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宝檀奴像是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兴高采烈地转身,迈着她那短短的小腿,一路小跑着回到杜和儿身边。高高举起那两片被摧残得不成样子的花叶,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奶声奶气地高声喊道:“娘娘,娘娘!”
声音清脆又响亮,充满了小孩子特有的天真与喜悦。
杜和儿看着宝檀奴这副可爱的模样,眼神里满是宠溺,嘴角微微上扬,温柔地回应道:“看见了,看见了!”
说着,她轻轻摸了摸宝檀奴的小脑袋,宝檀奴笑得更开心了,眼睛眯成了弯弯的月牙。
林婉婉看着眼前这看似温馨的一幕,心底却不由自主地暗自思忖起来。
宝檀奴年幼,身边仆婢环绕,除了这些下人,余下能和她亲近的人,或许也就只有算半个养母的杜和儿了。
吴越出征在外,一走就是大半年,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她记不清父亲的样子了吧!
她明白爹娘是什么意思吗,知道她的父母是何人吗?
林婉婉这一丁点伤春悲秋的情绪,丝毫没有影响到三人之间客套而融洽的寒暄。
今天的安排就是特种兵式的拜会和答谢。
林婉婉人情练达不如祝明月,所以在大多数时候,她都像是一朵安静的壁花,默默坐在一旁。偶尔主人家提出一些医学方面的问题,她倒可以凭借自已的专业知识帮忙解答一二。
但若是涉及到安神铅丹一事,林婉婉只能选择闭口不言。咬死了自已并不擅长治疗相关病症,开不出比太医院更好的方子。
从薛家出来的时候,已经临近午间。林婉婉感到有些疲惫,靠在祝明月的肩头,轻声问道:“我们这个时候去,合适吗?”
以往,徐家大宅里只有白秀然夫妻二人,徐昭然大部分时间还在宫中当差。所以,她们几个要是想找白秀然,抬脚走一趟便是,十分方便。
但现在情况不同,徐昭然的母亲窦绮南来了。
她此番前来,自然是为了接徐六筒回老家,提前培养祖孙之间的感情,顺便也来看看娶了媳妇就忘了娘的便宜儿子。
白徐两家因为家族利益而联姻,白家如今正处于得势的阶段,白秀然也算是低嫁。
婆媳俩都是有修养的贵女,又不会长时间在一个屋檐下相处,平日里礼尚往来,关系倒也不会处得太差。
白秀然为了和婆婆培养感情,近来连自已最爱的马球都少打了。可万万没想到,两代人竟然会因为徐六筒的教养问题产生分歧。
白秀然相当肯定徐昭然兄弟几个的教养,对于把儿子交给婆母养育这件事,并没有怨言,甚至还乐得轻松。
真正的分歧在于,小夫妻俩为了儿子的健康着想,想要管住他的嘴,避免过度饮食。但当祖母的心中却有一个
“大胖小子”
的执念。
老人嘛,都喜欢白白胖胖的小孩子。
徐昭然夹在中间,正话反话都说尽了,还是没法达成一致。
照这样下去,徐六筒将来不仅要继承徐昭然的家产,恐怕连他的外号都得一并继承了。
命运终是一个轮回。
祝明月微微叹一口气,说道:“礼数到了就成。”
说话间,马车缓缓抵达徐府。白秀然站在二门口迎接,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说道:“我估摸着你们也该到了。”
祝明月笑道:“我们该先去拜会伯母的。”
第
1655章
意欲何为
不能只顾着她们几个小伙伴之间聊天,该尽的礼数必须得做得周到些,免得因为疏忽而连累白秀然遭人说三道四。
白秀然笑意盈盈,热情地引领着祝明月和林婉婉往花厅走去,一边走一边轻声寒暄着。
很快,她们便来到了花厅门口,白秀然轻轻推开雕花木门,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将两人引进厅内。
一踏入花厅,只见徐昭然的母亲窦绮南正安然地坐在榻上,榻上铺设着柔软的锦缎坐垫,更衬得她整个人雍容华贵。
窦绮南身着一袭素色的绸衣,衣摆上绣着精致的花纹,她的面容和蔼,眼角虽有岁月留下的浅浅细纹,却无损她的慈祥气质。此刻,她正满脸慈爱地看着不远处的徐六筒。
徐六筒穿着一身轻薄而鲜艳的夏季衣衫,更衬得活泼可爱。他正全神贯注地在屋子里追逐着一个色彩鲜艳的藤球,那藤球是用细藤精心编制而成,上面还点缀着一些彩色的小绒球,随着藤球的滚动,小绒球也跟着微微晃动,十分吸引孩子的目光。
徐六筒每跑动一步,那小短腿就像上了发条一样欢快地交替着,带动着他整个小小的身子向前冲。脸颊上圆滚滚的嘟嘟肉,就像两个可爱的小肉团,随着他的动作有节奏地轻轻颤动。
那被红肚兜包裹起来的圆滚滚的小肚子,也随着他的跑动而微微起伏,红肚兜上绣着寓意吉祥的图案,鲜艳的红色在阳光的映照下格外亮眼。
徐六筒时而奋力向前扑去,试图抓住滚动的藤球;时而又停下脚步,歪着脑袋看着藤球,像是在思考着什么,模样看起来煞是可爱,
林婉婉刚见过宝檀奴,说起来比徐六筒还大几个月,与之相比,还是显得娇小了些。
若是其他朋友家的小孩,为了表现亲近,祝明月向来有所矜持,但林婉婉却不讲究那么多,说不得要抱起来亲昵地撸两下。
但瞧着徐六筒的体型和吨位,林婉婉还是决定放过自已的胳膊和腰。
见礼后,林婉婉弯下腰,双手扶膝认真地打量着徐六筒,忍不住轻轻倒吸一口冷气,说道:“六筒又壮实了呀?”
白秀然无奈地点了点头,说道:“嗯,肚兜都得给他系松些了。”
徐家人都这样,小时候胖嘟嘟的,等开始练武之后,就会慢慢瘦下来。
幸亏他们家尚武!
窦绮南满脸笑意,看着在屋内活蹦乱跳的徐六筒,忍不住赞叹道:“看看我们六筒这小模样,多有福气啊!”
那柔情似水的眼神,爱意简直要溢出来了,白秀然平日里对徐六筒的严格管教,倒显得有些像
“后娘”
了。
窦绮南的年纪,要是放在现代,说不定正是拼二胎的年纪。
儿女们都大了,不如小时候乖巧可爱,她如今满心满眼只有这伶俐的小孙子。
平心而论,这还真不是奶奶眼里出金童。寻常幼儿要是胖到徐六筒这份上,多少都会带些痴肥的模样,看着难免有些笨拙。
可徐六筒偏偏长相讨喜,圆乎乎的脸蛋,配上灵动的大眼睛,一笑起来还有两个小酒窝,怎么看都只有喜庆的感觉,让人越看越喜欢。
窦绮南兴致勃勃,转头看向林婉婉,不解地问道:“这胖乎乎地多好啊,林娘子,你说是也不是?”
林婉婉自从当朝揭露了安神铅丹之事后,在窦绮南这儿距离儿科圣手就不远了,所以此时才会向她询问意见。
林婉婉微微一笑,轻声说道:“胖得恰到好处,自然是比瘦好。真要遇上什么困难,比如饥荒之类的,还不得靠身上那身肥肉撑过去吗?”
顿了顿,话锋一转,“但万事万物,还有一句话,叫做过犹不及。就拿做手术来说,若遇上胖病人,头皮都得发麻。”
窦绮南疑惑道:“为何?”
林婉婉诚恳道:“伯母,你想想,胖子肚子上有多少肉,光划开就需要不少功夫,手术难度大大增加。缝起来的时候,得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病人也得遭更大的罪。”
窦绮南仔细一想,脑海中浮现出手术的场景,似乎还真是这个道理。想起白秀然娘家表弟,当时受了重伤,好在人瘦得像只白斩鸡,手术相对顺利,这才留下了一条性命。要是换成个胖子,说不定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林林婉婉见窦绮南似乎听进去了,微微倾身,用手遮住唇,小声道:“而且男孩子发育期肥胖的话,可能会影响那地方的发育。”
说着,眼睛下意识地往徐六筒身下看了一眼。
窦绮南先是一愣,随即立刻会意。脸上微微一红,儿大避母,她虽然关心儿子们的衣食住行、冷暖温饱这些日常之事,但儿子在那方面的发育,着实不该是她这个当母亲的过问的。
所以窦绮南的第一反应是看向白秀然,想从她那里得到些回应。白秀然撇过头,不接这话茬,无论她怎么说,都似乎是在抹黑徐昭然。
众人就徐六筒小朋友的健康问题,展开了一场亲切友好的会谈。
林婉婉凭借高超的专业(忽悠)能力,说得头头是道,句句在理。
一番话,顶得上白秀然夫妻俩过去数日苦口婆心所做的思想工作。
徐六筒小朋友往后哪怕回老家,应该也不会毫无节制的胖下去。
当真是可喜可贺。
白秀然和徐昭然悬着的心,总算是能放下一些了。
祝明月和林婉婉在徐府用过一餐饭食后,便由白秀然带着前往袁家。
照理说,午后去拜访人家不太合适,容易打扰到别人休息。但要是放到明天,时间上就更不合适了,许多事情耽搁不得,所以她们只能这般略显突兀地上了。
果不其然,袁奇并不在家中。这个关键时候,他正忙着和同盟去筹谋大事呢。
吴愔出了这么大的事,谁还顾得上平日里的礼尚往来。不得趁他病要他命吗?
哪怕吴愔的性命交代不了,但至少让他没了翻身的指望。
第
1656章
抄写医书
林婉婉拖着如灌了铅般沉重的双腿,缓缓迈进家门。
这一整天,她周旋于各种场合,脸上的笑容从最初的真诚渐渐变得僵硬,身心俱疲。即便如此,她心里还是惦记着齐家的情况,稍作停顿,便转身朝着西院走去。
张法音便眼尖地瞧见了她,主动迎上前,和声说道:“幼娘留在齐家帮忙,还没回来。”
林婉婉原本略显疲惫的面容上,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
“川”
字。虽然知道齐家是良善之家,彼此知根知底,但齐和昶突然让杜若昭她们几个年纪尚小、经验不足的弟子去帮忙,着实让她摸不着头脑。
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开口问道:“若昭能帮什么忙?她年纪小,又没什么经验,齐家能让她做什么呢?”
张法音:“让她们几个去帮忙整理医书。”
林婉婉心中微微一动,齐家在太医署任职几代人,家中所藏医书必定数量惊人,其中不乏那些外人难得一见的珍贵典籍。
仔细想来,这哪是什么帮忙,分明是齐和昶在给弟子们开后门,提供一个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
这样的好事,平日里打着灯笼都难找,一般人求都求不来。
林婉婉心底的那丝疑云,却愈发浓重,怎么都挥之不去。神色凝重,郑重地嘱咐张法音:“伯母,若昭回来,你让她过来一趟。”有必要仔细问一问齐家的情况。
张法音点了点头,“好!”
傍晚时分,天边被夕阳染成了橙红色,杜若昭终于坐着齐家的马车回来了。她在西院稍作停留,简单收拾了一下,便匆匆赶往东院向林婉婉报到。
林婉婉见她进来,关切地问道:“齐家灵堂上,情况如何?去祭拜的人多吗?都是些什么人?”
她今天在外头晃荡一圈,实在抽不出时间去齐家。
杜若昭老老实实地回答:“多是齐家旧故和太医署的人前来祭拜。”
师姐妹几人中,姚南星是来得最晚的一个。因为另外三位失踪的太医,他们的遗体从齐王府中找出来了。
太医署一下子损失了四位人才,不管过往有多少恩怨和竞争,在这一刻,都同仇敌忾起来。
太医们天天和权贵打交道,自已却不是权贵。
民间大夫面对强权没有安全感,难道太医就有吗?
生命在权势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
今日几个林门弟子,除了杜若昭和廖金仙,其他人到齐家去的时候都算晚了。
因为在昨日的惨事中,不仅太医死伤惨重,民间大夫亦有伤亡。
杜若昭和廖金仙的家庭背景,在长安医家中只能算得上边缘人物,不像其他师姐妹各方面都有亲戚关系,需要四处去拜祭。所以她们二人一心只顾得上齐蔓菁家里。
昨日一遭事,差点让廖家打了退堂鼓。
照娄巧绿的说法,本以为大夫受人尊重敬仰,哪知道在权贵面前,还是会被随意杀害。
廖庆生却另有一番见解,“土庶云泥之别,若只是个家里卖茶的,被欺负了也没处讨说法。换做大夫,过往治病救人,结下一二分香火情,说不定还有人帮忙说情。”
齐家的遭遇实在惨烈,其中还涉及一些皇家忌讳,除了立场相同的太医署和关系紧密的姻亲故旧,其他人家都表现得比较谨慎。
林婉婉收徒不拘一格,门下弟子有土族、寒门,也有庶民,甚至还有地位低贱的商户人家。
廖庆生过往对女儿两个出自太医家的同门,总是敬而远之,毕竟人家在专业上出类拔萃,家门底蕴更是深厚。
可这时候,廖庆生反倒不再避讳,带着全家去齐家拜祭,齐和昶也温和地接待了他们,权当是通家之好。
廖庆生天赋有限,在医学事业上难以深入发展,沦落到西市卖茶,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混进太医堆里。
往日太医和民间大夫虽然都从事治病救人的工作,彼此间或许还有些亲眷关系,但泾渭分明。
或者说,这正是太医署内部封闭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经此一劫,双方的关系反倒融洽几分,红白事向来没有门槛,大家同生死共患难一场,死难的医者,无论过往在何处任职,说到底都是同行。
林婉婉想到这里,不禁叹了口气。明天她也不得休息,还要上门去吊唁那些罹难的太医和大夫,少说五六户人家。
杜若昭靠近林婉婉身边坐着,小声说道:“今日蔓菁把我们带去她家书房,让帮忙抄写医书。”
特意强调了一句,“全部是孤本、珍本。”
林婉婉眉头微微拧起,心中暗忖,这显然比先前对外说的整理医书说法更深了一层。
齐家几代人传承,又一直在天底下医学资源最丰富的太医署任职,积累下来的资源肯定不在少数。
林婉婉以前就听说,有的民间大夫为了获取皇宫里丰富的医学资料,特意去太医署任职,等把东西都学完了,便立刻辞职。
天底下没有饿死厨子的道理,齐家傍着太医署这棵大树,家中的藏书和资源可想而知。
林婉婉问道:“只你们抄吗?”
杜若昭沉吟片刻,慎重说道:“还有一些齐家至交家的子弟。”
有文化、通药理、身家清白信得过,几个条件综合叠加下来,满长安也找不出多少人。
林婉婉心中一窒,认真地交代道:“那你们可得抄仔细些,这些都是珍贵的医书,容不得半点差错。”
杜若昭:“这是自然,抄完一卷,我们还要互相检查呢!”
说着,脸上露出几分难色,“只是有些药书上,画着药材的图样,我们都不会画画,只能空在那儿,等会画的人来描绘。”
林婉婉随口说道:“是有点难为你们了。”
她自已只会画人体解剖图,若用毛笔画草药,效果估计和段晓棠的字差不多。
杜乔曾说过,颜料价格昂贵,绘画是富贵人家才能学的本事。要是换做寻常水墨画,应该不难吧?
第
1657章
礼仪之邦
林婉婉摸着下巴琢磨,画到用时,甚至希望徒弟们别那么有绘画的天赋,什么抽象的、印象的、没骨牡丹的……统统别来,老老实实画花花草草就行。
待杜若昭离开之后,林婉婉将齐家的异常表现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祝明月,询问道:“你觉得是什么意思?”
她毕竟不曾在太医院任职,未必通晓其中的游戏规则。
祝明月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林婉婉惊讶道:“最坏的打算!”
心中疑惑,不禁问道,“会是什么?”
祝明月反问道:“你觉得呢?”
林婉婉思虑良久,缓缓说道:“齐家退出太医院!”
皱着眉头分析道,“失去医官身份的庇护,家中藏有那么多医书,无异于闹市抱金,很容易招来祸端。”
齐和昶最为看重的继承人不幸遇害,这对齐家而言,无疑是沉重的打击,齐家的医术传承岌岌可危,面临着断代的严峻风险。
齐白敛和齐蔓菁兄妹俩与齐广白相比,在医学禀赋方面稍显逊色,想要扛起齐家医术传承的大旗,难度着实不小。
祝明月听闻林婉婉对齐家未来的担忧后,轻轻地嗤笑一声,笑容里带着几分对林婉婉单纯想法的调侃。“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