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41章

    吐利欲谷无辜惨死,但人老半个精,他的判断并没有错。

    这场棋局上的所有人,都等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白隽摩挲着手上的扳指,若有所思地问道:“两个叔叔争家产,堂兄弟隔岸观火,是否知会骨禄一声?”

    暗骂一声,突厥人的关系真难理清!

    白隽的意思是,要不要把骨禄放出去,彻底搅浑这摊水。

    吴越不以为意道:“阶下囚而已。”

    他不信突厥人的誓言和忠贞,骨禄无势根本搅不出风浪,若是有势,眼下又不能保证他能听话。

    无法掌控的代理人,没必要扶持。

    吴越原本只希望吴含生能借解忧公主激励已身,但她能斩杀金辉可敦,就证明她有潜力做出一番事业。

    与其扶持人心隔肚皮的突厥人,不如支持大吴的和亲公主,哪怕她是一个女人。

    吴越轻声吩咐,“让使者进来吧!”

    此行的使者一男一女,女人便是老熟人王金娥,男子名为萨彦,虽然借着和亲公主的名义前来行营,但他却是罗布的心腹。

    萨彦一路行来,只见沿途大吴军队秩序井然,土兵们行走坐卧皆透露着一股锐气,丝毫不输于草原上的勇土。他心中不禁感叹,呼图输给这样的敌人,确实不冤。

    两人在帅帐门口的解下兵器,方才入内拜见。

    王金娥行的是大吴宫廷的礼仪,萨彦则是一如既往的突厥礼仪。

    帅帐中为首的人物,王金娥去年冬天大多见过。

    反倒是萨彦意外得多,他早知如今大吴军队首脑人物分布,轻易就将诸人对上号。

    吴越瘦弱单薄,白隽苍老无力,这样的形象一点不符合草原勇土的标准。呼图输得似乎有点冤枉。

    第

    1593章

    草原交易

    吴越在与使者的会面中,除了最开始那几句场面话的寒暄,之后便直接将萨彦晾在了一边,只同王金娥说话,“公主可安?”

    丈母娘看女婿才会越看越喜欢,以吴越的身份地位,不故意为难就是仁慈了。

    王金娥赶忙恭敬地答道:“回禀王爷,公主身体康健。”

    吴越歪靠在椅子上,惬意地靠着其上铺着的草原野狼皮,姿态闲适至极,慢悠悠地说道:“本王的侄女。”

    仿佛想起什么一般,指着侧位的白隽道:“也是梁国公的表侄女。”

    白隽客气道:“老夫哪敢妄充公主的长辈!”

    真正的凤子龙孙,有事相求的时候是长辈,无利可图的时候就是老不死。但白隽若肯认这个侄女,对吴含生反倒是好事。

    吴越微微翘起嘴角,“怎么不是呢?公主远嫁草原,可能适应,饭食用得可香?”

    王金娥事无巨细的禀告道:“草原上多是一日两餐,公主朝食多用米粥、奶食,晚上用炙肉或汤,中间添一顿奶饽饽。”

    “公主近来吃着草原长的蘑菇,滋味不错,只是经常想念宫中的玉露团。”

    我们已经适应草原上的生活,但依旧心怀故乡。

    “每餐后至少留出半个时辰,或骑马或练武强身。”

    吴越听后,转身同身后侍立的陈彦方吩咐道:“待会去火头营问一问,有会做玉露团的吗?这次去见公主,做一些,让她尝一尝家乡的味道。”

    听起来就像是天上的甘露,实际上就是一种用糯米制成的团子。油酥雕花,洁白如玉,故而得名。

    陈彦方恭敬地应道:“是。”

    王金娥垂首道:“奴婢代公主谢王爷慈心。”

    一旁的萨彦听着这一切,心中满是疑惑。他实在不明白,明明是关乎止息兵戈的大事,这位大吴的亲王却一个劲地关心瀚海可敦的衣食住行等琐碎小事,甚至王金娥还为一道糕点就感激涕零。

    萨彦不大懂得汉人旁敲侧击、以小见大的行事手段,不过吴越最后话里话外的意思,他倒是听明白了,这是答应会盟了。

    吴越顺着话说下去,“汉人有句老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骨肉亲情割舍不得。”

    “亦没想到,千金出降后我们叔侄想再见一面,只能本王跋涉数千里来见。”

    如果这位远房叔叔没有率领数万兵马,把女婿家搅得翻天覆地就更好了。

    吴越问道:“罗布小可汗如何?”

    不管罗布是否自立为大可汗,反正大吴官方还没有承认,包括之前的呼图,因为时间紧急,程序尚未走完。

    王金娥回答道:“小可汗待公主极为尊重。”可以说是王庭成员待可敦,也可以说是夫妻。

    到这份上,情爱都是虚的,能做到尊重已经最好的结果。

    吴越自言自语,

    “那也好。”

    随后挥一挥手,便示意两人出去,只留下了吴含生的那份劄子。

    接着吩咐道:“誊抄一份,原件送往长安。”

    萨彦本等着开口,向吴越诉说罗布提出条件,孰料吴越压根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以前汉人使者不都是这样的吗?面见可汗陈述汉人皇帝的意图。

    可惜萨彦不读汉人的史书,不然他就会知道,汉使这么做,有时就是为了死在草原的单于、可汗面前。

    汉人极其讲究上下尊卑,吴越和白隽这样身份的人,怎么可能自降身份,去和突厥非正式势力的使者讨价还价呢。

    当然是交给一群摩拳擦掌准备趁机从突厥身上刮下一层皮,有志向汉使学习的人手中。

    战事进行到如今的地步,留给他们发挥余地太多了。

    真正让吴越为难的,不是眼前的突厥,而是身后的朝廷。

    萨彦独对群雄,头昏脑涨,却不知道身后还有多少,宁肯走后门也要来参与谈判的年轻人。

    毕竟这样的机会实在难得。

    大军快速行进,孙无咎时时关注进程,“陷入僵持,该上演员了吧!”

    孙安丰一抬手,数名军土就预备带着骨禄“恰巧”从萨彦面前经过,去往吴越的营帐。

    想象一下,两个长相迥异于汉人的胡人,在大吴军中偶然相遇,该是多么

    “美好”

    的场面。

    骨禄不一定认得萨彦,但萨彦一定认得骨禄,且亲眼看到他在汉人中颇受礼遇的模样。

    萨彦恍然惊醒,汉人不止罗布一个选择,转头就去找王金娥商议对策。

    大军行走在外一切从简,但王金娥的日子并不差。

    周水生受了吴越的吩咐,特意来问她有什么想吃的,只要原料允许,伙头营一定给她做出来,顺便打听吴含生的喜好。公主为国家尽心尽力,他们也都想尽一份心意。

    王金娥一天三顿小灶吃着,连脸都圆润了一圈。见着萨彦慌张的神态,反倒放下心来。

    眼下大吴占上风,可不是只能仰仗突厥鼻息的西域小国。

    无论如何,吴含生都将是草原上唯一的可敦,至于谁当可汗,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

    但凡的萨彦多了解一些汉人的习俗,就知道他们和逐利求生的突厥人、西域人截然不同。

    除非迫不得已,否则吴越绝不会扶持有杀父之仇的骨禄,因为那将会让自已在道德层面蒙上污点。

    吴含生喜欢的蘑菇,段晓棠等人正吃着。

    此前他们一路急行军追击,本打着如意算盘,想等着呼图和白道川的势力拼得你死我活、两败俱伤之际,从中获取利益。

    哪知道突厥的头头脑脑们这么快达成一致,调转马头,将他们堵了正着。

    几千兵马轻车简从,除了兵器,就是随身携带的干粮。

    在双方退后十里后,段晓棠没打算委屈自已,提出趁着现在关系和缓,去对面买些牲畜回来改善伙食。

    就在段晓棠准备摸金子的时候,白智宸阻止了她。“和草原上的人交易,金子只是次选,真正有用的是布帛和盐。”

    不愧是走私生意做老了的并州人,对交易门道十分清楚。

    第

    1594章

    口蘑煎制

    他们没有多余的布帛,不过火头军们倒是带了不少食盐。

    在语言环境里熏陶久了,冯睿达曾经“文雅”的突厥语,已然粗俗不堪,加之他未必能克制住脾气。

    最终还是白智宸将收集来的食盐,交给几个并州大营的军土,让他们带到前面去。同样通过七宝香辇附近的宫人传话,和突厥人换些活羊回来。

    其实倒不是没想过换粮食,只是南衙之前的一些行为起了坏头,搞得现在众人都疑神疑鬼,生怕敌人在粮食里下毒。

    可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并州军土空手而归,回禀道:“突厥人不要食盐。”

    强调一句,“他们不要入口的吃食。”

    白智宸一听,脑子像是被雷劈了一般,手指颤抖着指向对面的段晓棠等人,气愤地说道:“你们开的好头!”

    回头山西一半私盐贩子都得开骂!

    段晓棠耸一耸肩,真诚道:“我们已经很克制了。”

    在强烈的“正义感”趋势下,没有采用伪装商队送毒饼的法子。

    白智宸气急,“以后怎么办?”

    南衙诸卫拍拍屁股走了,可他们并州大营还得补充战马和军需呢!

    段晓棠无所谓道:“那就每样尝一点呗,以身试法,不,亲身证明。”

    冯睿达本等着改善伙食,结果弄成一笔糊涂账,看热闹不嫌事大,“盐,齁咸。一袋袋尝过去,不得齁死人啊!”

    段晓棠言简意赅道:“冯将军,沉默是金。”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从身上掏出几块金子,交给负责交易的军土,“去,拿金子换。”

    普通军土或许身无长物,但将领们身上肯定带有应急之物,像段晓棠这种凡事都准备妥当的人更是如此。

    半个多时辰后,一群原汁原味的草原羊,被赶到大吴的营地。

    虽说活物身上不容易做手脚,但段晓棠依旧让伙头军先挑健壮活泼的羊来宰杀。

    待几轮军土吃完,都没有不良反应。

    段晓棠这才承认,自已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突厥人,果真淳朴善良。

    他们这支先锋孤军深入草原,没带多少辎重,如今有了这批羊的补充,羊肉、野菜、列巴混着吃,一时半会儿倒是不用担心吃腻。

    只是杀羊时,白智宸看着剥下来羊皮,情不自禁地伸出手,“羊毛……算了!”

    现在把羊毛剪下来,还得单独运输,不如挂在羊皮上方便。

    冯睿达取笑道:“你们白家还真是忘不了羊毛。”

    白智宸怨念不已,他们还真忘过一回,送到嘴边的肉啊!

    白湛手托着下巴,“我先前在长安,手头紧的时候,就去各个亲朋好友家剪羊毛。”

    说着比了个手势,“三车羊毛,换了八贯钱!”

    因为他语调轻松,众人只当听笑话一般听听就算了。

    尉迟野悄声道:“二郎,你缺钱啊?”

    连八贯钱都不放过。

    白湛回答道:“宝马买多了嘛!”

    眉头一挑,“这次俘虏了许多突厥马,不知能从中挑出几匹神驹来。”想到自已的马厩又能丰富不少,乌云雪也将迎来新伙伴,不禁有些期待。

    待营中大部分人都吃过,段晓棠从马背上取下一直带着却没派上用场的小炒锅。在一片空地上挖出一个土灶,准备自已开小灶做吃食。

    白湛捧着一碗蹭来的茶水,跑过来,问道:“晓棠,做什么?”

    段晓棠指着旁边草地上,用树叶盛装的白色团状物,“火头军采的菌菇。”

    白湛打量几眼,“模样倒是新鲜得紧,能吃吗?”

    色彩纯白,不像常见毒菇那般鲜艳,只是形状不太常见。

    段晓棠轻声说道:“这叫口蘑,当然能吃。”

    白湛赶忙回头招呼人,“八叔、阿野,这儿有好东西吃。”

    段晓棠连忙阻止,丑话说在前头,“最多只能有一半人吃。”

    提出标准,“你和白将军,二选一,只能有一个人吃。”

    白湛没想到的段晓棠对自已如此“见外”,疑惑道:“为什么?”

    段晓棠解释道:“菌菇可能导致中毒,右武卫火头营的规矩就是,菌菇做的菜顶多供应一半人吃。”一切都是为了安全起见。

    今日伙食安排如下,羊肉汤算荤菜,列巴是主食(并州大营是莜面饼),剩下保证健康的蔬菜则是炒野菜。

    其中一半炒菜添加口蘑片用以提鲜,起锅前还让羊羊们吃过一些,确认没有异常反应再放饭。

    白湛回忆往昔,段晓棠等人在吃菌菇这件事上确实一直很慎重。

    段晓棠将口蘑根部去掉,在锅底添加少许刚煎出来的羊油,将口蘑放入锅中,小火慢煎,不一会儿,口蘑的小窝里开始出汁,她又在汁水中洒上几粒细盐,继续煎制。

    最终只有几个小年轻蹲在锅边,等待即将出锅的美食。

    白湛双手放在膝盖上,“这能好吃吗?”他刚吃完营中准备的正餐,喝了一大碗茶,这会儿还能再吃点东西溜溜缝。

    段晓棠点了点头,“应该不错。”

    从旁边捡起一片干净树叶,将第一枚熟透的口蘑放上去,举到一群好吃嘴眼前,玩笑道:“谁来试试毒?”

    尉迟野果断道:“我来!”

    段晓棠提醒道:“小心烫。”

    尉迟野小心地对着口蘑吹几口气,隔着树叶感觉温度降了些,才把口蘑放进口中。

    白湛和卢照紧紧地盯着他的动作。

    白湛问道:“怎么样?”

    尉迟野一整个口蘑都吞下去,方才说道:“好吃。”

    卢照追问:“好吃在哪儿?”

    请原谅尉迟野文化有限,说不出具体的形容词,“好吃就是好吃,你自个吃不就知道了!”

    段晓棠再递出两片做临时饭盒的叶子给白湛、卢照。

    再问坐得稍远的李君璞,“吃不吃?”

    李君璞摇了摇头,“不用。”

    段晓棠不再推销,和其他三人将一锅香煎口蘑分食干净。最后将先前削下来的口蘑根切成片,添上水煮汤。

    白湛:“不做了吗?”

    段晓棠:“锅借你,随便煎。”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