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67章

    韩腾熬了大半夜早就熬不住了,说完正事,挥挥手道:“下去准备吧!”

    一出门,范成明立刻抓着武俊江的胳膊,问道:“我带哪些人走?”

    武俊江情知现在左右分工,范成明干的是开路的活,必须带精锐。

    点了几个将官的名字,“他们所部全带走。”

    范成明赶时间的很,“我去把他们叫起来。”

    武俊江连忙拽住人,“别吹哨子,一个一个拍醒。”

    右武卫虽然久经考验,不大可能发生营啸之事。

    但关键时刻,武俊江还是不想赌那个万分之一的概率。

    武俊江:“我去叫人,你去找庄三,尽快将干粮厚袄备好。”

    另外嘱咐道:“再寻世子和大将军。”问清楚情况,其他的尽在不言中。

    范成明点头道:“我懂。”

    帅帐内的会议解散后,右武卫大营彻底“醒”来。

    火把与篝火逐一被点燃,照亮夜空。

    军土们在夜色与火光的掩护下,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

    段晓棠忙着清点出发需要的物资,忽然被王府的护卫找到,说是吴越有请。

    段晓棠进门时,吴越正埋头奋笔疾书,写不知给谁的信。

    见人进来,抬头说道:“林娘子是长安城有名的疡医,我想请她走一趟并州。”

    “出重金!”

    名为请求,实则命令。

    于公于私,段晓棠都没有拒绝的道理。

    “婉婉没有出过远门。”

    并非解释,只是道出实情。

    半夜一番惊变,让段晓棠明白一个道理。

    比起突厥入侵,南衙更难接受吴岭突然倒下。

    吴越早已有了周密的安排,“姚太医的孙女不是在林娘子门下么,她俩同行,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段晓棠:“王爷现在情况如何,我让婉婉准备对应的药物和器具。”

    吴越低头苦笑,“我从来不知道他有旧伤……”

    积年的武将,谁身上没点暗伤,尤其吴岭早年还是走猛将路子的。

    只是没想到,吴岭的旧伤会发作到,可能要他性命的地步。

    怪只怪吴岭隐藏得太好了。

    段晓棠忘不掉她刚入营时,吴岭揍她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这才几年呀!

    段晓棠在笔记本上匆匆记录下这一切,不时穿插着一些拼音字母。

    撕下来交给于广富,“送回家交给两位娘子。”

    自从段晓棠大半夜被叫走,家里人就再也睡不着了。

    林婉婉拥着被子,半坐在正屋的火炕上,忧心忡忡道:“该不会是突厥人打进来了吧!”

    “我们往哪跑?”

    赵璎珞颦眉道:“能不能想点吉利的!”

    林婉婉将被子往上拉一截,小声道:“现在这情况,会有吉利的吗?”

    戚兰娘走到门口,隐约听到外头的钟声,说道:“宵禁解了。”

    赵璎珞:“要不派人去大营门口,听听消息?”

    祝明月慎重道:“非常时刻,大营门口太敏感,太平坊门口即可。”

    门铃声忽然响了,天未亮,没人敢随便开门。

    于广富及时表明身份,“是我,于广富。”

    孟二良赶快将门打开。

    于广富疾步走到正屋,说道:“几位娘子,右武卫即将北上并州增防,将军让我回来取行李。”

    林婉婉急道:“突厥人打进来了?”

    于广富摇头道:“不知道。”从袖中掏出纸条,“这是将军给娘子们的信。”

    祝明月打开,瞥见里头的拼音,抬头道:“去收拾你们的行李吧,其他的交给我。”

    段晓棠出征,她的亲兵也会随行。

    于广富拱手道:“是。”

    戚兰娘瞧见信中有祝明月等人惯用的奇怪符号,问道:“晓棠说什么?”

    林婉婉神色惶然,“我要开飞刀了!”

    而且对象尊贵无比。

    祝明月悄声道:“河间王在并州旧伤复发,吴七为了稳妥起见,让婉婉和南星一起去并州。”

    姚南星是林婉婉第二批徒弟,单以医术论,比不上前头两个师姐。

    但谁叫她的身份更值得信任呢。

    戚兰娘和赵璎珞听闻,不由得吸一口凉气。

    竟觉得比门外的寒风更刺骨。

    林婉婉明白,吴岭是她们眼下的大靠山,除非她立时死了,否则必须走一趟。

    高声喊道:“孟二,去西院把若昭叫来。”

    她还有许多病人要交接,徒弟们的课业也需要安排……

    急症就是比排期麻烦。

    林婉婉从炕柜里翻出笔墨,将想起来的事,一桩桩一件件记在纸上。

    祝明月有条不紊地分配任务,“兰娘负责收晓棠的行李;璎珞负责婉婉的,通用的物品再为南星准备一份。”

    “先收拾紧要的,余下的可以交给庄长史带去并州。”

    段晓棠的行李有参照,林婉婉那儿全是乱麻,还要安排她带哪些人走。

    祝明月在纸上写上一些糕点名称,交给朱彩云,“去步步糕取货,若是没有,就换一些经放顶饿的。”

    这是给她们准备的干粮。

    张法音陪着睡眼惺忪的杜若昭过来。

    林婉婉言简意赅交代道:“若昭,我和你南星师姐要出一趟外诊,顺利的话,年前回来。”

    杜若昭还没有完全醒过神来,“南星师姐?”

    林婉婉解释道:“是她家里老关系介绍的病人。”

    杜若昭揉揉眼睛,“过年,这么久!”

    林婉婉清清嗓子,“放心,我会布置作业的。”

    杜若昭彻底清醒了。

    林婉婉:“我现在分身不得,待会天亮了,你去医馆把需要的东西带回来。”

    “顺便把他们叫来家里,我交代几句。”

    杜若昭郑重地点头。

    张法音问道:“林娘子要去哪儿?”

    林婉婉:“北方。”

    张法音不再追问,若能直说,林婉婉不会如此稀里糊涂指代。

    后院收拾行李的两人也有些头痛。

    赵璎珞捂着额头,“带哪些衣裳?”

    段晓棠往常出征,多是温暖的时节。

    戚兰娘:“照幽州的准备。”

    并州什么样,赵璎珞不清楚,但幽州什么样,她能不了解吗。

    赵璎珞:“大毛衣裳、厚袄……全部准备两套,南星也能穿。”

    戚兰娘:“外套各种场合备一身即可,里头换洗的多带点。”

    第

    1221章

    天下奇方

    两人将衣物细致地打包成两大包,提到前院让祝明月和林婉婉过目。

    确认没有遗漏后,戚兰娘从炕柜里找出针线,轻车熟路地往几件厚袄里缝金豆子。

    轻声叮嘱道:“别忘了和晓棠说一声,缝在左袖口里。”

    林婉婉边记录边点头,“嗯嗯。”不知有没有听进去。

    祝明月找出金丝甲给林婉婉套上,“此去并州不知是何情形,软甲千万别脱了!”

    林婉婉在“嗯嗯”之余,还能开上一句玩笑,“没钱的时候剪下一两块抵账,一衣两用。”

    祝明月在林婉婉额头上狠狠点两下,“我花的工钱比材料成本还高。”

    林婉婉连连求饶,“知道了,知道了!”

    天色大亮后,小院里的人按照重要程度,将行李一件件放进马车里。

    祝明月上次远行后,特意改良过车厢。

    受限于大吴的交通及科技情况,减震约等于无。

    祝明月细心地交代道:“左边抽屉里放了一些薄荷糖和清凉油,晕车了就拿出来用。”

    “你和南星在军中行动不便,若在野外露宿,就挤在车厢里睡。若觉得冷,就在睡袋外头再盖一床被子。”

    ……

    零零总总交代一通,还是觉得不够。

    深知此行不同于以往,以为只要带足了钱,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急行军少有会停下来补充的机会,只能依靠出发时准备的物资。

    林婉婉定下心来,反倒没那么慌张,“先装吃食和保暖的衣物,剩下的一半空间装医药。”

    “其他不算紧要的,交给右武卫的辎重部队。”

    庄旭不可能连这点东西都带不走。

    祝明月思量再三,“也行。”

    济生堂的人进得门来,见到的就是这般一派忙碌而又井然有序的景象。

    因为林婉婉需要的药物多而繁杂,但细分下来,多是治疗金疮伤的。

    和林婉婉打造的擅治妇人病的形象截然不同。

    林婉婉检查过药物器材无误,交给戚兰娘装到车上去。

    将众人请到西厢房,交代道:“我将要出一趟外诊,南星同行,预计年前回来。”

    “济生堂的事务麻烦两位大夫了,若有不决之事,就请赵大夫来主持。”

    将剩下的四个徒弟两两分组,暂时分派到郑、郭两位大夫手下学习。

    同时留下不菲的寒假作业。

    接下来大部分时间,林婉婉都在交接她手上的一些病人,病症、用药……

    有些一些慢性病人药方不用大改,有些需要根据病情变化重新斟酌用药的,郑、郭毕竟不是专攻妇人病,朱淑顺等人又未出师。

    林婉婉索性在后面附上其他大夫的推荐名单,希望病人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

    吴越说的重金最好是真的,否则她损失的客源,赔都赔不起。

    至于长安其他的朋友,只能由祝明月等人转达。

    谢静徽问道:“南星呢?”

    以为姚南星会来小院和林婉婉汇合。

    林婉婉轻描淡写道:“在她亲戚家,我待会去汇合。”

    “回医馆去吧,病人该上门了。”

    打发走济生堂一行人,小院也收拾好行李,送林婉婉去太平坊。

    第二批人说是午时出发,走之前不得花时间整队吗。

    自天亮后,无数“生人”出入右武卫大营。

    有些是吴越找来的,有的却是主动上门。

    防范突厥入侵,右武卫北上增援的事,已经不是秘密。

    范成明天刚亮的时候就离开了,这批出发最早的探路小分队,除了冬衣和必备物资,分得的干粮是最差的。

    无他,时间太紧,来不及制作。

    每人一条列巴,几条肉干,再加上一袋炒面。

    范成明当时的表情,比即将跑一千多里路还苦。

    天亮之后,右武卫的粮车推进隔壁右屯卫,借用他们的锅灶和伙头兵制作干粮。

    轮到第二批出发的队伍,终于有稍好一点的锅盔,但冬天就着冷风吃,味道大打折扣。

    薛曲亲身过营,和吴越韩腾密谈近半个时辰。

    在吴越离开,吴岭尚未返回的真空时间段内,托付重任的,就是这两位大将军。

    主要倚靠的是薛曲,韩腾毕竟精力不济,只能在关键时候上场。

    巩固了已方势力,吴越琢磨拉拢中间派。

    卢自珍是他选定的合作者之一。

    卢自珍没听信裴子晋的馊主意,在马球杖里藏剑。

    他又不是天天打马球,拎着马球杖招摇过市,是个人都知道里头有鬼。

    除了大朝会和觐见,他和身边人,不可能同时失去武器。

    这个身边人,可以是自已,也可以是敌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