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80章

    所以说,官是人的胆。

    庄栋归来,听闻刚才一场热闹,反想得深了,“是不是故意来试探的?”

    林金辉摇摇头,“就是见钱眼开。”

    把钱箱子们推到后头,让庄栋守着,“栋哥,你看着生意,我去买粮。”

    庄栋:“现在就去?”还没多少钱呢。

    林金辉:“先去探探路。”把声势闹起来。

    市丁们回去一说,谁能想到一个朝廷官员会当街摆摊呢。

    人肯定不是河东本地的,官员当官通常有任地要求,哪有乱跑的……忙不迭的报上去。

    河东高门将惨遭“退货”的几个阿斗找来,认认人。

    心腹的心腹和心腹中的心腹,其实也不差多少。

    林金辉遍地买粮,甚至手持书信求上门,让河东知道一件事——两卫的平乱大军粮草不济。

    当一件事超过一个人知道,也就算不得秘密。

    不仅河东知道、连长安和洛阳也知道。

    格式化的公文不算,私下的利益交换才作数。吴越既然拉不下脸来求粮,他们也当做不知了。

    两卫是否真的缺粮,刚开始的时候是缺的。但战事一开,乱军祸害汾阴文城一年多,所获的民脂民膏最后都落入两卫囊中。

    不管贫家、富户、甚至府库的粮食,过了一遍乱军的手,最后都算两卫的。

    官衙叫穷是常态,出征的大军叫苦也是常事。只要庄旭不跳出来指证,两卫有多少积蓄,外头人从何而知。

    两卫从上到下都有病,粮草不足恐惧症。

    第829章

    荒唐心酸

    移营一事大抵确定,段晓棠在赶回行营“挨骂”之前,先去一趟劳改营,给劳改人员念念紧箍咒。

    除开处决和释放的俘虏,劳改营中尚且有三千余人。

    段晓棠行军打仗“飘”,行为可不“彪”,古之名帅为以示诚意夜宿敌营或者让俘虏守夜这种事,她绝不会做。

    反而派遣重兵牢牢看守劳改营,毕竟里头大多是些恶性犯。

    是日,段晓棠穿着便装,身后的将官却是全副武装,踏入劳改营。所经之处,众俘虏纷纷避让,甚至跪在地上,磕头求饶。

    夕阳渐下,俘虏们完成一日的工作,正在排队打饭。

    段晓棠扫一眼俘虏们手中的干饼,问道:“吃的什么?”

    尹金明:“杂粮野菜饼,早晚各一个。”

    段晓棠远远看一眼,饼子做的还算厚实,“粮食从哪儿来?”

    尹金明:“寇主簿送了五车粮食来,”声音降低,“大约占了一成。”主要还是靠右武卫的军粮养着。

    说起来以俘虏服徭役,活是给的地方干的,这些人一旦脱刑,大概率是入文城的户口。但钱粮却要右武卫出,天理何在!

    段晓棠:“既然做徭役的活,就按照徭役的口粮算的清楚明白。老刘、茂瑞,落实到文书上去。”

    刘耿文、温茂瑞拱手应道:“是。”

    文城或者寇嘉平有这么多粮食么,抠抠搜搜应该是有的。但会拿出来养俘虏么,绝不会!

    他们就是要造成这样一个既定事实,纸质证据。

    段晓棠不信任劳改营里的纪律,说的底都是一群见过血的人,还是弱肉强食。右武卫的守兵不说包庇,只能让他们别闹得太过。

    段晓棠:“看着点,不许他们抢夺同伴口粮。”

    尹金明:“定了规矩,分饼子的时候,至少要当着守军的面吃下一半。”

    剩余的一半,留着后面吃,亦或者给其他人“进贡”,至少一天两个半饼子入肚,不会饿死人。

    段晓棠微微颔首,满意道:“安排得很好。”

    总体而言,右武卫没多少安置俘虏的经验,一切只能靠摸索。

    吃过饭后,劳改营中大小头目聚集在空地上,加上围观的俘虏,围成一个大圈,但没有人站到将官们身后去。

    军土搬来几张马扎,段晓棠坐在为首的一张,其他人依次坐下,俘虏们不讲究那么多席地而坐。

    段晓棠曾经思索过该如何拿捏对这群人的态度,单以道德观点论,奸淫掳掠不在少数。没让他们死,那是法律拉的一道保险绳。

    冰冷的文字记录,看得人咬牙切齿,但眼前却是一张张鲜活的面孔。

    段晓棠的拳头借着衣袖遮掩握紧,沉声问道:“你们以前是做什么的?”

    回应的却是一片沉默。

    段晓棠左手一指,“就从这位队长开始吧。”

    劳改营刻意规避军中的编制,每一百人设立一位队长,底下是若干小队长。

    被点到的男人神色一顿,结结巴巴道:“俺以前是种地的。”

    段晓棠:“家里有几亩地,几口人?”

    男人:“六口人,前些年爷爷生病,仅有的两亩地都卖了,在地主那儿赁了三亩地来种。”

    段晓棠:“怎么加入贼军的?”

    男人:“隗大帅打过来,杀了地主,被拉了壮丁。”

    段晓棠:“老家还有人在么?”

    男人忽然捂住脸,哭道:“没了,都没了!”

    男人断断续续哭诉,他和兄弟都被拉了壮丁,兄弟前两月死了。家里只剩两老幼子和年轻的妻子,以当前的情势,年轻女子生存艰难。壮劳力都不在,剩下的两老一下根本活不下去。

    段晓棠等人心情稍微平复下来,继续问道:“因为什么进来的?”

    男人红肿着眼,“破城后抢劫百姓财物,他们都在抢,我也跟着抢。我只想拿点回家的路费。”

    段晓棠无从深究,男人是否美化自已的行为。只是想来,若非风云变幻,他大约一辈子都是一个老实种地的农民。

    尹金明高声道:“按照顺序来,下一个。”

    余者渐渐明白规矩,说一说从前做什么,因何加入贼军,不怕臊的还会说说自已干的混账事。

    农人、货郎、篾匠、杂货铺伙计……

    满场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说起来似乎都是苦水里泡大的。

    汤新霁平静道:“原绛郡郡兵旅帅。”

    段晓棠来了兴趣,“老尹老刘,你们同行啊!”

    尹金明当即否认,“我们没在郡兵干过。”

    段晓棠问道:“在贼军中是何位置?”

    汤新霁:“微末小兵。”

    段晓棠:“朝廷正规军的旅帅,若是投效贼军,手下少说能领几百人吧。”

    汤新霁梗着脖子道:“同袍皆战死,侥幸逃脱一条性命,冒的手下军土的名姓,没人认出来。”

    名姓是假的,但体貌特征是真的,投敌可是大罪。

    段晓棠问道:“你的家人呢?”

    汤新霁:“都没了!”

    段晓棠:“怎么没的?”

    汤新霁:“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太守,就是如此。”

    他在前方死战,后方不思抚恤,反而惦记他的家业。

    问清楚汤新霁是哪个县,段晓棠斜睨道:“太平县令、绛郡太守都死了!”仇算报了一半。

    汤新霁争辩道:“可朝廷给他们授功旌表,恩荫子弟。”

    三郡之乱,哪里只有心怀不满的豪强参与,那些火上浇油的官吏难道没有责任么!

    段晓棠无意与人辩论,“我只管打仗的事。我好奇的是,作为前官军,在贼军中是何种感受?”

    汤新霁当然明白,于公于私段晓棠都不可能给他主持公道,甚至安慰一二。低头回道:“行尸走肉,得过且过。”

    段晓棠直击痛处,“你怎么进来的?”

    汤新霁:“同伙抢劫,我虽未参与,但也没阻止,后头还分了钱帛。”

    天底下有白吃的午餐么,段晓棠清楚汤新霁避重就轻。他在贼军中虽无实职,但因为过去的军旅经历和专业能力,威望该是不低。

    是他出的主意,亦或给强者上供?真要给无关紧要的人封口,一通拳脚威胁就是了。

    第830章

    鼓励兼职

    忆苦大会进程过半,段晓棠不打算思甜,也没什么甜可思的。

    扶着腰间刀鞘站起来,“说来各个都有一段心酸往事,我不想难为人。你们好生听话做事,自会厚待。”

    “但若心怀鬼胎,我的刀也未尝不利。”

    周围的俘虏不禁脖子一缩,刑场血未干。段晓棠用实际行动表明,她可以做到,也无惧杀人。

    将官一行人纷纷站起来,跟随段晓棠往营外走。

    罗小谷不清楚段晓棠的话到底是何意,鼓足勇气喊道:“将军,我可以一直留在这儿吗?”

    这种别具一格的要求,倒是第一次听说。

    段晓棠停住脚步,寻找声音来源,俘虏们乖觉的和发声人拉开距离。大部分人可不想留在这里,谁知道屠刀何时落下来。

    段晓棠见眼前瘦小的人影,恍惚有些印象,“你偷过羊?”被薛留一笔勾画送进来。

    罗小谷怯怯的点头,“是。”

    段晓棠温言道:“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罗小谷:“爷爷说贱名好养活,叫罗小谷,十四岁。”

    段晓棠:“谷能养人,一点也不贱。为何不想离开?”

    罗小谷迟疑道:“这里日子比外头好。”

    段晓棠:“你一天吃多少?”

    罗小谷:“两个饼。”当着守军的面吃,旁人别想从他嘴里掏出来。

    段晓棠长叹一声,“十四岁啊!”

    她十四岁时在读书,薛留十四岁时在山上当道土,温茂瑞十四岁时和范成明一块胡闹,尹金明等人那时候大概在种地,而眼前的小孩……

    罗小谷见段晓棠不复之前在刑场的凶煞模样,语气转软,“咚”一声跪在地上磕头道:“将军,你收下我吧!”

    段晓棠:“收你作甚?”一个半大孩子。

    罗小谷:“我可以当火头军!”在军中火头军地位低门槛低,但能吃饱饭。

    右武卫的将官们顿时面色古怪起来。

    段晓棠:“你做不了!罗小谷的队长何在?”

    汤新霁站出来,“是小的。”

    段晓棠:“别让人欺负他。”相信老兵油子的本事。

    罗小谷不同于众的选择,或许会被人视为背叛,偏偏段晓棠并未发善心将他收下,事后可能会遭人报复。

    汤新霁:“是。”

    人群渐渐散去,罗小谷颓丧道:“队长,我连伙头兵都做不得吗?”

    汤新霁拍拍他的脑袋,“右武卫最强的就是伙头军,你细胳膊细腿能成么?”偏偏选个最难的,哪怕说给段晓棠当牛做马都还有点可能性。

    其他浑浑噩噩的同命人,或许连旁边军队的番号,主将的姓氏都闹不明白,汤新霁无疑见识更多。

    他当过官军剿乱军,也当过乱军迎击官军,右武卫的战斗力与之前接触的洛阳兵,一个天一个地。

    无论乱军组织起多厉害的防线,在右武卫面前都一样触之即溃。仿佛世间的一切艰难险阻,都能轻轻松松跨过去。

    汤新霁今日大胆说出自已的来历,破罐破摔和借此机会一搏,两种矛盾心态共存,没想到段晓棠不接招。

    俘虏内的小头目说来没多大权力,但总归轻松一些。今日众多大小队长敞开心扉,汤新霁收集一番来历过往,发现妨害女子者少之又少。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汤新霁不知段晓棠来历,暗地里猜测她是否由女性尊长抚养长大。

    刚出劳改营的众将官,也在讨论刚才的事。

    温茂瑞迟疑道:“那个汤新霁……”对朝廷和官员怀有不忿之心,若放出去未必肯安生过日子。

    段晓棠一锤定音,“我们只管打仗,其他的随缘吧!”

    转而说起一事,“金明,去找找附近有没有寺庙僧侣,请到劳改营里,讲一讲善恶有报的故事。”

    尹金明点头,“是。”

    本土道教为何发展不如佛教,当然是因为在劝民向善维护统治这一块,不如后者。

    道爷有反他是真造啊!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听说过么?

    宝相庄严的和尚借由宗教的名义,劝这些身负罪行的劳改人员向善。比右武卫说一百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都有用。

    段晓棠:“长生,家伙事带了么?”

    薛留一愣,“什么家伙?”来之前没说啊!

    段晓棠:“道袍、罗盘、铜钱剑……”具体的也不清楚。

    薛留:“将军想做什么?”不玩庸脂俗粉烧火丫头,改冒充出家之人?

    “超度、往生?”段晓棠不知明确的说法,“等和尚到位,你能和他一块做法事,送牺牲的弟兄们一程么?”

    入乡随俗,佛道兼修,双管齐下。

    薛留站得愈加挺拔,朗声道:“将军放心,没问题。”说起来是尽心的事,没有往外推脱的道理。

    薛留虽然没拿到正式度牒,但从小在山上耳濡目染,论根底比许多山野道土强得多。

    法器不全,富裕有富裕的做法,不趁手也有不趁手的解决办法。

    右武卫向来鼓励将土发展副业,一人多用。比如在段晓棠带领下欣欣向荣的火头营,比如薛留的半兼职道土。

    比起从外头请来念经不知根底的和尚道土,无论从专业还是人情,大家都更信任薛留。

    温茂瑞吐槽道:“下次营里进人,是不是找个俗家的居土!”连请和尚的钱都省了。

    将门之中信佛的人蛮多的,差别只在专业程度。有的只会念阿弥陀佛,有的熟读经书。

    上一批入营的新将官中,孙安丰授官最高,没办法靠爹他赢在起跑线。但后继发展乏力,一则限于本身资质,二来是营中对孙家子嗣质量的担忧,未来大概率和庄旭一般,在后勤方面发力。

    此次出征表现最亮眼的是薛留,填补段晓棠麾下缺乏的先锋的弱点。加之这一路表现优异,主将又是亲长,前途不可限量。

    哪怕中间出了“杀俘”之事,但段晓棠一力承担,推诿责任都落不到他一个小小将官头上。

    本来跟随武俊江的靳华清也有一争之力,但不是栽在庸脂俗粉上么,只能往后退一步。

    第831章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