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5章

    陈书宁听到韩梅夫妻谈话

    陈书宁闻言,手中的动作一顿,唏嘘道:“她也太可怜了。”

    “哎,她乐意……”马兰芝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她是替她哥哥下乡的,她哥哥好手好脚的不来,让韩梅过来吃这份苦。

    下乡的补贴,她都寄给家里。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省下来的粮食和钱,也都邮回了家里。

    现在,她爸妈还逼着她离婚。要我说,这都是韩梅自找的。她下乡替家里省了一份口粮,就算她不帮家里,她爸妈也饿不死。”

    王娜耸了耸肩,低声说道:“自己想不明白,别人可怜她有什么用?”

    陈书宁叉起麦秆,推到一旁。抬头扫了刘贵一眼,轻声问道:“我听村里人说,他们俩结婚,是因为韩梅吃不起饭。”

    王娜用力点了点头,挑起麦秆抖了抖,说道:“韩梅连件像样的棉袄都没有,穿的还是以前的旧衣服。

    喝的玉米碴子粥,稀的跟水一样。自从食堂不管饭以后,她连一口干粮都没吃过。那次饿急了,还偷我和兰芝的东西吃……”

    马兰芝擦了擦汗,说道:“我俩的咸菜,让她吃了个干净。我想想都觉得齁得慌,她也不觉得咸。”

    “哎……”陈书宁叹了口气,话锋一转,开口问道:“兰芝,你们做发卡头花,缺人吗?”

    马兰芝点头说道:“缺人。周大江可没少订货,我跟娜娜熬夜都做不完。本来想找李红枣她们做,不过她们没这个心思。”

    知青的心思都在回城上,李红枣家里条件好,父母来信说,已经在给她办理回城了。

    马兰芝抬头看着陈书宁,笑着问道:“书宁,要不你帮我们做吧?”

    “嗯,我也想挣点钱。”陈书宁点头应道:“我们家的情况你知道,我跟二哥一起上大学的话,钱是个问题。

    收完麦子,我二哥想进城干零活儿。我也不能闲着,如果你们愿意带我赚钱,那最好不过。你们不缺人手,我就再想别的办法。”

    王娜和马兰芝对视一眼,王娜点了点头,马兰芝笑着对陈书宁说:“书宁,咱们合伙干吧!

    周大江说,只要是我们做的东西,做多少他收多少。听他那意思,是想往城里卖。一个多月的时间,能赚点钱。”

    陈书宁将推过来的麦秆堆到一起,笑着说:“王娜,兰芝,谢谢你们帮我!说实话,真让我找别的路子赚钱,确实是难为我。”

    “那就这样说定了。”王娜喘口气,擦干汗水,说道:“书宁,下工以后,我教你做头绳和发卡。”

    “嘟嘟嘟……”

    拖拉机从陈书宁身旁驶过,韩梅推着麦秆走过来。目光和陈书宁的目光,在空中交汇,随即她低下头。

    她和邢芳草不一样,邢芳草想要的太多,而韩梅能过好现在的日子都困难,她没太多奢望,等回到津市,再想办法把刘贵弄到津市去,她就很满足了。

    太阳越升越高,陈书宁收好农具,锁上仓库的大门。村民都去食堂吃饭了,路上空荡荡的,看不到半个人影。

    她攥着斜挎包的背带,顶着太阳往食堂的方向走。拐过街角,听到知青院子里有人说话。

    “刘贵,我没有骗你。我是想先哄着我爸妈,把我弄回津市去。等我回去,再想办法把你弄到那边去。”

    “韩梅你别想哄我,我要是跟你离婚,那才是上了你的当!”

    韩梅无奈的叹了口气,耐着性子解释道:“我骗你干什么?我是答应了我爸妈的条件,可我没跟你领离婚证。”

    “刘贵,我知道你看不起我。我跟你结婚,确实是因为穷的活不下去,我没你想的那么有钱。”

    刘贵的脸色很难看。

    “韩梅,既然你已经知道我的想法,我就不装了。我以为你这么节俭,肯定存下不少钱。

    结婚的时候,你就要了一床棉被和一身衣裳,那时候我还高兴呢!我以为你是为我打算,没想到你是因为穷。

    你穷的饭都吃不上,所以你才主动跟我结婚。也是因为穷,你不好意思要彩礼……”

    “可我是真心想跟你过日子。”韩梅哽咽的说:“我跟你结婚以后才意识到,我爸妈根本就不在意我的死活。

    是,家里的日子难过,可也不至于难过到,我结婚他们一点儿表示都没有。现在还想拿我换彩礼。

    这些年,我给了他们那么多钱,可我在他们眼里连个人都不算,我就是个工具,他们拿来换钱的工具……”

    韩梅擦干眼泪,笃定的说:“刘贵,我不想在陈家村待一辈子。”

    在她最无助的时候,是刘贵帮她渡过难关。要是没有刘贵,她早就饿死了。比起没有良心的家人,她更依赖刘贵。

    刘贵眼中的戾气散了,低声喊道:“韩梅……”

    韩梅长出了一口气,说道:“我走到今天这一步,是自找的。”

    陈书宁摇了摇头,昂首阔步向前走去。

    韩梅出门看到陈书宁的背影,追上去。

    “陈书宁……”

    陈书宁顿住脚步,回头问道:“韩梅同志,你有事吗?”

    韩梅的脸色很难看,她问道:“你,你都听见了?”

    “我只是路过,不是故意偷听的。”陈书宁很坦诚,她耳朵不聋,要说她一句没听到,谁会相信?

    韩梅脸色沉下去,她攥紧拳头,开口威胁道:“你不许出去乱说,要让我听到风言风语,我就找你麻烦。”

    陈书宁挑了挑眉毛,笑着说道:“你有时间威胁我,不如想想怎么回城吧!”

    陈书宁抬脚走了一步,突然停下来,回头说道:“韩梅同志,虽然咱们俩没有交集,但是我还想提醒你几句。

    命运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现在已经是新社会了,包办婚姻是违法的。你也可以不听,就当我多管闲事。”

    刘贵听到声音追出来,看到消失在巷子口的陈书宁,刘贵叹口气。

    “韩梅,你走吧!至于钱……”刘贵语气一顿,咬了咬牙,说道:“算了,我不要了。”

    好歹做了几个月的夫妻,钱没有了他再想办法赚。可韩梅再嫁人的话,她就是二婚了。

    韩梅泪如雨下,她不想离婚。虽然没有爱情,可她和刘贵有亲情。

    “我不离婚,我在津市等你。”

    第261章

    陈书宁计划买缝纫机

    低矮的土坯房里,陈书宁低着头,按王娜教的,用碎花布做出一个蝴蝶结。

    陈书宁看着手里的蝴蝶结,感叹道:“幸好做这个不难,不然就我这两下子,肯定干不了。”

    “你肯定能干。”王娜笑着说:“哎……我们那台缝纫机卖的太早,要是有缝纫机,一天能做好多呢!”

    马兰芝低头做着头绳,轻声附和道:“是呀!也怪我太着急了,应该等上大学的事定下来,再卖那台缝纫机。”

    陈书宁闻言,停顿片刻,随即又开始干活。

    “兰芝,你想好去哪里上大学了吗?”

    马兰芝嘴角勾起,自嘲道:“我能考上大学就不错。书宁,我和你不一样,我能考上大学,都是祖坟冒青烟了。”

    “我要是能考上大学,我爸妈做梦都能笑醒。”王娜笑嘻嘻的说:“我要是成为老王家第一个大学生,族谱上都得有我一笔。”

    “族谱?”陈书宁好奇的问道:“王娜,你们家里有族谱?”

    王娜点了点头,答道:“对呀!说起族谱,书宁你们这边,为什么都没有族谱?”

    陈书宁失落的说:“小鬼子打过来的时候,我们村家家户户都参军。老大死了,就让老二去,老二死了还有老三……

    村里老少爷们一起上战场,活着回来的,只有三两个人。小鬼子不干人事,烧杀劫掠无恶不作。

    我们家以前有族谱,鬼子进村的时候,屠村烧房。族谱烧了,长辈死了,族谱续不上。等鬼子走时,两百多户的陈家村,只剩下十几户。

    我太爷带着孩子跑进山里躲起来,才侥幸活下来。那年月活着都难,哪还顾得上族谱?我爷爷说过,我们是明朝时,从大槐树迁过来的。”

    那场浩劫,安定县十室九空。断掉的族谱背后,是成千上万个破灭的家庭,他们连后人都没留下。

    王娜眼眶通红,追问道:“那你们就没想过,回老家续族谱吗?”

    陈书宁摇了摇头,说道:“我们搬过来几百年,去哪续族谱?我爷爷自己写了本族谱,想传下去呢!哎……”

    陈书宁手指翻飞,很快又做好一个蝴蝶结。她小心翼翼的问:“王娜、兰芝,如果我能弄回来一台缝纫机,这买卖我能一直做下去吗?”

    王娜抬头看向马兰芝,马兰芝思索片刻,答道:“书宁,我和娜娜在陈家村,待不了多长时间。

    家里来信,如果我们俩考不上大学,家里会帮我们找工作。以工作调动的名义回城,所以……”

    王娜点头说道:“书宁,如果你想一直做这些东西,就买台缝纫机。趁着我们还没走,你多学几种样式。”

    陈书宁脸上闪过激动之色,她感激的说:“谢谢你们!兰芝、王娜你们放心,就算我单干,也要等到你们离开之后。

    只要你们在陈家村一天,我都不会撇开你们俩个。你们不教我,我也不会做头绳,我不干过河拆桥的事。”

    “你不用考虑我们俩,书宁你比我们更需要钱。”

    窗外知了叫,陈书宁用冷水洗把脸,赶走困意。她背上挎包,急匆匆离开知青点。

    整理好农具,又烧好一锅开水,村民才陆续赶过来。

    许青山望着斗大的太阳,不耐烦的抹了把脸。想到家里寄来的信,心中想着:再坚持几天,很快我就能回京市。

    陈家旺穿过人群,拿起叉子转身就走。许青山眯着眼看着他,嘴巴微微张开,颤动两下又闭上嘴。

    陈家旺的冷待能他感觉出来,可许青山不想低这个头。

    陈书宁、陈家旺这对兄妹确实优秀,可在许青山眼中,他们是井底之蛙。没见过京市的繁华,所以才这么高傲。

    许青山期待回到京市那一天,更期待陈书宁兄妹到京市那一天。只有撞过南墙,他们才能醒悟,才能发现他的好。

    许青山低喃道:“都是郭君山惯得臭毛病……”

    陈书宁突然抬头,眼含怒气瞪着许青山。察觉到她的目光,许青山脸色微红,不过片刻他又挺起胸膛,他没说错。

    高叶催促道:“书宁,快帮我登记。”

    陈书宁收回目光,低头写上高叶的名字,随口问道:“姑姑,我爷爷说您想种黄豆?”

    高叶点头答道:“对呀!我会磨豆腐,等分了地,我就种点黄豆,到时候磨成豆腐拿出去卖。”

    “我问过,镇上有卖石磨的。”陈二赖笑着接过话头:“等我攒够钱就去买石磨。”

    陈书宁一边登记,一边说:“做买卖哪有等的?二赖叔,要我说你们干脆买豆子做豆腐,别拖着,等收完麦子就干。

    附近村子没卖豆腐的,现在上头也不管,越早干越好。你们可以去别的村卖,这买卖越琢磨越行。”

    高叶眼中写满期盼,可想到家里情况,一双眸子暗下去。

    陈二赖抓抓后脑勺,说道:“我再想想办法。”

    “有什么可想的?”陈书宁写好许青山的名字,抬头对陈二赖说:“二赖叔,回头让我爸爸问问石磨多少钱。”

    陈二赖捏住袖口,讪讪的说:“我打听过,不便宜呢!”

    陈书宁眉头粗气,说道:“要不你去找林支书商量一下?林支书路子广,三里五乡,没有他不认识的人。”

    陈二赖点头应道:“书宁我听你的,下工我去找支书。我们先干活去了……”

    许青山板着脸,拿起铁锨从陈书宁身旁走过,一个眼神都没给她。

    陈书宁翻了个白眼,刘香花低声问道:“书宁,许知青这是闹的哪一出?他不是跟你二哥关系不错吗?怎么现在看见咱们连话都不说?”

    “人家是京市来的大少爷,咱们高攀不起。”陈书宁平静的说:“妈,以后您少搭理他,别拿热脸贴人家冷屁股。”

    刘香花不满的说:“嘿!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

    “呼……”陈书宁舒了一口气,低声说:“妈,人家就没把咱们当盘菜。”

    年轻人的事,刘香花懒得掺和,反正许知青在陈家村待不了多久。刘香花摇了摇头,拿起铁锨走进打谷场。

    陈书宁盘算一遍,买缝纫机,还得找大哥帮忙。大哥经常去南方出差,或许能买到便宜的缝纫机。

    她不能一直留在家里,趁着王娜她们还在陈家村,让她们教妈妈用缝纫机。

    陈书宁揪着辫子,低喃道:“这么一算,时间还挺紧张,得抓紧时间办!”

    第262章

    陈家人商量买缝纫机

    陈爱国诧异的问:“买缝纫机?好端端的买缝纫机干什么?”

    陈书宁拉着陈爱国坐下,笑着解释道:“爸爸,我跟二哥对过答案,我们俩考大学没问题。

    您想啊,家里养着两个大学生,一年得花多少钱?咱们是不是得想办法赚钱?”

    陈爱国点头附和道:“我拿的是死工资,每个月开销都刨出去,剩下的钱不够供你们。咱家分不了几亩地,粮食够吃就不错。

    你大哥大嫂刚刚还清账,他们年岁也不小了,还要生孩子,不能一直接济你们俩……”

    陈锋眉头紧锁,问道:“缝纫机可不便宜,老大,你有那么多钱吗?”

    陈爱国抓了抓头发,挤出一抹苦笑,说道:“我明天找人问问,要是有二手缝纫机,不用借钱就能买下来。”

    “爸,我明天去找大江。”陈家旺插了一句:“他认识的人多,没准他有路子。”

    陈书宁郑重的点头,附和道:“爸爸,我本来想让大哥去南方的时候,帮着找找。要是能买到便宜的,那更好。”

    “书宁,你打算怎么赚钱?”

    陈书宁答道:“爸,我这几天跟王娜她们,一起做发卡头绳。但是我们没缝纫机,手缝太慢了,周大江那边催的急……”

    刘香花开口问道:“你们还能干几天啊?要是干一个月的活,花那么多钱买台缝纫机,太不划算……”

    “妈,您听我说啊!”陈书宁柔声解释道:“光靠我一个人,做不了多少头绳。我去上大学,也做不了这些东西。我想了好几天,我打算让您做。”

    “我?”刘香花笑着说:“我行吗?”

    陈书宁鼓励道:“妈,做这些东西不难,您手巧,学学就会了。咱们先自己干,等做熟了,再雇人干。”

    “雇人干活?”李珍瞪大眼睛,害怕的说:“那不跟以前的地主老财一样吗?村里能让?”

    “那咱们不雇人。”陈书宁笑着说:“让我书意姐姐,还有我那些婶子跟咱们一起干。奶奶您别害怕,咱们跟地主老财不一样。”

    陈书宁摇了摇扇子,微风驱散热意,继续说:“我都打算好了,咱们先跟王娜她们学习,等您学会了,我就让大哥从南方买材料。

    我听大哥说,南方那边有很多工厂。做头绳发卡的材料,那边论斤卖,价格可便宜啦!

    款式多,质量好。我们现在用的是碎布头,花样太少。要想做长久,这样下去肯定不行。”

    陈爱国苦着脸问道:“书宁,你做那么多头绳发卡,咱们往哪卖呀?”

    “爸,这个您别发愁。”陈书宁早就想好了,笑着说:“我大嫂在供销社上班,回头问问她有没有路子。

    再不济还有周大江呢!他路子广,王娜和兰芝之前做的那些货,他都卖光了。”

    陈锋抽了口旱烟,问道:“王知青、马知青怎么说?书宁,你们关系不错。撬她们墙角,以后怎么处?”

    “她们待不了多久。”

    陈家旺闻言,脸上闪过一抹失落。

    陈书宁继续说:“王娜跟我说,就算她们考不上大学,家里也会给她们找工作,让她们回城。

    我告诉她们,我想做这个买卖。她们没意见,还催我尽快干。趁她们在,可以教我。

    这个买卖赚不到大钱,但胜在长久。用不了太多本钱,最大的成本就是缝纫机。”

    “干吧!”陈锋放下烟斗,说道:“书宁,爷爷支持你,回头我给你拿点钱。”

    陈书宁甜甜的笑着,点头应道:“嗯!谢谢爷爷。不过我不能白要您钱,算是我跟您借的。等我回本,这个钱我还给您。”

    陈锋的钱,大多都是二叔和三叔给的。陈书宁拿这个钱,两位叔叔不会说什么。可她不想占两位叔叔便宜。

    “还什么呀?”李珍摆了摆手说:“你就算给我们,我们也不要。书宁,这些钱是用在正地方,赚钱也不是你一个人花。

    这些年都是你们照顾我们老两口,给你们出点钱不算什么。再说,我们老两口也没多少积蓄,拿个一头二十的顶头了。”

    “一二十块钱不少!”陈书宁笑着说:“奶奶,一二十块钱,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陈锋笑着说:“就这么说定了,我跟你奶奶拿点钱,就当是你支持你和家旺读大学的。书宁,高考有把握吧?”

    陈书宁拍着胸脯保证:“爷爷您放心吧!那些题的难度,对我来说不算太高。”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