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49章

    谢静徽和齐蔓菁不再客气,各自伸手拿了一块。放入口中,只觉香酥可口,甜而不腻,脆而不硬。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谢静徽想到自家人没有擅长制作的零食,嘴里嘟囔道:“你们以后想喝什么汤,尽管包在我身上。”

    待三人吃的有点腻了,杜若昭将匣子收起来,打算等休息时再分给其他人。

    前面一辆车气氛截然不同,堪称卷王汇聚之地。四人之间相互提问、回答各种医书和医学问题。

    朱淑顺和姚南星全然沉浸其中,廖金仙则是憋着一口气,非得力争上游不可。

    唯独丘寻桃在躺平和内卷之间反复挣扎,偶尔后悔自已不该上这辆车,不然就不会这么痛苦了。

    一行人几乎是数着日头往前走,这时候就发觉四野庄的好了。离城近,是它最大的优点。

    杜若昭嘟囔道:“子午谷也不错。”

    齐蔓菁满怀期待,“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去太古玄都坛游玩一番。”

    谢静徽摇了摇头,“应该不行。”

    以林婉婉对安全的重视,她们的活动范围大概都被固定在花果山内,不可能放任去深山老林里探险。

    随着日头渐渐升高,她们距离目的地也越来越近。

    临到田庄门口,林婉婉将小徒弟们叫下车,带着她们步行入内。

    林婉婉抬手在四周指了一圈,说道:“入目所及,所有的山头都是花果山。”不管它们以前叫什么名字。

    谢静徽嘴巴张大,惊讶道:“这么大!”眼前是连绵不绝的群山。

    林婉婉叹息一声,“山头不白长,都是有用的。”

    朱淑顺早就注意到,眼前这些山的树木,比她们在路上所见的山岭更加稀疏。

    问道:“师父,花果山到底做什么用的?”

    林婉婉淡定道:“以后山上种花种树种草,花给花想容,药草就是我们的。”

    花想容和济生堂之间,存在某种奇怪的竞争关系。

    姚南星哪怕沉稳惯了,此刻也不得不失神,“这么多山头,全是我们的了!”

    简直不敢想象,人工能种出多少药材来。

    林婉婉:“优先满足花想容,剩下的边角地方才是我们的,赵大夫现在天天在各种角落刨地,你们可得争气点。”

    丘寻桃小声道:“其实药材比胭脂利润高!”这么多山,应该全让他们种上药。

    怪不得今天顾盼儿也一道跟来了。

    林婉婉意味深长道:“不止这两门生意。”

    恰在此时,齐蔓菁和杜若昭盯着田庄门口的

    “虫二”

    石头发愣,她们倒没有脸红,只是感到十分不解。这块石头,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林婉婉笑道:“这是祝总的另一门生意,三五年内开不起来,不着急。”

    杜若昭好奇道:“什么生意?”

    林婉婉故作高深,“天机不可泄露。”

    林婉婉带着徒弟们将田庄内外走了个遍,重点介绍各种她们能用得上的设施。

    丘寻桃感慨道:“好多人啊!”

    山林给人的感觉都是寂静的,但花果山田庄给人的感觉却是繁忙。

    所有人来来去去,手里都有活。

    林婉婉指着办公区道:“花果山的管事都在这儿,不过人不一定在。”

    若是林婉婉孤身一人来,自然是在清风苑落脚。但现在带着一群徒弟,就只能在宿舍区挤一挤了。

    往后若是各个山间别墅收拾好,她们说不定还能住进去度度假。

    她们住的是一处独立的院子,林婉婉和顾盼儿各住一间房。其他人就只能挤在几个通铺上。

    隔壁院子规模不小,住的是赵大夫和一群药工,虽然没住满,但也没有安排新人。

    因为药材组时不时采药晒药,还嫌地方不够用呢!

    待众人收拾好行李,林婉婉立刻招呼大家去食堂吃饭。

    赵大夫见着人齐了,说道:“先吃饭吧!吃完了我们上山。”

    若不是为了接林婉婉和她的徒弟们,赵大夫压根不会下山,直接在山上用干粮解决午饭。

    路上虽然有零食填肚子,但对一群正值发育期的女孩子而言,粟米饭配炖豆腐的诱惑力亦不可小觑。

    第

    1611章

    当归种植

    谢静徽连吃两碗粟米饭,才终于感觉肚子不再空荡荡的,有了些许饱腹感。

    饭后休息时间,药工们把她们接下来几天劳作所需的背篓、锄头等工具都送了过来。

    这些可不是平日里春游用的小巧精致的竹篮和花锄,大的背篓甚至能装下一个人。

    赵大夫叫来几辆运货的马车,把他们一行人全部送去目的地。

    幸亏花果山上修筑了不少道路,这才让他们不必全程依靠双脚走到药田旁。

    众人看着车板上残留的泥土,明显能看出这些马车是专门用来运送各种苗木的。

    他们进来时就看见了,空地上摆放了许多被捆扎好的苗木,只需轻轻一抬便能放进车里,然后拉到某座山上去栽种。

    众人穿着破旧的衣裳,自然不再有诸多顾忌,直接盘腿坐在车上,毕竟这时候能节省一分力气是一分。

    林婉婉开春后还是第一次来这里,“赵大夫,我们的药田在哪儿呢?”

    赵大夫:“自然是穷乡僻壤了。”

    好地方得留给未来的游客,他们可不就得往偏僻地方赶了吗?

    再者当真建在热闹之处,谁手贱都来薅一把,药还种不种了。

    药田建在偏僻之处,大路无法直达,最后一截路他们还是得靠双脚走过去。

    在各种显眼处种普通药草做装饰这种简单事,药工就行。赵大夫不屑于让这些医学生去做。

    朱淑顺等人还是老老实实跟着他来药田种药才好。

    虽说干活速度可能慢点,但胜在细致。他说一,她们不会搞出二来。

    赵大夫在花果山开辟的这处药田,位于一片深山中的山阴之处,单从药材品类来看,比四野庄丰富多了。

    一陇陇田地排列得整整齐齐,显然这是一片试验田。

    药田旁边同样有一座院子,主要是存放物资,以及供守夜人居住。

    赵大夫和林婉婉去院子交流近段时间药田的发展,留下一群徒弟们在外面干活。

    呈现在朱淑顺等人面前的,是一片刚刚开垦过的土地。赵大夫说这片地是留着种当归的。

    当归是妇科常用药之一,济生堂用量极大。过往四野庄的山上移植了几株,但多仿照野生环境,让它们自然生长。

    现在赵大夫攒了一堆种药经验,终于冲当归下手了。

    赵金业和朱淑顺等年纪大力气壮的,在前头用锄头将耕牛犁开的土地再翻挖一遍,其他几个年纪小的跟在后头,用小花锄将大块的土粒敲碎。

    最后他们还要给这片土地施加农家肥,尽管心里万般不情愿,但也只能咬着牙动手。

    丘寻桃抬头望一望天,“这片地,应该是对照组吧!”

    在当前的情境下,对照组的意思差不多就是,只改变某个变量,借此获取一定的经验,成功的可能性相对不高。

    齐蔓菁“忍辱负重”,弯下腰干活,手心都红了。结果告诉她,这些当归未必能发芽,不是错付真心是什么。

    问道:“丘师姐,为什么这么说?”

    丘寻桃缓缓说道:“当归喜阳。”

    这片药田在山阴之处,他们所在的这片区域虽说已是阳光最好的地方,但终究比不上真正的山阳地带。

    姚南星听后得出结论,“所以这个对照组测试的数据是阳光对当归生长的影响。”

    丘寻桃一一盘算,“阳光、水源、肥料、温度……一个个因素都要试过去。”

    以济生堂对当归的庞大需求量,不试种当归怎么行呢!

    花果山地方大,随便造!

    赵大夫肯定能找到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完备的地方,将当归种下去。

    然后同时开辟几片试验田,每次只控制一个变量,以此判断该变量对当归药性的影响。

    所费不过是一些劳力和种子,而赵大夫的种植宝典将迎来一波升华。

    齐蔓菁委屈不已,“我们可以去种能长出当归的田吗?”

    她已经不在乎挖土施肥的辛苦,只是渴望能体会到亲手种出当归的成就感。

    朱淑顺:“那些土可能不需要我们照料了。”

    想也知道,赵大夫会对那片“希望之地”伺候得多精细。

    林婉婉和赵大夫在院子里说了不少时间,等他们出门时,只见谢静徽和丘寻桃鼻子上蒙着手绢,正用长柄葫芦向地里均匀地泼洒粪肥。后面跟着两个人,用锄头将泥土和肥料混合在一起。

    赵大夫暗道,这一群女弟子,虽然看着娇气,但干起活来还真是一丝不苟。

    待粪肥泼洒完,赵大夫检查一遍,觉得再过两天,等土地温养好了,就可以撒种子了。

    嘴上却道:“你们干活的速度,种地能把自已饿死。”

    别以为男主外女主内是金科玉律,乡下女人哪个没下过地。农忙起来,根本不分男女。

    林婉婉暗道,别看赵大夫祖孙常常拿锄头,那都是为了采药。别说年纪小的赵金业,赵大夫自已,都几十年没正儿八经种过地了。

    赵大夫话锋一转,“所以你们还是好好学医吧!以后总能有口饭吃。”

    劝学,无处不在!

    第

    1612章

    莅临检查

    当天,一行人完成劳作后回到大路上,没有现成的马车,无奈之下,只能步行回田庄。

    好在他们的工具都放在院子里,不必再重新背回去。

    好不容易看到一辆车,竟然是运送粪肥的。

    他们虽然在乡下没了城里的讲究,但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

    林婉婉暗自决定,和田庄管事说一声,傍晚时来两辆车把人接回去。

    毕竟,为学生们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至关重要。

    谢静徽等人倒是没太在意,好不容易摆脱了繁重的劳作,迎来自由活动时间,一路上打打闹闹、嘻嘻哈哈,时不时对路边的花花草草指指点点。

    天真烂漫的少女们,此刻无忧无虑。

    吃过饭后,众人回到暂住的院子,烧了些热水擦洗一番,便回房间休息。

    这个时节天气渐暖,无需再烧炕,只铺着一张薄薄的草席。

    杜若昭在炕头兴奋地滚来滚去,喊道:“我从来没和这么多人一起睡过觉!”

    谢静徽靠着铺盖盘腿坐下,“我在家的时候,都是一个人睡!”话语中潜藏着暗暗的期待。

    朱淑顺招呼大家:“先把被子铺好。”

    虽说天气越来越暖和,但山里气温较低,这个时节还是需要盖被子。

    好在大家带来的被子都比较宽大,觉得炕面硬的话,可以把被子折过来一半垫在身下。

    林婉婉听见屋里说说笑笑,敲门进去查寝,“别闹得太晚,明天还要早起呢!”

    话音刚落屋子里瞬间安静下来,紧接着是此起彼伏的回应:“师父,知道了!”“师父,放心!”……

    谁不是从学生过来的,林婉婉尽到提醒义务,便退了出去。

    她前脚刚走,屋子里又开始叽叽喳喳起来,起初声音很小,随后逐渐变大。她们虽是同门,平日里常见,但夜晚同宿还是第一次,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

    丘寻桃说起她家隔壁新嫁娘的事情,杜若昭突然冒出一句,“我不想嫁人。”

    七人按照入门顺序睡觉,在杜若昭旁边的是姚南星。因为丘寻桃想挨着朱淑顺睡。

    黑暗中,姚南星的眼睛闪烁着莫名的光芒,听杜若昭语气认真,问道:“为什么?”

    杜若昭声音低沉,“大哥在外地做官,将来母亲和二哥肯定会去和他团聚。我无论嫁到哪儿,都没有亲人在身边。”

    嫁在长安,将来张法音和杜谦跟着杜乔上任。亦或者在任地成婚,若杜乔调走了,她又该怎么办?

    回济州?老家倒是有些远亲,但杜乔除非致仕,否则不大可能回乡。

    对杜若昭来说,这是一个死结。婚姻和家人,她只能选其一。

    所以她的打算是,出师后在济生堂干满年限,积累足够经验后。杜乔调任到哪儿,她就去哪儿行医。

    齐蔓菁轻声道:“如果你大哥调回长安呢?”似乎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杜若昭深吸一口气,声音里透出几分沮丧,“没那么简单。”

    其他师姐妹顶多知晓杜家寒门出身,却未必知道杜乔是吏部卖官案的受害人之一,这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何必宣扬得所有人都知道。

    杜乔想调回长安,无异于登天。

    另边厢,林婉婉去到顾盼儿房间。

    彼时,她正对着一面铜镜,慢慢梳理刚拆下来的头发。水葱似的手指顶端染着一抹艳红,轻轻地握着一把精致的牛角梳,一下一下地梳着。

    林婉婉双手捧心道:“也不知道小玉在家有没有想娘。”

    顾盼儿低低笑了一声,“小玉懂事,我既说了出门给他带风筝回去,他自会在家里乖乖等着我。”

    虽然平日林婉婉见顾盼儿母子和乐,但细说起来,顾小玉在家还是祖父母带的时候居多。

    顾盼儿大部分时候只负责一件事——带儿子出来显摆。

    林婉婉咦了一声,“小玉会放风筝了?”

    顾盼儿失笑道:“他那小短腿,哪能把风筝放起来!不过是前段时间,看三郎放风筝,眼巴巴地羡慕罢了。”

    林婉婉轻轻捶了她肩膀一记,嗔怪道:“不许这么说我们小玉,腿哪里短了!”

    她坚信顾小玉将来一定能长成一米八的大长腿。

    顾盼儿没想到林婉婉纠结地居然是这件事,口不过心道:“好,好,好!”

    林婉婉问起正事,“山上的苗木如何?”

    顾盼儿将梳子放下,正色道:“那些花圃没背后搞鬼,送来都是好苗木。工头们分派合理,都一棵棵种下去了。”

    “只待一场大雨滋润,就知道能否成活了!”

    植树的活计再怎么说也比种地轻松一些,许多原先在花果山工作过一段时间的人,忙过春耕之后,又拖家带口来打短工了。

    这里有干不完的活,只发愁找不到足够的人手。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