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7章

    这真是:才聊怀恩观里送白骨,转眼鸳鸯账下卧鸳鸯!

    这人间,终究是活人的人间,死了就死了,万事成空,活着的人继续沉沦在七情六欲之中。

    腊月二十九,中午的时候,消息灵通的如意就得到了胭脂红霞一起升二等丫鬟的消息。

    此时,如意在紫云轩练字呢,为什么她不在自己的承恩阁呢?

    这真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

    且说二十七日起,如意一个人在承恩阁练字。

    她不想练字,快过年了,所有家奴都心浮气躁的,如意也不例外,她连当差都没心情了,反正月钱都放出去了,放假排班也做了,最重要的两件事情完成,她每天都在倒着数日子,盼望着放假回家过年团圆,还练什么字啊!

    但一等大丫鬟的诱惑实在太大。

    可诱惑再大,如意又想起这三年来,王嬷嬷欺骗她的遭数——这话到底算不算数?把字写好看了就能当一等大丫鬟?感觉没这么简单!

    但万一是真的呢?

    于是,如意犹犹豫豫,磨磨蹭蹭,一会拿着鸡毛掸子给桌面扫灰,一会把案上的笔墨纸砚换个位置摆一摆,一会口渴了要喝茶,茶喝多了自然要去马桶方便。

    方便之后要洗手,洗了手要倒沤子壶,用沤子抹手,抹了手就凑在鼻尖闻着沤子的香气,一直闻到香气都散了,好容易坐下来练字。

    她先翻着《金刚经》的手抄本字帖,一页页的看,佛经她看不懂,她只想寻找一面字最少且字体构造最简单的抄——这样能省点力气。

    聪明人一旦决定偷懒,那就是相当的懒。

    终于找到了!

    如意把一面写着“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的书卷用镇纸压在书角,开始抄写。

    这一页字的笔画最少。

    柿子选软的捏,练字选最简单的写。

    她先把纸蒙在抄本上面,一笔一划慢慢的描,她没有上过学堂,不晓得该怎么练字,只是很朴素的认为,练字和绣花差不多,照着花样子描就是了,模仿的越相似,字就写的越好。

    至于什么见字如面,要写出自己的风骨之类的,她一概不知,只晓得模仿。

    在描写的时候,这一面书卷上的字,她每一个字都认识,但是写在一起,她领悟不了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些人既看见了,又说没看见?最后又说看见了?

    如意在心中呐喊:这些个我,人,众生,还有寿者,你们到底看没看见啊!

    或许是佛经太深奥,我看不懂——我读到的内容就是一群人坐着唠嗑,连看没看见都唠不明白,一个个就像王嬷嬷似的得了白雾移睛的眼病,眼里只有黄昏和黑夜,连自己看不看的清楚都说不准的。

    还是话本好看啊!故事写的太有趣了,

    想到这里,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了一大半都没再继续描画,如意停止临摹,把上回从书坊里买来的话本《陆公案》找出来,重新看一遍,心想我就看一个案子就停,再去抄经书练字。

    这叫劳逸结合嘛,总得找点乐子,否则,一直临摹这些看不懂的经文能把人逼疯了。

    看完一个案子,抬头看天色尚早,就再看一个……等到如意看够了,重新提笔练字时,蝉妈妈提着食盒回来了,“快收拾收拾,要吃中午饭了。”

    吃饱了饭,是不是得走两步消消食啊!刚吃饱就坐着,头晕的只想伏案睡觉,拿不动笔。

    人一旦有不想做但必须要做的事情,就会情不自禁的喜欢上干别的事,比如喂鸟,如意拿着中午的剩饭喂山上的麻雀,喂的可起劲了。

    蝉妈妈很诧异,“如意啊,你不是说不要在承恩阁喂鸟雀,怕这些鸟儿吃习惯了,动不动飞过来要食吃,鸟粪落在承恩阁地上、楼梯上不好打扫吗?

    如意尴尬的笑,“偶尔为之,不打紧的,再说……再说这大过年的,给鸟雀吃顿饱饭吧。”

    很多不寻常的事情,都能用“这大过年的”来解释。

    蝉妈妈也是一笑,看破不说破。

    散步喂鸟消食,把困意赶走了,如意浑身不情愿的回到书桌,看到桌上似乎有浮灰,就拿着鸡毛掸子扫灰——然后,几乎把上午磨磨蹭蹭做的闲事重复了一遍。

    冬天日子短,她只把这段“见见见”的话抄了三遍,天就黑了,收拾书桌,准备吃晚饭。

    第二天,就是重复第一天。

    故,在腊月二十九这天,王嬷嬷要如意拿着这两天练的字给她瞧瞧时,看着如意所交出来的两天功课,王嬷嬷大发雷霆!

    王嬷嬷挥舞着鸡毛掸子,把案头的账本拍的闷声作响,恨不得把如意打一顿,骂道:

    “你这两天练字练了个啥?抄了一堆我见!人见!众人见!就知道见见见!”

    王嬷嬷生的一双儿女都夭折了,没能长大,没有尝过被子女气的滋味,都在如意这里气成河豚了,怎么这家伙就是不听劝呢!我都是为她好啊!这字又不是给我练的!

    如意心虚,怯生生的说道:“那个见字,和字帖上写的很相似了,可见练一练还是有进步的。”

    王嬷嬷说道:“我不信你这两天在承恩阁里乖乖练字,从今天起,你每天上午都要来紫云轩,我会盯着你练字。”

    如意忙道:“这怎么好意思呢?您这么忙,承恩阁里有蝉妈妈盯着我就是了。”

    王嬷嬷说道:“你别在这里装蒜,我还不知道你的想法?你就是不信我会提拔你当一等大丫鬟罢了,否则,以你的聪明,这两天怎会练的只有一个见字能稍微上得了台面?”

    王嬷嬷不愧为老狐狸,一眼就看出小狐狸的意图。

    这小狐狸,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见不到好处,她是不会动真格的。

    王嬷嬷正色道:“我说的话,一个唾沫一个钉,会兑现承诺。再说如今我要提拔谁,就一句话的事。比如梅园的胭脂和红霞,原本只能提红霞一人当二等丫鬟,我跟腊梅打个招呼,连胭脂也一并提二等了,你还质疑我说话不算数吗?”

    “真的!”如意听到这个好消息,顿时比自己提了一等还高兴!“我这就去梅园给胭脂红霞贺喜!”

    王嬷嬷说道:“你上午就在这里练字,中午把字交给我瞧瞧,我点了头你才能踏出紫云轩。”

    王嬷嬷兜头浇了一盆冷水,功课做不好,就不要如意出门。

    如意只得坐下练字,一上午,练了十五张纸,挑选了五张觉得还凑合的,交给王嬷嬷过目。

    王嬷嬷提起朱笔,圈了几个字,“就这五个字还行,其他都没法看。”

    如意怯生生的问道:“我可以去找胭脂红霞了吗?”

    王嬷嬷说道:“明天继续过来练字。”

    那就是答应了!如意赶紧收拾东西走人。

    王嬷嬷问道:“都中午了,你不在紫云轩吃了饭再走?”

    如意说道:“不了,我请胭脂红霞去大厨房吃小炒去!”

    如意就像没了笼头的野马,霎时连练字的枯燥都忘记了,直奔梅园,恭喜胭脂红霞。

    正好,路上迎面遇到了花椒,两人相视一笑,如意说道:“花椒姐姐也去了梅园贺喜啊。”

    花椒笑道:“是啊,我刚刚去梅园送了她们两个贺礼,坐着说了一会话,这会子要回松鹤堂。现在,我,你,胭脂红霞都是二等了——我以为你早去了呢,怎么现在才来。”

    如意含含糊糊说道:“紫云轩有些事,被绊住了。”

    因字丑被留堂练字的事情有些丢人,如意不想说。

    花椒说道:“胭脂也是这么猜的,让她猜中了,你赶紧去吧,她们还等着你。”

    辞别了花椒,如意继续往梅园跑,气喘吁吁的到了两人住的屋子,“你们……先都别吃饭……我带你们吃小炒去!”

    红霞大笑,“说曹操曹操到,胭脂说你一定被王嬷嬷绊住腿了。”

    胭脂给如意倒了茶,“你坐下先歇一歇,瞧瞧额头都是汗。”

    胭脂红霞当然比花椒更亲近,当着这两人的面,如意就不装了,她扭了扭酸痛的手腕,“王嬷嬷要我练一上午的字,写的不满意不准走,手都写疼了。”

    红霞哈哈大笑,“你将来必定蟾宫折桂,考状元做官去!你要是富贵了,可别忘记提拔我们呀。”

    胭脂瞪了红霞一眼,”你别打趣她,我看她是真疼了。“

    如意笑道:“要是女子也能考科举做官,不在困于闺阁之中,我才不用王嬷嬷监督,自己早开始勤学苦练了,还等着现在。”

    ————————

    写每天的更新之前,我都要走一遍如意磨磨蹭蹭的流程,干啥都可以,就是不想摸键盘。码字两小时,摸鱼能摸六小时,我有罪啊啊啊啊啊

    ??[35]第六十九回:柳叶鲊臭味要相投,叛逆女点菜气亲娘:第六十九回:柳叶鲊臭味要相投,叛逆女点菜气亲娘如意在喝茶的时候……

    第六十九回:柳叶鲊臭味要相投,叛逆女点菜气亲娘

    如意在喝茶的时候,眼睛扫了屋子一圈,炕上,桌上摆放着各种贺礼,上等一些的,例如花椒送的一匹锦缎,实惠一些的,有自己的针线等等。

    胭脂拿出一支笔,把礼物一一登记造册,什么东西,谁送的,连一方手帕都不放过。

    胭脂的字当然是亡母郑姑娘教的,底层家奴,家里没有藏书,和如意一样,都是拿着每年的历书学认字,只是郑姑娘生了长生之后身体就不好了,精力有限,教的不多,胭脂认的字就没有如意多。

    不过胭脂写的字很端正,一笔一划,就能瞧得出是指点过的,比如意写的好看多了。

    如意赞道:“胭脂记性真好,几十样贺礼呢,亏你还记得清什么东西是谁送的,要是我,一上午乱哄哄来这么多人贺喜,我早忘记了。”

    红霞说道:“胭脂也太仔细了,又没有几样贵重的东西,把贺礼收拾起来得了,咱们吃饭去。”

    胭脂说道:“这是人情,将来都要还的。别人送了什么礼,将来回赠个差不多的,你来我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到时候别送错了,送的简薄,得罪人;送的过于隆重,人家会瞎想,以为咱们有事要巴结人家。”

    如意用袖子遮住眼睛,“哎呀,练了一上午的字,别让我看见纸和笔了,我的手腕莫名开始疼起来。”

    胭脂说道:“你去炕上躺着去,不往我这里瞧便是了。”

    如意脱鞋上炕,歪在一个大引枕上长吁短叹,像一只毛毛虫似的蛄蛹、翻滚,“怎么还不过年啊,怎么今天才二十九啊,今天是三十该多好。”

    胭脂登记人情薄的时候,红霞把散在屋里的贺礼一件件收在柜子里,听如意盼过年,红霞说道:“我跟你想的一样。”

    如意问道:“你们升了二等后,就可以一人住一间房了,想好了挑那间屋子住?”

    红霞说道:“我和胭脂商量好了,依然住在一起。住在隔壁的豆绿姐姐明年二月就要陪着大小姐嫁到定国公府去,到时候隔间就归我们,我们把平日用不着的箱笼家伙,换季衣裳等等都堆到隔间,当小仓库用。”

    张德华的四大陪嫁丫鬟是姚黄,赵粉,豆绿和石榴。

    胭脂红霞两个人这三年相处成亲姐妹似的,不愿意分开。

    等两人把贺礼整理完毕,如意带着她们去了大厨房,又使用了她的点菜特权。

    但大厨房的总管严嬷嬷亲自过来招呼三人,还给了她们一个安静温暖的小隔间,说道:

    “胭脂红霞升二等,今天你们三个随便点菜,都记在我账上,算我送给你们的贺礼。”

    不用说,又是看在红霞的面子上,东府大总管的外甥女啊,连严嬷嬷也奉承她,胭脂没有这么大面子。

    这一下,做东的人实际成了红霞,如意反而是客人了。

    红霞笑嘻嘻的,“那我今天可要敞开了点啦,严嬷嬷可别心疼。”

    红霞看起来大大咧咧,但从不做出格的事情,平日吃够了份例想换口味,都是拿钱来大厨房现点菜,不拿姨爹姨妈压人,严嬷嬷愿意奉承她这种从来不仗势欺人的副小姐,说道:

    “有什么舍不得的,姑娘们的好日子,就是龙肝凤髓我也拿的出。”

    做东的红霞先问胭脂如意,“你们想吃什么?”

    如意揉了揉酸疼的手腕,说道:“我手腕不舒服,以形补形,来个烧蹄筋吧,要烧的软软烂烂的。”

    严嬷嬷做事比较严谨,问道:“葱烧,酱烧还是家常烧?”

    如意说道:“葱烧,冬天的山东大葱是甜的,烧蹄筋最好吃了。”

    胭脂说道:“大冷的天我就想喝一个热乎乎的鲫鱼汤,多放胡椒,放在锅子里一起端上来,白菜、豆腐、粉丝、蘑菇另外用小盘装上,我们自己煮。”

    严嬷嬷说道:“这个鲫鱼汤锅子最简单——是保留整条鱼呢,还是鱼肉鱼骨头都滤出来,只留鱼汤?”

    胭脂说道:“如意不爱吃到骨头,就滤了吧,只喝鱼汤。”

    胭脂总是能考虑周全。

    最后是红霞,红霞说道:“严嬷嬷擅长做鲊菜,京城的菜馆我都吃遍了,做的鲊菜都不如严嬷嬷做的好吃,我就点个柳叶鲊吧。”

    鲊菜,就是用米粉裹住肉、内脏,比如猪大肠等,或者蔬菜,加盐等调料,放在容器里发酵,在“腐烂”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独特的酸爽滋味,肉和菜的口感也变得绵软,就像腐乳似的,这种混合的口感就像美味聚集在舌尖开宴会。

    做鲊菜需要手艺和经验,稍有差池,就成一缸子腐烂发臭的垃圾,吃了轻则拉稀,重则中毒而死。

    就像鱼香肉丝没有鱼,蚂蚁上树没有蚂蚁和树一样,柳叶鲊里也没有柳叶。

    柳叶鲊就是把瘦肉和猪皮用一比三的比例切成柳叶般的细丝,用盐和米粉包裹均匀,然后用包粽子的箬叶包裹住,夏天放在缸里发酵七天左右,现在冬天天气冷,就要把缸子埋在炭灰堆里保温。

    鲊肉发酵好之后,打开箬叶,将里头柳叶般的鲊肉放在锅里炒,或者连箬叶一起,就像蒸粽子似的放在锅里蒸也行。

    柳叶鲊有种独特的味道,喜欢的闻到吃到是鲜味,不喜欢的觉得是臭味。

    严嬷嬷笑道:“你还真会吃,我前几天刚做了一坛子柳叶鲊埋在炭灰里头,如今应该腐的刚刚好,你要蒸还是炒?”

    “蒸。”红霞说道:“我喜欢吃原味的。”

    严嬷嬷下去交代厨房去做鱼汤锅子和葱烧蹄筋,柳叶鲊她要亲自开坛,拿出来上蒸笼,这种鲊菜稍有不慎,就散发着一股尸臭,比屎还臭,因而腌制发酵开坛都是她一手操办,从来不交给别人。

    红霞问如意和胭脂,“你们吃得惯鲊肉吗?不喜欢的人会觉得很臭。”

    如意说道:“我吃过大厨房的鲊肉,很喜欢,那次是跟着王嬷嬷吃的,后来我也点过几次。”

    胭脂说道:“我虽没吃过,但我喜欢臭豆腐和腐乳,这鲊肉不会比臭豆腐还臭吧。”

    红霞和如意一起说道:“当然要更臭了!”

    上齐了菜,胭脂先尝了一口柳叶鲊,那东西一入口,猪皮的弹软和似乎发酵成猪肉泥的瘦肉的软烂在舌尖上拜堂成亲洞房,然后生出一个叫做美味的东西来,在口腔里满地打滚,令人口舌生津。

    胭脂的眼睛都亮了,“好吃的,我也很喜欢。”

    如意拍手道:“真好!咱们三个算是臭味相投了!”

    红霞松了一口气,说道:“咱们三个真是难得,能够吃到一个桌上,难怪能够成为朋友,来,我们以鱼汤为酒,先干一杯!”

    三人吃的高兴,又是长身体的年龄,散席的时候,一盘子柳叶鲊连渣都不剩。

    饭后,三人扶着吃饱的肚子,在十里画廊里散步消食闲聊。

    如意说道:“大小姐出嫁后,轮到二小姐掌管梅园,你们两个都归二小姐管。二小姐房里的大丫鬟红桃跟我关系素来不太好。只不过,我在紫云轩,她在二小姐屋里,我们井水不犯河水。现在,我担心红桃恨屋及乌,找胭脂的麻烦。”

    红桃当然是水果派的人,水果派最恨牡丹派,如意是不叫牡丹的牡丹,两人就对上了,在二小姐刚刚搬进颐园时有过交锋。

    如意担心红桃,是因以红桃的地位,她还不够资格晓得胭脂的真实出身啊,不知者无畏,万一她欺负胭脂呢。

    “她敢!”红霞眼睛瞪得像铜铃,“有我在呢,红桃不敢放肆,再说我们两个过了年就是二等丫鬟了,不是她轻易打的骂的人。”

    如意说道:“我知道你会出手,只是只有千年做贼的,没得千年防贼的,我想着与其防着红桃,不如先了解红桃。红霞,你是东府的人,消息灵通,你就暗中把红桃的优点缺点、家人朋友,仇人是谁等等搞清楚了,都告诉我,我好有个应对。”

    “红桃如果老老实实的,那最好不过,如果她想要对胭脂做点什么,我就把她的手脚打回去。”

    红霞当然应下了。

    胭脂看着两个好朋友都在为她打算,心下感动,“我运气真好,小时候在四泉巷和如意一起长大,进颐园当差第一天就遇到了红霞,这三年和你们在一起,就没受过什么委屈。”

    如意伸出手指头,点了点胭脂左眼下的嫣红的胭脂记,笑道:“你这颗胭脂记长得好啊,算命看相的人都说是福相,鸿(红)运当头嘛,所以一直遇到好人。”

    红霞说道:“是因胭脂你是个好人,善良勤快,心灵手巧,总是为别人着想,你对我们好,我们当然也对你好,大家彼此照应着,才有今日三人的友谊。倘若遇到那种只会掐尖要强,恨不得所有人都围着她一人转,这种人就是脸上长一百颗胭脂记,我们也懒得理会呢。”

    三个女孩热情的聊着天,她们都觉得臭味相投三人的友谊能够延续一辈子。

    事实上,也确实跟着一辈子,她们永远都是对方的依仗和依靠。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次日,就是大年三十,如意一早起来,直奔紫云轩,王嬷嬷要她去练字。

    今天也是如意娘在大厨房做锅塌豆腐的日子,如意练着字,心已经飞到母亲身边了。

    王嬷嬷乘她不备,又悄没声站在身后,把她的毛笔抽走了!

    如意看着一手墨汁发愣,王嬷嬷说道:“字写的不过关,就在紫云轩写一天。”

    如意不死心,还想争取,“这大过年的,大家都忙,就我闲着练字,多不好啊。”

    王嬷嬷懒得听她三寸不烂之舌狡辩,啪的一下,把书房门一关,还贴个封条!

    如意就像被压在五指山的孙悟空,纵使一身本领,也动弹不得。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家奴们都盼着过年,主子这边,过年要从早起开始。

    大年三十除夕,老祖宗,东西两府的侯夫人和大少奶奶夏氏这四个有诰命的夫人早早起来,按照各自的诰命品级装扮,穿着十几层繁琐的礼服,头戴好几斤重的金珠玉翠翟冠。今天,她们进宫朝贺,朝见张太后和夏皇后。

    单是穿衣打扮就至少半个时辰呢,所以必须早起。

    其实,京城四品以上的诰命夫人进宫朝贺是在正旦那日,也就是明天大年初一,但张家是外戚,除了正旦,大年三十一大早也要进宫朝贺,也就是说张家连续两天都要进宫朝贺。

    大年三十,张家有诰命的女人要和京城其他外戚女性,简称外命妇,以及公主亲王妃郡王妃等等皇室自家人,简称内命妇等一起进宫朝贺,朝见张太后和夏皇后。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