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40章

    徐昭然见到一个半生不熟的人,“薛八郎。”

    薛恒缓缓地转过头来,目光扫过徐昭然,“徐大。”又落在了一旁的白旻身上,疑惑地问道:“这位是?”

    徐昭然介绍道:“大哥,这位是薛大将军之子,薛八郎。”

    薛恒会意,点头问候,“白大公子。”

    看来双方都是前后脚收到并州的消息。

    白旻瞧着燃烧的痕迹,不似最近几日的,问道:“烧了多久了?”

    薛恒先到一步,早打听清楚了,“烧了有七八日了,牵连周围三四户人家。”刚好是并州举行继任大典之际。

    黄家家资不丰小门小户,周围都是民居。

    白旻眼神中闪过一丝诧异,“还有活口吗?”

    薛恒面上波澜不惊,内心却怒火中烧,“有个门房伤重难治,熬了两三日没熬过去。其他尸体倒和黄家的人口对得上。”

    杀人灭口还是金蝉脱壳?

    薛恒深吸一口气,平复情绪,甩袖而去:“小弟先行一步!”

    徐昭然笑道:“八郎慢走!”

    白旻与徐昭然并非专业的断案高手,面对这一片焦土与残木,无从寻觅真相。

    直至家丁来报,三司的人正朝这边赶来,二人才悻悻离去。

    第

    1361章

    隐隐关联

    并州分号因为突如其来的意外无疾而终,三人回到小院。

    暮色四合,天边最后一抹夕阳也悄然隐去。

    赵璎珞轻轻步入厨房,见陈娘子忙碌于锅碗瓢盆之间,一股温馨的气息扑面而来。轻声问道:“陈娘子,有牛奶吗?”

    饮茶恐夜间难眠,她们需要一些可以安抚心神的东西。

    陈娘子摇了摇头,歉意地答道:“牛奶没有,豆浆可以吗?”

    赵璎珞点头道:“也行,三碗甜的,并一些小点心,送到正屋来。”

    陈娘子应了一声,双手在围裙上轻轻一抹,便转身去准备。

    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与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悠扬的夜曲。

    赵璎珞深吸一口气,转身踏进正屋。

    祝明月与戚兰娘已经脱鞋上炕,炕桌上铺满了纸张,祝明月正用铅笔在上面写写画画,眉头紧锁,仿佛在探寻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一边写一边念念叨叨,“据徐昭然打听来的消息,黄家的独子前不久外出访友至今未归,不在失火当夜的名单当中。”

    戚兰娘双拳紧握,搭在炕桌上,眉头紧锁,“但现在旁人和官府都联系不上他,连处理后事的人都没有。”

    赵璎珞半坐在炕沿边上,试探道:“这本身就不符合常理。”

    “父亲出远门,独子哪怕只是一个少年,也要承担起顶门立户的责任,怎么可能一走了之?”

    戚兰娘补充,“而且走得街坊四邻和亲友都不知道去哪儿了。”

    祝明月突然抬眸,眼神中闪烁着寒光,声音里透着一股寒意,仿佛要将这夜色也冻结。“金蝉脱壳、杀人灭口二选一?”

    戚、赵二人异口同声,“灭口!”

    祝明月扭头看向窗外,唇角浮现出一抹嘲讽的笑容,声音里带着一丝愤怒与无奈,“弃子!蝼蚁!”

    以往觉得贵人视百姓为蝼蚁,如今看来,连官员都不能幸免。

    但这不算新鲜,毕竟前不久,连官员都能买卖了。

    这世间的黑暗与不公,仿佛已经成了常态。

    祝明月手支着额头,看向两位得力助手,“这事我觉得有些奇怪。”

    赵璎珞不解,“哪里奇怪?”

    祝明月左手抚摸着炕桌的清漆纹理,温柔顺滑的触感仿佛能抚平人心中的波澜。

    “黄思淼并非高手,吴七菜是相对于军中将官而言,而且他身边安保力量不弱。”

    “安排这样一个刺客,亦或死土合理吗?”

    赵璎珞疑惑不解,眉头紧锁,“不能一击必杀,又有何必要呢?简直是多此一举!”

    戚兰娘摇了摇头,“不知其中细节,但确实令人费解。”

    赵璎珞无奈道:“恐怕只能等晓棠的信。”

    祝明月继续在纸张上划拉已知去并州的礼部和宗正寺官员,心中疑惑不止,“他们有什么关联呢?”

    次日一早,白秀然带着几页名单直奔万福鸿,递到祝明月面前,“此次所有去并州公干官员的名单。”

    顺势在对面坐下,继续道:“这些人什么派系都有,但明面上都和吴七没有冲突。”

    毕竟吴越这人惯来柔弱示人,只要不惹到他,不会露出獠牙。

    而且他在朝堂出道时间太短,来不及结下太多仇人。

    经过一夜的消化,祝明月已经将“世子”这个标签从吴越身上撕下,“老王爷呢?”

    白秀然深思熟虑道:“陈尚书刚结束外放回京,多年未曾和河间王府打过交道。”

    “范阳郡王与老王爷,交情平平。”

    吴岭掌兵权,又怎会再和宗室来往频繁,淡如水就是他和一帮亲戚的真实状态。

    底下的小官员自然不纳入考虑之中,吴岭结仇也不会结到四品以下的官员身上,他们顶多在高层争锋中被扫到台风尾。

    祝明月告知最新的消息,“刑部接手了黄家失火案。”

    长安每个月都有几桩房屋失火的事件发生,尤其是冬季各处生火取暖的时候更是频繁。黄家意外失火夹杂其中,原本算不得什么大火。

    京兆府连查了几日,一无所获,正要以意外失火结案时,黄思淼卷入了并州的刺杀王驾案。

    背后显然没那么简单,京兆府兜不住了,只能由三司接手。

    如此一来,恐怕又有京兆尹或者京兆少尹为此赔上仕途。

    祝明月面露踌躇之色,声音里带着一丝忧虑与不安,“我总觉得这案子没那么简单。”

    要么他们陷在迷雾之中,要么白旻没有说出全部实情。

    白秀然打听道:“晓棠有信回来吗?”

    祝明月摇了摇头,段晓棠再是蹭河间王府的传信渠道,也赶不上吴越这趟保命的班车。

    薛恒出现在火场周围,就是去试探深浅的。

    白秀然面露为难之色,“大哥说,框架已定,细则留待日后再慢慢讨论。”

    祝明月点点头,“我明白。”

    白秀然生怕祝明月误会白家生了侵吞之意,连忙解释道:“大哥说,并州这会不太平,分号能否顺利落成需再等一等。”

    祝明月眉头微皱,“你不觉得这句话很奇怪吗?”

    白秀然默默地叹一口气,“我知道,只是大哥不愿细说。”

    白家先前顶着征突厥的压力,都要在并州开羊毛作坊,那可是双方投入至少十余万兵力的大战。

    如此这般都不愿意放手,怎么又说不太平了。

    若非外敌,就是可能有内乱了!并州如今夹杂两股势力,南衙领头的吴越偏偏被刺杀了。

    如今只能庆幸,被抛出来的是长安礼部官员,换做并州大营的将官,恐怕双方立刻就要火拼了。

    祝明月拿着一张名单,四处打听,得到的答案与白秀然如出一辙。

    人背后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大吴的中上层,本就是一个巨大的亲戚圈子。

    尤其是宗正寺的官员,背后少说有一位皇子、亲王,最次也得是宗室国公。

    寻常官员,哪怕位列宰执也不会冲吴越下手,因为就算吴越垮台,他手中的权力也不会落到这些人手里。

    真正可能在其中获利的是皇亲国戚,想必近日皇宫深处的那位,夜晚又开始辗转难眠了吧!

    祝明月反倒能轻松一些,天塌下来自有高个的顶着。只要不是覆巢之祸,左右现在和她没关系。

    祝明月又等了一日,终于等来段晓棠的信件。

    陈娘子按照事先的吩咐,直接送到万福鸿来。并说道:“方才王府嬷嬷来家里,道是杜妃娘娘想为王爷念经祈福,明日邀请娘子赴王府一会。”

    祝明月颔首应允:“他们出征在外,祈福自是应当,你稍后去回话,说我明日定当前往。”

    再问道:“除了我,还有谁?”

    陈娘子答道:“那位嬷嬷说了,还有范二夫人。”

    第

    1362章

    王府相邀

    祝明月心中了然,杜和儿真正想见的是俞丽华,只是如今俞丽华即将临盆,行动不便,才由陈灵芝转达。

    左右祝明月和陈灵芝年轻,在官眷序列里排不上号,不引人注意。

    送走了陈娘子之后,三人迅速将办公室的门紧紧合上。

    她们早已试验过,祝明月所在的这间屋子,只要将门扉轻轻掩上,里头只要稍加注意音量,便不虞被外人偷听。

    祝明月轻轻撕开封着火漆的信封,映入戚兰娘眼帘的就是段晓棠古古怪怪的故乡文字。

    通篇皆是如此,想来事情不小。

    祝明月紧锁眉头,专注地着信中的内容,对面的赵璎珞已经吃下两块栗子糕。

    祝明月放下了手中的信纸,手指不自觉地按压着眉心,显然内心充满了忧虑。

    赵璎珞连忙问道:“晓棠怎么说?”

    祝明月言简意赅道:“根本没有刺杀王驾的刺客,是吴七硬栽赃的。”

    戚兰娘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失神地喃喃自语,“可黄家一家老小……”

    祝明月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已的情绪平复下来,缓缓道:“幕后黑手要的不是吴七的性命,而是他的名誉。”

    将前因后果细细道来,难怪白旻不对外透露细节,因为真相一旦传出去,三人成虎,幕后黑手的目的就达到了。

    故此所有人都咬死这是一桩刺杀案。

    戚兰娘不禁感到后背发凉,惊恐地说道,“一场大火,黄家上下七八口性命,就为了栽赃一个狂悖的不孝子名头?”

    祝明月咬牙切齿道:“放上这么大的筹码,自然是因为背后的利益更加诱人。”

    戚兰娘想得窄了,脱口而出,“老王爷就只剩这一个儿子了。”

    赵璎珞幽幽道:“不只王府,还有军权呢!”

    王府和王位吴越可以顺理成章的继承,但军权的变数可就多了。

    武将虽不似文官好名声,但也是要面皮的。

    戚兰娘一经点拨,恍然大悟,“难怪白大公子说并州不太平。”

    她们从商日久,常见的手段无非哄抬物价、以次充好,虐待劳工自然也是见过的。

    但这种动辄害死几条性命,就为了栽赃的政敌的手段,实在少见,令人不寒而栗。

    戚兰娘叹道:“幸好反应快,把事情闹大了!”

    赵璎珞庆幸道:“他要是反应不快,也活不到今天了。”

    自从知道林婉婉在并州干了什么,三人对吴越的印象再度刷新。

    戚兰娘想起来,“三司不是有支派去并州公干的队伍刚好在么,应该能接手查下去吧。”

    祝明月垂眸,淡淡地说道:“三司自已还不干净呢,一小半人惹上嫌疑。”

    赵璎珞先以为是吴越公报私仇,听完前因后果,沉着脸道:“他们有能办成事的时候吗?”

    对三司的专业能力抱有深深地怀疑。

    戚兰娘顺嘴接道:“这次若让他们办成事,哪还得了!”幸好叫范成明中途拦住了。

    祝明月原本打算明日独自前往王府,但回家后却听闻陈灵芝派人传来消息,邀请她一同前往。

    祝明月心想,面对杜和儿,她俩总该先统一意见。

    次日一早,祝明月换了一身素雅的襦裙,登上范家的马车,一看陈灵芝亦是同样的装扮,心中不禁暗自点头。

    祝明月率先问道:“大夫人近来如何?”

    陈灵芝答道:“在家静养着。”

    俞丽华已到孕晚期,随时可能分娩。陈灵芝本该在家寸步不离地守着,但杜和儿相邀,她不能不去。

    陈灵芝装不了多久,试探道:“你知道了?”

    祝明月点点头。

    陈灵芝淡淡说道:“大哥写信,让我们谨守门户。”

    祝明月说道:“以不变应万变。”

    陈灵芝握着祝明月的手,“姐姐让我转告你,我们关起来门来过日子可以,你常在外走动,近来王爷和段将军都不在京中,莫要闹出大动静来。”

    商贾本贱业,但做到祝明月的程度,旁人只有敬仰的份。

    论起苟道,祝明月也是个中高手,前提是她愿意。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

    陈灵芝继续道:“姐姐的意思,无论杜妃娘娘有何想法但眼下都以清净为要。”

    祝明月都苟了,遑论他人,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这是应当的。”

    两人达成统一战线,万一杜和儿有什么幺蛾子想法,一定要使尽浑身解数按下去。

    虽然她们口上称呼杜和儿为“杜妃”,但实际上她的官方身份应该是“杜孺人”。

    入河间王府一年多以来,杜和儿一直保持着低调的姿态,表面上看起来谨慎恭敬,比当初怀孕的牛韶容存在感还低。

    但祝明月深知,杜和儿没表面上那么“安分”,不知这次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杜和儿能有什么坏心思呢,若非并州有变,她只会在王府里安心教养宝檀奴,不理外事。

    但吴越在并州遇刺,不知道哪些人生出了心思,杜和儿六神无主之下,只能按照吴越的指点寻帮手了。

    两人步入王府,杜和儿站在院门口迎接,不待行礼,各拉住两人一只手,亲热道:“王爷倚重范、段二位将军,临行前也交代我要多与范夫人、祝娘子亲近。”

    第

    1363章

    佛堂谈话

    两人以前只与杜和儿打过照面,若说深交,甚至私交那是一点没有的。

    陈灵芝客套道:“实在当不得王爷如此信重。”

    杜和儿话说得好听,“他们前后脚入营,四方征战,同袍之谊,非比寻常。”

    至于三人早期暗地里翻白眼的事,谁看见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