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4章

    一类地就是良田,二类地是差点的土地。每家每户都要分到一部分一类地和二类地。

    等我和村长统计出每户分得的亩数,把地划分好,就安排大家伙抓阄。抓到哪块地,就种哪块地。”

    林石头给陈爱军递了个眼神,陈爱军立刻开口说:“当然,分地要等到麦收之后。

    下午,咱们村开始收麦子。这几天,大家伙按以前的安排参加劳动。不要因为分地的事,就不积极劳动。

    等麦子晒干,咱们把麦子分了。以后村里不会再给大家伙分粮食,这段日子能不能吃饱饭,就看这次麦收了。”

    陈二赖搓了搓手掌,开口保证道:“村长你放心,我们肯定积极参加劳动,绝不偷懒。”

    “嘿嘿……”

    陈二赖话音刚落,村民又发出一阵笑声。

    陈二赖难为情的说:“你们别笑!我最近干活积极,不信你们问大民。”

    陈大民点头附和道:“二赖子最近干活,确实很积极,大家伙要向他学习。”

    陈二赖昂首挺胸,得意洋洋的看着大家,他已经改邪归正,看谁还敢笑话他?

    高叶轻轻扯了扯他的袖子,陈二赖扭过去,高希望伸出手扑进陈二赖怀里,奶声奶气的喊:“爸爸……”

    林石头拍了拍桌子,戴上老花镜,拿起记事本,说道:“接下来,咱们说说麦收的具体安排。”

    “……”

    “咕咕……”

    肚子发出求救声,陈书宁看着正在讲话的林石头,知道没有半个小时她走不了。从包里翻一块奶糖,塞进嘴里。

    等林石头讲完,知青们坐不住了。

    李红枣举手问道:“林支书,我们知青怎么办?”

    林石头抬头着她,说道:“李红枣同志,你不提问我差点把知青的事忘了。这样,知青继续留下开会,其他人可以散了。”

    陈书宁看向马兰芝,马兰芝对她笑了笑,说道:“书宁,你帮我和王娜打好饭,开完会我们过去找你。”

    陈书宁接过马兰芝递过来的碗,应道:“嗯,我在食堂等你们。”

    打饭的人多,去晚了只能吃菜汤。陈书宁走得快,几步追上陈家旺。将碗递给他,催道:“二哥,你赶紧去食堂。”

    陈家旺看到碗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他们家分到的饭菜,都是由刘香花拿回家。这碗肯定是王娜和马兰芝的。

    陈家旺跑的飞快,陈谷子凑过来问道:“书宁姐,家旺哥怎么跑了?”

    “他帮我干活。”陈书宁笑着说道:“谷子,大家都急着去食堂,你怎么不着急啊?”

    “我不着急啊。”陈谷子抬头看着陈书宁,笑着说:“书宁姐,你是不是忘了,我妈在食堂里,给大家伙打饭呢?”

    陈书宁一拍脑门,笑着说道:“我忘了……”

    “书宁姐,这可不好。”陈谷子担忧的说:“你从县里回来以后,经常丢三落四的,是考试太累吗?”

    “嗯……是学习太累了。”陈书宁拽了拽身上的衣服,说道:“谷子你看,我瘦了这么多。”

    陈谷子凑过来,小声说:“书宁姐,我让妈妈给你多打点儿饭。”

    “哈哈哈……谷子,你可不能难为你妈。”

    第258章

    陈书宁开解陈锋

    陈锋臊眉耷眼的蹲在院子里,吧嗒吧嗒抽着旱烟。

    自从开完会回来,他就是这副样子,李珍喊了几次,他都不肯回屋吃饭。

    陈书宁抬脚走出来,坐在陈锋身旁,问道:“爷爷,您怎么啦?开完会之后,您就不高兴。是不是因为分地的事?”

    “嗯……”陈锋吐出一口烟,失落的说:“分地是按人口分的,咱们家人多,本来能分到很多土地。

    但是,你爸、你大哥大嫂,还有你二叔、三叔他们,户口都不在村里。这样一来,家里只有我和你奶奶,加上你妈能分到土地。”

    陈书宁蹙起眉头,问道:“不是还有我和二哥吗?”

    陈锋抬手在青石板上磕了磕烟斗,说道:“你和家旺考上大学,户口也得迁走。就算今年分了地,明年村里也要收回去。

    土地,是咱们农民的命根子。有了地才能种粮食,种粮食才能吃饱饭。咱们家地少,太吃亏。”

    “爷爷,亏您还是老党员,怎么能这么想呢?”

    陈书宁环住陈锋的胳膊,声音清脆,笑着说道:“爷爷,村里分给咱们家三十亩地,家里就你、奶奶和我妈三个人,能种的过来吗?

    你们三个人,勉强算上我爸,还有我大哥大嫂,你们成日泡在地里,也收拾不了三十亩地。”

    陈锋老脸一红。抬手抹了把脸,答道:“三十亩地,累死我,我也种不过来。就是养头牛,也得把牛累个半死。”

    麦收、秋收时,短短十来天就要收割粮食,种下种子。晚了会影响收成。

    “爷爷,您不是常说,有多大能耐使多大力吗?”陈书宁语重心长的说:“咱们种不了那么多地,没必要发愁。

    再说,这是土地承包,承包您懂吗?每年都要交公粮,种的地越多,交的公粮越多。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您舍得交上去?”

    陈锋嘴硬,梗着脖子说:“以前也交公粮啊……”

    “以前是以村为单位,交公粮是村里往上头交。现在是以家庭为单位,交上去的可是咱家的粮食,您真舍得?”

    陈锋低下头,低喃道:“你要这样说,那我确实舍不得。”

    陈锋思想觉悟虽然高,但本质是农民。民以食为天,农民以粮食为生存的根本。粮食进了家门,谁舍得交出去?

    “您也别发愁。”陈书宁劝道:“咱们家分到的地少,可交出去的粮食也少。

    交公粮,您也不许心疼。您可是老党员,交公粮不积极,让村里人怎么看您?让四叔怎么开展工作?”

    陈锋头埋的更低了,他反思自己的言行,心虚不已。

    李珍走到门口,看着坐在台阶上的祖孙二人,喊道:“你们俩还吃不吃饭了?我饿了老半天,你们要不吃,我可全吃了!”

    “吃,吃,吃!”陈锋背着手站起来,瞪李珍一眼:“我没说不吃啊!”

    李珍瞪回去,没好气的说:“你这个倔老头子又钻牛角尖,该!该让孙女骂你。”

    “你别胡说八道,书宁这孩子一直很孝顺,什么时候骂过我?”

    “你就嘴硬吧!”李珍坐到八仙桌前,拿起筷子,继续骂道:“刚刚是谁让孙女训的抬不起头?思想觉悟还不如孙女。

    现在是爱军当村长,你这当大伯的,不说支持他工作,还想拖他后腿。你也不怕你弟弟跑过来骂你。”

    陈锋让李珍说的下不来台,虎着脸说:“快吃饭吧!吃都堵不住你嘴。”

    “哼……”

    李珍又瞪他一眼,抬起筷子,把陈锋夹起来的菜叶子抢走了。

    “哎?你这老太婆……”

    李珍阴阳怪气的说:“快吃饭吧!吃都堵不住你嘴。”

    刘香花咬了一口窝窝头,低下头嚼起来。抖动的肩膀出卖了她,李珍看她憋的辛苦,踢了陈锋一脚,都怪这糟老头子……

    陈家旺大步流星走进来,从水缸里舀出一瓢水,倒进脸盆里,蹲下洗手。

    刘香花咽下窝窝头,问道:“家旺,林支书把知青们留下,说什么呀?”

    陈家旺擦干手,坐到桌子前,平静的说:“知青可以返城了。但是有要求,得满足要求才能放人。”

    李珍抬起头,好奇的问道:“什么要求啊?”

    “要有接收单位。”陈家旺吃了口野菜,答道:“或者考上大学。嗯……把户口转回城里也行,但是那样的话,需要开很多证明。”

    陈家旺咬了口窝窝头,含糊的说道:“其实……还有一个办法。”

    陈书宁抬头问道:“什么办法?二哥你快说。”

    “王娜说,办病退可以回城。”陈家旺边吃边说:“就像邢芳草那样,她就是开证明,拿着证明办理的病退。

    病退手续没那么麻烦,不少知青都打算办病退。但是我不看好这条路,病退证明不是随便开的。”

    陈书宁点头附和道:“邢芳草能开出来,是因为她真有病。我总觉得她精神不正常,疯一阵,傻一阵。”

    “再遇到她,你离她远点。”陈家旺停顿片刻,说道:“应该不会再遇见她了吧?”

    人海茫茫,哪就那么容易遇到?

    刘香花抬头看了陈家旺一眼,催促道:“赶紧吃饭吧!”

    这个夏天,陈家村的村民因为分地欢呼雀跃;而陈家村的知青,却因为回城的事着急上火。

    农村条件差日子苦,城里长大的孩子,谁甘心落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信件像雪花一般,从陈家村飞往全国各地。

    回城的条件太苛刻,没有家里的帮助,他们很难回城。

    相比其他知青的焦躁不安,王娜、马兰芝平静许多,她们参加高考,等成绩出来才知道,需不需要办理回城。

    比他们还平静的是许青山,如果考上大学,不依靠家里他也能回去。如果考不上大学,到时候再靠家里调回去也不晚。

    江河见许青山这样平静,忍不住调侃道:“青山,你回京市,陈书宁怎么办?”

    许青山的心思写在脸上,江河看出来也不稀奇。

    “她能考到京市去。”许青山的眼眸中满是得意:“等她知道我家的条件,不用我把话挑明,她就会追着我跑。

    放着我这么好的条件不选,去选那个小公安,不是她那种聪明人能干出来的事。女人,一个比一个现实。”

    江河撇撇嘴,心想:未必吧?我看陈书宁不是你说的那种女人。

    第259章

    韩梅刘贵发生争执

    “哗啦——”

    玻璃碎裂声,打破清晨的宁静。王娜擦干脸走出屋子,一只暖壶静静躺在院子里,屋里传来刘贵的咒骂声。

    “韩梅,你也太恶毒了!我供你吃供你喝,你竟然想跟我离婚,自己回城?你不要脸……”

    “我没想跟你离婚,你不要血口喷人。刘贵,我看是你想甩下我,自己回城,往我身上泼脏水。”

    “你没想跟我离婚,这封信你怎么解释?”

    刘贵拿起桌上的信,狠狠扔到韩梅脸上。韩梅看到那封信,脸色骤变。

    “刘贵,你怎么又偷看我的信?”

    “什么叫偷看?我是你丈夫,我看你的信不行吗?韩梅,你别扯那些没用的,你告诉我这封信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家里已经给你找好人家,等你回来就能嫁人?你跟我结婚的事,为什么不告诉家里?”

    韩梅咬着嘴唇,气势矮三分,讪讪的说:“我告诉家里了……”

    “你告诉家里了?”刘贵的声音拔高几分,嘲讽道:“你爸妈知道你跟我结婚,还敢给你找人家,什么意思?”

    “你不用搭理他们。”韩梅脸色难看,低声解释道:“我是为了稳住他们,让他们给我办回城手续。刘贵你放心,我不会跟你离婚。”

    刘贵扬起巴掌,抬头看到凑在门口看热闹的人,又收回去。转了两圈还是气不过,一脚把板凳踹飞。

    韩梅硬着头皮关上门,拉着刘贵坐到炕上,低声说:“你听我解释,我爸妈什么德行,我以前跟你说过。他们不在乎我过的好不好……”

    刘贵气愤的说:“就是因为他们对你不好,我看到这封信才生气。韩梅,你脑子没毛病吧?

    他们明知道你已经嫁给我,还让你离婚,回去嫁给他们挑的人,这是干什么?这是要再卖你一次。”

    “你小声点儿……”韩梅扯了扯刘贵的袖子,目光落在窗外,轻声说:“外面的人,都等着看咱俩笑话呢!”

    刘贵甩开韩梅的手,咬着后槽牙,恶狠狠的说:“韩梅我告诉你,你要听他们的跟我离婚,就把我花在你身上的钱还回来。

    老子为了跟你结婚,花出去那么多钱,你说离就离啊?md,惹急老子,你们全家都别想好过。”

    “你小声点儿!”韩梅猛的站起来,压着怒火,沉声说:“我都说了,我不会跟你离婚。我信上说的,是骗他们。

    我不骗他们,他们怎么可能给帮我?我知道他们想拿我换彩礼钱,给我弟弟娶媳妇。

    刘贵你放心,我既然跟你结婚了,就没想过离。反正咱们俩离没离,他们也不知道……”

    “你知道就行!md,什么人家……老子娶你,倒八辈子血霉……”

    刘贵骂骂咧咧打开门,看到围在门口的知青,喝骂道:“看什么?没见过两口子打架啊?”

    李红枣踢了踢地上的碎片,嘲讽道:“两口子吵架不新鲜,刘贵摔暖壶还是头一次见。一个暖壶六块五呢!”

    刘贵愣了片刻,心都快滴血了。六块五啊,他能买多少东西了?都怪韩梅这个败家娘们。

    心疼归心疼,当着这么多人面,面子不能丢。刘贵梗着脖子说:“六块五怎么了?不就是个暖壶么,摔了我买新的。”

    韩梅脸色惨白,急匆匆跑出来,看到地上碎成渣的暖壶,眼中闪过一抹不舍

    李红枣翻了个白眼,冷哼了两声。

    赵艳红拉着李红枣,穿过人群往外走,嘴里念叨着:“赶紧上工去吧!去晚了,队长又该念叨了。”

    陈大民看着打谷场上稀稀拉拉的人,拉着脸骂道:“这些人真是太过分了,就算要回城,最后这几天工作也得好好干啊!”

    陈书宁拿起毛巾,擦了擦汗。

    远处出现两个小黑点,陈书宁搭手望去,笑着说道:“队长,你看那边,应该是知青们过来了。”

    马兰芝跑的气喘吁吁,冲进打谷场,看到脸色阴沉的陈大民,讪讪的说:“队长,我们来了……”

    “哼……”陈大民冷哼一声,说道:“你们还知道来啊?”

    王娜喘匀气,笑着说:“队长,早上知青点出了点儿事,我们出门晚了。对不起,我们马上干活。”

    拖拉机开进打谷场,碌轴在麦穗上碾过,发出簌簌的爆裂声。

    陈大民扬起手,高声喊道:“书宁,赶紧登记。今天知青集体迟到,就让他们堆麦秆吧!”

    这么热的天,拿着铁叉跟在拖拉机后面收麦秆,再将麦秆堆到一起,这可不是个好活儿。可知青们没办法,官大一级压死人,他们没返城之前,都要听陈大民安排。

    陈书宁寻了处阴凉,掏出斜挎包里的本子,低头记上王娜和马兰芝的名字。

    “兰芝,你们从那边开始干,离拖拉机远点儿。”

    陈大民顺着陈书宁手指的方向望去,脸色有点不好看。他在惩罚这些知青,陈书宁可好,门被堵住了

    陈书宁偷偷拉住王娜,示意她等一会儿。

    “队长,离拖拉机太近不安全。”陈书宁笑着解释道:“咱们得考虑安全问题,真要出问题,这个责任没人能承担起。”

    陈大民拉着脸没搭话,抬头看到最后出现的刘贵和韩梅,抬手一指,说道:“你们两个,跟在拖拉机后面收拾麦秆。”

    刘贵脚步一顿,狠狠的剜了韩梅一眼。

    韩梅没搭理刘贵,主动拿起铁叉,跟在拖拉机后面挑麦秆。耳边是拖拉机的轰鸣声,滚滚黑烟顺着风吹来,呛的她直咳嗽。

    陈书宁侧头看了一眼,小声问道:“王娜,你们今天怎么都迟到啦?队长拉着个脸,骂了半天。”

    “别提了。”王娜小声解释道:“韩梅和刘贵打起来了。我听那意思,应该是韩梅的家人让她离婚。”

    “离婚?”陈书宁装好本子,拿起铁叉,和王娜、马兰芝一起走进打谷场。

    陈书宁好奇的问:“好端端的,为什么要离婚?”

    马兰芝踮起脚望了一眼,见韩梅和刘贵走远,这才说:“韩梅的家人,在城里给她找了个婆家。

    她离婚,家里人才同意给她办回城的手续。这事让刘贵知道了,她今天摔了暖壶,发了好大的脾气。”

    王娜附和道:“那个暖壶,刘贵可是花了六块五买的。他可真舍得。”

    陈书宁叹口气,说:“都是让回城这事闹的。”

    “哎,大家都想回城。”马兰芝感叹道:“可回城这事不好办。韩梅他们家重男轻女,她的钱,让娘家人掏空了。

    现在闹出这么一出,不离婚就不给办回城。我看呀,她爸妈就是想把她弄回去,再赚一笔彩礼。”

    第260章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