人人都像你一样肤浅。”

    两人像是历来有些不合,听眼镜大姐这么说,齐刘海大姐顿时不满道:

    “我没处理好?我肤浅?你这么会说,那也没见着你的媒做成了呀?我可听说你到人家小陆家门口去等着说亲,人家愣是一下午都没敢出门,我好歹还得了句话,有些人连面都没见到,不知道谁更丢脸。”

    见她在众人面前口无遮拦地把自己的糗事说出来,眼镜大姐顿时急道:

    “那是他自己没福气,你知不知道我给他介绍那对象是谁?!是咱们军区樊团长的女儿,远近闻名的军队一枝花,又是医疗队的医生,这么好条件的对象错过了,打着灯笼都找不回来!”

    “再说了,这大院里这么多人给他介绍对象,谁成了?你偏说我丢人!”

    眼看两人越说越起劲,彼此不认输地争辩起来,宋阳羽不动声色地巧妙插了一句:

    “会不会是因为他在老家已经有对象了?所以才拒绝了大家的好意。”

    眼镜大姐立马摆摆手:

    “你放心,我跟某些人不一样,我很负责的,介绍对象前都要把对方的家庭情况、个人情况打听得清清楚楚,小陆十六岁就入伍当兵,期间除了他父母分别过世的时候回过两趟老家,就再没回去过,家里就剩一个在学校住读的妹妹,家庭情况简单得很。”

    “老家连房子都卖了,估计打算等妹妹毕业就接到宁市来,咋可能在老家有对象?”

    “而且人家小陆说到做到,这几年真就没处对象,那职称是一年提一级,节节高升,是个干大事的人!”

    宋阳羽默默点头,心里想的却是那韶惊鹊和陆战应该是在宁市才处上的对象。

    可听这些大姐们描述中的陆战,似乎是个工作狂,并没有结婚的打算,那他又是怎么和韶惊鹊看对眼的呢?

    难道只是因为韶惊鹊长得漂亮?

    一个容易被美色俘获的人意志恐怕也不太坚定......

    眼看大姐们聊天越扯越远,宋阳羽也适时礼貌地跟她们告辞。

    等人走远之后,那个齐刘海的大姐才想起问了一句:

    “刚才那小伙子看着也挺不错,是哪个连队新来的干事?”

    宋阳羽今天穿的军装便服,没戴肩章,光看年纪倒的确像是个新来的干事。

    其余几个大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人知道他的来历。

    回城的公车上,宋阳羽整理着收集到的各种信息——

    通过他这两天的走访观察,陆战的人际关系似乎极为简单,社会关系只有韶惊鹊和他还在读书的妹妹,仅有的几个朋友也是部队里的战友。

    他觉得与长期没见面的妹妹相比,韶惊鹊这个未婚妻显然与陆战接触的时间更多,也更有可能影响他。

    回到城里的宋阳羽看着时间,走到文工团外的街角等着韶惊鹊下班,他准备观察一下韶惊鹊的日常动向,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疑的地方。

    见她下班后便直奔报刊亭,买了一份新鲜出炉的宁城晚报一路边走边看,看得格外认真。

    看着她光顾着看报不看路,好几次宋阳羽都想上前提醒她注意安全,不过好在宁市不比京市繁华,街面上来往的汽车少,她又沿着人行道往前走着,倒是问题不大。

    谁知道刚想完问题不大,就见她整个人突然跌坐了下去,发出一声痛呼。

    宋阳羽下意识抬脚准备跑过去,但下一秒又反应了过来,生生止住了自己的动作,压着步子慢慢往前走。

    不一会儿,就看见韶惊鹊抬起头四处张望,像是要向人求助的模样,这时他才装作刚看见韶惊鹊的样子,一脸惊讶地走过去帮忙扶起她。

    果然韶惊鹊完全没察觉有什么不对,只感叹自己运气好又碰上了他。

    第108章

    营长怎么样了

    宋阳羽在笔记本上写下韶惊鹊的名字,用笔重重圈了起来,又在她与陆战之间画上了一个问号。

    虽然这几天和韶惊鹊相处过程中,没有发现她有行为反常的举动,可正是因为她太过“正常”让宋阳羽有些不解。

    这几天报纸上铺天盖地都在报道豫省水灾的伤亡情况,死亡人数也在一天天激增,最开始那些宣布失联的人在三天后也加入了死亡人数的统计当中。

    可韶惊鹊今天还在跟他说,陆战会回来和她一起参加她朋友的婚礼。

    她这么笃定的原因究竟是因为她在自欺欺人,还是另有隐情?

    宋阳羽明知道陆战所在的安丰镇已被洪水完全淹没,陆战不可能会在后天出现在婚礼现场,但这个结果他不能也不想提前告诉韶惊鹊。

    他放下笔,再次陷入沉思......

    ......

    天空中仍旧连绵不绝地下着雨,只不过雨势较洪水爆发前几天已经小了许多。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