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06章

    祝明月:“先梳理一遍流程,我和璎珞负责拍品及价格的划分,你这边工作重得多,将选定的货物运去河东,还要联系上当地的商号。”

    林金辉:“校尉已经请河东的郎君们给家里写信,言称长安的乌有号将入境做生意购粮,请求照顾一二。”

    祝明月意味深长道:“这个名字有意思!”估计是庄旭随口取的,摆明告诉别人子虚乌有,没想到撞上吴越的化名。报上去事已成定局,吴越也不在意,用便用了。

    赵璎珞附和道:“是挺有意思的。”人名是假的,商号也是假的,只有赚来的钱帛是真的。

    林金辉:“为了联系,会有河东土子随行。”

    祝明月问道:“谁?”

    林金辉:“柳家子弟。”

    祝明月难免想到,“柳十一郎?”

    林金辉不清楚柳家人内部的排行,但能被祝明月报出来,只会是同她们一道来的那位面如冠玉的郎君。摇头否认,打个马虎眼,“是他堂兄,在行营待久了回去探亲。”

    赵璎珞暗地里冷笑一声,自已人面前不用贴金,肉票和人质有区别吗?

    祝明月不为所动,继续梳理流程,“到河东后联系有意的商家,货物分好后,请他们来看货并告知规则底价。”

    规则最重要的两条,暗拍以及粮食结算。

    提前这么多天传信回去,说好是购粮,足够河东的商家们备好粮草。

    吴越虽不是好人,但在河东土族的利益兑换中,信誉一直不错。

    祝明月在河东认识一二商家,但他们体量小,不说吞不吞得下这许多货物,也拿不出巨量的粮草。

    祝明月:“货物运到地点后,我与璎珞试着再分一回最后定价,起拍价大约比市场价低三到四成。先从总价低易推广的开始,让客人熟悉规则,参与其中。”

    林金辉挠挠头,“降三四成会不会亏了?”和他们以前跳楼大甩卖差不多。

    祝明月:“暗拍,想要的人自然会提价。手里那么多东西,谁能一次性吞下去,直接用粮食结算?”

    若卖货得钱帛再换粮平添周折,便是以起拍价出售,两卫也不会吃大亏。

    近水楼台,家大业大,这个便宜是人家该得的。

    林金辉略带歉意拱手道:“是我着相了。”现在不是做生意计较钱帛多少的时候,首要的是换来粮食。

    赵璎珞:“晓棠说,你们在城里也有库房。”正好看看两卫的整理收纳水平有没有进步。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临近的昌宁城中当然存有物资,以备万一。

    林金辉早得授权,果断道:“吃过午食后,我带二位娘子实地去看看。”

    城内不比军营规矩严明,带两个女人进去无妨。

    祝明月考虑周到,“待会我们回去换身衣裳。”换男装,能不惹非议尽量不惹。

    另一头吴越一行人浩浩荡荡去昌宁县衙,顺道送万宜民等人上任。段晓棠落在后头,看尹金明派人送来的简报,对抗训练似乎成效不佳,这不是简单的棒打老虎鸡吃虫游戏,练来练去说不定把信心练没了,需要再优化细则。

    吴越在前头低声问道:“高德生怎会在此处?”他看到站在祝明月背后的高德生,华阴那个疑问又浮上心头。

    落后几步的柳琬耳朵灵敏,听见一个陌生的名字生出怀疑,这又是何人。

    范成明暗道又疑神疑鬼了,解释道:“他原先的东家不是被流放了么,他娘子是祝娘子手下的大管事,求到跟前。祝娘子就把人收了,放在林娘子身边打杂。”

    在吴越的印象中,三人是一表三千里的表亲,但无疑祝明月和段晓棠的联系紧密些,林婉婉更像一个边缘人物。

    吴越:“你如何知道?”

    范成明槽多无口,“我和庄三去买药的时候遇见了。”就在他们出征前夕。

    吴越关切道:“买药?哪里不舒服,我带了太医和药丸……”

    范成明急忙打断,“没病,买了些太平药预备着。”再念下去,好人都要病了。

    说到此处,范成明想起来,昨天祝明月送入营的地瓜烧,闻起来和当初弘农宫前段晓棠交给自已治伤的酒精有些相似。

    酒精淋在范成达伤口上是有些痛,但闻着香,差点把他的酒虫给勾出来。

    第891章

    观察入微

    孙昌安候在县衙门口迎接众人,上前见礼。

    范成明介绍身后三人,“万大人将代理昌宁县令,后面二位是本县佐官。”

    孙昌安热情道:“来了就好,来了就好。”

    吴越微微抬手,“进去看看。”

    范成明:“情况如何?”

    孙昌安:“昌宁的窑厂不开了,找不到新瓦,用的各处拆下来的旧瓦填补,墙面稍微粉刷过。”

    修官衙历朝历代都不受推崇,似乎一副破败之像才对得起官员的清廉之心。

    现在闲着也是闲着,修墙补瓦的人都是现成的。

    万宜民见县衙各处干干净净,干净到有些凋敝的景象。急问道:“孙将官,不知昌宁尚存吏员文书如何?”

    孙昌安答道:“吏员有七人,文书簿册原被拿去烧火、垫桌脚、刮屁股……能找的都找回来了。以原先各司曹摆放的书架而言,现存不到一半。”没一把火全烧了,已是幸事。

    万宜民头疼不已,缺失一半文书,他们人生地不熟,被人欺瞒的可能性太大了。

    吴越带人来无非是踩个点,里里外外转一圈。

    段晓棠范成明站在廊下闲聊。

    范成明:“打算在城中待几日?”

    段晓棠低头,“待不了几日。”原先看的是祝明月的安排,现在则看运去河东为拍卖筹备的货物何时启程。按照行营的规划,这个空档不会持续太久。

    范成明将话题转入另一个轻松的领域,“祝娘子送来的地瓜烧好得很,还有吗?”

    段晓棠:“有啊,在长安。”今年的红薯不到收获的时节,产能有限。

    范成明哀嚎一声,捂着脸道:“只能等回去再喝了。”

    撞上段晓棠的肩膀,“段二,你老实说,地瓜烧和林娘子那的酒精是何关系?”

    段晓棠不留神差点被撞个踉跄,“本质上是一样东西,但千万别当酒喝,会出人命的。”

    要喝得兑水,这点诀窍就别教了,学坏容易学好难。

    柳家兄弟站在不远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们不便进司曹房公房。

    柳星渊点评道:“不够风雅。”仅针对县衙环境。

    哪怕孙昌安尽量将地方收拾得干净整齐,但在他看来,室内未焚香,墙上没有悬挂书画……和家徒四壁没差别。

    单从县衙的环境中,柳琬便知道为何众多官员视本地为畏途。要人没人,要钱没钱,比起白手起家还限制颇多,戴着镣铐跳舞不外如是。

    柳琬:“虽不曾明言,但想必两卫动兵之日不久矣。”

    柳星渊:“不然哥哥我为何回河东探亲!”想看看庄旭如何将那些战利品处置妥当,最好别耽搁他回行营领功的日子。

    镀金嘛,有始有终才好。

    柳星渊:“有没有信带给家里。”

    柳琬冷淡道:“捎带口信,平安抵达行营即可。”似乎对与家中联系并不热衷。

    一行人从公房出来,吴越挤进段晓棠范成明中间。

    吴越:“中午留在县衙用饭?”问的是谁不言自明,范成明还能跑外头吃?

    段晓棠拒绝邀请,“我休假呢,家里炖了汤,得回去喝。”

    吴越幽幽道:“你倒是有口福。”

    段晓棠:“加了胡萝卜,滋味是不错。”

    范成明不禁失笑,意识到有些失态,立刻机灵的闭上嘴巴。

    段晓棠同众人打声招呼,背着手走了,脚步显得如此轻快。

    家人远道而来,是该多回去陪一陪,将宝贵的团聚时间放在应酬上得不偿失,在常人看来是多么恰当的理由。

    人走了范成明也不多装了,捧腹大笑,“七郎,胡萝卜的时令是秋天。”这时节段晓棠去哪找胡萝卜往汤里加,是有多怕吴越跟着去蹭饭!

    吴越类似的软钉子碰了不知多少,早习惯了。但这并不妨碍他往揭破真相的范成明肩膀上捶两拳,于外人看来,似乎是两人又一言不合打闹起来。

    柳家兄弟站得远,听不大真切,只看两人动作神态,倒是肉眼可见的亲近。

    柳星渊:“十一郎你看如何?”

    柳琬一语中的,“范段二位将军中,世子更亲近倚重段将军。

    ”

    柳星渊闻言,二十多年的养气功夫差点破功,“怎么可能!”

    无论从何种渠道得来的消息,范成明都是吴越眼前第一得意人,心腹中的心腹。家中几代效力南衙,打小一块长大的交情。段晓棠反而是受范成明的提携,方才有展露头角的机会。

    柳琬不故意吊堂哥胃口,答疑解惑,“我观察过数次,三人若在一处世子居中,但他的身体会有意无意向段将军所在的方向倾斜。”不明显,但拿把尺子在旁边,定是能量出来的。

    一次是巧合,几次看下来皆是如此,只能说是习惯了。只是二人动作言语隐晦,不似范成明那般直白。

    柳星渊回忆不出刚才廊下的情景,只记得吴越最后不痛不痒捶了范成明两拳,看来亲切且随意。

    柳琬:“七哥,我初入行营便听闻,范将军在两卫军中上上下下有不少一起长大的小兄弟,试问他那些小兄弟,在世子面前表现如何?”

    柳星渊一时语塞,范成明和宁封庄旭等人时不时勾肩搭背,话怼话时连对方几岁尿床都能说出来,实打实从小一块长大的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但这些人在吴越面前,从来恪守下属本分,不见一丝轻狂。

    吴越不是养在深闺不见人的小娘子,他若是自幼和范成明打打闹闹长大,怎么可能对他的朋友圈子不熟悉。

    柳星渊不得不佩服堂弟观察入微,转为提及另一件事,“十一郎依你看,段将军是否有与柳家结亲的资格?”

    河东柳氏不及五姓七望,但也是天下闻名的大姓。

    铁打的世家,除了祖传的经义、土地、部曲,也因为子嗣繁衍不断联姻,织就庞大的关系网。

    段晓棠虽出身庶族,但是朝廷将领,且受吴越倚重。柳家嫡支够不上,但旁支的女儿或寡妇舍一个出去无伤大雅。

    柳琬若有所思,推脱道:“我只是晚辈不该在此事上指点,但有一句话不知该不该讲。”

    柳星渊貌似爽快道:“兄弟之间,打什么哑谜。”

    第892章

    一场艳遇

    柳琬沉吟片刻方才说道:“世子信重段将军,但段将军未必信任世子。”此事二人心知肚明。

    柳星渊乃家族嫡长,驭下之术自幼耳濡目染,从来只有下属向上位者效忠,上位者怀疑下属忠诚,哪来下怀疑上的?

    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这样的人吴越也敢用。

    两卫诸将家学渊源,段晓棠根基浅薄似乎是劣势,但同样意味着她背景清白干净。

    哪怕兄弟二人所站之地与其他人相隔遥远,柳星渊亦忍不住再靠近堂弟一些,压低声音,“从哪看出来的?”

    柳琬直言,“白二、孙二、高德生,世子对段将军周围的人都极有‘兴趣’,范将军清楚得多,故而能将原原本本说的清楚。”

    “世子存心要探问,证明对段将军信任之心不减。但段将军若真是磊落,何须遮遮掩掩,让范将军帮忙转圜呢。”

    柳琬言下之意,段晓棠的身家背景未必那么干净,让柳星渊不得不暂时打消嫁女联姻之意,再观察一些时日。

    柳星渊想到堂弟近些年的变化,感慨道:“十一郎近些年人情世故长进不少。”

    柳琬容貌出众聪慧灵敏,从前称不上只读书的呆子,但向来不耐与旁人周旋拉扯,人与人之间的隐晦与他何干。

    柳琬不知想到何处,叹道:“吃一堑长一智罢了。”

    柳星渊情知牵动堂弟哪颗神经,安慰道:“等回了家,哥哥帮你寻摸几个美人。”说罢方知失言,谁便宜谁呀!

    柳琬不以为意道:“女色于前程无助益。”

    柳琬早年曾置过一门外室,但在他成亲前断的干干净净。照理说该是两不相干,各自安好。但柳琬唯有一处心结打不开,因为这段关系不是他主动断的。

    柳琬彼时声名不显,隐姓埋名,求学时遇见一女子名为“倩娘”,一来二去两人便在一起了。

    女子来历漂泊,言称是江南人土随夫移居。不曾想命薄如斯,到洛阳后夫婿撒手一去,将她一人独自撂在此处。

    二人耳鬓厮磨琴瑟和鸣数月,柳琬回河东探亲再返回时人去楼空。倩娘留下一封手书,言道遇见同乡,愿意带她返回家乡,时间紧迫来不及当面告别,只能遗书一封,柳琬无需再挂念,愿日后前程似锦大展宏图。

    柳琬发疯似的找人,一来气倩娘不告而别,二来担心她遇上心怀不轨之徒,可惜人海茫茫芳踪渺渺。三则揣测倩娘是否知晓他是回乡定亲,方才负气离去。

    可他身为世家子,必然要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妻子,但往后绝不会薄待了她。

    恰逢柳星渊来洛阳办事,酒入愁肠,柳琬对堂兄提及此事,口中念叨着倩娘口中的江南风物,希冀有朝一日去她的家乡寻一寻踪迹。

    柳星渊越听越不对,拧眉道:“这些话我似乎在哪看过。”

    话,看过?柳琬眼中猛地跃出一丝希望之火。

    柳星渊在书房翻出一本游记,大意与倩娘口中的家乡景色相差仿佛。

    柳琬以为的红袖添香,不过是背书而已。问及细节,倩娘推脱在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知道的也不尽然。

    柳琬背后惊出冷汗,强言道:“倩娘才学亦不差!”读一本游记,学两句书里的文雅话又如何。

    柳星渊:“这本游记是我去年得的,作者名声不显,只在私下传阅。她一个闺阁女子,从哪儿看来?”

    柳琬本欲再争辩两句,忽的深吸一口气冷静下来,“我的书房里没有这本书。”

    柳星渊各种场面见得多了,问道:“那倩娘薄命的夫婿是何身份?”

    柳琬不得不直视这一问题,语气稍弱,“行商。”一介行商姬妾会去读让柳家子弟都觉得颇为冷门的游记吗?

    柳星渊第一反应是堂弟遭人做局,目标不言而喻,要么是毁他的名声要么是坏他刚订下的亲事。

    柳星渊:“近来可曾与人结怨?”

    柳琬到底有世家子的灵醒在,“倩娘不知我是河东柳氏子弟。”

    天下姓柳的千千万,不独此一家。柳琬并非嫡长,两三代后亦要沦为旁支。

    话是这般说,但柳琬不曾特意遮掩来历,行为举止吃穿用度一看就是大家出身,哪能瞒得过身边的亲近人。

    兄弟二人返回居住的别苑,物是人非事事休。柳琬的物品尚在其间,佳人却不知芳踪。

    柳星渊:“快清点一二,可曾有遗失?”怕的是倩娘卷了堂弟的财物跑了。

    柳琬:“并无。”

    宅子是倩娘租的,吃穿用度也是倩娘一力承担。柳琬初来只一个人,后头才慢慢将自已的贴身物品挪过来。他是送过不少东西,但都是情人之间的馈赠,倩娘也只带走了这些。

    邻居之间打听一圈,得到两个重要消息,倩娘只比柳琬早住进来半个月,赠给周围邻居的见面礼是胡饼。

    南方人会用胡饼做赠礼吗,他们或许连胡饼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

    倩娘离开前三天,有一家带了不少礼物的豪门来拜访,看起来像是武将出身。

    长安百姓见识不差,洛阳居民也不弱,说是豪门武将,就绝不可能是大营门口站岗的新丁。

    柳琬将日常中点点滴滴抽丝剥茧,倩娘所作所为有许多疑点,譬如别苑中奴仆少有烹饪南方食物,二人口味相近。倩娘识文断字学识不俗,每每说到自已的心坎上……但他却美色迷人眼全不在意,亦或被简单糊弄两句就放过去。

    倩娘不是江南人土,亦非行商的遗孀,还和武将家有来往……真实身份如何,隐藏在重重迷雾之中。

    柳星渊担心堂弟遭人骗财骗色,但一通打听下来,别苑所有支出用的是倩娘的体已,骗财不成立;听柳琬所言,倩娘亦是品貌不凡,骗色也不至于。

    难不成真是仙人跳,打算来个狠的,提心吊胆半个月、一个月、半年……如今几年都过去了,毫无动静。柳星渊全当是柳琬的一场艳遇,抛在脑后。

    第893章

    一万个槽

    祝明月赵璎珞借换衣裳的理由回家用饭,路过前院时祝三齐带几个四野庄来的农人,挪动一排排木槽。原先放的位置围墙大树的阴影投下来,晒不着太阳。

    木槽里头装满混好肥料的泥土,顶端是数株一尺来长的绿色藤蔓。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