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51章

    若晁瑜英的钱帛细软被收缴了,祝明月等人帮她出了这几个月的香油钱又如何。

    祝明月盘算,她名下正好有一座现成的道观,但五庄观处于保密状态,外人万万去不得。

    不知道大慈恩寺的住宿费怎么算,杜乔当初好似是八百文,不知道这两年涨价了没。

    张法音稍作停顿,缓缓道:“其实,还有一个更佳的去处。”

    刘兰芳急问道:“张娘子,是哪里?”

    张法音目光转向祝明月,“医馆。”前提是靠山硬,不怕事。

    济生堂可以接收住院病人。

    这其实是一条草蛇灰线的计策,人住到寺庙宫观理由五花八门,但住在医馆只有一种可能,变相坐实尹家不慈不悌。

    祝明月爽快应允:“没问题。”

    她正好有一座医馆。

    其实还有一个选择,张法音没有提及,那就是接纳晁瑜英母子三人住进小院,左右现在家中都是女眷,不用避嫌。

    但尹家不是省油的灯,若找上门来平添是非。祝明月性子刚烈,两相冲突起来,难免在尹金明心中种下嫌隙。

    梅春儿双手合十,“这般就好,只要等到明年班师,尹中候回来便成。”

    刘兰芳眉头紧锁,满心忧虑,“可那时候又能怎么办?”

    生父继母一个孝字压过去,尹金明要么忍,要么当牛做马满足他们的胃口。

    张法音轻笑一声,淡然说道:“这还不简单。”

    转头问祝明月,“那位尹中侯性情如何?”

    祝明月只能说自已的初步印象,“还算是个明白人。”

    张法音再问梅、刘二人,“尹家在故里可有宗族依靠?”

    梅春儿点了点头,“有,从前听晁娘子提过几嘴家中远亲。”

    张法音淡然道:“这种事比得就是谁豁得出去。”

    料想尹金明对宗族同样心存怨气,但远比不上对家中。

    “明年尹中候带家人返乡省亲,只管向宗族透露,家人再不安宁,他就辞官归田,侍奉双亲。”

    刘兰芳不解,“这岂不正中尹家下怀,他们就是看不得长房好。”

    张法音慢条斯理解释道:“你们恐怕低估了七品官对庶族的影响力,尹中侯若青云直上,可以带领整个家族改换门楣。”

    “只怕他这句话刚说出口,族老就会哭求他以前途为重,家中琐事只管交给他们打理。”

    父母用孝道压制尹金明,尹金明反过来用宗族逼迫他们。

    以前宗族不帮是因为他没价值,但现在他有了,是他们够得着的最有价值的依附对象。

    刘兰芳想起李西村的里长,心心念念段晓棠回乡探亲,那还不是同宗,只是临时落户的外姓人。

    梅春儿身躯不由微微一颤,“这么简单!”

    困扰尹金明夫妻小十年的问题,就这么轻轻巧巧的解决了!

    关键是体面!

    祝明月一语道破天机,“当你好了,身边都是好人。”

    张法音补充道:“尹中侯自然可以做个好人,出资修缮祠堂亦或捐上几亩祭田。”面子功夫做足。

    “但最要提防的是,家人打着他的旗号在家乡横行霸道,若觉得仅依靠宗族不够,还可以把岳家和舅家拉进来。”

    相互监督,主要起一个通风报信的作用。

    万一有作奸犯科之举,相信尹金明会很乐意杀回去“大义灭亲”,树立起自已的名声。

    秦本柔思量几分,“好像没什么问题了!”甚至可以说是绝掉大部分后患。

    祝明月从前以为杜乔那份质朴中的人情练达是天赋异禀,合着是遗传啊!

    梅春儿和刘兰芳已经是五体投地,难怪说人要多读书呢!

    现在她们不想张法音只教识字写字,能不能顺道教孩子一些人情世故。

    张法音干脆利落地解决一桩难事,半点不居功。拍拍裙子优雅起身,“我回去检查孩子们的书写了。”

    秦本柔紧随其后,“我回去看看午食准备得怎么样了?”

    祝明月考虑了一番需要的道具和工具人,站起身来,“走,我们去看看晁娘子。”

    刘兰芳偶尔听家里孩子读书,也学会了几个新词,“不是那什么计议吗?”

    祝明月抚平襦裙上的褶皱,“时间不等人。”

    冲门外吩咐一句,“万一放学的时候我们赶不回来,陈娘子,麻烦你送图南她们几个回家。”

    陈娘子微微颔首,轻声应允,“好。”

    三人乘坐马车到尹家附近。

    刘兰芳轻轻掀开车窗指点道:“尹家现在住了上下十几口人,用水量颇大,晁娘子光是挑水便要耗去大半日光景。”

    祝明月重复道:“十几口人。”

    尹家除了门子,就只有一个打理杂物的嬷嬷,上下加起来总共五口人。小的小,弱的弱。

    难怪过去压得晁瑜英翻不得身,让晁家只能抢人。

    祝明月转头看向身后带来的几个家丁,有点不够用了。对两人说道:“麻烦把你们家里的男丁、媳妇叫来搭把手。”

    刘家、李家都看不过尹家的行径,只是碍于种种缘故,不能直接发生冲突,但搭把手不难。

    刘兰芳甫一下车,便见尹府大门洞开,晁瑜英挑着一副水桶踉踉跄跄出来。

    挑空桶都如此费劲,何况两桶满当当的水。

    刘兰芳连忙招手,晁瑜英顿时警觉起来,快速扫了一遍周边情况,确认身后没有尹家人,方才慢慢挪过来。

    临到马车前,晁瑜英见到祝明月,眼中交织着哀伤与羞愧,强忍情绪转过头去,低唤一声“祝娘子。”

    祝明月看如今的晁瑜英,身披单薄的寒衣,发丝如蓬草般散乱,面容与双手皆失血色,显得凌乱且无助,哪里还有往昔的温婉娴静。

    祝明月挥手让刘兰芳等人赶快回去搬救兵,示意晁瑜英靠近些。

    语气笃定道:“你家的事刘娘子她们都同我说了,你继续忍下去,不过是娘仨一块赴黄泉。”

    晁瑜英满脸愕然难以置信,虎毒不食子。她以为她忍了,就能保全尹金明的名声,维护儿女周全。

    第

    1386章

    演技过关

    祝明月添一把火,“尹中侯能长大,因为到底是个儿子,本乡本土乡邻族人都看着。”

    “但现在孩子亲爹出征就是一年半载,长安家门一关,谁知道里头发生什么?”

    晁瑜英低语呢喃,“不可能,不……”

    回望那曾充满希望入住的小院,余下的话语只能咽下去。

    她难道不知道吗,她只是自已骗自已,熬过一天又一天。

    祝明月倾身向前,“听我的,跟我走!”

    晁瑜英犹豫道:“可我的孩子……”

    她走了,她的儿女怎么办?

    祝明月问道:“你儿子在书塾读书,女儿在家?”

    晁瑜英点点头。

    祝明月语气不容质疑,“交给我。”

    晁瑜英只能选择相信强势的祝明月。

    祝明月迅速安排,“你稍后回去收拾金银细软,把家里领俸禄的信物带上。让嬷嬷抱好女儿,随时准备撤离。”

    递给晁瑜英一枚用肠衣包裹的鸡血包,“有些腥,下一回出来挑水,把它咬破当街晕倒。”

    晁瑜英伸出右手,颤抖着接过,声音虽轻却坚定,“嗯。”

    过往的经验,只要有人拉一把,她一定能逃出去。

    祝明月轻轻一挥手,鼓励道:“去吧!我稍后接应你。”

    晁瑜英面色凝重,牢记祝明月的嘱咐,继续向井眼走去。

    不多时,济生堂的马车靠在旁边,祝明月一看打头的是擅治跌打损伤的郭景辉,算了,凑合凑合也能用。

    郭景辉解释道:“郑大夫刚好在接诊。”

    丘寻桃瞧着肩挑水桶路过的晁瑜英,一脸愕然,“她不是该好生将养着吗!”

    祝明月提供大致剧情梗概,“晁娘子下回出来会在街上吐血,你们用大夫的身份冲过去,说她是过度劳累所致,把她和女儿一块带回医馆。”

    杜若昭看明白其中内情重重,率先答应,“放心交给我们。”

    他们的演技一定过关。

    恰时,刘兰芳、梅春儿带着家人过来。

    祝明月下车问候道:“伯父,伯母。”

    尚有一事需再次确认,“尹家知道小郎在哪儿读书吗?”

    李四海摇了摇头,“不知道,他们不关心这些事。”

    祝明月叮嘱道:“日后也莫要让他们知晓。”

    小孩子频繁转学,不利于成长。

    李四海微微颔首,“老头子明白。”

    众人在巷口苦候多时,终于看到晁瑜英挑着水桶出来。

    王翠翠感慨一句,“作孽哦!”

    婆媳间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但也没有这么往死里磋磨儿媳的。

    话音未落,两只木桶坠地,发出“砰砰”的沉重声响,晁瑜英口吐鲜血,身躯无力地瘫倒在地。

    不用祝明月发出指令,刘兰芳梅春儿身体本能一般冲出去,抱住晁瑜英,声音都破了,“叫大夫,叫大夫!”

    若非晁瑜英偷偷轻按两下她们的手心安抚,还不知道有多激动呢。

    郭景辉挤开看热闹的人群,背着药箱带着两个药童顺势出现,装模作样道:“这位娘子本就体弱多病,加之操劳过度,脏腑不堪重负,故而吐血。”

    旁边两个无辜的工具水桶,无不言说证明他说得对对对。

    郭景辉故作深沉道:“此病已深入膏肓,治疗颇为棘手。”

    转头吩咐一声,“把马车赶过来,将这位娘子带回医馆医治。”

    另一头李开荣急匆匆地奔向尹家小院,边敲门边高呼:“晁娘子在大街上吐血昏倒了。”

    嬷嬷听到暗号,立刻抱着孩子往外跑。

    待门打开,李开荣故意说得十分紧急,“看着人快不行了。”

    尹家众人慌作一团,恰巧阻挡了嬷嬷的去路。

    李四海一不做二不休,带着两家人并祝明月的家丁压过去,嘴里叫嚷着,“老头子说句公道话,当娘的都快没了,做女儿的还不去看最后一眼。”

    尹家人还没反应过来,自家为何进了这么多人,嬷嬷趁着人仰马翻,立刻就跑了。

    刘兰芳等人先前已经将晁瑜英扶上马车,这会赶忙过来接应,“快,上车!”

    待尹家人回神追出,路上只余一口血,两只水桶孤零零地躺在路边。

    尹家后娘环顾四周,脸色扭曲,“人呢?”

    周围不管是做戏还是看戏的人,对她的质问置若罔闻。

    李四海拍了拍手,“好像被路过的大夫带回去诊治了。”

    反正他辈分大无所求,要不是为了套出尹家的底细,也不愿意和他们来往。

    马车内,晁瑜英紧紧搂着女儿,只有呜咽之声回荡。

    郭景辉和车夫坐在外面,心道晁瑜英的身体亏空得更厉害了,不知要调养多久才能养回来。

    几辆马车在济生堂门口停下来,朱淑顺将母女俩带进诊室检查身体后,郑鹏池仔细把脉,斟酌着开出药方。

    有些人一个月可以作践掉旁人半条性命,有些人失去的元气几年都补不回来。

    李开荣去私塾将尹家小郎接过来。

    祝明月淡淡道:“今天情况特殊,便耽搁半日功课。”

    晁瑜英搂住儿女哭得泣不成声。

    祝明月见再哭下去没个结束的时候,将人拉起来,“走,我们去后面看看你们的新屋子。”

    朱淑顺等人早将屋舍收拾出来,济生堂原先不提供住院用的床单被褥,但林婉婉深思熟虑后,还是决定添置齐全。

    毕竟有些病人家的卫生情况,实在不敢恭维。

    这次特地在病区旁辟出两间房,火炕暖和,被褥厚实,足够她们几人安歇。

    祝明月当着众人的面介绍,“隔壁院子是花想容的女工,后院住的济生堂的杂役,郑大夫住在前院。”

    “你们晚上把院门一关,其他人进不来。”

    人来人往,光明正大。

    第

    1387章

    医馆探病

    众人环顾室内,见各类生活杂物一应俱全,母子几个并嬷嬷光身跑出来的,缺了换洗的衣裳。

    刘兰芳提议道:“待会我家取些旧衣来,你别嫌弃。”

    晁瑜英低声道:“多谢。”

    祝明月淡淡道:“待会让你家嬷嬷回家取便是,缺什么尽管报来。”

    梅春儿脱口而出,“还回去?”

    岂不是羊入虎口。

    祝明月微微笑道:“现在,无所顾忌。”

    人质不在手里,尹家拿什么和她斗!

    祝明月轻轻摘下鬓间的绒花,换上了吕嬷嬷精心准备的璀璨珠宝。

    发丝间闪烁着珠光宝气,好看是好看,就是太沉了些。

    祝明月交代道:“王嬷嬷且归家传话,晁娘子病情沉重,需在医馆悉心调理,先取三十贯钱应急,往后人参灵芝不能断,心里先有个预备。”

    梅春儿、刘兰芳在一旁听得咂舌不已,如此治法,家里纵有金山银山也打不住。

    这么说的直接结果就是,尹家必然不会出钱救治。

    王嬷嬷连声应道:“小的明白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