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98章

    陈家的门第没有林婉婉想象的那么低,出自江南土族,主君刚履新少府少监。至于其中有没有亲家出力,不得而知。

    江南陈家,不算陌生,谢蓉安的丈夫陈镇和他们是同族。

    李稳婆来陈家通报,不敢提林婉婉的方案,只说认识一位善治妇人病的女医,可以搭线请来看看。

    林婉婉在长安城混了小一年,也不是全无名气。

    陈家稍一查探,并非招摇撞骗的混子,开起一座医馆,受过朝廷的旌奖。旌奖的内容和医术无关,但可以确定是一位官眷。

    虽然没听她做接生,但知道她的医家,都言其医术有独到之处。

    不管旁人吹捧还是实事求是,陈家都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林婉婉先去陈家后院花厅见过陈家主母,也就是骆凝华的婆母。

    发现不只婆家人在,连娘家人也来了。

    妇人生产九死一生,骆凝华更是险象环生,全家都知道情况,唯独瞒着她。

    崔惠昭作为亲娘自是担忧不已,顾不得礼仪,时常去陈家看望女儿,总担心见一面少一面。

    偏偏要在骆凝华面前装作若无其事,只能背地里抹泪。

    第676章

    剖腹取子

    寻常人家还要担忧婆家趁机保小,耽搁女儿性命。可骆凝华的情况……外孙哪比得上女儿亲。

    崔惠昭急问道:“林大夫可有法子?”

    林婉婉没看到病人前,不肯说准话,“得先看看二娘子的情况。”

    听到崔惠昭耳朵里,就是林婉婉有法子。

    崔惠昭心急,越俎代庖道:“来人,带林大夫看娘子房里。”

    谢蓉安作为同族妯娌,过府探望,顺道宽慰骆凝华,此刻正在她房中,说些家常话。

    两人陡然相见,都有些意外。属于知道有这个人存在,但没直接打过交道,只微微点头致意。

    望闻问切,林婉婉只看骆凝华第一眼,就知道她的情况比李稳婆说得更糟糕。

    孕妇多体热,骆凝华却比旁边的谢蓉安多穿了两件。

    她成亲三四年,哪怕早婚,也该有十八九岁,可单看身形,说是十二三岁的小女孩也不为过。

    或许大部分人营养不良,身体不算强壮。也可能有些人就爱娇小玲珑这一款,但轮到生育时,就是大大的不妙。

    骆凝华的肚子养得太大了,配上她娇小的身材,说得难听些,好像肚子上长了一个人。

    林婉婉只看了一眼,什么都没说,上前道:“二娘子,我先给你把把脉。”

    看过脉象,“二娘子,我们进内室检查检查。”

    女医就是这点好,可以直接宽衣检查。

    最后进内室的,除了病人和婢女,还有她的两个母亲。

    婢女先将内室的门窗合上,拉上挡风的帷幕,被林婉婉阻止,“触诊需要光线。”

    婢女只能搬进来一个火盆,这才九月初呀!

    林婉婉:“二娘子,畏冷?”

    崔惠昭代为回答,“华儿从小就怕冷,晚上一个人睡,手脚都是冰凉的。”

    林婉婉将手搓热,缓缓放到骆凝华肚子上,轻轻按压,骆凝华立刻叫疼。

    手再多按几下,骆凝华接连惨叫,脸色惨白显然疼得厉害。只能放轻力道,给她揉起来,脸色慢慢好一些。

    崔惠昭看得心头一紧,早有稳婆说过,“生产之痛,非同小可,忍得了便生,忍不了便死。”

    林婉婉替她合上衣裳,问及她孕期的一的饮食坐卧情况,最后道:“二娘子,你先休息,我同你家人商量下药方。”

    骆凝华皱眉,“还要吃药?”

    林婉婉宽慰道:“不会很苦。”但会很疼。

    谢蓉安自知事关重大,没有跟上来,留在原处,照应骆凝华。

    花厅内,还是林婉婉和两位夫人,再加上刚从外面赶回来的女婿陈致,无关紧要的人都被遣出去。

    林婉婉开门见山,“二娘子的情况很不好。”

    三人眼中涌动的希望瞬间熄灭,虽然这样的话,他们已经听说过许多次。

    接下来的话老生常谈,“孩子养得太大,胎位不正。二娘子骨盆太小,身体又娇弱,靠她自已生不下来。”

    崔惠昭眼圈微红,埋怨道:“她怎么管不住嘴呢!”

    骆凝华是在外地怀上的,身边没个长辈看着。心疼孩子来得不易,想多多进补。陈致和嬷嬷看着实在不像话阻止,她又要闹。

    也就是回到长安,眼看情况不好,生母婆母一起出手,才把她的嘴管住,停了各色补品,只食三餐。

    陈致愧疚道:“岳母,是我没看好华儿。”

    崔惠昭:“不与你相干。”嘴上这么说,心底怎么想就不知道了。

    林婉婉:“二娘子并非贪食,而是消渴症。”用现代医学术语来说,糖尿病。

    骆凝华不是馋嘴,是病了,各种debuff叠满。

    这个说法三人倒是第一次听说,之前请来的大夫和稳婆都没提过。

    再对照消渴症的各种症状,的确和骆凝华的表现对得上,只是没人往孕妇身上想。

    陈致听出林婉婉有些门道,急问道:“林大夫,可有其他法子?”

    之前他们不是没想过打胎,不说考虑骆凝华的心情,孩子太大,打胎伤及母体,就算侥幸打下,也娩不出来。

    林婉婉:“我原考虑过剖腹取子,但二娘子的情况,成功率太低。”

    崔惠昭蹬的站起来,“这时候,就要置我女儿性命不顾!”

    林婉婉不急不缓解释,“夫人误会了,我所说的剖腹取子,不是直接剪开产妇肚子,是做手术,用刀在肚子上划一道口子,取出孩子后再缝合起来。”

    “优先保证产妇的性命安全。”

    林婉婉的剖腹取子与时下说法,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产妇生产前进行,而且诉求是保证产妇能存活。

    陈致听出林婉婉的暗示,成功率不高,不代表没有,已经比之前听到的种种“必死”判断好多了。

    声音都有些颤抖,问道:“林大夫,若剖腹取子,成功率有多少?”

    林婉婉:“母子均安,三成。”不到一半,“也可以到生产前再看看,万一胎位正过来了呢。”

    后半句只是推脱之言,孩子头太大,正过来生产同样不容易,大夫也是趋利避害的。

    两家请过不少大夫和稳婆看过,哪能不知道,若胎位正过来,换到其他强壮妇人身上或有一线生机,但落到骆凝华身上,还是同样的困境。

    陈致脱口问道:“若只保大人呢?”

    林婉婉:“可能高上一两成。”若不顾胎儿,麻沸散可以加大剂量。

    三成加上顶格的两成,骆凝华就有一半的生存几率。

    崔惠昭:“林大夫以前做过剖腹取子?”

    林婉婉坦言,“我开过腹,但没做过剖腹取子手术,只看过。”

    崔惠昭迟疑道:“她们活下来了么?”

    林婉婉:“除了少部分极端情况,都活下来了。”

    一个“都”字,证明林婉婉见识过不少。

    最后还是陈致出面,奉上诊金,送林婉婉离开,“今日多谢林大夫跑一趟,我们再考虑一二。”

    林婉婉理解患者家属的心情,陈致这时候还能想到“保大”,已经超越大部分丈夫。

    李稳婆今日同样来了,不过她主要作用是把林婉婉引进门。

    第677章

    决定方案

    李稳婆惊讶道:“消渴症?”她只懂接生术,治病全然的门外汉。

    林婉婉点头,“消渴症的表现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孕妇发病率一到两成。”

    李稳婆:“那剖腹取子能做么?”

    林婉婉无可奈何叹口气,“情况比我想象得更差。”真到这一步,完全是赌命和运气。

    换到现代,设备仪器齐全,林婉婉哪怕是个没上过产科手术台的实习生,也可以话里话外强硬的暗示家属,选择剖腹产。

    可在长安一穷二白,只能交给家属做决定。

    如果两家决定做手术,林婉婉想请李稳婆做助手,李稳婆没有拒绝的道理,一口答应。

    送李稳婆回家后,林婉婉让高德生赶车送她去徐家。

    白秀然,集两家debuff于一身的孕妇。

    林婉婉到时,正在家中校场上舞剑。朋友过来,剑自然也不舞了。

    听林婉婉说完,白秀然诧异道:“剖腹取子,可行么?”

    林婉婉:“在我们那儿挺多的,我就是被剖出来的。”

    白秀然:“那令堂?”

    林婉婉:“她嫌顺产疼,主动选择剖。我小时候表现不聪明,她还被人指责,就是因为剖腹产,没经过产道挤压,才这么笨。”

    白秀然十分不理解这种说法,生孩子是疼,但肚子上划一刀就不疼了么。

    而且孩子聪慧与否,怎会与生产方式有关。

    白秀然:“骆家小娘子的情况,真的不好?”

    林婉婉无奈的点头,“嗯。”骆凝华属于先天条件不好,后期保养又不当的典型代表。

    和白秀然的情况截然不同,白秀然身体强壮,家族那点毛病,顶多是概率问题,但孕期一直注意保养。

    林婉婉叹息一声,“不过好在家人疼爱,情况这么糟糕,不管娘家还是丈夫,优先想的都是‘保大’。”

    白秀然感慨道:“事到如今,也就这点好了。”

    可预见的,徐昭然今晚的日子,不会好过。

    陈家母子送走忧心忡忡的崔惠昭,急忙把谢蓉安找来,两人照面时的表现,显然是认识的。

    元秀仪先前一直表现沉默,实则在儿媳孙子生死问题上不好开口,免得两边不讨好。

    这会只剩自家人,自然要多方打听,“四娘,今日来的林大夫,你认识?”

    谢蓉安不知林婉婉提出一个如何“惊悚”的治疗办法。实话实说道:“我只在李大将军葬礼上见过她一面,没说过话。”

    陈致:“葬礼?”

    谢蓉安:“林大夫是南衙右武卫段将军的家人,和李家有些来往。听说南北衙的女眷,都爱找她看病。”

    一来是亲近,二也是林婉婉医术过关信得过。

    元秀仪:“她手上可有以何出色的案例?”

    具体情况谢蓉安又如何清楚,“听说太常寺袁家的公子,是被她救回来的。”

    陈致刚结束外任不清楚长安的旧闻,元秀仪却是听说过的,“被人开膛破肚的袁家公子?”

    去年还被他们当做教育孩子,不要往平康坊跑的反面案例。

    谢蓉安:“好像是。”

    元秀仪:“二郎,快去打听打听!”

    “是。”陈致拔脚就往外跑。

    谢蓉安试探问道:“三婶,弟妹的身子,林大夫怎么说?”

    元秀仪知道谢蓉安晓得轻重,也想找个人出出主意,“林大夫,说要剖腹取子。”

    谢蓉安瞪大眼睛,“舍大保小?”

    元秀仪摇头否认,“大小一起保,只保大成数高些,但也不到一半。”

    谢蓉安无奈道:“总比其他办法,听起来把握高些。”

    元秀仪:“是呀,现在看骆家有什么说法。”

    娶个贵女,家中有仰仗,但处处受掣肘。

    在不通医学的人眼中,肚子和肚子没多大区别,无非一个男一个女,一个少年一个孕妇。

    袁昊嘉开腹能活,骆凝华存活的概率就更大,至少证明单剖腹关腹一项,林婉婉是有把握的。

    但袁昊嘉的肚子,又不是风景区,买门票想看就能看。

    陈致辗转找到一个曾经去“参观”过的纨绔子弟,证明肚子确实被破开口子,被林婉婉救回来。

    比起陈家“拖泥带水”,骆家爽快多了,因为骆家真的有子弟去凑过热闹。

    崔惠昭把人找来,一通询问,恨不得连袁昊嘉肚子上针脚都数清楚。

    但哪能记得清楚,就对肚子上一条长蜈蚣印象深刻。

    没人愿意身上莫名多一条伤口,但性命当前,美丑顾不得。

    崔惠昭:“袁家三郎胸腹受伤,躺两三个月?”

    “凑热闹的”摇头否认,“肚子上的伤,没多久拆线。他是腿摔折,伤筋动骨躺了一百天。”

    崔惠昭:“袁家三郎后来恢复如何?”

    “凑热闹的”:“看起来和常人差不多,但平时恐怕要多注意些。”

    “叔祖母,怎么打听起他?”遍数家中未婚的女郎,似乎和袁昊嘉搭不上。

    崔惠昭推脱道:“偶然听人提起,好奇。”

    有袁昊嘉的蜈蚣肚子作保,骆陈两家对林婉婉的信任陡然增加,哪怕只有三成可能,也是现在成功率最高的方案。

    次日,林婉婉再被请去陈家,在病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向家属详细讲解手术方案,列出一连串东西。

    “准备一个空房间,只放木榻和桌椅,房间要提前用苍术熏过。”

    还要准备一些药材,除两家打下手的稳婆外,林婉婉自已也会带助手来。

    骆凝华也要注意活动身体,现在做的一切,聊胜于无。

    约定好,等骆凝华发动,去济生堂找她。

    林婉婉回到医馆,却并不轻松。助手仅靠李稳婆肯定不够,说到底她是稳婆,不是医者。

    只能把两个大徒弟找来,征询意见,“你俩以前有没有接触过妇人生产?”

    谢静徽摇头。

    朱淑顺沉默片刻,答道:“我娘和婶婶以前生产,我会打下手。堂嫂生产,我在里头陪着。”

    林婉婉估摸打下手是指烧水送水跑腿,听到后半句不由得动容,“你进产房?”

    朱淑顺:“祖父说,我是医者,不该有那么多忌讳!”

    第678章

    朝会朝会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