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同甫在山脚田庄下车,恰好看到了那块刻着“虫二”二字的巨石,只暗道一声刁钻。赵璎珞将各位合作伙伴送上回城的马车,准备转身离去,瞥见人群中间一身道土打扮的同甫,问领头的护卫,“玄灵道长的客人。”
护卫点头应是。
赵璎珞微微一笑,转身吩咐道:“在山下歇一会,已经派人去传信了。”
车队到达之前,另有一匹快马前来报信。
赵璎珞知晓五庄观里有些秘密,但祝明月不让她和戚兰娘涉足其中,她自然也不会主动去触碰这些禁忌。只让护卫们带着同甫去旁边歇脚的茅棚下头休息。
同甫望着山脚下来来往往的人群,眼神中带着几分茫然。从他们的衣着和装备上,他大致能够猜出他们正在进行何种工作,大抵不过是挖土建房之类的活计。
周围不少青砖瓦房拔地而起,崭新的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但从它们的布局来看,同甫却实在看不出这些建筑是做什么用处的,也猜不出主人的意图。这个地方,实在是有些奇怪。
不一会儿,玄灵带着几个清风苑的护卫乘坐一辆平板马车出现在道路尽头。
玄灵的行动一点没有耄耋老人的行动缓慢,飞奔过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同甫道友!”
同甫总算遇到一个熟悉的人,高兴地回应道:“玄灵道友!”
两人相携坐在一处,说起离别后的种种经历。
同甫说起到长安来一路艰辛,“入关后匪盗虽渐少,长安里坊布局虽和洛阳相似,但太大了,我寻了许久,才找到你说的陈氏牙行。”
玄灵哈哈笑道:“小道与陈牙人乃是莫逆之交。”
没有陈牙人牵线搭桥,哪来他如今吃饱喝足,锦绣加身的富贵生活呢!
同甫点点头,陈牙人说过类似的话,“陈牙人又引荐了一位祝娘子。”
同甫既然能来此处,想必已经签下了契约。玄灵也不再隐瞒,“那是我们的东家。”
他并未用道土常用的居土、施主来称呼祝明月,而是用了市井坊间生意人常用的东家。
玄灵瞥见旁边一个身背药篓,肩扛锄头的中年男人。虽然不认识人,但赵大夫手下药农常作此打扮。
玄灵缓缓起身,问道:“敢问善信,赵大夫在何处?”
药农原地转了一圈,指着三面的山,茫然道:“道长,赵大夫该在哪片山里。”
至于具体哪片,他也说不清楚。
玄灵顿时有些失望,他好不容易下山一趟,以为可以和同龄的朋友聊聊天,结果又错过了。
同甫稍做歇息,身上的颠簸之感早已散去,提议,“玄灵道友,莫不如回观中去吧!”
玄灵惊讶道:“道友不打算转转吗?”以后想下山可不容易。
同甫四顾打量一番,“此间景色已尽收眼底。”其实是没什么兴趣。
清风苑护卫上前将同甫的包裹箱笼转移到平板车上,两方交接完成。
玄灵和同甫共乘另一辆车,一路上玄灵不停地介绍着沿途的风景。
“这一片十几座山都在祝娘子名下,当下叫花果山,往后就叫虫二山庄。”
玄灵落下一个钩子,“你猜是做什么生意的?”
同甫淡定道:“总不能是风月生意。”
祝明月的相貌和行事作风,实在不像能与下九流打交道的人。
玄灵故作高深道:“此风月非彼风月,往后这些山头将遍植花木灵草,邀请文人墨客来此吟诗作赋,遣怀小住。”
“路上看见的那些的别野小楼,都是给前来做客的文人准备的。”
同甫惊讶道:“我们也是生意的一部分?”
同甫倒不是嫌弃铜臭味,而是生性不喜纷扰。
玄灵摇头道:“我们不与旁人打交道。”
祝明月特意将五庄观打造得犹如铁桶一般,不就是为了避开这些事吗?
第
1513章
到达观中
玄灵一路上与同甫指点,这一片会栽什么花木,修何种样式的建筑。
新年歇工期间,五庄观的人可以在清风苑护卫的陪同下,下山来转一转。
多数人对此兴致缺缺,玄灵倒是将周边几座山头都走过一遍。
甚至细心标记了几处滋味鲜美的野菜丛生之地,只待它们长得鲜嫩可口,便命人来采摘。
如今道路比最开始的时候强多了,都快修到清风苑门口了。
一行人抬上箱笼下车步行,同甫见山路两旁被认真修剪过的树木,疑惑道:“不是说五庄观藏于深山吗?”
玄灵只是淡淡一笑,说道:“祝娘子是个阔气的,只要车马路不曾修到家门口,都算穷乡僻壤。”
可怜清风苑到五庄观那一截路,就只能他们几个正经或不正经的道土闲暇之余来修整。
走了将近一刻钟时间,同甫抬头望见一座规模巨大的灰青色别苑,名为清风苑。左右张望,却不曾见其他小径野道。
这难道比华山一条道还险峻?
护卫上前拉响漆黑大门上的黄铜门环,门内门外小声对过两句话,大门缓缓打开。
同甫望着这座气势恢宏的别苑,迟疑道:“不是五庄观吗?”
玄灵小声道:“道观在别苑后头。”
进入别苑后,同甫发现不曾搬抬行李的几个护卫走着走着就不见了踪影。
路过的仆从若是遇上这一行人,会停下脚步,微微同玄灵致意,口唤“道长”。
但同甫从双方的眼神交流发现,他们或许根本不熟悉。
一行人在别苑内漫步了许久,同甫估摸着已经快要走到后院的地段了,一扇黑漆小门映入眼帘。
同甫以为这是后门,孰料门后是一段封闭的夹道,走了一会又是一扇黑漆大门。打开后只见枯木夹杂着星星点点绿意,这才是真正的山景。
玄灵抖了抖袍袖,“过了这扇门,就是五庄观的地盘。”
转过头对同甫道:“明玉正在观中为你准备洗尘宴呢!”
同甫不曾回应,只是转头看着身后的清风别苑。大户人家将道观纳入豪宅并不鲜见,落到屋后也是有的。
但他为何觉得这个“屋后”,有些奇怪呢!
众人沿着山路缓缓前行,行到半途时,同甫得以俯瞰清风苑全貌,竟发现它处在上下山的必经路口上,将五庄观出入的道路全部卡死了。
难怪玄灵会从清风苑进出,因为从始至终,只有这一条路可走。
同甫惊讶地望着玄灵,后者轻声细语道:“祝娘子应该告诉过你,五庄观不能随意出入。”
“不过想下山也不难,提前报备即可。”前提是理由合理。
同甫回想起在陈氏牙行内,的确是说过类似的话。但祝明月的原话是,五庄观地处偏僻,出入不便。
他这一路走来,发现五庄观既不偏也不僻。这要说偏僻,让那些真正在深山老林的野观怎么活。
不爱出门和不能出门是两码事。
玄灵见状,拉起同甫的袖子,“走,上去看看,你一定会喜欢的。”
再往前走一段路,一座同样的青灰色道观从平地上拔地而起。因他们是从下往上看,更显巍峨壮观。
这座道观,全以青砖砌就,色调古朴规模宏大。
随着春意渐渐渗透,道观周围的林木开始披上嫩绿的新装,点点野花也在这青砖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晨雾缭绕之时,道观仿佛悬浮于云海之上,既有仙风道骨之姿,又不失人间烟火之气。
等到夜幕降临,月光如水,轻轻洒在这座青砖道观之上,更添几分神秘与幽静。偶尔传来的钟磬之音,悠扬深远。
同甫过往拜访过不少名山大观,但多夯土造就,风吹日晒之下斑驳不已,不及五庄观的青砖显得有筋骨。
且这座道观痕迹崭新,玄灵说是专为他而修建的,并非虚言。
玄灵得意地捋了捋花白的胡子,“那些匠人亦是头一次建道观,验收的时候,还问我有何处不满意,他们可以修改。”
大笑一声,“我满意极了,无处不满意!”
这种炫耀之语,只有同行内人说,才有成就感。
同甫看着玄灵得意的样子,承认修了这么多年的道心,在这一刻摇摇欲坠,全是酸的。
当他还在苦求一处容身之所时,玄灵已经坐拥一大座道观,还是青砖的。
试问两都几十上百位观主,谁能有他好命。
一行人在道观前露头,明玉带着一群外门弟子站在门口,齐声唤道:“同甫师叔。”
玄灵在同甫的质疑中,面色平淡道:“都是我徒弟,称你一声师叔也当得。”
同甫只认得打头的明玉,也就是说其他弟子都是玄灵到长安后收的。
明玉和几个外门弟子上前接过行李,护卫们转身下山。
同甫向前几步看到牌匾两侧的对联: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叹道:“好大的口气!”
玄灵唇角微微翘起,“还有更大的呢!”
聘猫回去要见过家中的猫猫狗狗和灶王爷,同甫入观,怎能不拜道祖和三清正神呢!
同甫终于见识到正殿的楹联:心存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持身正大,见吾不拜又何妨。
果真是好大的口气。
无论是五庄观内外的牌匾对联,亦或清风苑的题字,甚至是山脚下巨石上的“虫二”二字。同甫都直觉是祝明月所为。
以女子之身经营产业,但在各显眼之处题字,还是太“张狂”了些。
玄灵看着这幅对联,心中感怀不已。人呐,七情六欲,嘴上这般说,但给偏殿财神磕头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
待同甫在早已为他准备好的房间内梳洗完毕,前院已是一片热闹,酒席早已备好。
玄灵客气道:“今日实在仓促,没能好生准备,简陋了一些,先凑合用一点吧!”
同甫望着桌上丰盛的佳肴,天知道他有多久没能好好吃顿饭了。仓促是仓促,但却一点都不简陋。
只能证明五庄观的日子,实在富得流油。
同甫回应道:“道兄实在是谦虚了。”
就在这时,明玉和几个弟子将爆米花炉抬出来,预备现场爆一炉。
第
1514章
房屋出租
同甫今日当够了乡巴佬,“这是?”
玄灵轻轻捋了捋下巴上的胡须,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小道近来喜爱的零食,隐约有一丝道韵,师弟不妨品尝一二。”
既然入了五庄观,那他们就是同一个体系。称呼“道友”显得太过生疏,远不如“师兄弟”来得亲切。
玄灵心底有一丝不满意,明玉那几个家伙爆米花爆得熟了,竟然都不穿盔甲了。
现在同甫来了,盔甲必须穿上。
同甫原本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看着火堆熊熊燃起,爆米花炉子在火焰的舔舐下不断翻滚。
当炉子最终打开时,那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让同甫一些不愉快的记忆,整整齐齐浮上心头。环顾四周,只见五六名弟子都是一副习以为常的模样,仿佛早已习惯了这种场面。
明玉双手捧着刚出炉的爆米花,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玄灵招呼道:“师弟,尝一尝!”
全套同甫诱捕计划,早已准备齐全。只等时机成熟,便将他一举拿下。
次日下午,祝明月收到一张全新的采购清单,据说是同甫过往使用过的材料。
祝明月不管里头有没有夹带私货,比如炼制长生不老药的原材料。计算过成本,尚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转头就交给戚兰娘去筹备。
戚兰娘将清单拿回办公室,按照类别简单分类后,重新誊抄在几张纸上,交给不同的人去采买。
下属敲门入内,禀告道:“戚娘子,陈氏牙行的人前来拜访。”
戚兰娘微微颔首,“请进来吧!”
进门的人是郭陈双,他只是来传话的,“戚娘子,师父让我转告你,赵娘子那套院子有人看中了,不知她何时回城?”
戚兰娘淡淡道:“最近可能回不来。”
郭陈双再问道:“那你这几日有空吗?”
两人早有交代,若其中一人无法出面,另一人可代为签契。
戚兰娘脑海中迅速闪过这几日的行程安排,“明后日早晚都行。”
郭陈双点头,“行,那我回去回话。”
临到傍晚,郭陈双又匆匆跑来,确定了最终的时间,明日一早。
戚兰娘心想这户租客果真够急的。
第二日一早,戚兰娘来到赵璎珞的院子前,望着紧闭的大门,暗道一声失策了。
因为早市的缘故,她对“早”的定义,与常人有一点点不同,好在差距不大。下次一定要约好具体的时辰。
这时候去牙行找人,说不定两方错过。
戚兰娘安心地靠在院墙边等待,顺便从身上的挎包里拿出纸笔,梳理近来的待办事项。
陈牙人领着新租客一行人到达目的地时,他们见大门紧锁,还以为房主爽约。
陈牙人知晓戚兰娘重信守诺,从来只有早来,没有迟到的。左右四顾,看见旁边一棵大树前拴着一匹空马。
小跑过去,探头道:“戚娘子,你在这儿呀!”
戚兰娘抬头应道:“是啊。”顺手将纸笔塞进包里。
陈牙人抱歉道:“让你久等了!”
戚兰娘笑道:“我也刚来。”跟在陈牙人身后走了出来。
陈牙人从腰间取出钥匙,将大门打开。
一行租客万万没想到,出面对接的,亦或者房主是个女人。
曲正奇深知长安水深,出面质疑道:“牙人,这位娘子在门外空候,她真的是屋主吗?”
陈牙人解释道:“曲郎君,屋主现今不在长安,戚娘子是她家人,遂委托戚娘子出面办理手续。”
曲正奇将信将疑,但牙行做中人,向来以自已的信誉做担保。若这房子出问题,他们非让牙行吃不了兜着走。
戚兰娘眼角余光扫视这一行人,为首者有三人,中间那个头发微微卷曲的应该是正主。余下的皆是书童小厮。
三人衣衫式样材质略有不同,但大体属于土子袍服样式。这个地段,这般气势,国子监的学生无疑。
陈牙人的介绍起来,“鞠郎君在国子监就读,嫌监中吵闹,就想搬出来安心读书。”
这大概是让双方体面的理由。
鞠雅健发现戚兰娘听闻国子监的名号,没有普通小民的崇敬。虽然他们自已很嫌弃,但拿出来唬人还是可以的。
戚兰娘能有个狗屁的敬意,国子监学生打架,都把济生堂当固定治疗点,有时两拨人还会在医馆撞在一起。或者是想起他们吃错东西上吐下泻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