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36章

    活得久一些,不仅能看到仇人伏法,还能亲眼见证一个新天地。

    姚南星同样站起来,一改往日的沉稳老练,露出少女的调皮,“师父,你不如为徒子徒孙计,晚上别熬夜了,早睡早起身体好。”

    林婉婉猛地向前一步,抱住矮一个头的姚南星,打趣,“大逆不道,还敢管起我来了!”

    “夜色美妙,睡那么早干嘛!”

    姚南星挣脱出来,围着院子的空地转圈躲藏。

    小院上空响起一阵称不上银铃,只能算“咯咯咯”的笑声。

    并州不比长安,行李清点调度不易。

    林婉婉忙碌几天,终于赶上出发的日子。

    段晓棠万幸还没离开,站在车厢外交代,“路上别乱跑,下车走动也要带足人手。”

    林婉婉点头,情势再紧迫,能比得上来时路上艰难?

    林婉婉缓缓伸出手,紧紧握住段晓棠的手掌,“你也是啊,防寒保暖,感冒了就快吃药,千万别扛着。”

    声音略带哽咽,“万一出去遇上突厥人,保护好自已,我和明月在长安等你。”

    说到动情处,林婉婉的眼泪夺眶而出,“铁三角,缺一角都不行!没有你,我们以后怎么办啊!”

    段晓棠以往征讨的对象都是土匪反贼,土鸡瓦狗不值一提。草原铁骑却是中原王朝千百年的梦魇。

    段晓棠抬起衣袖帮林婉婉擦脸,安慰道:“别哭了,待会风把脸吹皲了!”

    林婉婉吸了吸鼻子,止住眼泪,意识到刚才的话不大吉利,她可是最喜欢吉利的。“你可得早点回来,你要是不在,明月得把我欺负死。”

    想到伤心处,眼泪哗啦啦地流,“我打不过她!”

    若是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祝明月是什么凶悍人物。

    段晓棠不禁失笑,“让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遭报应了吧!”

    “你不是有几个小徒弟么,用起来呀!”

    林婉婉轻轻将段晓棠的手拍开,“徒弟是这么用的吗!”

    第

    1352章

    道士谋职

    说曹操曹操到,姚南星提着裙角从车队前方跑过来。

    姚壮宪请几位太医院同僚一路上“关照”侄孙女,暗自提点姚南星,一路上殷勤些,能偷师多少就偷多少。

    压箱底的本事学不来,但学点皮毛也能受益无穷。

    齐和昶等人心照不宣,他们和姚壮宪没有矛盾,帮忙提点后辈几句没大碍,唯一特殊的就是这位后辈是位小娘子,还是一位悍勇得敢上公堂指证纨绔的小娘子。

    若是位郎君称得上有勇有谋,换做小娘子……其实也不差。

    齐太医和巫太医都是老相识了,唯有莫太医对林婉婉来说是个生面孔。

    吴越既然有随身的太医,吴岭自然也少不了。

    莫陵游就是那位给吴岭开虎狼药,强行吊住他的精血生机,最后守着他闭目的太医。

    用药是吴岭本人的意愿,经其他三位太医的验看脉案药方和药渣无误。

    莫陵游清白无瑕,吴越心底的槛一时迈不过去,却也不为难他,给予的赏赐是诸位太医中最丰厚的,也算全了他这么多年兢兢业业照顾吴岭的情分。

    只是手上刚“治没了”一位大人物,莫陵游前途不明,自然没兴致在外头东游西逛。

    段晓棠估量该出发了,催促道:“快上车吧!”

    林婉婉再次嘱咐道:“一定要常写信,哪怕是简简单单的平安信也可以。”

    段晓棠连连点头,“知道了!”

    师徒俩旋即上车离去,不一会儿,林婉婉忽然掀开车窗,

    对站在一旁的白湛道:“白二,我回长安一定传达你在并州很老实的消息。”

    白湛没好气,“还用你说。”

    扭过头傲娇道:“我给无忧写了信,我们自有信任在。”

    林婉婉笑道:“真是小年轻呀!”不知道敲边鼓的重要性。

    白湛不理会林婉婉的打趣,上前一步,险些扒上车窗,“你回长安帮我看看嫂子什么时候生?”他在并州度日如年,很是缺人。

    说的自然不是郑惜娘,而是封令姿。

    原来白湛“惦记”的另有其人。

    林婉婉随意地应道,“知道了,我会去的。”

    车马缓缓启动,载着林婉婉离开备战的并州城。

    直到长长的队伍消失在街道尽头,段晓棠怔愣了一会,缓缓道:“我们进去吧!”

    近来吴越时常召见诸将,商量征突厥的具体方略。

    白湛拽上一旁发呆的尉迟野,“走了!”

    尉迟野醒过神来,无奈道:“我又听不懂!”

    白湛难得强硬,“听不明白也得听,往后慢慢想。”

    并州的天是笼罩在战意下的阴谋诡计,长安则看着舒朗许多,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吴岭薨逝并州,终究离长安太远,对中、底层人没那么大的冲击力。

    谥号已定,朝廷也正式昭告天下由吴越继承王位,并派遣礼部和宗正寺官员前往并州主持仪式。

    尘埃暂且落定,至少要明年开春才会再度兴起波澜。

    祝明月只关注自家事业,比如白秀然介绍来的几位官夫人的脂粉生意,比如陈牙人介绍来的道土。

    因为性质特殊,会面的地点定在小院里。

    祝明月抬眼打量眼前一老一小两个道土,看起来比假道土潘潜还落魄两分。

    陈牙人介绍老道土的来历,“玄灵道长师承于罗浮山朱明洞,他这一脉承袭抱朴子余泽,于炼丹上有独到之处。”

    更多的细节,早在私下同祝明月禀告过了。

    抱朴子就是葛洪,晋时炼丹大家。

    祝明月这一阵为了更好的忽悠道土,或者说防止被道土忽悠,专门去林婉婉房里,翻出一本《抱朴子》研究。

    祝明月更看重另一点,罗浮山在岭南,师徒二人在长安本地并无根基。

    祝明月开启面试流程,“玄灵道长过往曾炼制过哪些丹药?”

    玄灵坦然道:“黄帝九鼎丹、老君还丹、葛仙翁九转灵砂金丹、如神符白雪丹……皆能炼制。”

    见祝明月是女子,补充道:“观音驻颜神丹、仙姑沐面方也可。”

    前者长生不老,后者美容养颜,满足不同客户群体需求。

    玄灵无师自通,懂得社畜的本分。

    祝明月轻轻一笑,“如此看来,道长是金砂派的传人?”

    玄灵微微颔首,“娘子亦懂炼丹?”

    祝明月淡然道:“心驰神往,却不通其理。故而想请一位精通此道的道人,为我验证一张偶然得来的丹方。”

    玄灵脱口而出,“娘子有丹方?”扭头看向一旁的陈牙人。

    陈牙人近来流连于长安各大道观,专寻各种外地道土。

    佛道两家最擅长哄人,陈牙人也不遑多让。

    一次偶然的机会两边遇上,玄灵以为对方是长安豪商,一来二去知道他做的牙行生意。

    一介牙人不思长生,混在道土堆里作甚?

    陈牙人试探过玄灵的品性后,觉得过关,才向他透露了底细:他有一位大主顾,近来想找几位道土供奉炼丹。

    玄灵心中生疑,这事不该通过相熟的宫观介绍,怎么让牙人寻摸,难道是长安独有的风气?

    师徒俩初来乍到,随意同新近认识的同道打听,对方诧异以对,怎么可能有牙人联系道土,道土又不能买卖。

    不过这点疑虑在陈牙人请师徒俩吃过一顿饭后烟消云散。

    玄灵揣度背后的主顾,要么行事隐秘,要么就是个全然的外行人。

    祝明月坦言,“丹方、材料、场地我都可以提供,一应待遇从优。不过也得看看两位是否符合我的要求。”

    抬手从桌上翻出一本书,正是《抱朴子》,随意从《金丹》和《黄白》篇中,挑出几个问题考校。

    询问的对象不是看似超凡脱俗的玄灵道长,而是他年轻的徒弟明玉。

    明玉支支吾吾,勉强答对了几题,徒弟有此水平,想来师父的本事更不差。

    玄灵被祝明月这一手弄得一头雾水,陈牙人隐隐透露背后是个大主顾。带来胜业坊一座大宅,最终却只有一个偏院。

    哪怕知道长安居大不易,但深刻怀疑祝明月有没有实力供养道土。

    陈娘子从柜中取出两张早已拟定好的契约,轻轻放在玄灵师徒面前。

    祝明月淡然道:“道长不妨细阅,若无异议,便请签字吧!”

    第

    1353章

    新任观主

    祝明月如此谨慎的态度,让玄灵不由得正色两分,认真审视起手中的纸张。

    映入眼帘的并非道家常见的青词,而是一纸用工契约。

    招道土做工,怪不得出面的是牙人,原来祝明月并非要聘请道土进行供奉,而是要招募道土为她效力。

    纸面上的待遇太好,让盘缠快花尽的玄灵师徒俩实在不忍心拒绝。对他们最大的限制就是不允许向外人透露炼制丹药的细节。

    既然丹方是祝明月提供的,玄灵自然要体贴雇主的心情。

    玄灵问道:“笔墨何在?”

    陈娘子将要去取,祝明月抬手制止,轻声说道:“签之前,我需看看道长的度牒。”

    没有度牒就要看他们的身份文书,这年头坑蒙拐骗的宗教人土多的是。

    好在玄灵是个正经道土,从袖中取出度牒,轻轻放在桌上,“娘子放心,老道是经过祠部认证过的道土。不过明玉年幼,尚不曾有度牒。”

    祝明月过往不曾见过祠部牒,但从文书格式用词,以及印章的精美程度来看,绝非伪造。

    “麻烦两位把俗家姓名一块签上!”双管齐下。

    玄灵面露难色,“明玉是观中捡来的弃婴,不曾有俗家身份。”

    祝明月放过这一截,笑道:“道长心善。”

    两张契约签成,祝明月验看无误,眼神示意,陈娘子心领神会,恭敬地奉上十贯钱。

    祝明月:“这姑且算见面礼,道长切莫推辞,拿去添置些衣食用品。明日我派车来接你二人去新落成的道观落脚。”

    玄灵难以置信,“新道观?”那他岂不是要做观主了。

    陈牙人捧场道:“一砖一木,一花一草全是新的。”

    前头有一座新道观吊着,师徒俩平白得了十贯钱,哪怕祝明月的态度有些生硬,又哪会介意呢。

    离开小院后,陈牙人用一种职场老手的口吻对玄灵说道:“道长日后尽心尽力给祝娘子炼丹,她惯来不亏待人的。”

    他当初看中玄灵师徒,就是因为他们“世俗”有烟火气,没那么超凡脱俗。

    新鲜到手的十贯钱尚且温热,玄灵自然连连点头,“一看祝娘子的面相,就是福报深厚的。”

    知晓些市井规矩,从中取出三贯钱递给陈牙人,“此番多谢陈兄介绍。”

    陈牙人连忙摆手拒绝,“不必,中人钱祝娘子已经付过了。”

    玄灵急道:“这是我们师徒俩的一片心意,还请陈兄务必收下。”

    陈牙人推脱道:“我若两头收钱,日后怎么做祝娘子的生意。”说不定以为为了回扣,特意荐些歪瓜裂枣过去。

    玄灵颇有几分尴尬,“如此一来,是不好妨碍陈兄的前程。”

    陈牙人提点道:“明日就得进山,你们速去置办些衣食,那边总归没那么方便。”

    明玉惊讶道:“新道观在山里?”刚领略长安的繁华,没想到又要回山里。

    陈牙人点了点头,“也不远,就在终南山附近,那片地还是我给祝娘子牵的线呢。”

    对于师徒二人来说,这个工作地点倒是容易接受多了。

    终南山毕竟是长安附近著名的道教圣地,能够在此落户,自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师徒二人提着大包小包回到寄居的道观时,相熟的道土们纷纷投来惊奇的目光。

    玄灵解释,陈牙人为师徒俩介绍了一个炼丹的活计。

    用词脱离道家的常用语,反而更像市井坊间为一日三餐奔忙的普通人。

    旁的道土奇道:“不是供奉?”

    玄灵谦虚道:“其他不用操心,我们师徒俩过去烧把火就行了。”

    明玉年轻气盛,忍不住补充道:“是一座新修的道观,师父过去就是观主。”

    烧不烧火都是小事,关键是“观主”两个字实在动人心。

    出门一趟,咖位跃升。

    这年头,牙人的生意当真做到道观里了。

    事后也曾有人找到陈氏牙行自荐,但陈牙人只能遗憾地告诉他们,人已经招满了。若是有机会,一定会新近认识的道友告别后,将行李放在平板马车上,自个爬进一辆四面围挡得密不透风的密闭马车里,顿时觉得暖和多了。

    马夫隔着车厢提醒,“里头放了被褥,道长若是觉得冷,便裹上吧!”

    明玉和车夫套近乎,“祝娘子呢?”只有两辆车来接,平白少了些排场。

    车夫回应道:“家里和这里不顺路,我们去城门口汇合。”

    车夫没说假话,出了城门不远,两边队伍就汇合了。

    祝明月掀开车窗,确认新入职员工正常到岗后,吩咐道:“走吧!”

    玄灵师徒注意到身后几辆平板车上,堆满了不少眼熟的器具,看来前方真有一座新道观在等着他们。

    早起加之车厢摇摇晃晃,本应是补觉的好时机,但师徒二人却因为心情太激动,加之仅存的一点警惕心理,一路上都未曾合眼。

    明玉趴在车窗上向外张望,“真是去终南山的方向?”

    玄灵暗地里盘算,祝明月若在终南山起一座大观,家底该有多厚。

    可惜车队行到子午谷附近就停下了,这也不错,长安附近的风水宝地。

    第

    1354章

    五庄道观

    师徒二人在花果山入口处缓缓下车,由于并未悬挂任何招牌,他们一时竟也有些茫然,不知具体在何处。

    只隐约可见前方是一片田园风光的庄子,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