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58章

    当然价格就更不一般了。

    众人细斟慢酌,终定上市日程。

    末了,祝明月提了一句,“各送十支上品的通草花绒花到家里去,全用金饰,不要撞款。”

    这是拿来送礼的。

    城中最容易引人仿效的,是那些帮贵女贵妇。

    顾碧青走不通门路,祝明月可以走。

    第

    1205章

    轻松得很

    顾碧青和高凤金过了一关,心潮澎湃地回到花想容。

    眼中全是对未来的憧憬,再将方案优化一些,今年的分红会更多,能过个肥年。

    她们做的“假花”比不上真金白银的首饰,但身价又抬上去一截。

    顾碧青将铺子上现有的金子归拢到一处,估量重量,能做多少金饰。

    不光簪子,发钗、梳篦……女子常用的首饰样式,都可以来一点。

    去隔壁和林婉婉说道一声,就要带人去金银铺。顺便考察下未来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顾碧青临行前,交代道:“凤金,你先去挑花,但别送走,等我回来过一眼。”

    祝明月拿来过礼,人情往来没那么简单,不止看漂亮与否。

    “今天回家同你娘说一声,还要招工。”

    何春梅在恒荣祥能接触到更多手巧的女子。

    高凤金点点头,“嗯。”

    晚上归家,正屋中已经摆着两盘花。

    祝明月吩咐道:“陈娘子,拿十个送礼的匣子来。”

    家里备着不少礼盒。

    赵璎珞去库房里挑了一匹玄色的绒布,“假花”以黑色为背景,最衬风姿。

    拿起剪刀,熟练地将料子裁开,叠平铺在盒底。

    祝明月心底早已拟定名单,杜和儿、俞丽华、陈灵芝、白秀然、孙无忧……

    搭得上关系有头有脸的女眷,都有一份。

    顾盼儿不用送,一天不带重样的插戴绒花、通草花出席各种场合,是她身为股东的宣传义务。

    正好在文官圈子里落下一子。

    过两天,范成明在营中遇见段晓棠,顺嘴问道:“祝娘子送的簪花,哪儿订做的?”

    段晓棠反问道:“她们喜欢吗?”

    范成明:“怎会不喜欢!”

    祝明月各送两朵,俞丽华身子笨重不耐打扮,全插陈灵芝头上,一支一支看过去。

    急的范静仪在旁边团团转,嚷嚷着自已也要试试。

    小娘子毛都没两根,却爱美心切。

    范成明打听簪花的来处,是打算买来哄侄女开心。

    段晓棠公布答案,“花想容未上市的新品。”

    长安男子偶有簪花,多是在节庆时候。

    若非如此,祝明月早给徐昭然插戴上满头绒花。

    不过现在已经让高凤金试制几个适合男子佩戴的簪花。

    范成明才不管上没上市,祝明月那套规矩熟得很。

    拿来走礼,离上市也不远了。

    范成明先把姿态摆出来,“钱不是问题,帮我挑几个适合小娘子戴的。”

    俞丽华、陈灵芝不用管,比他宽裕多了。

    想要什么,自已会买。

    段晓棠不屑道:“在你这,钱一直是问题。”

    范成明气愤道:“我先付钱总行了吧!”

    段晓棠半点不客气道:“可以。”

    转天报信,“下衙后去万福鸿的花想容,报名取货。”

    范静仪年纪小,插不稳簪子,改成头花需要一点时间。

    范成明搓搓手道:“好。”

    哄一哄,他又是侄女最喜欢的二叔。

    转念一想,不对,范成达就一个弟弟,没有其他二叔了!

    范成明晃荡去校场,见靳华清站在夯土墙旁边,试探是否干透。

    问道:“你姐相亲的事怎么样?”

    靳华清推脱道:“姑姑在寻摸人选。”

    反正他就一个中心思想,相看之前去花想容画个妆。

    相看先看的是“色”,温柔贤淑和管家手段,哪能一眼分辨。

    无师自通,视相亲对象的优秀程度,划分三六九等的相亲妆容。

    最好那一类,就是花想容特供妆容。

    范成明:“上次兵部那人呢?”

    拍一拍额头,反应过来,“公干去了!”

    靳华清叹口气,“并州的事不是发了么,原来的公干取消,直接转去并州了。”

    风评托相娑罗转折打听过,倒是不错。

    就是这运气,实在不敢恭维。

    范成明大包大揽道:“我们南衙好儿郎多的是,我也帮忙寻摸寻摸。”

    靳华清连忙推辞道:“还是让她慢慢相看吧,合不合意都行,家里又不是养不起。”

    主要怕范成明横插一脚,平添波折。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实在赌不起。

    平时哥俩好,勾肩搭背说我要有姐姐妹妹肯定嫁给你,我俩做长长久久的亲戚……

    靳华清在这方面谨慎多了,因为他真有姐姐。

    而且他姐姐还不好惹。

    不大愿意在南衙内部寻摸亲事还有另一重顾虑。

    将军难免阵前亡,守寡一次还能说是死鬼没福气,守寡两次总得被人念叨克夫。

    范成明在营中抽科打诨混了一天,家里家外关心下属的身心健康,做足体贴上司的良好风度。

    一下衙,直接冲去万福鸿,下午客少,店里人不多。

    范成明站在柜台边说话,“我姓范,取绒花。”

    伙计早得了吩咐,说道:“客人,稍等。”转身去内间取出一个精美小盒子。

    同样的黑布做底,打开来是两对发饰。

    一对是金黄色的葫芦配翠绿发带,取“福禄双全”之意。

    另一副则是冬日常见的红梅缀成一串制成的发箍。

    范成明对梅花没多少欣赏的念头,就想去捏捏那几个葫芦,试试手感。

    好在记得这是要送给范静仪的,捏坏了说不定会冲自已嚎。

    范成明验过货,盒子揣到怀里,直接回了原来的家。

    现在和家也没区别,家里人全在这儿。

    范成明招招手,“大娘,看二叔给你带什么回来了。”

    范静仪立刻雀跃地跑过去,“吃的,好吃的。”

    今天注定是要让侄女“失望”的一天。

    范成明掏出盒子,故作神秘,“看看!”

    范静仪先嗅一嗅,没闻到食物的香气,但鉴于范成明待她向来“讲义气”,接过来慢慢打开。

    范静仪猛地跳起来,捧着盒子往回跑,惊喜交加道:“娘,二婶,快来看,二叔送我的花!”

    陈灵芝连忙在中间拦一把,免得冲撞到俞丽华的肚子。

    俞丽华瞧一眼盒子里的绒花,认出和祝明月送的首饰,是同一种新工艺。

    问道:“哪得的?”

    范成明不以为意道:“找段二私下订的。”

    俞丽华笑道:“难为他费心了。”

    范成明也不能说他俩是银货两讫,一串小头花,费他两贯钱。

    段晓棠费什么心,收钱加传话,轻松得很。

    第

    1206章

    乐见其成

    陈灵芝先帮侄女装扮起来,葫芦发带系在头顶的小揪揪上。

    范静仪格外有名门贵女的做派,挺起小肚子,吩咐婢女道:“拿镜子来。”

    将军的女儿,有将军肚算什么事。

    范彝非常有参与感的,帮姐姐举起靶镜。

    旁边还有一个担忧他把镜子摔了,弯腰伺候的嬷嬷。

    范静仪美得不得了,犹不知足道:“二婶,发箍也带上。”

    陈灵芝只能宠溺地应允,“好。”

    两副首饰明显不是一套,满头插戴绒花,贪多贪全,只会显得杂乱。

    这个年纪的小女孩,已经有美丑的概念,虽然审美未必符合主流。

    好在范静仪只在家里美,不出去晃荡,尚能接受。

    殊不知范静仪已经在心里琢磨起来,要去找哪些小伙伴玩。

    女眷出门装扮,要有合适的场合,小孩子的限制没那么多。

    殊不知范大娘子在外头显摆了一通,引得小伙伴嗷嗷叫。

    若非段晓棠官高位重,对外性情又生冷,真能给拉来几桩“代购”生意。

    段晓棠现在的重心不是可能引领一波长安时尚潮流的绒花。

    而是千里之外的战事。

    战报如同雪花般纷至沓来,每一份都承载着前线的硝烟与血泪,双方已经进行第一波试探性交锋。

    这个季节,大规模野战无异于痴人说梦,但双方的交锋却从未停歇

    就在并州城附近。

    并州之前的几座瞭望性质的小城,在吴岭的果断命令下,几乎未做抵抗便选择了撤退。

    守城战,历来是以少胜多的绝佳舞台,据段晓棠所知,吴岭和范成达都以攻击著称。

    左候卫不熟,有没有类似人才,不得而知。

    范成达打过著名的守城战役,但他得来唯一的教训就是,严防内奸。

    尤其在并州烂到根子的前提下。

    从大面上看,守城比出击更简单,吴岭只需稳重行事。

    倚仗坚城高墙,数万突厥铁骑涌来,也拿他没办法。

    但传来的战报,比长安想象得更优秀。

    冬季不适合深入草原寻突厥野战,但现在吴岭把他们引出来。

    眼前是繁华富饶的并州城,是遥遥在望的突厥大可汗之位。

    是世间最鲜美的鱼饵!

    谁能放弃!

    突厥本就不善于攻城,守军仰仗高墙大城,以逸待劳,将远道而来的突厥骑兵杀得片甲不留。

    并州大营空虚,吴岭可不虚!

    宁岩总结道:“左骁卫若是走得够快,还能赶个尾巴。”分一杯羹。

    杜松白捡一些战功,升大将军不够,但攒一攒,这不就有了么。

    并州城内的气氛并没有想象中的严肃,除了驻防的两卫,还有一部分并州大营兵马。

    当然领兵者都是通过严格筛选的“干净人”。

    并州大营兵马虽然看着烂,但其中精锐和突厥纠缠许久,论战场上骁勇,比南衙诸卫有过之无不及。

    诸卫常年拱卫长安,出征也多是平定国内叛乱,和突厥交手的机会少之又少。

    哪怕范成达对上突厥,也觉得棘手。

    但仅仅只是棘手,而非不可战胜。

    此刻并州城墙下的兵营早已是银装素裹。

    将官们聚在一处烤火,一边取暖一边谈笑风生。

    并州大营的人有,南衙两卫的也有。

    至少留在城中这一批,和两卫的人关系没外人想象得那么紧绷。

    王元亮带着一身寒气与战场的硝烟味进门,脱下厚重的皮裘,一股混合着火气、肉香与汗臭的味道瞬间弥漫开来。

    好在,习惯了!

    白智宸抢过身边人烤的一串肉,递到王元亮面前。

    问道:“今日收获如何?”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